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从新城运动到新都市主义_卫星城理论的变革与实践_李万峰

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7月/7日/第006版

智库观点

从新城运动到新都市主义:卫星城理论的变革与实践

李万峰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博士后

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区域新城镇建设理论极力主张限制城市边界,认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建设紧凑型城市。其手段就是在距城市中心区不远的外围地区建设功能更全的、居民更有归属感的、更有吸引力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新兴小城镇来吸引中心区的过多人口,替代由于无序蔓延而缺乏凝聚力的郊区化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国家中,卫星城大量出现。英国等国的特大城市周围尤为突出。规划设计的卫星城市打破了以往对母城过分依赖的模式,开始注重强调卫星城的功能健全和相对独立性,最初的卫星城建设也逐步演变成为功能完整,独立性强,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出现的第三代卫星城——“新城”。新城发展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将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结合起来,不再过度依赖“母城”提供生活服务和解决就业问题,大大减少了“母城”与卫星城之间通勤压力,逐渐成长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的中心或者副中心,为城市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新城”人口规模大致在25万人—40万人之间。目前新城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的“新都市主义”,除接受主城扩散的功能外,同时也具有自己的行政、经济、社会中心,功能呈现多样性和独立性特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一般都配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活环境体系,增强了城镇的吸引力。

新城运动

新城理论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及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19世纪初,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已将近有100万人口。城市的密集一方面达到了不可控制的灾难性程度;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不寻常的活力。灾难总要被控制。1854年,伦敦成立了改善工人住房委员会,1899年霍华德发起成立了花园城市联合会,并在伦敦郊区建设了两座新城——1902年的莱切沃斯(Letchworth )和1919年的韦林(Welwyn )。二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受到重创,英国政府开始讨论重建城市的方案。1942年,英国皇家学会MARS 小组的建筑师提出一个规划报告,将伦敦由原来封闭的城市形态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由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组成的大伦敦。

(一)新城运动的起源

新城运动(NewTownMovement )的理论源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和卫星城一样也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问题,发展中小城市。霍华德认为,新城建设应是世纪之交摆脱英国拥挤不堪城市生活的最佳途径。城镇是一种完全社会和功能化的结构,它能为城里的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有足够的空间为城市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城镇周围被绿化带环绕,并且不仅能为城镇人口提供农产品,而且能为他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许多个这样的小城镇彼此分开,但同时又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能满足几十万人口全部需要的“社会化城市”。为了实现他的预想,1902年霍华德开始在离伦敦30英里的Letchworth 建立它的第一座花园城市,1920年又在Welwyn 开始建立第二座花园城市。两座花园城市建设的成功,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它的设想的可行性。

(二)新城运动的过程

1. 成立城镇和国家规划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正常工作和生

活秩序,温斯顿·丘吉尔首相(WinstonChurchill )指令LordReith 开始研讨战后重建问题。LordReith 组织了一批专家对战争赔偿、战后重建、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等非常棘手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同时,霍华德花园城市的实例、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发展状况、战前数年有限的规模经验、战争结束后面临的问题都纳入了专家小组的讨论研究范围。1943年,一个为适应战后形势而建立的新的城镇规划机构——城镇和国家规划部成立了,LordReith 被任命为第一任部长。一年之后,一项旨在重建战争受害地区、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的法案也获得了政府的通过,只等战争一结束,重建工作即可大规模展开。

2. 确定新城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随着成千上万的军队服役人员不断返回家中,住房严重紧缺的矛盾也随即显现出来,因此新城的建设成了一切工作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一个由有关官员和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出了新城规划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法。新任城镇和国家规划部部长LewisSilkin 重新重用LordReith (BBC 创始人,城镇和国家规划部第一任部长),让其出任顾问委员会主席,对如何进行新城建设提供指导。在LordReith 的指导下,委员会起草了一份十分详尽的计划提供给政府指定的负责新城建设的开发公司。这些政府指定的开发公司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并经过实践证明在大规模的综合开发项目方面很有经验的公司。政府对新城建设非常重视,除将新城建设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以外,还在1946年通过了新城法案(NewRownsAct ),这是新议会通过的最早的城市建设法规之一。

对于那些为解决伦敦等城市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的问题而修建的新城,如何吸引到工人和工厂的到来是成功的关键。没有工作人们是不会愿意搬迁的;工业家们也会犹豫:在离首都30英里的地方新建一座工厂需要更多的是信心而不是勇气。但随着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道路的兴建,另外一些很有实力和前途的企业和工厂的不断建立,使他们开始增强了信心。一些厂址位于伦敦市中心狭窄地带,时常为缺乏空间和劳动力发愁的工厂抓住机会在城郊更广阔的地带扩展自己的实力;那些新兴的发展迅速的战后工业,对于城郊地区廉价的土地和政府为吸引工业而注入的投资非常欢迎。“涓涓溪流汇成小河”,仅仅几年之后,就不再有人对新城的前途感到怀疑了,而新城建设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三)新城运动的评述

新城(NewTown )理论源起于英国人阿伯克隆比1940年的大伦敦规划。1946年在英国制定的“新城法”中第一次使用了“新城”这个名称,这一理论是在田园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正确的城市发展格局应当像植物长“芽”,“芽”与“芽”之间穿插农业用地,相互之间有快速交通联系,这些幼芽集中在一个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这种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了避免城市的无止境蔓延,能够如细胞一样形成多中心模式。

根据新城理论的思想,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立足于分散人口、工业和就业。该规划把伦敦分为四层:核心层、内层、郊区、农业区。在农业区建立八个分散的新城,旨在吸收内城分离出来的人口和工业。

新城理论是针对卫星城发展成熟阶段提出的,新城作为第三代卫星城,在各个方面都比较独立,对中心城区的依赖性减小,自身的聚集能力增强。一般认为它的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新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

各国规划中的新城一般都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独立,与已有的城市中心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由绿带或开敞的农业空间环绕,形态上有明确界线。二是自足,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包括稳定和多样的就业机会、充足和适宜的住房、全面的社会服务。三是平衡,具有健全的产业基础、多元的社会构成和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

进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城的含义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当代新城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更加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城市空间的意义,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环境的适宜性为主要追求目标。二是城市规划依然处在传统新城模式的影响下,但又由于受现

代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深刻影响而注入了新的元素。如,城市规模不再过于严格控制,有较大的增长弹性;新城多选址于更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地点,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发展成为与现有城市相抗衡的反磁力中心城市,并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振兴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据点;城市功能在力求平衡的同时,不再过分强调综合化和自足性,而是更为重视个性与特色。三是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强调人与区域生物、环境、土地等各种资源的长期和谐发展。

可见新城理论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及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从第一代的“卧城”到第三代的卫星新城,卫星城的发展规模经历了由小到大、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其目的也从最初的疏散人口演变为实现城市重新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新都市主义

新都市主义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应对大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问题,主张控制中心城市无序蔓延,建设紧凑型城市,以“新城”模式建设卫星城,形成区域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或城市群网络,可以说是霍华德“田园理论”思想在新时代的重构和回归。

“新都市主义(NewUrbanism )”是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的设计运动。1993年10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亚历山大市召开的第一届“新都市主义代表大会(theCongressfortheNewUrbanism

【CNU 】)”标志着“新都市主义”思想的诞生。

“新都市主义”是在对“边缘都市主义”(EdgedUrbanism )的反思中提出的。边缘城市曾一度被认为代表了20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居住郊区化;“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商业郊区化;“第三次浪潮”就是就业岗位的全面郊区化。边缘城市与传统城市不同,是在老城区周边扩散形成的新城市,它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作为城市应具备的所有功能,其特点有:①没有密集的高层塔状建筑群,而是低层宽立面的建筑分散布置在广阔的地域内;②停车场完备的现代化大楼被绿色环绕;③配置机场或高速公路,飞机和汽车是对外交通的主要手段,为了方便小汽车行驶和停靠,建筑物之间通常由多车道的道路网和停车场分割;④在中心地区设有企业总部、大型商场、健身中心等核心设施;⑤大多数人居住在被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⑥几乎没有形成一般城市的行政区划。

通过对边缘都市主义的全面反思,新都市主义认为,发生在大都市内城、郊区及自然环境中的一系列困扰当今城市的社会问题,例如城市效率低下、内城衰退、社会生活质量退化、日益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贫富隔离与种族隔离、环境恶化、农田与原野的消失、建筑遗产损毁等,都是内在相互联系着的。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着更广阔复杂的背景因素,但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归咎“二战”之后几十年来边缘都市的发展,即郊区化无序蔓延这种增长方式,而错误的政策及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思维是导致无序蔓延的症结所在。

为此,新都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地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都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主张,其核心思想,一是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比较适宜可行的区域规划范围,是一个大都市区或是几个毗邻大都市区连接而成的区域;二是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手法,表示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三是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区域新城镇建设理论极力主张限制城市边界,认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而建设紧凑型城市,但其手段就是在距城市中心区不远的外围地区建设功能更全的、

居民更有归属感的、更有吸引力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新兴小城镇来吸引中心区的过多人口,替代由于无序蔓延而缺乏凝聚力的郊区化模式。

总之,新都市主义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应对大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问题,主张控制中心城市无序蔓延,建设紧凑型城市,以“新城”模式建设卫星城,形成区域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或城市群网络,可以说是霍华德“田园理论”思想在新时代的重构和回归。

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7月/7日/第006版

智库观点

从新城运动到新都市主义:卫星城理论的变革与实践

李万峰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博士后

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区域新城镇建设理论极力主张限制城市边界,认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建设紧凑型城市。其手段就是在距城市中心区不远的外围地区建设功能更全的、居民更有归属感的、更有吸引力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新兴小城镇来吸引中心区的过多人口,替代由于无序蔓延而缺乏凝聚力的郊区化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国家中,卫星城大量出现。英国等国的特大城市周围尤为突出。规划设计的卫星城市打破了以往对母城过分依赖的模式,开始注重强调卫星城的功能健全和相对独立性,最初的卫星城建设也逐步演变成为功能完整,独立性强,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出现的第三代卫星城——“新城”。新城发展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将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结合起来,不再过度依赖“母城”提供生活服务和解决就业问题,大大减少了“母城”与卫星城之间通勤压力,逐渐成长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的中心或者副中心,为城市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新城”人口规模大致在25万人—40万人之间。目前新城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的“新都市主义”,除接受主城扩散的功能外,同时也具有自己的行政、经济、社会中心,功能呈现多样性和独立性特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一般都配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活环境体系,增强了城镇的吸引力。

新城运动

新城理论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及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19世纪初,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已将近有100万人口。城市的密集一方面达到了不可控制的灾难性程度;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不寻常的活力。灾难总要被控制。1854年,伦敦成立了改善工人住房委员会,1899年霍华德发起成立了花园城市联合会,并在伦敦郊区建设了两座新城——1902年的莱切沃斯(Letchworth )和1919年的韦林(Welwyn )。二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受到重创,英国政府开始讨论重建城市的方案。1942年,英国皇家学会MARS 小组的建筑师提出一个规划报告,将伦敦由原来封闭的城市形态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由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组成的大伦敦。

(一)新城运动的起源

新城运动(NewTownMovement )的理论源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和卫星城一样也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问题,发展中小城市。霍华德认为,新城建设应是世纪之交摆脱英国拥挤不堪城市生活的最佳途径。城镇是一种完全社会和功能化的结构,它能为城里的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有足够的空间为城市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城镇周围被绿化带环绕,并且不仅能为城镇人口提供农产品,而且能为他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许多个这样的小城镇彼此分开,但同时又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能满足几十万人口全部需要的“社会化城市”。为了实现他的预想,1902年霍华德开始在离伦敦30英里的Letchworth 建立它的第一座花园城市,1920年又在Welwyn 开始建立第二座花园城市。两座花园城市建设的成功,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它的设想的可行性。

(二)新城运动的过程

1. 成立城镇和国家规划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正常工作和生

活秩序,温斯顿·丘吉尔首相(WinstonChurchill )指令LordReith 开始研讨战后重建问题。LordReith 组织了一批专家对战争赔偿、战后重建、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等非常棘手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同时,霍华德花园城市的实例、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发展状况、战前数年有限的规模经验、战争结束后面临的问题都纳入了专家小组的讨论研究范围。1943年,一个为适应战后形势而建立的新的城镇规划机构——城镇和国家规划部成立了,LordReith 被任命为第一任部长。一年之后,一项旨在重建战争受害地区、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的法案也获得了政府的通过,只等战争一结束,重建工作即可大规模展开。

2. 确定新城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随着成千上万的军队服役人员不断返回家中,住房严重紧缺的矛盾也随即显现出来,因此新城的建设成了一切工作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一个由有关官员和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出了新城规划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法。新任城镇和国家规划部部长LewisSilkin 重新重用LordReith (BBC 创始人,城镇和国家规划部第一任部长),让其出任顾问委员会主席,对如何进行新城建设提供指导。在LordReith 的指导下,委员会起草了一份十分详尽的计划提供给政府指定的负责新城建设的开发公司。这些政府指定的开发公司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并经过实践证明在大规模的综合开发项目方面很有经验的公司。政府对新城建设非常重视,除将新城建设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以外,还在1946年通过了新城法案(NewRownsAct ),这是新议会通过的最早的城市建设法规之一。

对于那些为解决伦敦等城市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的问题而修建的新城,如何吸引到工人和工厂的到来是成功的关键。没有工作人们是不会愿意搬迁的;工业家们也会犹豫:在离首都30英里的地方新建一座工厂需要更多的是信心而不是勇气。但随着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道路的兴建,另外一些很有实力和前途的企业和工厂的不断建立,使他们开始增强了信心。一些厂址位于伦敦市中心狭窄地带,时常为缺乏空间和劳动力发愁的工厂抓住机会在城郊更广阔的地带扩展自己的实力;那些新兴的发展迅速的战后工业,对于城郊地区廉价的土地和政府为吸引工业而注入的投资非常欢迎。“涓涓溪流汇成小河”,仅仅几年之后,就不再有人对新城的前途感到怀疑了,而新城建设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三)新城运动的评述

新城(NewTown )理论源起于英国人阿伯克隆比1940年的大伦敦规划。1946年在英国制定的“新城法”中第一次使用了“新城”这个名称,这一理论是在田园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正确的城市发展格局应当像植物长“芽”,“芽”与“芽”之间穿插农业用地,相互之间有快速交通联系,这些幼芽集中在一个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这种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了避免城市的无止境蔓延,能够如细胞一样形成多中心模式。

根据新城理论的思想,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立足于分散人口、工业和就业。该规划把伦敦分为四层:核心层、内层、郊区、农业区。在农业区建立八个分散的新城,旨在吸收内城分离出来的人口和工业。

新城理论是针对卫星城发展成熟阶段提出的,新城作为第三代卫星城,在各个方面都比较独立,对中心城区的依赖性减小,自身的聚集能力增强。一般认为它的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新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

各国规划中的新城一般都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独立,与已有的城市中心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由绿带或开敞的农业空间环绕,形态上有明确界线。二是自足,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包括稳定和多样的就业机会、充足和适宜的住房、全面的社会服务。三是平衡,具有健全的产业基础、多元的社会构成和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

进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城的含义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当代新城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更加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城市空间的意义,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环境的适宜性为主要追求目标。二是城市规划依然处在传统新城模式的影响下,但又由于受现

代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深刻影响而注入了新的元素。如,城市规模不再过于严格控制,有较大的增长弹性;新城多选址于更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地点,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发展成为与现有城市相抗衡的反磁力中心城市,并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振兴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据点;城市功能在力求平衡的同时,不再过分强调综合化和自足性,而是更为重视个性与特色。三是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强调人与区域生物、环境、土地等各种资源的长期和谐发展。

可见新城理论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及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从第一代的“卧城”到第三代的卫星新城,卫星城的发展规模经历了由小到大、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其目的也从最初的疏散人口演变为实现城市重新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新都市主义

新都市主义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应对大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问题,主张控制中心城市无序蔓延,建设紧凑型城市,以“新城”模式建设卫星城,形成区域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或城市群网络,可以说是霍华德“田园理论”思想在新时代的重构和回归。

“新都市主义(NewUrbanism )”是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的设计运动。1993年10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亚历山大市召开的第一届“新都市主义代表大会(theCongressfortheNewUrbanism

【CNU 】)”标志着“新都市主义”思想的诞生。

“新都市主义”是在对“边缘都市主义”(EdgedUrbanism )的反思中提出的。边缘城市曾一度被认为代表了20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居住郊区化;“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商业郊区化;“第三次浪潮”就是就业岗位的全面郊区化。边缘城市与传统城市不同,是在老城区周边扩散形成的新城市,它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作为城市应具备的所有功能,其特点有:①没有密集的高层塔状建筑群,而是低层宽立面的建筑分散布置在广阔的地域内;②停车场完备的现代化大楼被绿色环绕;③配置机场或高速公路,飞机和汽车是对外交通的主要手段,为了方便小汽车行驶和停靠,建筑物之间通常由多车道的道路网和停车场分割;④在中心地区设有企业总部、大型商场、健身中心等核心设施;⑤大多数人居住在被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⑥几乎没有形成一般城市的行政区划。

通过对边缘都市主义的全面反思,新都市主义认为,发生在大都市内城、郊区及自然环境中的一系列困扰当今城市的社会问题,例如城市效率低下、内城衰退、社会生活质量退化、日益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贫富隔离与种族隔离、环境恶化、农田与原野的消失、建筑遗产损毁等,都是内在相互联系着的。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着更广阔复杂的背景因素,但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归咎“二战”之后几十年来边缘都市的发展,即郊区化无序蔓延这种增长方式,而错误的政策及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思维是导致无序蔓延的症结所在。

为此,新都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地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都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主张,其核心思想,一是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比较适宜可行的区域规划范围,是一个大都市区或是几个毗邻大都市区连接而成的区域;二是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手法,表示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三是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都市主义所倡导的区域新城镇建设理论极力主张限制城市边界,认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而建设紧凑型城市,但其手段就是在距城市中心区不远的外围地区建设功能更全的、

居民更有归属感的、更有吸引力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新兴小城镇来吸引中心区的过多人口,替代由于无序蔓延而缺乏凝聚力的郊区化模式。

总之,新都市主义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应对大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问题,主张控制中心城市无序蔓延,建设紧凑型城市,以“新城”模式建设卫星城,形成区域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或城市群网络,可以说是霍华德“田园理论”思想在新时代的重构和回归。


相关文章

  • 田园城市理念在西咸新区规划中的应用_何博
  • 田园城市理念在西咸新区规划中的应用 西部经济 田园城市理念在西咸新区规划中的应用 何 博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管理系 陕西西安 710100)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田园城市规划理念的产生.历史演变及其在国内外城市建设规划当中的运用 ...查看


  •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主要思想与理论演变
  • 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主要思想与理论演变 1.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及学说 格迪斯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最早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学的研究,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揭示了决定现代城市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在1915年 ...查看


  • 卫星城理论
  • 卫星城理论的概述及应用 摘 要:卫星城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与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本文主要介绍了卫星城定义:阐述了卫星城的产生背景:说明了其特性:分析了其发展:说明了其重要意义: ...查看


  • 城市规划常见论述题和解答
  • 一些有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的问题及参考答案. 一.19世纪的西方工业城市出现了哪些问题?在城市规划方面又有哪些应对? 19世纪的西方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城市中也出现了人口膨胀.居 ...查看


  • a7卫星城理论的思想渊源及深化_李万峰
  • 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6月/27日/第006版 智库观点 卫星城理论的思想渊源及深化 李万峰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博士后 卫星城是和特大城市紧密联系着的.从其基本含义来看,卫星城就是地处大都市周边.同大都市的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 ...查看


  • 城市化小论文
  • 2.3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2.3.1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研究.关于城市化的类型研究.关于国家的城市化政策研究以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城市化与劳动力流动.城市 ...查看


  • 城市与区域规划重点
  • 一. 名词解释(7题选做6题).(5分x6题=30分) 1. 区域 在城市规划中它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 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涓滴效应 又称扩散效应,概括了所有那些导致发展刺激在空间上向外扩散 ...查看


  • 城市规划考研整理
  • 目录 建设史理论辨析(P1~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阿尔伯蒂--<论建筑>.阿尔伯蒂--<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盖迪斯--综合规划思想.芒福德.马塔--带形城市.戈涅--工业城市.柯布西耶.广亩 ...查看


  • 新城市主义与美国城市规划
  • 作者:林广 美国研究 2008年03期 2000年11月,美国综合规划协会在亚特兰大举行年会,会议主题是"规划与新城市主义".会上,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安德尔斯·杜阿尼(Andres Duany)批评现代主义的规划缺少人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