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学生画知识树
乔美秀
一、 认识了解知识树。
通过上网搜索,我了解到:原来知识树是用树形结构来表述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和知识梳理的一种方法。“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画知识树要有层次。打个比方说,这张语文知识结构图,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的知识像市,第三层次的知识像县,第三层以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村一样。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是先整体、后部分。根据整体建构的原则,在一个学段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学期初,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单元初,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各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学画知识树
这学期我认真研究本册的教学要求,知识体系,内容结构,然后把它们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示出来。知识树是让我们对整册书乃至整个学段、整个学科的系统全面的建构和把握。
三、 指导学生画知识树
1、画什么?
教学生画四种树,即:全册教材知识树,单元教材知识树,以及某一课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树。
2、怎么画?
全册教材知识树
主干: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层八个杈,分别是一到八单元的单元主题,如“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等。第二层是每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如第一单元主题:“把握内容,体会感情,学习读书方法。”第三层是每一单元的课题。第三层还可以是本单元的语文大课堂和习作内容。
单元知识树
主干:单元主题。第一层就一个杈:单元训练重点;第二层六个杈,包括四篇课题,一个口语交际. 习作,一个回顾. 拓展;第三层又可分三个杈,分别是主要内容,本课写作方法,读书感悟或词句积累;第四层主要内容还可分为课文的结构,感悟可分为优美词句欣赏。
在学习一单元课文前先带领学生边认识本单元内容边画知识树。用一节课来梳理本单元的结构,知识要点,通过知识树展示出来。如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读,看看从导读中了解到什么?学生说:“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画出一个简易的知识树干,写下“生活中的启示”。又一个学生说道:“我还了解到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我在主干上多了一个大树桩,在大圈里写“把握主要内容,领会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含义及表达效果。”然后我引导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紧紧把握这两个训练点,去体会,去感悟。之后我让学生找出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及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 拓展的内容。学生边回答我又在大圆圈上画了6个杈,其实是6条射线,终端又各是一个小圆圈,依次写下4篇课文的题目及口语交际
与习作、回顾. 拓展。然后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初步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得到了哪些启示?该体会哪些重点词句的意思?还要掌握哪些知识?学生阅读后,我边听发言,边在《钓鱼的启示》这个圈上又发射了3条射线,终端是3个圈,依次写下:主要内容:小时候钓鱼、放鱼;终生的启示;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会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之后继续快速浏览本单元其它课文,仿照第一篇课文补充完成后面的图。浏览完4篇课文后,再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习作与回顾. 拓展,都有哪些要求。依次是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的启示;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到此为止,本单元的知识梳理任务完成。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优点就是单元整体性比较强,每单元之前都有一个导读,语言优美,而且清楚表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点,引导学生去画单元知识树。
画每一课的知识树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图,一种是收获图。
先说结构图。主干:课题,第一层主要内容,就一个杈;第二层是课文分几部分(也就是意义段的段意)有几段分几个杈;第三层是每一部分的分层,这个有的有,有的没有,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第四层是每段的关键词。
收获图。主干:课题;第一层分三个杈:主要内容,学文感悟,写作方法;第二层是主要内容衍生段意,学文感悟衍生重点句及感悟,写作方法衍生优美词句;第三层段意可衍生层意或关键词等。
画知识树重在梳理知识,整理知识,不在形式,要教给他们方法,他们便可举一反三,独立创造。在画知识树之前,先告诉他们每一层该写些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填写。孩子们想象力丰富,不要限制他们只画树,而是以树为例讲了层次该怎么去分,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想画什么样都可以,可以画成手掌、星星、水果、机器人、花朵、风车、章鱼等各种形状。
知识树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这种从总体上了解知识结构,而后分部分学习,最后在认识部分的基础上再把握整体的学习方法,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方法,就是整体性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语文知识树”着眼于知识点的梳理,使语文教学从无序到有序,教学目标科学定向。
我希望,学生在利用知识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有意识地从总体上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建立起一定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从而学会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想,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2013、11
如何教学生画知识树
乔美秀
一、 认识了解知识树。
通过上网搜索,我了解到:原来知识树是用树形结构来表述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和知识梳理的一种方法。“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画知识树要有层次。打个比方说,这张语文知识结构图,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的知识像市,第三层次的知识像县,第三层以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村一样。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是先整体、后部分。根据整体建构的原则,在一个学段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学期初,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单元初,教师要引导学生粗知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各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学画知识树
这学期我认真研究本册的教学要求,知识体系,内容结构,然后把它们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示出来。知识树是让我们对整册书乃至整个学段、整个学科的系统全面的建构和把握。
三、 指导学生画知识树
1、画什么?
教学生画四种树,即:全册教材知识树,单元教材知识树,以及某一课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树。
2、怎么画?
全册教材知识树
主干: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一层八个杈,分别是一到八单元的单元主题,如“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等。第二层是每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如第一单元主题:“把握内容,体会感情,学习读书方法。”第三层是每一单元的课题。第三层还可以是本单元的语文大课堂和习作内容。
单元知识树
主干:单元主题。第一层就一个杈:单元训练重点;第二层六个杈,包括四篇课题,一个口语交际. 习作,一个回顾. 拓展;第三层又可分三个杈,分别是主要内容,本课写作方法,读书感悟或词句积累;第四层主要内容还可分为课文的结构,感悟可分为优美词句欣赏。
在学习一单元课文前先带领学生边认识本单元内容边画知识树。用一节课来梳理本单元的结构,知识要点,通过知识树展示出来。如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读,看看从导读中了解到什么?学生说:“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画出一个简易的知识树干,写下“生活中的启示”。又一个学生说道:“我还了解到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我在主干上多了一个大树桩,在大圈里写“把握主要内容,领会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含义及表达效果。”然后我引导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紧紧把握这两个训练点,去体会,去感悟。之后我让学生找出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及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 拓展的内容。学生边回答我又在大圆圈上画了6个杈,其实是6条射线,终端又各是一个小圆圈,依次写下4篇课文的题目及口语交际
与习作、回顾. 拓展。然后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初步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得到了哪些启示?该体会哪些重点词句的意思?还要掌握哪些知识?学生阅读后,我边听发言,边在《钓鱼的启示》这个圈上又发射了3条射线,终端是3个圈,依次写下:主要内容:小时候钓鱼、放鱼;终生的启示;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会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之后继续快速浏览本单元其它课文,仿照第一篇课文补充完成后面的图。浏览完4篇课文后,再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习作与回顾. 拓展,都有哪些要求。依次是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的启示;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到此为止,本单元的知识梳理任务完成。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优点就是单元整体性比较强,每单元之前都有一个导读,语言优美,而且清楚表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点,引导学生去画单元知识树。
画每一课的知识树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图,一种是收获图。
先说结构图。主干:课题,第一层主要内容,就一个杈;第二层是课文分几部分(也就是意义段的段意)有几段分几个杈;第三层是每一部分的分层,这个有的有,有的没有,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第四层是每段的关键词。
收获图。主干:课题;第一层分三个杈:主要内容,学文感悟,写作方法;第二层是主要内容衍生段意,学文感悟衍生重点句及感悟,写作方法衍生优美词句;第三层段意可衍生层意或关键词等。
画知识树重在梳理知识,整理知识,不在形式,要教给他们方法,他们便可举一反三,独立创造。在画知识树之前,先告诉他们每一层该写些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填写。孩子们想象力丰富,不要限制他们只画树,而是以树为例讲了层次该怎么去分,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想画什么样都可以,可以画成手掌、星星、水果、机器人、花朵、风车、章鱼等各种形状。
知识树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这种从总体上了解知识结构,而后分部分学习,最后在认识部分的基础上再把握整体的学习方法,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方法,就是整体性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语文知识树”着眼于知识点的梳理,使语文教学从无序到有序,教学目标科学定向。
我希望,学生在利用知识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有意识地从总体上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建立起一定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从而学会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想,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