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必然性与危害性
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到目前为止全球发生过3次金融危机:
三十年代大萧条:30年代大萧条始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市暴跌。到1933年3月F·罗斯福总统就职前夕,全国近一半银行因储户挤兑而关门停业。换句话说,当时美国经济已经瘫痪。此次金融危机以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暴跌为开端,出现了大规模的股票抛售风,股票市场崩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至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波及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3月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消息传出后,投资者闻讯纷纷抛售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这时,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冲基金进行买美元抛泰株、买泰株抛美元的操作,致使泰株一路下滑,股市暴跌。到6月下旬,国际投机基金再度向泰株发起猛攻,最终在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泰株汇率自由浮动,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向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扩散,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国际金融危机: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是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壮大,但隐藏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金融衍生产品过度使用,资产泡沫化严重,导致抵押贷款机构和投资银行破产倒闭,引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剧烈动荡。危机迅速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冲击到各国实体经济,世界各国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经济出现大幅衰退,失业率不断升高,全球整体经济水平严重下滑,最终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害,而且给全球思想文化领域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导致这场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它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间矛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交织未解并相互冲突的直接反应。总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存在着其必然性和危害性,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和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与机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应对金融危机,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继续长期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对于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研究者主要从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解释,侧重于政策和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国际金融体制等方面的分析;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来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实质,他们坚持社会制度层面的分析,认为只有从资本主义制度上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和根本性质,才能正确解读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
经济理论层面的原因分析
政策因素: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原因是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发行的货币量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脱节,最终酿成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是近些年来美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结果。美国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房地产行情的变化,造成银行次级贷款过多,房地产市场泡沫加剧,是
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
制度因素:美国历来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少监管、不监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对美国国会有些议员在2006年提出的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监管的意见是不赞成的。他认为私营机构比监管机构会更关心它们的资产安全。后来他在国会作证时,承认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这次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对次贷管理过松,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杠杆率过高,对场外交易的信用违约掉期等衍生产品,既无机构监管,也无标准约束,最终酿成大祸。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热,资金的流动性过度,这些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的宽松的低利率政策,促使了次级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市场风险不断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这次危机的市场原因。
周期因素: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金融危机就像慧星一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马克思研究了固定资本周转周期的长度,并把它与金融危机的周期联系了起来。这一研究特别表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名的关于固定资本更新年限的书信来往中。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金融危机及其周期也呈现出若干新的特点。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金融危机周期的长度又做了不少新的研究。认为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表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周期爆发的内在因素引起的。
马克思理论层面的原因分析
2008 年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与历次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不少共同点,但还是表现出新的特点。首先,这次危机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爆发的; 其次,这次危机不仅有物质产品的过剩问题,还有虚拟金融产品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过度膨胀的问题; 再次,传统的危机都是从实体经济开始的,而这次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的; 最后,以往的危机都是从发展中国家爆发,而这次是从美国爆发而后影响至全世界。因此,对于这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多将其归咎为政策和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国际金融体制等方面。显然,这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一种解读,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一套说辞。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透视这场金融危机的实质,我们会发现,这场危机不仅是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是一场深度的思想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的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才是生产力的限制”。这句话是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最经典最透彻的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这个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通俗来说就是要卖东西的人卖得出去,要买东西的人买得回来。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因为要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想买东西的人没有钱买导致的,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民大众的贫困和资本家不顾一切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的。
马克思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生产剩余价值,整个积累过程首先是扩大再生产,这种扩大的尺度是资本本身,是生产条件的现有规模和资本家扩大自己资本的欲望,社会消费力既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
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就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者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必然性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过程造就了金融危机发生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商品生产普遍过剩和信用的充分发展。当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愈演愈烈后,商品价格随之下降,资本利润率不断走低,利润下降到某一点时,信用链条会从比较脆弱的环节中断,危机将被触发。马克思指出,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出现,资本家继续降低工人工资,资本主义积累遭遇困境,再生产难以继续进行,现有资本的周期贬值会扰乱资本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进行借以的现有关系,从而引起生产过程的突然停滞和危机,这种混乱和停滞会在许多地方破坏一定期限内的支付债务的锁链,而在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溃时,会更加严重起来,由此引起强烈的严重的危机。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所孕育的条件可以看出,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爆发将是必然的,而次贷危机仅仅是一个导火索。
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性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爆发以来,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危机造成的危害,希望通过政府救市,“规范”资本主义现行体制、机制,以达到解决危机、恢复繁荣的目的。美国改写了金融监管游戏规则,首次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体系,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权力,并出台了一系列以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为主的刺激经济方案; 日本出台了包括向全国家庭发放补贴、通过政府担保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儿童和老人护理等福利措施在内的多项刺激经济计划; 欧元区各国也采取多项财政刺激措施及产业政策; 英国则主要采取以减税为特征的救助政策。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这些救市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社会恐慌等,但由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没有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没有改变,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因此,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性还将会是深远的。
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金融机构总资产大幅缩水,随着金融机构交易产品价格的下跌,金融机构的经营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加深,多家金融机构由于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亏损严重、资本金不足等原因,濒临破产窘境。 尽管及时的救市措施避免了金融危机的扩大和金融市场的崩溃,但虚拟经济的危机已经传导至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低迷的态势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逆转。金融机构由于自身信用滑坡和资产缩水,无力向企业发放贷款,导致公司企业发展受到资金限制,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虚拟经济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最终形成一个下降态势。
政府财政状况变弱:金融危机影响财政负担的加重。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资本金不足问题而接管了银行,如果不承担银行的这些债务,经济损害会更加严重,反向增大财政支出。很多国家的财政状况多年来已变得非常脆弱,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政府的财政状况面临着更大的财政压力。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就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用以阻止经济滑坡。巨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使财政支出增大,使美国的财政压力加剧。
失业率提高,内需下降: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华尔街不断冒出裁员的消息,这也加剧了美国的就业压力。2008 年 10 月下旬,投资银行高盛裁员一半,全球约3260 名员工受到影响。2008 年 11 月份,摩根士丹利计划在主要业务部门机构证券部门裁员 10%,并将资产管理部门员工裁减 9%,总共的裁员计划超过 2000 人。而到了 2009 年 2 月份,因市场业绩继续下滑,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依旧疲软,摩根士丹利再次考虑裁员增多 5%。随着华
尔街裁员潮的进一步加剧,有报道指出,华尔街失业人数超过 20 万。
国际金融危机从很多方面都对美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其中最大的冲击和风险主要还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因为在美国以借贷为主的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失业率的不断攀升、房价的下跌以及股市的持续走低使得美国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到 56.4,是近 16 年来的最低水平。
债务压力加剧:美国为缓解经济压力刺激经济复苏,实行宽松政策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使财政赤字向货币化蔓延,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刺激经济复苏。目前美国国债发行量已经接近饱和程度,如果不采取措施削减财政赤字和减少政府开支,美国的债务水平会越来越高,会使政府再次面临更大的债务压力。金融危机带来的债务压力加剧,使得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欧洲债务危机解决面临多国家、多原因等一系列难题,并且还不断有新问题出现,彻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在短期内很难完成,这给欧洲政府带来更大的财政压力和债务压力。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危害: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开放,介入美国金融领域有限,但国际金融危机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短期影响。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很大一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中部分是次贷支持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资产担保证券,一些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遭受部分损失。国内商业银行仅雷曼公司债券累计持有7.26亿美元,且未考虑银行理财产品中与雷曼公司债券挂钩的投资。此外,我国部分金融机构持有的其他海外金融机构的债券,必然在未来遭遇类似的损失。从长期看,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和国际金融危机其实只是全球性经济泡沫的一部分,如果全球性的经济泡沫破灭,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也会间接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短期看,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经营困难,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无法支撑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
社会和谐、政治平稳、人心舒畅是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也是预防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柱。在当前,要积极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早期预警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提高银行资产的质量、严格控制信贷规模,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保持人民币的绝对权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保持社会稳定,不断给人民群众创造就业机会,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对各种负面报道要正确疏导和采取针对性措施,力争将人民群众对银行的不信任感减到最小,提高银行形象,增加银行客户的安全感、稳定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贵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三大原因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 2010(05):
124-126.
[2] 钮维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成因观点述评[J]. 江淮论坛, 2010(2):52-57.
[3] 赵汇. 从资本主义本质论视角分析国际金融危机[J]. 求实, 2014(03):60-63.
[4] 丁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2):
66-70.
[5] 高志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原因综述及思考[J]. 中国证券期货, 2009(10):84-87.
[6] 陈启清. 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启示[J]. 科学社会主义, 2009(03):13-16.
[7] 李宇白.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3):174-176.
[8] 郭欣根. 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中国应对之策[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1):
37-41.
[9] 曹晓蕾.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新探[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4):13-17.
[10] 李平, 余根钱.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过程的系统回顾和思考[J]. 中国工业经济,
2009(10):5-22.
[11] 宗良, 王志峰.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 武汉金融, 2009(07):9-10.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贸
易、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方向[J]. 经济研究, 2009(11):47-54.
[13]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前景[J]. 财贸经济, 2009(1):12-17.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刘迎秋. 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
主义的理论反思[J]. 经济研究, 2009(11):12-21.
[15] 史明坤, 邱兆祥. 国内关于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综述[J]. 国际贸易问题, 2011(3):
158-166.
[16] 王廷惠. 金融危机:原因、演化与国际传递[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04):1-8.
[17] 肖俊涛. 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3):
107-109.
[18] 王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析[J]. 经济学家, 2009(9):
18-23.
[19] 陈乐一. 美国30年代大萧条及其启示与借鉴[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0(04):11-15.
[20] 何秉孟.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 高校理论战线, 2010(06):36-44.
[21] 张跃发. 三十年代大萧条会重演吗?[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7(2):
70-74.
[22] 贺力平, 林娟. 试析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兼评伯南克一保尔森“金融
危机外因论”[J]. 国际金融研究, 2009(5):29-38.
[23] 舒展. 我国学者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8):
110-113.
[24] 田春生. 新自由主义从学说变到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
报, 2011(06):8-14.
试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必然性与危害性
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到目前为止全球发生过3次金融危机:
三十年代大萧条:30年代大萧条始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市暴跌。到1933年3月F·罗斯福总统就职前夕,全国近一半银行因储户挤兑而关门停业。换句话说,当时美国经济已经瘫痪。此次金融危机以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暴跌为开端,出现了大规模的股票抛售风,股票市场崩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至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波及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3月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消息传出后,投资者闻讯纷纷抛售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这时,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冲基金进行买美元抛泰株、买泰株抛美元的操作,致使泰株一路下滑,股市暴跌。到6月下旬,国际投机基金再度向泰株发起猛攻,最终在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泰株汇率自由浮动,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向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扩散,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国际金融危机: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是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壮大,但隐藏巨大的金融风险。同时金融衍生产品过度使用,资产泡沫化严重,导致抵押贷款机构和投资银行破产倒闭,引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剧烈动荡。危机迅速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冲击到各国实体经济,世界各国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经济出现大幅衰退,失业率不断升高,全球整体经济水平严重下滑,最终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害,而且给全球思想文化领域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导致这场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它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间矛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交织未解并相互冲突的直接反应。总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存在着其必然性和危害性,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和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与机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应对金融危机,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继续长期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对于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研究者主要从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解释,侧重于政策和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国际金融体制等方面的分析;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来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实质,他们坚持社会制度层面的分析,认为只有从资本主义制度上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和根本性质,才能正确解读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
经济理论层面的原因分析
政策因素: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原因是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发行的货币量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脱节,最终酿成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是近些年来美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结果。美国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房地产行情的变化,造成银行次级贷款过多,房地产市场泡沫加剧,是
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
制度因素:美国历来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少监管、不监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对美国国会有些议员在2006年提出的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监管的意见是不赞成的。他认为私营机构比监管机构会更关心它们的资产安全。后来他在国会作证时,承认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这次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对次贷管理过松,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杠杆率过高,对场外交易的信用违约掉期等衍生产品,既无机构监管,也无标准约束,最终酿成大祸。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热,资金的流动性过度,这些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的宽松的低利率政策,促使了次级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市场风险不断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这次危机的市场原因。
周期因素: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金融危机就像慧星一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后期,马克思研究了固定资本周转周期的长度,并把它与金融危机的周期联系了起来。这一研究特别表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名的关于固定资本更新年限的书信来往中。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金融危机及其周期也呈现出若干新的特点。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金融危机周期的长度又做了不少新的研究。认为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表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周期爆发的内在因素引起的。
马克思理论层面的原因分析
2008 年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与历次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不少共同点,但还是表现出新的特点。首先,这次危机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爆发的; 其次,这次危机不仅有物质产品的过剩问题,还有虚拟金融产品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过度膨胀的问题; 再次,传统的危机都是从实体经济开始的,而这次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的; 最后,以往的危机都是从发展中国家爆发,而这次是从美国爆发而后影响至全世界。因此,对于这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多将其归咎为政策和管理、经济发展模式、国际金融体制等方面。显然,这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一种解读,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一套说辞。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透视这场金融危机的实质,我们会发现,这场危机不仅是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是一场深度的思想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的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才是生产力的限制”。这句话是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最经典最透彻的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这个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通俗来说就是要卖东西的人卖得出去,要买东西的人买得回来。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因为要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想买东西的人没有钱买导致的,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民大众的贫困和资本家不顾一切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的。
马克思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生产剩余价值,整个积累过程首先是扩大再生产,这种扩大的尺度是资本本身,是生产条件的现有规模和资本家扩大自己资本的欲望,社会消费力既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
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就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者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金融危机爆发必然性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过程造就了金融危机发生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商品生产普遍过剩和信用的充分发展。当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愈演愈烈后,商品价格随之下降,资本利润率不断走低,利润下降到某一点时,信用链条会从比较脆弱的环节中断,危机将被触发。马克思指出,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出现,资本家继续降低工人工资,资本主义积累遭遇困境,再生产难以继续进行,现有资本的周期贬值会扰乱资本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进行借以的现有关系,从而引起生产过程的突然停滞和危机,这种混乱和停滞会在许多地方破坏一定期限内的支付债务的锁链,而在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溃时,会更加严重起来,由此引起强烈的严重的危机。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所孕育的条件可以看出,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爆发将是必然的,而次贷危机仅仅是一个导火索。
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性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爆发以来,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危机造成的危害,希望通过政府救市,“规范”资本主义现行体制、机制,以达到解决危机、恢复繁荣的目的。美国改写了金融监管游戏规则,首次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体系,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权力,并出台了一系列以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为主的刺激经济方案; 日本出台了包括向全国家庭发放补贴、通过政府担保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儿童和老人护理等福利措施在内的多项刺激经济计划; 欧元区各国也采取多项财政刺激措施及产业政策; 英国则主要采取以减税为特征的救助政策。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这些救市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社会恐慌等,但由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没有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没有改变,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因此,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性还将会是深远的。
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金融机构总资产大幅缩水,随着金融机构交易产品价格的下跌,金融机构的经营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加深,多家金融机构由于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亏损严重、资本金不足等原因,濒临破产窘境。 尽管及时的救市措施避免了金融危机的扩大和金融市场的崩溃,但虚拟经济的危机已经传导至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低迷的态势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逆转。金融机构由于自身信用滑坡和资产缩水,无力向企业发放贷款,导致公司企业发展受到资金限制,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虚拟经济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最终形成一个下降态势。
政府财政状况变弱:金融危机影响财政负担的加重。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资本金不足问题而接管了银行,如果不承担银行的这些债务,经济损害会更加严重,反向增大财政支出。很多国家的财政状况多年来已变得非常脆弱,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政府的财政状况面临着更大的财政压力。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就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用以阻止经济滑坡。巨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使财政支出增大,使美国的财政压力加剧。
失业率提高,内需下降: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华尔街不断冒出裁员的消息,这也加剧了美国的就业压力。2008 年 10 月下旬,投资银行高盛裁员一半,全球约3260 名员工受到影响。2008 年 11 月份,摩根士丹利计划在主要业务部门机构证券部门裁员 10%,并将资产管理部门员工裁减 9%,总共的裁员计划超过 2000 人。而到了 2009 年 2 月份,因市场业绩继续下滑,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依旧疲软,摩根士丹利再次考虑裁员增多 5%。随着华
尔街裁员潮的进一步加剧,有报道指出,华尔街失业人数超过 20 万。
国际金融危机从很多方面都对美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其中最大的冲击和风险主要还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因为在美国以借贷为主的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失业率的不断攀升、房价的下跌以及股市的持续走低使得美国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到 56.4,是近 16 年来的最低水平。
债务压力加剧:美国为缓解经济压力刺激经济复苏,实行宽松政策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使财政赤字向货币化蔓延,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刺激经济复苏。目前美国国债发行量已经接近饱和程度,如果不采取措施削减财政赤字和减少政府开支,美国的债务水平会越来越高,会使政府再次面临更大的债务压力。金融危机带来的债务压力加剧,使得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欧洲债务危机解决面临多国家、多原因等一系列难题,并且还不断有新问题出现,彻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在短期内很难完成,这给欧洲政府带来更大的财政压力和债务压力。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危害: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开放,介入美国金融领域有限,但国际金融危机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短期影响。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很大一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中部分是次贷支持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资产担保证券,一些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遭受部分损失。国内商业银行仅雷曼公司债券累计持有7.26亿美元,且未考虑银行理财产品中与雷曼公司债券挂钩的投资。此外,我国部分金融机构持有的其他海外金融机构的债券,必然在未来遭遇类似的损失。从长期看,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和国际金融危机其实只是全球性经济泡沫的一部分,如果全球性的经济泡沫破灭,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也会间接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短期看,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经营困难,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无法支撑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
社会和谐、政治平稳、人心舒畅是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也是预防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柱。在当前,要积极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早期预警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提高银行资产的质量、严格控制信贷规模,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保持人民币的绝对权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保持社会稳定,不断给人民群众创造就业机会,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对各种负面报道要正确疏导和采取针对性措施,力争将人民群众对银行的不信任感减到最小,提高银行形象,增加银行客户的安全感、稳定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贵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三大原因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 2010(05):
124-126.
[2] 钮维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成因观点述评[J]. 江淮论坛, 2010(2):52-57.
[3] 赵汇. 从资本主义本质论视角分析国际金融危机[J]. 求实, 2014(03):60-63.
[4] 丁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2):
66-70.
[5] 高志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原因综述及思考[J]. 中国证券期货, 2009(10):84-87.
[6] 陈启清. 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启示[J]. 科学社会主义, 2009(03):13-16.
[7] 李宇白.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3):174-176.
[8] 郭欣根. 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中国应对之策[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1):
37-41.
[9] 曹晓蕾.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新探[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4):13-17.
[10] 李平, 余根钱.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过程的系统回顾和思考[J]. 中国工业经济,
2009(10):5-22.
[11] 宗良, 王志峰.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 武汉金融, 2009(07):9-10.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贸
易、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方向[J]. 经济研究, 2009(11):47-54.
[13] 李向阳. 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前景[J]. 财贸经济, 2009(1):12-17.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刘迎秋. 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
主义的理论反思[J]. 经济研究, 2009(11):12-21.
[15] 史明坤, 邱兆祥. 国内关于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综述[J]. 国际贸易问题, 2011(3):
158-166.
[16] 王廷惠. 金融危机:原因、演化与国际传递[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04):1-8.
[17] 肖俊涛. 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3):
107-109.
[18] 王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析[J]. 经济学家, 2009(9):
18-23.
[19] 陈乐一. 美国30年代大萧条及其启示与借鉴[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0(04):11-15.
[20] 何秉孟. 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 高校理论战线, 2010(06):36-44.
[21] 张跃发. 三十年代大萧条会重演吗?[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7(2):
70-74.
[22] 贺力平, 林娟. 试析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兼评伯南克一保尔森“金融
危机外因论”[J]. 国际金融研究, 2009(5):29-38.
[23] 舒展. 我国学者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8):
110-113.
[24] 田春生. 新自由主义从学说变到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
报, 2011(0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