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徐庶之母
——《三国》笔记之四十一
徐庶,颍川人,字元直。少年丧父,好学击剑,曾经为别人报仇杀了人,披发涂面而逃,被官方抓获。问其姓名,他不回答。官吏便把他帮在车上,击鼓在街市游行,让市人认他。虽然有人认识他却不敢说出。后被同伴解救,改名换姓而逃。在外乡,改变自己,虚心学习,遍访名师,曾经和司马徽交往。
刘备居新野期间,从襄阳席间逃出蔡瑁设下的“鸿门宴”,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得到化名为单福的徐庶。因而在穷困间当曹仁手下将领吕旷、吕翔来袭时,徐庶为之精心谋划,赵云、张飞杀掉了二吕。曹仁得知二将被杀后又率军来打新野,徐庶又为刘备谋划,袭取曹仁的樊城。结果,曹仁攻新野遭受火灾,回樊城樊城又被关羽占了。曹仁不得已投奔许都,向曹操请罪。
曹操得知刘备这次得手,完全是叙述为之谋划,便问程昱,徐庶这个人怎么样。程昱说:“徐庶比我强十倍!”曹操感叹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程昱就给曹操出了个点子:徐庶至孝,幼年丧父,只有老母在世。如今他弟弟又刚刚离世,他母亲无人侍养。如果把他母亲骗到许昌,让老人家写信叫他儿子来,那么徐庶不然会来。
听了程昱的话,曹操大喜。让人连夜去颍川接来徐庶的母亲。曹操款待徐庶之母,并对老人家说:“闻令嗣徐元直,乃天下奇才也。今在新野,助逆贼刘备,背叛朝廷,正犹美玉落于污泥之中,诚为可惜。今烦老母作书,唤回许都,吾于天子之前保奏,必有重赏。” 如果是一般老太太,堂堂汉朝丞相这样赏识儿子,写封信把儿子叫来,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曹操遇到的不是一般人!老太太不吃这一套!
徐庶母亲问曹操是怎样的人,曹操说:“刘备只是寄居沛郡的小人物,妄称‘皇叔’。全没有信义!就是人们所说的外君子而内小人。”不想徐母厉声对答,一面赞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一面叱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说完,拿起桌上的石砚便扔向曹操。曹操大怒,令人斩之。幸亏程昱劝止。
程昱说:“徐母触忤丞相,就是想要死。您现在杀了她,既给自己招来了不义的名声,有成就了徐母的品德。如果徐母死去,徐庶必然死心塌地帮刘备来报仇,不如留下徐母,使徐庶身心两处,即使他帮助刘备也不会太尽心。况且,留下徐母,我自有办法骗徐庶来。”曹操听了程昱的话,不杀徐母,而是安排到一处养起来。
看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徐母的品行肃然起敬。而程昱作为一个谋士,其为主子服务的智慧也让人佩服。
此后,程昱每日去看望问候徐母,像对待自己的亲母亲一样,还骗老人家说自己与徐庶曾结为弟兄。程昱还时常派人送一些礼物给徐母,而且每次送礼物时都要附一封书信。而徐母呢,也必然回一封书信给程昱。程昱得到徐母的笔迹,就模仿此笔迹给徐庶下了一封假的家书,差遣一个心腹径往新野投递给徐庶。这封假家书是这样写的:
近汝弟康丧,举目无亲。正悲凄间,不期曹丞相使人赚至许昌,言汝背反,下我于缧绁,赖程昱等救免。若得汝降,能免我死。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然后徐图归耕故园,免遭大祸。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更不多嘱。
徐庶看完家书,泪如泉涌。拿着书信去见刘备,说明原委。玄德闻言大哭,让徐庶快去与母亲相见,并设宴为徐庶送行。徐庶感动于刘备得仁义,临走时特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话咱先不提。
徐庶到了许昌见母亲,母亲大惊,知道是程昱以假家书骗得儿子来时,大怒,拍案骂
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欺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
徐母骂完儿子,转入屏风后去了,不一会,家人出报曰:“老妇人自缢于梁间。”
读书至此,令我唏嘘。徐庶之母,真伟大母亲也!其忠义,世间众多堂堂须眉比之又何如呢?你看,整部《三国演义》,有多少背信弃义、卖主求荣、苟且性命的呢!
2012年8月6日星期一于上海
可敬的徐庶之母
——《三国》笔记之四十一
徐庶,颍川人,字元直。少年丧父,好学击剑,曾经为别人报仇杀了人,披发涂面而逃,被官方抓获。问其姓名,他不回答。官吏便把他帮在车上,击鼓在街市游行,让市人认他。虽然有人认识他却不敢说出。后被同伴解救,改名换姓而逃。在外乡,改变自己,虚心学习,遍访名师,曾经和司马徽交往。
刘备居新野期间,从襄阳席间逃出蔡瑁设下的“鸿门宴”,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得到化名为单福的徐庶。因而在穷困间当曹仁手下将领吕旷、吕翔来袭时,徐庶为之精心谋划,赵云、张飞杀掉了二吕。曹仁得知二将被杀后又率军来打新野,徐庶又为刘备谋划,袭取曹仁的樊城。结果,曹仁攻新野遭受火灾,回樊城樊城又被关羽占了。曹仁不得已投奔许都,向曹操请罪。
曹操得知刘备这次得手,完全是叙述为之谋划,便问程昱,徐庶这个人怎么样。程昱说:“徐庶比我强十倍!”曹操感叹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程昱就给曹操出了个点子:徐庶至孝,幼年丧父,只有老母在世。如今他弟弟又刚刚离世,他母亲无人侍养。如果把他母亲骗到许昌,让老人家写信叫他儿子来,那么徐庶不然会来。
听了程昱的话,曹操大喜。让人连夜去颍川接来徐庶的母亲。曹操款待徐庶之母,并对老人家说:“闻令嗣徐元直,乃天下奇才也。今在新野,助逆贼刘备,背叛朝廷,正犹美玉落于污泥之中,诚为可惜。今烦老母作书,唤回许都,吾于天子之前保奏,必有重赏。” 如果是一般老太太,堂堂汉朝丞相这样赏识儿子,写封信把儿子叫来,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曹操遇到的不是一般人!老太太不吃这一套!
徐庶母亲问曹操是怎样的人,曹操说:“刘备只是寄居沛郡的小人物,妄称‘皇叔’。全没有信义!就是人们所说的外君子而内小人。”不想徐母厉声对答,一面赞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一面叱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说完,拿起桌上的石砚便扔向曹操。曹操大怒,令人斩之。幸亏程昱劝止。
程昱说:“徐母触忤丞相,就是想要死。您现在杀了她,既给自己招来了不义的名声,有成就了徐母的品德。如果徐母死去,徐庶必然死心塌地帮刘备来报仇,不如留下徐母,使徐庶身心两处,即使他帮助刘备也不会太尽心。况且,留下徐母,我自有办法骗徐庶来。”曹操听了程昱的话,不杀徐母,而是安排到一处养起来。
看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徐母的品行肃然起敬。而程昱作为一个谋士,其为主子服务的智慧也让人佩服。
此后,程昱每日去看望问候徐母,像对待自己的亲母亲一样,还骗老人家说自己与徐庶曾结为弟兄。程昱还时常派人送一些礼物给徐母,而且每次送礼物时都要附一封书信。而徐母呢,也必然回一封书信给程昱。程昱得到徐母的笔迹,就模仿此笔迹给徐庶下了一封假的家书,差遣一个心腹径往新野投递给徐庶。这封假家书是这样写的:
近汝弟康丧,举目无亲。正悲凄间,不期曹丞相使人赚至许昌,言汝背反,下我于缧绁,赖程昱等救免。若得汝降,能免我死。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然后徐图归耕故园,免遭大祸。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更不多嘱。
徐庶看完家书,泪如泉涌。拿着书信去见刘备,说明原委。玄德闻言大哭,让徐庶快去与母亲相见,并设宴为徐庶送行。徐庶感动于刘备得仁义,临走时特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话咱先不提。
徐庶到了许昌见母亲,母亲大惊,知道是程昱以假家书骗得儿子来时,大怒,拍案骂
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欺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
徐母骂完儿子,转入屏风后去了,不一会,家人出报曰:“老妇人自缢于梁间。”
读书至此,令我唏嘘。徐庶之母,真伟大母亲也!其忠义,世间众多堂堂须眉比之又何如呢?你看,整部《三国演义》,有多少背信弃义、卖主求荣、苟且性命的呢!
2012年8月6日星期一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