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立,号借闲堂主,闹红画馆主人,194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写意花鸟画。
1988年经文化部批准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应邀赴英国伦敦举办个人画展,英女皇弟迈克亲王出席画展开幕;1992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应日本方面邀请,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为后援单位的《汤立中国画展》再次在日本举办;1998年应邀赴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个人画展。近年来在北京、南京、济南、郑州、南昌等地举办展览,获得广泛赞誉。其写意花鸟画笔力雄健,格调高雅,大气磅礴,被认为是“能承接以八大山人、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灿烂历史的重要艺术家。”
《性灵出万象 风骨超常伦》记国画家汤立
作者:翼如
现代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坛,随着潘天寿、李苦禅、崔子范、汤文选的相继谢世日显寂寥。当今中国画坛大写意画家不少,但缺少有才有识的大手笔。
近年来,随着汤立画展在各地举办引起的热烈反响,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位崛起于大写意花鸟画坛的画家。
中央美院史论系孙美兰教授撰文说:“汤立的花鸟画由任伯年小写意花鸟入手,绳之以规矩,沐之以清气,然后转功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八大的冷逸清迈、任伯年的清健精妙、吴昌硕的老辣苍润、齐白石的朴拙天真使他倍受灵启。 功夫、学养的积累,加上天机灵性的培植,曾几何时,汤立一触即发,如脱疆之马,在中国大写意花鸟领域飞蹄奔突、左右驰骋,并逐渐显露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汤立的作品“极简”与“夸张”相协调,“暗示”伴随着“象征”,以现代构成意识和精神张力力图穿透古今流转的时间隧道,以求最大限度地拓展画面空间,作大块文章。其用笔之纵横捭阖,用墨之淋漓酣畅,如舞如泼、如狂如醉,罕见于前人。画面产生的强烈振奋感和动情力,展卷令人惊慕。”(1)
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在评论文章中说:“汤立天生有豪气,故其画下笔豪放而大气,痛快而淋漓。不作精妙细写,开张胆魄,风过声动,舍形悦影。凡画,功力出于积学,气势来自先天,格调见于学养。后天可变者,一是行万里路,二是读万卷书,三是经历和挫折对人的磨难。汤立的经历和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养成了他的豪气与胆量。古人说,凡学问成功者,胆、才、学、识,缺一不可,胆居其首。有才有识有学者方有胆。李可染说:‘可贵者胆’。汤立的胆量见于绘画,故其画大气、豪放;谨小慎微者,不可至此也。”“能诗、知书、胆量、豪气,共同铸就了汤立的艺术成就。”(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鲁湘在汤立画展前言中写到:“借闲堂主汤立,大画家汤文选先生之哲嗣,冲龄习画,幼承庭训,其后备遭磨砻,而终不能掩其才情,逢此大写意精神画坛消退之时,他于楚泽之畔萧然独立,兀然雄起。其画直溯青藤、八大,上追缶老、白石,下逮并世诸贤,以恣意奔放纵逸之笔,沉着厚实朴茂之墨,气盛神旺之精神,形简意足之形象,大开大合之格局,能放能收之手段,振笔直遂,取会风骚之意,解衣磅礴,不坠凌云之志。其画笔势飘举,墨韵淋漓,随机生发,腕有造化。不论是荷之高洁,松之虬劲,梅之清丽,竹之瘦挺,牡丹之仪态万方雍容华贵,幽兰之风姿绰约骨秀神清,还是鹭之孑立,鹊之从容,鸡之顾盼,八哥之活泼灵动,苍鹰之放神八极,皆一一信笔写来,且如舞如泼,如醉如狂,有摩天之力,立地之神,笔酣墨渖,物我为一,真可谓万物皆备于我,君子之风徐来。”(3)
哲学家、美学家黎鸣先生在评论文章中说:“关于高擎大写意花鸟画高境界之旗帜者,我不仅认准汤立先生,更好有一比。比谁?怎么比?比已故公认的两位花鸟写意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与李苦禅先生,还比其父国画大师汤文选先生。这三位大师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们作品的雄强极具风貌:潘天寿先生的雄强在其经营严谨、用笔老辣;李苦禅先生的雄强在其笔触精到,墨气淋漓;汤文选先生的雄强在其笔沉墨厚、形神兼备。汤立先生的作品墨气淋漓、富有天趣;位置适宜、形神调和;豪气勃发、自由潇洒。但这三位大师也都各具其软肋。潘天寿先生的软肋在其用墨单薄、天趣不足;李苦禅先生的软肋在其经营位置不足,形神调和失衡,造成作品精粗悬殊较大;汤文选先生的软肋在其作画用心过于精当,故而发挥自由略显不足。
可以认为,上述三位大师的软肋恰恰在汤立的作品中不仅均已避开,反而成了他作品的优点:墨气淋漓、富有天趣;位置适宜、形神调和;豪气勃发、自由潇洒。只要汤立先生不固步自封,进而把上述三位大师的雄强之处亦在其今后的时日全然兼备,擎旗者且不说,我看中国花鸟大写意画当今之大师,也将一定非其莫属。”(4)
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在汤立画展前言中说:“汤立先生的父亲汤文选先生是当代美术史上的大家,其笔墨沉雄朴厚,开时代新风。汤立先生师出名门,家学渊源且博采众长,自成一格。从事艺术要有天赋,子承父业无天赋,苦其一生只是画匠。美术史中父子同辉,钟磬共振者并非无有,晋人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宋代马远、马麟;米芾、米友仁父子等廖廖数位而已。当代的汤文选先生与汤立先生也是一段佳话。”(5)
汤立,1947年出生於湖北武汉,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1956年9岁时,父亲汤文选画过一幅白描写生“次子汤立学画”。可就在第二年,父母双双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整个家庭一下摔进谷底,悲惨至极,苦不堪言。直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期间,他学过戏、放过羊、烧过窑、挖过中草药、种过田,也做过小工、泥瓦工等,吃尽了人间苦头,在屈辱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1979年,刚刚恢复的湖北省文联筹建美术馆,汤立以懂基建可以参入筹建美术馆的名义进了文联,结果美术馆的经费没落实,他便被安排在美协展览部了。这期间他边工作,边按父亲的指点临摩任伯年的小写意写花鸟画、人物画,也画工笔。他非常刻苦,每天都要学到深夜,可谓是“三更灯火五更鸡”。
天机灵性加上刻苦用功,短短两三年时间,汤立便创作出一批品格超逸、构图奇崛、笔简意幽之写意花鸟画,令画坛称奇。其中《荷塘立鹭》一九八二年由文化部选送参加法国“青年沙龙艺术展”;一九八四年,《三思图》参加日本“第十八届现代水墨精选画展”,获优秀奖;《晴雪》《寒枝》《秋兰八哥》分别参加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花鸟画展等。
上世纪“85美术新潮”时期,汤立在创作花鸟画的同时,又开始了现代山水画的探索与研究。他的山水画强化了水晕墨张的中国气派,同时又参以西洋美术的形式构成和色彩肌理,具象与抽象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别开生面,耐人品味。1988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汤立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日本东京神田十字路口有一家“中国画廊”,这是日本经营中国画最大的画廊,画廊老板是板田武雄先生。画廊里陈列有程十发、亚明、宋文治、林曦明等先生的画,画廊橱窗内他的一幅山水画陈列了三年时间,画的下面写的是“汤立——当代中国画坛的新锐画家”。1992年,为庆祝中国与日本建交20周年,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为后援单位的《汤立中国画展》再次在日本举办。
1988年至1994年间,汤立还应邀在英国、美国、波兰等国举办画展,进行艺术交流。在英国画展时,英女皇的弟弟迈克亲王出席了开幕,英王室也收藏了他的作品。这期间,他看到了西方从古典到现当代各个时期、各个画派的原作、名画,包括埃及的古代石雕、非洲的原始木雕等,这一切使他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种艺术自然发展的脉络,因而,对民族艺术的发展与自身的艺术追求也有了一些反思。
1994年,也就在国内“85美术新潮”的高潮时,汤立却在画坛沉寂了。他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埋头於中华伟大文化传统的学习与研究之中。那段时间,他谢绝一切应酬和邀请,十年磨一剑,练书法、研读中国画史画论,画写意花鸟画。在他看来,经济的落後,并不等於文化艺术的落後,中华文化具有数千年延续不衰的持久生命力。艺术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是影响中国画向前发展的致命伤。他认为艺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地随时代而发展。那些持中国画前景渺茫,中国画穷途末路,传统不能创新意,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至黄宾虹、齐白石已至顶峰,再不可能发展的观点是可悲的,也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对于前些年中国画坛的笔墨之争,汤立没太在意,他所关注的笔墨属于‘技’的范筹,即技术、技法。他说:“中国画的悠久传承使其具备了经典性,而其中的关键是笔墨。笔墨对于中国画家来说如同身家性命,就象戏曲演员的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虽是技巧、是功夫,但是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中国画的笔墨是一个虔诚的艺术家终身修养的课业。懂笔墨与不懂笔墨呈现在画中的气息完全不同,天壤之别。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画坛大师哪一位不是笔墨高手。笔墨是历代先贤经过数千年锤炼、提炼出的文化精华,美妙绝伦,世界上绝无仅有。”
汤立对大写意情有独钟。他认为:大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大写意通中国绘画、通中国书法、通中国戏曲、通唐诗宋词、通老庄哲学、通周易、还通禅。在中国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唯有大写意这个平台能够承载中华五千年的厚重文化。他在艺术随笔中写到:“中国画的大写意与西方印象派艺术、非洲艺术异曲同工,创作时均讲究作者自身的激情表达,技法上都是大刀阔斧,一气呵成。这都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命表现力的原生态,因而都具有世界艺术发展的前瞻性:天人合一,本真自然;科学性:简洁而深刻;经典性:真、善、美的升华。因此,中国大写意艺术不光没有危机,而是有大的发展空间。齐白石、黄宾虹、青藤、八大等艺术大师都是大写意,中国大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它区别于西方的各种流派,是中华文明的独绝,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家和鉴藏家都不能忽视大写意。”
汤立外表沉静,温文尔雅,不事张扬,而内心却对中国画创作与创新充满激情,对中国画的灿烂前景寄予无限憧憬。“耷非耷,齐非齐,掷笔大笑墨淋漓。非我轻狂非儿戏,我有我法会天机。”这首诗是他充满自信、激情满怀的艺术状态的生动写照。
“仙子临风,肌骨毕现灵气。”(石涛) 每当我们观赏汤立的画作,犹如欣赏一部雄壮激昂的墨彩华章而令人激动,又若一泓清泉沁入心田往往使人陶醉。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气宇轩昂中透出一股豪迈英武,情韵流动中溢出一股清新、冷逸和孤傲。所谓雄不失旷,巧不失拙。丰腴沉着的水墨,飘逸劲健的线条,大块空白中充盈着灵性。如《醉罢东风》《观云图》《雨打芭蕉》《寒秋》等,画面简洁,境界空阔,虚中有实,静极生动,禅画也。汤立的大幅巨制,如《群英会》《萧萧风雨来》《松魂》等,象大境奇,雄强生辣,墨韵淋漓,大气磅礴。
看汤立作画,更是一番精神享受,他情之所至,薄薄的宣纸上使笔运墨犹如风驰电掣,激情澎湃中纵横挥洒,一气呵成,令人荡气回肠。他把现代构成原理,融进自己的作品而不着痕迹,又将佈白技巧渗入笔墨运动的过程中。线条的方圆、曲直、疏密、虚实,用笔的轻重缓急,用墨之枯湿浓淡,都因为大处着眼的整体比照而强烈醒目;笔势运动的一切变化又统一於随机生发的笔走龙蛇之中,从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汤立作画以书为法,以文为画,纵横成趣。他洞悉了书法艺术“景发兴新,情随笔转”的机窍,参悟写意画艺术语言以笔墨运动主导布白与造型的三昧,浸淫尚意书风的恣意和魏唐书法的风骨,悉心研读古今大家如颜鲁公、黄山谷、王觉斯及近人于右任、郑孝胥等法书。手摹心追,因而能以自己的洒脱书法入画,又以自己在绘画中情感驱化形象的笔墨表现力入书,书画互动,互为依托,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同时也增强了中国画艺术的现代构成意味。
功夫是匠人的自谓,灵气、才情、学养是艺术的灵魂。欲成为一个有时代特征的大画家,灵气、才情、学养、功夫要兼而有之。以性灵、风骨为特征的汤立大写意花鸟画艺术,使我们对中国画的前景充满信心。
了解汤立的人都知道,他事业心强,对艺术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这源於他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珍视与痴迷,他早已把自己的艺术命运前途与民族文化艺术的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了。中国画往往大器晚成,我们寄希望於他的努力,他将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成就,为民族艺术增光。
上文批注:
(1)“钟磬共振,遥感惊雷 — 汤立大写意花鸟画之魅力” 孙美兰 文 《荣宝斋》杂志总第22期134页
(2)“大气和豪放 — 谈汤立的画” 陈传席文 《水墨味》杂志总21期129页 华艺出版社
(3)“大写意,好手段 — 汤立画展序言” 王鲁湘文 同(2)第128页
(4)“精简、气和、神奇 — 我看汤立大写意花鸟画”黎鸣文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汤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汤立济南画展序言” 张志民文 《大家》杂志2008年第5期26页
墨缘堂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民族画院
北京东交民巷艺术馆
中国书画经纪人联谊会
中文华夏艺术投资基金会
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
中闻华夏(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鸿道佳扬(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墨缘堂综合业务介绍
1、书画艺术移动自媒体推广 (北京墨缘堂微信公众平台)
2、书画艺术纸媒刊登宣传推广 (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其他中央级媒体)
3、书画艺术展览 (北京东交民巷艺术馆)
4、书画艺术品 收购 出售 预定 艺术投资指导
5、大型集团书画采购供应商 长期合作 考察 发掘 明日之星
6、集画册、书刊、 出版、 编辑、 印刷于一体综合性服务
联系我们
电话:010-56181688
微信:[1**********]
网 址:www.fanzeng.com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东交民巷14号 北京东郊民巷艺术馆
北京墨缘堂已被数万艺术圈粉丝所追捧,集展览、展示、出版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服务平台,期待与您合作! 感谢老师、朋友们的支持!墨缘堂以推动当代艺术文化发展为己任,期待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艺术品经纪机构。了解更多北京墨缘堂信息请您关注本平台。
最新提示:北京墨缘堂已开启官方评论功能,需要您关注本平台以后才能在文章下方评论,管理人员将选择精彩的评论予以显示。
汤立,号借闲堂主,闹红画馆主人,194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写意花鸟画。
1988年经文化部批准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应邀赴英国伦敦举办个人画展,英女皇弟迈克亲王出席画展开幕;1992年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应日本方面邀请,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为后援单位的《汤立中国画展》再次在日本举办;1998年应邀赴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个人画展。近年来在北京、南京、济南、郑州、南昌等地举办展览,获得广泛赞誉。其写意花鸟画笔力雄健,格调高雅,大气磅礴,被认为是“能承接以八大山人、齐白石为代表的大写意花鸟画灿烂历史的重要艺术家。”
《性灵出万象 风骨超常伦》记国画家汤立
作者:翼如
现代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坛,随着潘天寿、李苦禅、崔子范、汤文选的相继谢世日显寂寥。当今中国画坛大写意画家不少,但缺少有才有识的大手笔。
近年来,随着汤立画展在各地举办引起的热烈反响,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位崛起于大写意花鸟画坛的画家。
中央美院史论系孙美兰教授撰文说:“汤立的花鸟画由任伯年小写意花鸟入手,绳之以规矩,沐之以清气,然后转功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八大的冷逸清迈、任伯年的清健精妙、吴昌硕的老辣苍润、齐白石的朴拙天真使他倍受灵启。 功夫、学养的积累,加上天机灵性的培植,曾几何时,汤立一触即发,如脱疆之马,在中国大写意花鸟领域飞蹄奔突、左右驰骋,并逐渐显露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汤立的作品“极简”与“夸张”相协调,“暗示”伴随着“象征”,以现代构成意识和精神张力力图穿透古今流转的时间隧道,以求最大限度地拓展画面空间,作大块文章。其用笔之纵横捭阖,用墨之淋漓酣畅,如舞如泼、如狂如醉,罕见于前人。画面产生的强烈振奋感和动情力,展卷令人惊慕。”(1)
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在评论文章中说:“汤立天生有豪气,故其画下笔豪放而大气,痛快而淋漓。不作精妙细写,开张胆魄,风过声动,舍形悦影。凡画,功力出于积学,气势来自先天,格调见于学养。后天可变者,一是行万里路,二是读万卷书,三是经历和挫折对人的磨难。汤立的经历和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养成了他的豪气与胆量。古人说,凡学问成功者,胆、才、学、识,缺一不可,胆居其首。有才有识有学者方有胆。李可染说:‘可贵者胆’。汤立的胆量见于绘画,故其画大气、豪放;谨小慎微者,不可至此也。”“能诗、知书、胆量、豪气,共同铸就了汤立的艺术成就。”(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鲁湘在汤立画展前言中写到:“借闲堂主汤立,大画家汤文选先生之哲嗣,冲龄习画,幼承庭训,其后备遭磨砻,而终不能掩其才情,逢此大写意精神画坛消退之时,他于楚泽之畔萧然独立,兀然雄起。其画直溯青藤、八大,上追缶老、白石,下逮并世诸贤,以恣意奔放纵逸之笔,沉着厚实朴茂之墨,气盛神旺之精神,形简意足之形象,大开大合之格局,能放能收之手段,振笔直遂,取会风骚之意,解衣磅礴,不坠凌云之志。其画笔势飘举,墨韵淋漓,随机生发,腕有造化。不论是荷之高洁,松之虬劲,梅之清丽,竹之瘦挺,牡丹之仪态万方雍容华贵,幽兰之风姿绰约骨秀神清,还是鹭之孑立,鹊之从容,鸡之顾盼,八哥之活泼灵动,苍鹰之放神八极,皆一一信笔写来,且如舞如泼,如醉如狂,有摩天之力,立地之神,笔酣墨渖,物我为一,真可谓万物皆备于我,君子之风徐来。”(3)
哲学家、美学家黎鸣先生在评论文章中说:“关于高擎大写意花鸟画高境界之旗帜者,我不仅认准汤立先生,更好有一比。比谁?怎么比?比已故公认的两位花鸟写意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与李苦禅先生,还比其父国画大师汤文选先生。这三位大师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们作品的雄强极具风貌:潘天寿先生的雄强在其经营严谨、用笔老辣;李苦禅先生的雄强在其笔触精到,墨气淋漓;汤文选先生的雄强在其笔沉墨厚、形神兼备。汤立先生的作品墨气淋漓、富有天趣;位置适宜、形神调和;豪气勃发、自由潇洒。但这三位大师也都各具其软肋。潘天寿先生的软肋在其用墨单薄、天趣不足;李苦禅先生的软肋在其经营位置不足,形神调和失衡,造成作品精粗悬殊较大;汤文选先生的软肋在其作画用心过于精当,故而发挥自由略显不足。
可以认为,上述三位大师的软肋恰恰在汤立的作品中不仅均已避开,反而成了他作品的优点:墨气淋漓、富有天趣;位置适宜、形神调和;豪气勃发、自由潇洒。只要汤立先生不固步自封,进而把上述三位大师的雄强之处亦在其今后的时日全然兼备,擎旗者且不说,我看中国花鸟大写意画当今之大师,也将一定非其莫属。”(4)
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在汤立画展前言中说:“汤立先生的父亲汤文选先生是当代美术史上的大家,其笔墨沉雄朴厚,开时代新风。汤立先生师出名门,家学渊源且博采众长,自成一格。从事艺术要有天赋,子承父业无天赋,苦其一生只是画匠。美术史中父子同辉,钟磬共振者并非无有,晋人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宋代马远、马麟;米芾、米友仁父子等廖廖数位而已。当代的汤文选先生与汤立先生也是一段佳话。”(5)
汤立,1947年出生於湖北武汉,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1956年9岁时,父亲汤文选画过一幅白描写生“次子汤立学画”。可就在第二年,父母双双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整个家庭一下摔进谷底,悲惨至极,苦不堪言。直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期间,他学过戏、放过羊、烧过窑、挖过中草药、种过田,也做过小工、泥瓦工等,吃尽了人间苦头,在屈辱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1979年,刚刚恢复的湖北省文联筹建美术馆,汤立以懂基建可以参入筹建美术馆的名义进了文联,结果美术馆的经费没落实,他便被安排在美协展览部了。这期间他边工作,边按父亲的指点临摩任伯年的小写意写花鸟画、人物画,也画工笔。他非常刻苦,每天都要学到深夜,可谓是“三更灯火五更鸡”。
天机灵性加上刻苦用功,短短两三年时间,汤立便创作出一批品格超逸、构图奇崛、笔简意幽之写意花鸟画,令画坛称奇。其中《荷塘立鹭》一九八二年由文化部选送参加法国“青年沙龙艺术展”;一九八四年,《三思图》参加日本“第十八届现代水墨精选画展”,获优秀奖;《晴雪》《寒枝》《秋兰八哥》分别参加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花鸟画展等。
上世纪“85美术新潮”时期,汤立在创作花鸟画的同时,又开始了现代山水画的探索与研究。他的山水画强化了水晕墨张的中国气派,同时又参以西洋美术的形式构成和色彩肌理,具象与抽象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别开生面,耐人品味。1988年,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汤立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日本东京神田十字路口有一家“中国画廊”,这是日本经营中国画最大的画廊,画廊老板是板田武雄先生。画廊里陈列有程十发、亚明、宋文治、林曦明等先生的画,画廊橱窗内他的一幅山水画陈列了三年时间,画的下面写的是“汤立——当代中国画坛的新锐画家”。1992年,为庆祝中国与日本建交20周年,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为后援单位的《汤立中国画展》再次在日本举办。
1988年至1994年间,汤立还应邀在英国、美国、波兰等国举办画展,进行艺术交流。在英国画展时,英女皇的弟弟迈克亲王出席了开幕,英王室也收藏了他的作品。这期间,他看到了西方从古典到现当代各个时期、各个画派的原作、名画,包括埃及的古代石雕、非洲的原始木雕等,这一切使他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种艺术自然发展的脉络,因而,对民族艺术的发展与自身的艺术追求也有了一些反思。
1994年,也就在国内“85美术新潮”的高潮时,汤立却在画坛沉寂了。他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埋头於中华伟大文化传统的学习与研究之中。那段时间,他谢绝一切应酬和邀请,十年磨一剑,练书法、研读中国画史画论,画写意花鸟画。在他看来,经济的落後,并不等於文化艺术的落後,中华文化具有数千年延续不衰的持久生命力。艺术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是影响中国画向前发展的致命伤。他认为艺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地随时代而发展。那些持中国画前景渺茫,中国画穷途末路,传统不能创新意,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至黄宾虹、齐白石已至顶峰,再不可能发展的观点是可悲的,也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
对于前些年中国画坛的笔墨之争,汤立没太在意,他所关注的笔墨属于‘技’的范筹,即技术、技法。他说:“中国画的悠久传承使其具备了经典性,而其中的关键是笔墨。笔墨对于中国画家来说如同身家性命,就象戏曲演员的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虽是技巧、是功夫,但是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中国画的笔墨是一个虔诚的艺术家终身修养的课业。懂笔墨与不懂笔墨呈现在画中的气息完全不同,天壤之别。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画坛大师哪一位不是笔墨高手。笔墨是历代先贤经过数千年锤炼、提炼出的文化精华,美妙绝伦,世界上绝无仅有。”
汤立对大写意情有独钟。他认为:大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大写意通中国绘画、通中国书法、通中国戏曲、通唐诗宋词、通老庄哲学、通周易、还通禅。在中国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唯有大写意这个平台能够承载中华五千年的厚重文化。他在艺术随笔中写到:“中国画的大写意与西方印象派艺术、非洲艺术异曲同工,创作时均讲究作者自身的激情表达,技法上都是大刀阔斧,一气呵成。这都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命表现力的原生态,因而都具有世界艺术发展的前瞻性:天人合一,本真自然;科学性:简洁而深刻;经典性:真、善、美的升华。因此,中国大写意艺术不光没有危机,而是有大的发展空间。齐白石、黄宾虹、青藤、八大等艺术大师都是大写意,中国大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它区别于西方的各种流派,是中华文明的独绝,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家和鉴藏家都不能忽视大写意。”
汤立外表沉静,温文尔雅,不事张扬,而内心却对中国画创作与创新充满激情,对中国画的灿烂前景寄予无限憧憬。“耷非耷,齐非齐,掷笔大笑墨淋漓。非我轻狂非儿戏,我有我法会天机。”这首诗是他充满自信、激情满怀的艺术状态的生动写照。
“仙子临风,肌骨毕现灵气。”(石涛) 每当我们观赏汤立的画作,犹如欣赏一部雄壮激昂的墨彩华章而令人激动,又若一泓清泉沁入心田往往使人陶醉。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气宇轩昂中透出一股豪迈英武,情韵流动中溢出一股清新、冷逸和孤傲。所谓雄不失旷,巧不失拙。丰腴沉着的水墨,飘逸劲健的线条,大块空白中充盈着灵性。如《醉罢东风》《观云图》《雨打芭蕉》《寒秋》等,画面简洁,境界空阔,虚中有实,静极生动,禅画也。汤立的大幅巨制,如《群英会》《萧萧风雨来》《松魂》等,象大境奇,雄强生辣,墨韵淋漓,大气磅礴。
看汤立作画,更是一番精神享受,他情之所至,薄薄的宣纸上使笔运墨犹如风驰电掣,激情澎湃中纵横挥洒,一气呵成,令人荡气回肠。他把现代构成原理,融进自己的作品而不着痕迹,又将佈白技巧渗入笔墨运动的过程中。线条的方圆、曲直、疏密、虚实,用笔的轻重缓急,用墨之枯湿浓淡,都因为大处着眼的整体比照而强烈醒目;笔势运动的一切变化又统一於随机生发的笔走龙蛇之中,从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汤立作画以书为法,以文为画,纵横成趣。他洞悉了书法艺术“景发兴新,情随笔转”的机窍,参悟写意画艺术语言以笔墨运动主导布白与造型的三昧,浸淫尚意书风的恣意和魏唐书法的风骨,悉心研读古今大家如颜鲁公、黄山谷、王觉斯及近人于右任、郑孝胥等法书。手摹心追,因而能以自己的洒脱书法入画,又以自己在绘画中情感驱化形象的笔墨表现力入书,书画互动,互为依托,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同时也增强了中国画艺术的现代构成意味。
功夫是匠人的自谓,灵气、才情、学养是艺术的灵魂。欲成为一个有时代特征的大画家,灵气、才情、学养、功夫要兼而有之。以性灵、风骨为特征的汤立大写意花鸟画艺术,使我们对中国画的前景充满信心。
了解汤立的人都知道,他事业心强,对艺术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这源於他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珍视与痴迷,他早已把自己的艺术命运前途与民族文化艺术的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了。中国画往往大器晚成,我们寄希望於他的努力,他将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成就,为民族艺术增光。
上文批注:
(1)“钟磬共振,遥感惊雷 — 汤立大写意花鸟画之魅力” 孙美兰 文 《荣宝斋》杂志总第22期134页
(2)“大气和豪放 — 谈汤立的画” 陈传席文 《水墨味》杂志总21期129页 华艺出版社
(3)“大写意,好手段 — 汤立画展序言” 王鲁湘文 同(2)第128页
(4)“精简、气和、神奇 — 我看汤立大写意花鸟画”黎鸣文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汤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汤立济南画展序言” 张志民文 《大家》杂志2008年第5期26页
墨缘堂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民族画院
北京东交民巷艺术馆
中国书画经纪人联谊会
中文华夏艺术投资基金会
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
中闻华夏(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鸿道佳扬(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墨缘堂综合业务介绍
1、书画艺术移动自媒体推广 (北京墨缘堂微信公众平台)
2、书画艺术纸媒刊登宣传推广 (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其他中央级媒体)
3、书画艺术展览 (北京东交民巷艺术馆)
4、书画艺术品 收购 出售 预定 艺术投资指导
5、大型集团书画采购供应商 长期合作 考察 发掘 明日之星
6、集画册、书刊、 出版、 编辑、 印刷于一体综合性服务
联系我们
电话:010-56181688
微信:[1**********]
网 址:www.fanzeng.com
地址: 北京市 东城区 东交民巷14号 北京东郊民巷艺术馆
北京墨缘堂已被数万艺术圈粉丝所追捧,集展览、展示、出版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服务平台,期待与您合作! 感谢老师、朋友们的支持!墨缘堂以推动当代艺术文化发展为己任,期待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艺术品经纪机构。了解更多北京墨缘堂信息请您关注本平台。
最新提示:北京墨缘堂已开启官方评论功能,需要您关注本平台以后才能在文章下方评论,管理人员将选择精彩的评论予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