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句翻译(好)

注意辨别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出来。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解析]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状语后置。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解析]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省略句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解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宾语前置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解析]第二天,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坐着和他闲聊。省略句

5.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我的客 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状语后置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析]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状语后置 判断句

7.(冠者、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解析]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状语后置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解析]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状语后置

9.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状语后置。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状语后置

1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解析]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状语后置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解析]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状语后置

1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被动句

14.为天下笑者,何也?

[解析]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被动句

1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解析]那迁谪戍边的士卒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状语后置

16.委命下吏。

[解析]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下吏。省略“于”字

17.沛公军霸上。

[解析]沛公在霸上驻军。省略“于”字

18.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你们都将被他俘虏。被动句

19.欲呼张良与俱去。

[解析]想召唤张良和他一起去。省略“之”字

2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解析]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省略句.状语后置

21.客何为者?

[解析]客人是干什么的?宾语前置

22.沛公安在?

[解析]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

23.孰与君少长?

[解析]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疑问句,注意“孰与”的翻译

24.军中无以为乐。

[解析]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注意“无以”的翻译

25.死生亦大矣。

[解析]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判断句

2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为”表判断

27.悟言一室之内。

[解析]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状语后置.省略句

2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解析]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注意意译

29.亦将有感于斯文。

[解析]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状语后置

30.既自以心为形役。

[解析]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被动句

31.田园将芜胡不归?

[解析]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反问句

32.农人告余以春及。

[解析]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状语后置

3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解析]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宾语前置

34.(其)不拘于时。

[解析]不受时俗的拘束。被动句

35.而耻学于师

[解析]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状语后置

3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省略句

3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解析]早晨唱歌,晚上弹曲,当了秦国的宫人。“为”不表判断

38.多于南亩之农夫。

[解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状语后置

3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灭族的是秦国,不是(其他)天下的人民。判断句

4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解析]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省略句

4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解析]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状语后置

4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日割,以趋于亡。

[解析]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被动句

4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被动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被动句

4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解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状语后置

4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解析]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判断句

46.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解析]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省略句

4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岛兽、往往有得。

[解析]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状语后置

4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解析]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判断句

49.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是纳之。

[解析]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状语后置.省略句

50.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解析]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状语后置

51.及其衰也,数士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解析]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被动句

52.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解析]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定语后置

5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解析]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状语后置

54.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宾语前置/

5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解析]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判断句

56.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解析]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状语后置

57.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解析]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省略句.状语后置

58.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判断句

59.而刘夙婴疾病。

[解析]而刘氏多年被疾病缠身。被动句

60.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解析]这样看来,我对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状语后置

61.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解析]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谓语前置

62.未可以为信也。

[解析]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省略句

6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解析]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宾语前置

64.吾念,汝从于东。

[解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省略句

65.其然乎?其不然乎?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解析]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疑问句

6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解析]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宾语前置

6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状语后置。

68.而今安在哉?

[解析]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宾语前置。

69.客有吹洞箫者。

[解析]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定语后置。

7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被动句。

71.(鹏)翱翔蓬蒿之间。

[解析]鹏盘旋于蓬蒿丛中。省略句。

7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何必要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疑问句。

73.(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解析]鹏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宾语前置。

74.彼且恶乎待哉?

[解析].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宾语前置。

7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渔舟唱着歌,在傍晚时分,歌声响彻鄱阳湖畔。省略句。

76.(吾)怀帝阍而不见。

[解析]我思念皇上却不被召见。被动句。

77.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解析]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去观望风景。状语后置。

78.既而得其尸于井。

[解析]不久,在井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状语后置。

79.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解析]村中有个游手好闲的年青人驯养了一只蟋蟀。定语后置。

80.(成)留侍期限,以塞官责。

[解析]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宾语前置

64.吾念,汝从于东。

[解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省略句

65.其然乎?其不然乎?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解析]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疑问句

6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解析]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宾语前置

6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状语后置。

68.而今安在哉?

[解析]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宾语前置。

69.客有吹洞箫者。

[解析]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定语后置。

7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被动句。

71.(鹏)翱翔蓬蒿之间。

[解析]鹏盘旋于蓬蒿丛中。省略句。

7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何必要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疑问句。

73.(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解析]鹏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宾语前置。

74.彼且恶乎待哉?

[解析].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宾语前置。

7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渔舟唱着歌,在傍晚时分,歌声响彻鄱阳湖畔。省略句。

76.(吾)怀帝阍而不见。

[解析]我思念皇上却不被召见。被动句。

77.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解析]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去观望风景。状语后置。

78.既而得其尸于井。

[解析]不久,在井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状语后置。

79.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解析]村中有个游手好闲的年青人驯养了一只蟋蟀。定语后置。

80.(成)留侍期限,以塞官责。

[解析](成名)留着等待期限,用它来交付官差。省略句。

81.(成妻)折藏之,归以示成。

[解析](成妻)折起来,放好它。回家把它交给成名看。省略句。

82.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解析]又用鸡试着和它斗,果然如成名讲的那样。省略句.状语后置。

83.好乐何如

[解析]爱好音乐(又)怎么样呢?宾语前置。

84.何以能鼓乐也

[解析]为什么能够奏乐?宾语前置。

85.见羽旄之美

[解析]即见到美丽的羽旄。定语后置。

86.君何以知燕王?

[解析]你凭什么了解燕王呢?宾语前置。

87.赵王以为贤大夫。

[解析]赵王把他当作贤能的大夫。“以”字后面省略了“之”。

8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被动句。

注意辨别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出来。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解析]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状语后置。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解析]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省略句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解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宾语前置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解析]第二天,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坐着和他闲聊。省略句

5.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我的客 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状语后置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析]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状语后置 判断句

7.(冠者、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解析]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状语后置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解析]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状语后置

9.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状语后置。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状语后置

1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解析]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状语后置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解析]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状语后置

1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我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被动句

14.为天下笑者,何也?

[解析]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被动句

15.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解析]那迁谪戍边的士卒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状语后置

16.委命下吏。

[解析]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下吏。省略“于”字

17.沛公军霸上。

[解析]沛公在霸上驻军。省略“于”字

18.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你们都将被他俘虏。被动句

19.欲呼张良与俱去。

[解析]想召唤张良和他一起去。省略“之”字

2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解析]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省略句.状语后置

21.客何为者?

[解析]客人是干什么的?宾语前置

22.沛公安在?

[解析]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

23.孰与君少长?

[解析]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疑问句,注意“孰与”的翻译

24.军中无以为乐。

[解析]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注意“无以”的翻译

25.死生亦大矣。

[解析]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判断句

2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为”表判断

27.悟言一室之内。

[解析]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状语后置.省略句

2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解析]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注意意译

29.亦将有感于斯文。

[解析]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状语后置

30.既自以心为形役。

[解析]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被动句

31.田园将芜胡不归?

[解析]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反问句

32.农人告余以春及。

[解析]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状语后置

3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解析]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宾语前置

34.(其)不拘于时。

[解析]不受时俗的拘束。被动句

35.而耻学于师

[解析]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状语后置

3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省略句

3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解析]早晨唱歌,晚上弹曲,当了秦国的宫人。“为”不表判断

38.多于南亩之农夫。

[解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状语后置

39.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灭族的是秦国,不是(其他)天下的人民。判断句

4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解析]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省略句

4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解析]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状语后置

4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日割,以趋于亡。

[解析]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被动句

4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被动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被动句

4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解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状语后置

4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解析]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判断句

46.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解析]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省略句

4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岛兽、往往有得。

[解析]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状语后置

4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解析]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判断句

49.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是纳之。

[解析]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状语后置.省略句

50.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解析]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状语后置

51.及其衰也,数士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解析]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被动句

52.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解析]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定语后置

5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解析]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状语后置

54.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宾语前置/

5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解析]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判断句

56.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解析]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状语后置

57.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解析]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省略句.状语后置

58.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判断句

59.而刘夙婴疾病。

[解析]而刘氏多年被疾病缠身。被动句

60.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解析]这样看来,我对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状语后置

61.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解析]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谓语前置

62.未可以为信也。

[解析]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省略句

6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解析]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宾语前置

64.吾念,汝从于东。

[解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省略句

65.其然乎?其不然乎?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解析]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疑问句

6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解析]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宾语前置

6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状语后置。

68.而今安在哉?

[解析]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宾语前置。

69.客有吹洞箫者。

[解析]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定语后置。

7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被动句。

71.(鹏)翱翔蓬蒿之间。

[解析]鹏盘旋于蓬蒿丛中。省略句。

7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何必要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疑问句。

73.(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解析]鹏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宾语前置。

74.彼且恶乎待哉?

[解析].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宾语前置。

7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渔舟唱着歌,在傍晚时分,歌声响彻鄱阳湖畔。省略句。

76.(吾)怀帝阍而不见。

[解析]我思念皇上却不被召见。被动句。

77.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解析]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去观望风景。状语后置。

78.既而得其尸于井。

[解析]不久,在井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状语后置。

79.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解析]村中有个游手好闲的年青人驯养了一只蟋蟀。定语后置。

80.(成)留侍期限,以塞官责。

[解析]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宾语前置

64.吾念,汝从于东。

[解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省略句

65.其然乎?其不然乎?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解析]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疑问句

6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解析]如果死后有灵,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宾语前置

6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状语后置。

68.而今安在哉?

[解析]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宾语前置。

69.客有吹洞箫者。

[解析]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定语后置。

7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解析]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被动句。

71.(鹏)翱翔蓬蒿之间。

[解析]鹏盘旋于蓬蒿丛中。省略句。

7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何必要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疑问句。

73.(鹏)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解析]鹏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宾语前置。

74.彼且恶乎待哉?

[解析].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宾语前置。

7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渔舟唱着歌,在傍晚时分,歌声响彻鄱阳湖畔。省略句。

76.(吾)怀帝阍而不见。

[解析]我思念皇上却不被召见。被动句。

77.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解析]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去观望风景。状语后置。

78.既而得其尸于井。

[解析]不久,在井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状语后置。

79.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解析]村中有个游手好闲的年青人驯养了一只蟋蟀。定语后置。

80.(成)留侍期限,以塞官责。

[解析](成名)留着等待期限,用它来交付官差。省略句。

81.(成妻)折藏之,归以示成。

[解析](成妻)折起来,放好它。回家把它交给成名看。省略句。

82.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解析]又用鸡试着和它斗,果然如成名讲的那样。省略句.状语后置。

83.好乐何如

[解析]爱好音乐(又)怎么样呢?宾语前置。

84.何以能鼓乐也

[解析]为什么能够奏乐?宾语前置。

85.见羽旄之美

[解析]即见到美丽的羽旄。定语后置。

86.君何以知燕王?

[解析]你凭什么了解燕王呢?宾语前置。

87.赵王以为贤大夫。

[解析]赵王把他当作贤能的大夫。“以”字后面省略了“之”。

8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诽谤。被动句。


相关文章

  • 课内文言文复习--三峡
  • 课内文言文复习--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书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学较为准确地掌握. 能力目标: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并能灵活分析各种阅读题. 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三峡的险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河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中重 ...查看


  • 语文试卷分析课教案
  •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课 --课外文言文阅读 教学目标: 完成对于试卷课外文言文重大失分题的分析,落实重点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一套应对考场课外文言文的简易方法. 改变大多数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恐惧态度,能从心理上接受课外文言文 ...查看


  • 七下课内文言文
  • 七下课内文言文 第5课 伤仲永 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îng 谒yâ 称châ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 ...查看


  • 2015届高三课内文言文复习鸿门宴(练习)
  • 课内文言文复习 鸿门宴 一.在原文( )内翻译,在[ ]里填写特殊句式. 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àng)( )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qu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课内)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 ...查看


  • 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课内文复习要点
  • 人教版七下语文期中课内文复习要点 七年级(下)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 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 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 ...查看


  • 关于针对明史海瑞传教案
  •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明史.海瑞传>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复习课第四课时 朱丽维 [教学内容分析 ...查看


  • 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 课内文言文 (一)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