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作者:覃翠琴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3期
摘 要:作为体育教师,经常会听一些体育课,不管是优质课还是常态课,教师都要对它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那么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在教师的头脑中要有一个概念,只有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听别人的课才能更好地为己所用,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进步。 关键词:评价;体育课;教学目标
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经过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探索,我总结了如下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一节体育课的性质、目的、内容不同,评估的标准亦有所不同,同是一项学习内容的课,由于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不同,评价的标准也有所差异。所以,一节好的体育课首先应该是教学目标表述具体、明确、清晰,具有一定的可观测性。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体育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材性质及其具备的教材功能以及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对教材性质、特点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体育学科水平和能力。
三、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是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
1.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合理。如,篮球教学内容,从篮球技术的角度来讲,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每一种技术又包括多种练习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该选取主要技术和关键技术,以此来带动其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了这些主要的和关键的技术就能使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就能够参加比赛和游戏,享受到运动中所带来的快乐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对篮球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重新构建,使之符合这项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难点应突出。就每一项教学内容而言,从掌握技术的层面来讲,每一项技术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当通过教
学,学生掌握了技术的重点,突破了技术的难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基本掌握了这项技术,提高了运动技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和教学中应突出重难点。
3.要善于从教材所具备的功能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1.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这一环节主要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得怎样,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发扬了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索;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能够“自学、自练、自评”的方向努力。
2.学生应有足够的身体实践活动,主要指充分体现了教、学、练、讲解、示范、模仿等体育学科特点,把身体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体能的关系,特别是教师在重视发展体能的同时,同样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主要体现为学生喜欢体育与健康课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新的课程理念重视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这一指导思想为中心,然后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等多方面来评判一节课的好坏。当然不同的人对体育课的评判标准也不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多一起交流学习。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
?誗编辑 张珍珍
如何评价一节体育课
作者:覃翠琴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3期
摘 要:作为体育教师,经常会听一些体育课,不管是优质课还是常态课,教师都要对它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那么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在教师的头脑中要有一个概念,只有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听别人的课才能更好地为己所用,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进步。 关键词:评价;体育课;教学目标
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经过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探索,我总结了如下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一节体育课的性质、目的、内容不同,评估的标准亦有所不同,同是一项学习内容的课,由于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不同,评价的标准也有所差异。所以,一节好的体育课首先应该是教学目标表述具体、明确、清晰,具有一定的可观测性。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体育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材性质及其具备的教材功能以及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对教材性质、特点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体育学科水平和能力。
三、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是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
1.教学内容的取舍要合理。如,篮球教学内容,从篮球技术的角度来讲,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每一种技术又包括多种练习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该选取主要技术和关键技术,以此来带动其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了这些主要的和关键的技术就能使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就能够参加比赛和游戏,享受到运动中所带来的快乐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对篮球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重新构建,使之符合这项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难点应突出。就每一项教学内容而言,从掌握技术的层面来讲,每一项技术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当通过教
学,学生掌握了技术的重点,突破了技术的难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基本掌握了这项技术,提高了运动技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和教学中应突出重难点。
3.要善于从教材所具备的功能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1.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这一环节主要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得怎样,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发扬了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索;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能够“自学、自练、自评”的方向努力。
2.学生应有足够的身体实践活动,主要指充分体现了教、学、练、讲解、示范、模仿等体育学科特点,把身体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体能的关系,特别是教师在重视发展体能的同时,同样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主要体现为学生喜欢体育与健康课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新的课程理念重视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以这一指导思想为中心,然后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等多方面来评判一节课的好坏。当然不同的人对体育课的评判标准也不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多一起交流学习。
(作者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
?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