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感慨
中国教师节建立以来,一个属于教师的节日已经走过了21个春秋,今年将是第22个教师节。和传统的节日相比,教师节有其独特的含义,它是一个的崇高的节日——因为它只属于我们教师;同时,它又向社会弘扬“尊师重道”之风尚的良好契机。 抚今追昔,我国的教育在一代代教师的艰辛努力下秉承传统开拓创新,为民族复兴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无限的动力,积储了宝贵的财富。岁月苍老了年轻的容颜,奉献铸就了民族的希望,无数教育工作者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但是,当人们在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时候,当第22个属于教师的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作为一个教师,我和许许多多的教师一样,感受到了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的冷清,没有欢欣,没有赞歌,我们依然在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的忙碌中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即便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着它的繁华,我想,我和身处校园的千千万万个教师一样,并不会在意这一份节日的冷清。
中央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访谈的是一位位平平常常但有较高艺术成就的名家,他们每每谈及自己的艺术经历的时候,大多是把艺术作为一种人生来体验,来创造,来生活,而且每每回首往事的时候,感慨万千,热泪盈眶,甚至痛哭流涕。每次看完这个节目,我都在想,如果当我们的老师在回首教育往事的时候,也能热泪盈眶那该多好啊! 9月10日,虽是金秋,是收获的时节,但如果一名教师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换来了教坛的累累硕果,回首往事时热泪盈眶,那么他定会将这一辈子的每一天都视为自己的节日,因为他没有虚度光阴,他的每一天都充盈着崇高的奉献。当然,如果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碌碌无为地虚度,我想,他也必将远离这个节日,因为他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深深的愧疚。
我从不苛求学生在这个节日送上鲜花与祝福,为人师非一时,授其知识,教其立人,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教育就是一辈子的事。在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时候,运用聪明才智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或者用老师曾经授予他的文化知识与为人之道战胜了生活的困难,他自然会在内心铭记与怀念自己的老师,甚至用心用文颂扬着浩浩师恩,这一份深情远远胜过作为学生的他们在节日里给老师送上的程式化的祝福。即使张张贺卡里饱含着浓浓情谊,那也仅仅说明一名学生的知情知义,并不代表教育成就的内涵与外延。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走上正道取得成功,那才是对老师最宝贵的回报。反之,班上的学生毕业后内心苍白头脑无物,走上自我沉沦的歧路,至少,作为他的老师。我们会有莫名的失败感,那么。他曾经送上的那一张精美的贺卡那一束娇艳的鲜花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至于社会将教师如何冷落,我想这并不重要。因为,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寂寞。今日社会呈现出的种种世态,实质上与学校的教育不无关系。因此,让人与人之间更懂尊重与关爱,让社会日渐趋于和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更加神圣的使命。
既为教师,何需在意节日的冷清!在寂寞中奉献,这本身就是对被教育者一种良好的引导与感化!
珍藏那些骄傲的时光
——献给我最敬仰的三位恩师
有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有些话,时刻敲打着我的心房;有些人,让我终身难忘。
是的,一些人,一些话,一些事,总会萦绕在我的左右,它们于我,就好象航海的灯塔,冬日的炭火,沙漠中的绿洲„„也许还远远不止这些!他们指引着生命的足迹,却蹒跚着自己日渐衰老的身躯;他们燃烧着孜孜不倦的激情,却承受着养家糊口的微薄工资;他们挥舞在自己渺小的天地,却将三尺讲台筑成宏伟的奇迹!
是的,他们就是可尊可敬可爱可仰的我的恩师!没有名闻遐迩的声誉,却在我的心中胜过任何一个名人!如今,教师节临近了,我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向给我的人生以启迪,以智慧,以深远影响的恩师表示我最最真挚的敬意。
记得那一年,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一个衣着朴素,声音磁性的男老师,让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骄傲。
同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一样,我有着过家家般小心翼翼的胆怯,有着放牛时站在山顶上面对远方的遐思,更有着一个孩子固有的调皮捣蛋。但是孙雁滨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以后,我被他生动有趣的课堂所征服。对于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讲,孙雁滨老师的脑袋里似乎总有不尽的宝藏,各种原来枯燥乏味的东西,甚至古诗,他都能吸引地我们全心全意地倾听。
一次的语文课堂提问,具体什么问题已经忘记了。老师说完问题后,就说“找一个大学苗子来回答!”当时我就放松了,因为从成绩来讲,我实在不是什么大学苗子。但老师的口中吐出的名字却就是我!我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好不容易才把之前想好的答案说了出来,声音很小,但我清楚地记得用了“真情实感”这个词组,因为随后老师说:“不愧是大学苗子,回答问提都能出口成章!”当然,我立刻使劲地挺起了胸,无限骄傲地看着慈祥的老师,心却跳的厉害,我想当时自己的脸也应该是红的吧。第一次得到老师如此高的肯定,当然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
就是一些看似简单的话,一些十分朴素的原因,一个普通平常的称赞,往往就改变了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好好学习,并一路过关斩将,成了家族中第一个走进大学的“状元”。
到了初中时代,我的成绩开始不断上升。初二的班主任老师,就成了我人生中遇到
的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恩师。刚上初二时,因为老师兼任语文老师,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又是语文科代表,所以就有着和其他同学更多的与班主任接触的机会。王老师很重视我,时常鼓励我,初二时代,也成了我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两学期的其中、其末考试成绩都拿了全班第一!也因如此,我获得了全校唯一的一个县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关于老师,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日记一事了。那时,老师为了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写日记,然后不定期地抽查。但于我,老师却要我坚持每天写一篇,而且他每天都要检查。当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就单单对我一个人一路红灯呢,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时王老师觉得我在文学上是个可造就的学生罢。不管怎样,我就一路写下去,到后来,老师调到了乡政府,但我的日记却成了一种习惯,一日不记,就似乎少了点什么,记录的内容也有初时的应付检查到生活的点滴再到社会的关注了。
有些好的习惯,就在一些人的促动下形成的。
日记,我一记就是十余年,现在我的书箱里,还有满满半箱的日记本。后来,我养成了想写什么就先在大脑构思好轮廓,之后提笔就写,一气呵成的习惯,而且很少再去改动,此篇博客我也是如此。
如今,我已经把记日记的习惯,转变成了博客。只要我有时间,哪怕那么一点,我都会写点东西的,只不过很少写生活琐事,取而代之的是纯文学的创作了。虽然我还没有达到王老师期望的那样,在文字中有所造就,但我会努力的,因为我从心底里喜欢文学。
荏苒的时光很快就把我带到了高中时代。那些同样各地尖子生汇集的教室,那些高考前夕苦苦挣扎的日子,都始终让人望而却步。就在那一年,一位骨瘦如柴却精明干练的老头走进了我的视野,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张觉群。他也是对我影响较大的一位语文老师。
因为学识,因为贡献,因为生动的课堂,他被学校从刚刚退休的位置反聘回来,教习我们高三的语文。曲老师工作很是认真,干什么都是;知识十分渊博,用博古通今形容应该不为过;一个老教师却有着十分年轻的心灵,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把知识无形中传授。老师的课堂气氛通常都很好,因为那时我们都不喜欢其他学科那样只知道一味地制造紧张。老师很风趣,这就让我们拉近了和他的距离。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把我的一篇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61个同学中朗读的那一
次。那天朗读之后,老师还把自己的简短评语念了一下,记得最后一句是“字迹太乱,否则85!”在特别的评语中指出了我的缺点,不但不让我难堪,而且让我十分高兴,全班同学也在笑声中认可我的文章。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样真切。那篇“范文”我现在一直珍惜着,那个红笔迹的评语依然那么醒目。这虽然并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讲,它的意义却一直是非同一般的,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彻底喜欢上文学的。
一晃,我参加工作都已经五年了。
今天,我坐在电脑桌前,想起教师节的即将来临,想起曾经的恩师,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们都很普通,但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却愈来愈高大,他们给我的,不仅仅是某一个阶段的教书育人。
不知什么时候我能够抽出时间,回去看看我的恩师们!
教师节感慨
中国教师节建立以来,一个属于教师的节日已经走过了21个春秋,今年将是第22个教师节。和传统的节日相比,教师节有其独特的含义,它是一个的崇高的节日——因为它只属于我们教师;同时,它又向社会弘扬“尊师重道”之风尚的良好契机。 抚今追昔,我国的教育在一代代教师的艰辛努力下秉承传统开拓创新,为民族复兴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无限的动力,积储了宝贵的财富。岁月苍老了年轻的容颜,奉献铸就了民族的希望,无数教育工作者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但是,当人们在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时候,当第22个属于教师的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作为一个教师,我和许许多多的教师一样,感受到了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的冷清,没有欢欣,没有赞歌,我们依然在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的忙碌中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即便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着它的繁华,我想,我和身处校园的千千万万个教师一样,并不会在意这一份节日的冷清。
中央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访谈的是一位位平平常常但有较高艺术成就的名家,他们每每谈及自己的艺术经历的时候,大多是把艺术作为一种人生来体验,来创造,来生活,而且每每回首往事的时候,感慨万千,热泪盈眶,甚至痛哭流涕。每次看完这个节目,我都在想,如果当我们的老师在回首教育往事的时候,也能热泪盈眶那该多好啊! 9月10日,虽是金秋,是收获的时节,但如果一名教师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换来了教坛的累累硕果,回首往事时热泪盈眶,那么他定会将这一辈子的每一天都视为自己的节日,因为他没有虚度光阴,他的每一天都充盈着崇高的奉献。当然,如果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碌碌无为地虚度,我想,他也必将远离这个节日,因为他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深深的愧疚。
我从不苛求学生在这个节日送上鲜花与祝福,为人师非一时,授其知识,教其立人,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教育就是一辈子的事。在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时候,运用聪明才智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或者用老师曾经授予他的文化知识与为人之道战胜了生活的困难,他自然会在内心铭记与怀念自己的老师,甚至用心用文颂扬着浩浩师恩,这一份深情远远胜过作为学生的他们在节日里给老师送上的程式化的祝福。即使张张贺卡里饱含着浓浓情谊,那也仅仅说明一名学生的知情知义,并不代表教育成就的内涵与外延。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走上正道取得成功,那才是对老师最宝贵的回报。反之,班上的学生毕业后内心苍白头脑无物,走上自我沉沦的歧路,至少,作为他的老师。我们会有莫名的失败感,那么。他曾经送上的那一张精美的贺卡那一束娇艳的鲜花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至于社会将教师如何冷落,我想这并不重要。因为,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寂寞。今日社会呈现出的种种世态,实质上与学校的教育不无关系。因此,让人与人之间更懂尊重与关爱,让社会日渐趋于和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更加神圣的使命。
既为教师,何需在意节日的冷清!在寂寞中奉献,这本身就是对被教育者一种良好的引导与感化!
珍藏那些骄傲的时光
——献给我最敬仰的三位恩师
有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有些话,时刻敲打着我的心房;有些人,让我终身难忘。
是的,一些人,一些话,一些事,总会萦绕在我的左右,它们于我,就好象航海的灯塔,冬日的炭火,沙漠中的绿洲„„也许还远远不止这些!他们指引着生命的足迹,却蹒跚着自己日渐衰老的身躯;他们燃烧着孜孜不倦的激情,却承受着养家糊口的微薄工资;他们挥舞在自己渺小的天地,却将三尺讲台筑成宏伟的奇迹!
是的,他们就是可尊可敬可爱可仰的我的恩师!没有名闻遐迩的声誉,却在我的心中胜过任何一个名人!如今,教师节临近了,我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向给我的人生以启迪,以智慧,以深远影响的恩师表示我最最真挚的敬意。
记得那一年,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一个衣着朴素,声音磁性的男老师,让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骄傲。
同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一样,我有着过家家般小心翼翼的胆怯,有着放牛时站在山顶上面对远方的遐思,更有着一个孩子固有的调皮捣蛋。但是孙雁滨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以后,我被他生动有趣的课堂所征服。对于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讲,孙雁滨老师的脑袋里似乎总有不尽的宝藏,各种原来枯燥乏味的东西,甚至古诗,他都能吸引地我们全心全意地倾听。
一次的语文课堂提问,具体什么问题已经忘记了。老师说完问题后,就说“找一个大学苗子来回答!”当时我就放松了,因为从成绩来讲,我实在不是什么大学苗子。但老师的口中吐出的名字却就是我!我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好不容易才把之前想好的答案说了出来,声音很小,但我清楚地记得用了“真情实感”这个词组,因为随后老师说:“不愧是大学苗子,回答问提都能出口成章!”当然,我立刻使劲地挺起了胸,无限骄傲地看着慈祥的老师,心却跳的厉害,我想当时自己的脸也应该是红的吧。第一次得到老师如此高的肯定,当然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
就是一些看似简单的话,一些十分朴素的原因,一个普通平常的称赞,往往就改变了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好好学习,并一路过关斩将,成了家族中第一个走进大学的“状元”。
到了初中时代,我的成绩开始不断上升。初二的班主任老师,就成了我人生中遇到
的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恩师。刚上初二时,因为老师兼任语文老师,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又是语文科代表,所以就有着和其他同学更多的与班主任接触的机会。王老师很重视我,时常鼓励我,初二时代,也成了我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两学期的其中、其末考试成绩都拿了全班第一!也因如此,我获得了全校唯一的一个县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关于老师,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日记一事了。那时,老师为了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写日记,然后不定期地抽查。但于我,老师却要我坚持每天写一篇,而且他每天都要检查。当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就单单对我一个人一路红灯呢,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时王老师觉得我在文学上是个可造就的学生罢。不管怎样,我就一路写下去,到后来,老师调到了乡政府,但我的日记却成了一种习惯,一日不记,就似乎少了点什么,记录的内容也有初时的应付检查到生活的点滴再到社会的关注了。
有些好的习惯,就在一些人的促动下形成的。
日记,我一记就是十余年,现在我的书箱里,还有满满半箱的日记本。后来,我养成了想写什么就先在大脑构思好轮廓,之后提笔就写,一气呵成的习惯,而且很少再去改动,此篇博客我也是如此。
如今,我已经把记日记的习惯,转变成了博客。只要我有时间,哪怕那么一点,我都会写点东西的,只不过很少写生活琐事,取而代之的是纯文学的创作了。虽然我还没有达到王老师期望的那样,在文字中有所造就,但我会努力的,因为我从心底里喜欢文学。
荏苒的时光很快就把我带到了高中时代。那些同样各地尖子生汇集的教室,那些高考前夕苦苦挣扎的日子,都始终让人望而却步。就在那一年,一位骨瘦如柴却精明干练的老头走进了我的视野,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张觉群。他也是对我影响较大的一位语文老师。
因为学识,因为贡献,因为生动的课堂,他被学校从刚刚退休的位置反聘回来,教习我们高三的语文。曲老师工作很是认真,干什么都是;知识十分渊博,用博古通今形容应该不为过;一个老教师却有着十分年轻的心灵,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把知识无形中传授。老师的课堂气氛通常都很好,因为那时我们都不喜欢其他学科那样只知道一味地制造紧张。老师很风趣,这就让我们拉近了和他的距离。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把我的一篇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61个同学中朗读的那一
次。那天朗读之后,老师还把自己的简短评语念了一下,记得最后一句是“字迹太乱,否则85!”在特别的评语中指出了我的缺点,不但不让我难堪,而且让我十分高兴,全班同学也在笑声中认可我的文章。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样真切。那篇“范文”我现在一直珍惜着,那个红笔迹的评语依然那么醒目。这虽然并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讲,它的意义却一直是非同一般的,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彻底喜欢上文学的。
一晃,我参加工作都已经五年了。
今天,我坐在电脑桌前,想起教师节的即将来临,想起曾经的恩师,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们都很普通,但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却愈来愈高大,他们给我的,不仅仅是某一个阶段的教书育人。
不知什么时候我能够抽出时间,回去看看我的恩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