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张广宁书记要求的“三个永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一定要牢记在心,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开足马力、鼓足干劲,落实好各项工作,继续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突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城乡统筹、建设幸福广州各个方面率先推进。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永不懈怠 永不停步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2-25 来源: 广州日报
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贯彻汪洋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强调广州站在亚运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要
市委常委会议要求认真总结运用广州亚运筹办的科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努力让市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办会结果圆满成功精彩,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全面履行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参会人员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两个亚运取得圆满成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步伐加快,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的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凝聚了广大亚运建设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越是在成绩和赞扬面前,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清醒认识到广州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目前广州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汪洋书记关于“创造新生活”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谱写市民群众更加美好生活新篇章
本报讯 (记者毕征 通讯员史伟宗)日前,省委常委、广州
市委书记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研究部署后亚运时期有关工作。张广宁指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在成绩和赞扬面前,在广州作为亚运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更加清醒认识到广州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要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状态,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汪洋书记关于“创造新生活”的要求,认真总结运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的科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和思想观念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努力让市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
市委常委会议指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办会结果圆满成功精彩,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全面履行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参会人员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在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关于“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要求,坚持亚运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工作导向,坚持“办赛事,
办城市”的理念,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确保以汪洋书记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要求,实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关于广州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既为亚运更为市民群众营造了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让广州“一夜成名”,让广州从硬实力到软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广州市民的自豪感和满意度极大提升,使广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两个亚运能取得圆满成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步伐加快,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的是全市、全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凝聚了广大亚运建设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越是在成绩和赞扬面前,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广州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功能、经济辐射功能、城市功能布局、社会事业辐射功能等方面仍然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五个更”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虽然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巩固和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大变”成果的长效机制仍有待完善。要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依然艰巨。广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广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充分看到这些不足、差距和挑战,迎难而上,积极处置,科学应对,妥善化解。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进入后亚运时期,站在亚运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敢想会干 开放包容 拼搏奉献 和谐共享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2-24 来源: 广州日报
拼搏奉献 巨浪中驶向大海、驶向世界的帆船,让人对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地的辉煌浮想联翩,更对广州人不畏艰险、拼搏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
敢想会干 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走出体育场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让无数观众对广州人的敢想会干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放包容 一滴水汇聚到汪洋大海,“蕉叶男孩”引出的“水”故事,展现了广州与水的相互依存,也展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
和谐共享 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一家三口”引出的一个个温情瞬间,充分展示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展示了一个和谐共享的新广州。
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进一步贯彻落实汪洋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 研究部署后亚运时期有关工作
本报讯 (记者毕征 通讯员史伟宗)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研究部署后亚运时期有关工作。张广宁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汪洋同志关于“创造新生活”的要求,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的成功理念和经验,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和思想观念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上新水平,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市委常委会议指出,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亚运会,广州亚残运会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行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广州是迄今为止国内承办规模最大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的副省级城市。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办会结果圆满成功精彩,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全面履行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参会人员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在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过程中,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汪洋同志“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要求,坚持亚运为城市发展服务的工作导向,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和具体
行动。特别是坚持“办赛事,办城市”的理念,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关于广州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和汪洋同志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目标,加快推进实施2010年城市环境“大变”工程计划、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和“花园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全力推进空气环境、水环境、人居环境及交通环境综合整治,为市民群众营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 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
坚持敢想会干,努力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上有更大作为;
坚持开放包容,努力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有更大作为;
坚持拼搏奉献,努力在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更好服务全省和全国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坚持和谐共享,努力在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上有更大作为
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让广州“一夜成名”,让广州从硬实力到软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广州市民的自豪感和满意度极
大提升,使广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两个亚运能取得圆满成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步伐加快,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的是全市、全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凝聚了广大亚运建设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越是在成绩和赞扬面前,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广州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功能、经济辐射功能、城市功能布局、社会事业辐射功能等方面仍然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五个更”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巩固和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大变”成果的长效机制仍有待完善。要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依然艰巨。广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
较大差距。广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充分看到这些不足、差距和挑战,努力做到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进入后亚运时期,要发扬光大广州亚运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把迎亚运、办亚运作为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一要坚持敢想会干,努力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上有更大作为。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精心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力争到2015年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低碳广州。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坚持开放包容,努力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有更大作为。精心培育城市之魂、活力之源,大力建设文化强市,不断丰富升华新时期广州人
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眼界吸收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三要坚持拼搏奉献,努力在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更好服务全省和全国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大力弘扬大干实干精神,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着力增强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携手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加快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努力提升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为全省、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国家中心城市应有的贡献。四要坚持和谐共享,努力在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上有更大作为。把“创造新生活”主题继续贯穿后亚运时期的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全国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和优质生活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和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规划为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
为支撑,以加快北部山区扶贫开发为抓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为市民群众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度,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年关将至,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物价调控监管工作,大力稳定市场价格,保障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市场供应,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更加重视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以建设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解决全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认真吸取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防亚运后因工程赶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继续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
市委张广宁书记要求的“三个永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一定要牢记在心,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开足马力、鼓足干劲,落实好各项工作,继续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突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城乡统筹、建设幸福广州各个方面率先推进。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永不懈怠 永不停步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2-25 来源: 广州日报
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贯彻汪洋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强调广州站在亚运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要
市委常委会议要求认真总结运用广州亚运筹办的科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努力让市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办会结果圆满成功精彩,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全面履行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参会人员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两个亚运取得圆满成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步伐加快,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的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凝聚了广大亚运建设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越是在成绩和赞扬面前,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清醒认识到广州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目前广州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汪洋书记关于“创造新生活”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谱写市民群众更加美好生活新篇章
本报讯 (记者毕征 通讯员史伟宗)日前,省委常委、广州
市委书记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深入贯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研究部署后亚运时期有关工作。张广宁指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在成绩和赞扬面前,在广州作为亚运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更加清醒认识到广州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要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状态,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汪洋书记关于“创造新生活”的要求,认真总结运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的科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和思想观念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努力让市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
市委常委会议指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办会结果圆满成功精彩,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全面履行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参会人员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在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关于“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要求,坚持亚运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工作导向,坚持“办赛事,
办城市”的理念,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确保以汪洋书记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要求,实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关于广州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既为亚运更为市民群众营造了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让广州“一夜成名”,让广州从硬实力到软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广州市民的自豪感和满意度极大提升,使广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两个亚运能取得圆满成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步伐加快,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的是全市、全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凝聚了广大亚运建设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越是在成绩和赞扬面前,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广州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功能、经济辐射功能、城市功能布局、社会事业辐射功能等方面仍然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五个更”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虽然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巩固和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大变”成果的长效机制仍有待完善。要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依然艰巨。广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广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充分看到这些不足、差距和挑战,迎难而上,积极处置,科学应对,妥善化解。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进入后亚运时期,站在亚运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敢想会干 开放包容 拼搏奉献 和谐共享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2-24 来源: 广州日报
拼搏奉献 巨浪中驶向大海、驶向世界的帆船,让人对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地的辉煌浮想联翩,更对广州人不畏艰险、拼搏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
敢想会干 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走出体育场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让无数观众对广州人的敢想会干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放包容 一滴水汇聚到汪洋大海,“蕉叶男孩”引出的“水”故事,展现了广州与水的相互依存,也展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
和谐共享 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一家三口”引出的一个个温情瞬间,充分展示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展示了一个和谐共享的新广州。
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进一步贯彻落实汪洋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 研究部署后亚运时期有关工作
本报讯 (记者毕征 通讯员史伟宗)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研究部署后亚运时期有关工作。张广宁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汪洋同志关于“创造新生活”的要求,认真总结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的成功理念和经验,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和思想观念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上新水平,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市委常委会议指出,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亚运会,广州亚残运会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行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广州是迄今为止国内承办规模最大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的副省级城市。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办会结果圆满成功精彩,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目标,全面履行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亚洲各国各地区参会人员和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在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过程中,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汪洋同志“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要求,坚持亚运为城市发展服务的工作导向,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和具体
行动。特别是坚持“办赛事,办城市”的理念,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关于广州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变”的目标和汪洋同志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房更靓、城更美”的目标,加快推进实施2010年城市环境“大变”工程计划、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和“花园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全力推进空气环境、水环境、人居环境及交通环境综合整治,为市民群众营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 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
坚持敢想会干,努力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上有更大作为;
坚持开放包容,努力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有更大作为;
坚持拼搏奉献,努力在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更好服务全省和全国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坚持和谐共享,努力在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上有更大作为
筹办亚运会、亚残运会让广州“一夜成名”,让广州从硬实力到软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广州市民的自豪感和满意度极
大提升,使广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两个亚运能取得圆满成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步伐加快,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靠的是全市、全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凝聚了广大亚运建设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越是在成绩和赞扬面前,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作风,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更不能满足于现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广州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功能、经济辐射功能、城市功能布局、社会事业辐射功能等方面仍然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五个更”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巩固和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大变”成果的长效机制仍有待完善。要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依然艰巨。广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
较大差距。广州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充分看到这些不足、差距和挑战,努力做到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进入后亚运时期,要发扬光大广州亚运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把迎亚运、办亚运作为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一要坚持敢想会干,努力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上有更大作为。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精心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加快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力争到2015年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低碳广州。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坚持开放包容,努力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有更大作为。精心培育城市之魂、活力之源,大力建设文化强市,不断丰富升华新时期广州人
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和竞争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眼界吸收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三要坚持拼搏奉献,努力在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更好服务全省和全国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大力弘扬大干实干精神,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着力增强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携手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加快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努力提升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为全省、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国家中心城市应有的贡献。四要坚持和谐共享,努力在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上有更大作为。把“创造新生活”主题继续贯穿后亚运时期的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全国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和优质生活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和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规划为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
为支撑,以加快北部山区扶贫开发为抓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为市民群众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度,努力建设幸福广州。
市委常委会议强调,年关将至,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物价调控监管工作,大力稳定市场价格,保障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市场供应,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更加重视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以建设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解决全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认真吸取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防亚运后因工程赶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继续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