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腾讯博客 - Qzone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360docimg_2_

360docimg_3_

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诺贝尔文学奖尤其受到广泛的注目。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于这个奖和对于本国文学都有清醒、理智的认识。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要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询本人的意见,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从当年9月27日鲁迅写给台静农的信来看,他的拒绝不仅仅是谦虚而已。有了这封信在,后人的许多解释显得有点多余,他在信中说: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  半农先生,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对自己的文学成就,他当然有谦虚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他对这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的民族弥漫着的虚荣心、虚骄之气,一种最清醒、最彻底的认识,至少从日本仙台弃医从文以来,他内心一直渴望着这个民族能站起来。

另外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鲁迅先生对他自己也不无担心,他怕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崇高荣誉,自己又没有条件安下心来从事文学创作,写不出什么好作品,有负于这一荣誉,所以他说: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1927年初到上海的鲁迅深知中国新文学起步仅仅10年,用世界文学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确实还没有产生足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他有自知之明的,不会被诺贝尔奖的光环照晕了头。拒绝诺贝尔奖显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明智。他虽然失去了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机会,却无损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从他本人的文学生涯来说,自从《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出版以来,他也确实没有再安下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从1927年10月到达上海租界,一直到1936年10月去世,也就是他47岁到56岁的9年间,这是他和昔日女师大学生许广平共同度过的岁月,他唯一的儿子在这时出世。这段时间,他主要靠写作和翻译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稿费、版税成为他一家的粮食,他给很多不同的报刊写稿,合作时间比较长的是老牌大报《申报》的副刊《自由谈》,从1933年到1934年,写了一、两年,老板史量才给他特别的待遇,一般文章的稿酬是千字五元到十元,鲁迅的稿子则无论用还是不用一律稿酬照付,每千字三十元,是一般稿费的3到6倍。这个9年中,他大约只有一笔额外收入,那是始终关爱他的绍兴同乡前辈蔡元培帮他安排的,从1927年12月起,他获得大学院[即后来的中央研究院]“特约撰稿员”名义,每月可以领到300元大洋,这个固定收入一直维持到1931年12月,整整4年。因为国民党体制内有人提出意见,说鲁迅什么也没做,不能拿钱才取消。专门研究过文化人经济生活的陈明远统计,鲁迅在上海的最后9年一共收入78000元,平均每月接近724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万多元,这个收入比起他在北京的十四年,月均收入相当于现在人民币9000多元要高出一倍多。所以,他一家三口能在上海能过上小康生活,看得起电影、上得起饭馆、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还能时不时接济、帮助一些文学青年。当然,他在上海的日常生活比较简单,房子是租的,家具也很少。

由于时代的和个人的种种原因,他在生命最后9年把主要精力用于写杂文,杂文在《鲁迅全集》中占的比例最高,期间仅仅完成一本不算特别出色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构思多年的反映他自己在内的四代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终于没有完成。在某种意义上,1927年以后的鲁迅已与文学渐行渐远。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360docimg_2_

360docimg_3_

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诺贝尔文学奖尤其受到广泛的注目。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于这个奖和对于本国文学都有清醒、理智的认识。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要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询本人的意见,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从当年9月27日鲁迅写给台静农的信来看,他的拒绝不仅仅是谦虚而已。有了这封信在,后人的许多解释显得有点多余,他在信中说: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  半农先生,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对自己的文学成就,他当然有谦虚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他对这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的民族弥漫着的虚荣心、虚骄之气,一种最清醒、最彻底的认识,至少从日本仙台弃医从文以来,他内心一直渴望着这个民族能站起来。

另外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鲁迅先生对他自己也不无担心,他怕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崇高荣誉,自己又没有条件安下心来从事文学创作,写不出什么好作品,有负于这一荣誉,所以他说: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1927年初到上海的鲁迅深知中国新文学起步仅仅10年,用世界文学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确实还没有产生足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他有自知之明的,不会被诺贝尔奖的光环照晕了头。拒绝诺贝尔奖显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明智。他虽然失去了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机会,却无损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从他本人的文学生涯来说,自从《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出版以来,他也确实没有再安下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从1927年10月到达上海租界,一直到1936年10月去世,也就是他47岁到56岁的9年间,这是他和昔日女师大学生许广平共同度过的岁月,他唯一的儿子在这时出世。这段时间,他主要靠写作和翻译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稿费、版税成为他一家的粮食,他给很多不同的报刊写稿,合作时间比较长的是老牌大报《申报》的副刊《自由谈》,从1933年到1934年,写了一、两年,老板史量才给他特别的待遇,一般文章的稿酬是千字五元到十元,鲁迅的稿子则无论用还是不用一律稿酬照付,每千字三十元,是一般稿费的3到6倍。这个9年中,他大约只有一笔额外收入,那是始终关爱他的绍兴同乡前辈蔡元培帮他安排的,从1927年12月起,他获得大学院[即后来的中央研究院]“特约撰稿员”名义,每月可以领到300元大洋,这个固定收入一直维持到1931年12月,整整4年。因为国民党体制内有人提出意见,说鲁迅什么也没做,不能拿钱才取消。专门研究过文化人经济生活的陈明远统计,鲁迅在上海的最后9年一共收入78000元,平均每月接近724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万多元,这个收入比起他在北京的十四年,月均收入相当于现在人民币9000多元要高出一倍多。所以,他一家三口能在上海能过上小康生活,看得起电影、上得起饭馆、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还能时不时接济、帮助一些文学青年。当然,他在上海的日常生活比较简单,房子是租的,家具也很少。

由于时代的和个人的种种原因,他在生命最后9年把主要精力用于写杂文,杂文在《鲁迅全集》中占的比例最高,期间仅仅完成一本不算特别出色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构思多年的反映他自己在内的四代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终于没有完成。在某种意义上,1927年以后的鲁迅已与文学渐行渐远。


相关文章

  • 皮海洲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禁炒令"疑似无头苍蝇 - Qzone
  • "禁炒令"疑似无头苍蝇 老皮    发表于 2010年09月13日 05:41 阅读(1329) 评论(1) 分类: 股市篇 相关搜索词: 理财 苍蝇 股票 投资者 市场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继 ...查看


  • 春日迟迟 -- 腾讯博客 - 当代婆婆的烦恼 - Qzone
  • 当代婆婆的烦恼 春日迟迟    发表于 2010年09月06日 18:25 阅读(9930) 评论(37) 分类: 个人日志 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在我博客里留言的是一位农村婆婆,她说她只有一个儿子,一辈子省吃俭用把 ...查看


  • 世界名人博客大全
  • 世界名人博客大全(待续)(2010) 经济学界: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http://blog.sina.com.cn/jsmedia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http://zhangwuchang ...查看


  • 科幻星系 -- 腾讯博客 -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贼 - Qzone
  • 杰拉德·布兰查德可以潜入任何一个银行,偷走任何一件珠宝.没有哪套安全系统能够难住他. 布兰查德就像犯罪界的"雨人"一样,能够不由自主地看出安保系统的缺陷. 1998年6月的一个傍晚,杰拉德·布兰查德趁着暮色空降在了维也纳 ...查看


  • 全世界名人博客 你可以学到太多太多
  • 经济学界: Gary Becker & Richard Posner(世界著名经济学家,Gary Becker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http://becker-posner-blog.com Gregory Mankiw(哈佛大 ...查看


  • 这些中国人曾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
  • 与百年奥运一样,百年诺奖也是全球范围的盛事,从上世纪开始,中国的文人就不止一次无限接近过诺奖,但最终都遗憾地擦肩而过.而前段时间,莫言成为了首位中国籍的诺奖得主,遗憾终被弥补. 鲁迅自觉不配,拒绝提名 作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鲁迅 ...查看


  • 博客中如何加入Flash
  • 第一步:单击"写日志",在功能区单击"显示HTML代码"(在改对齐方式的一行最后面) 第二步 将作品地址贴到博客档案文件代码处 说明: 1.代码中的RIGHT: 27px和 TOP:-13px用来控制 ...查看


  • 最简单的网络销售方案
  • 一. 营销环境分析 1. 市场细分 潜力与现实 根据目标市场全部售点数量.人口密度及购买力水平等因素,将本产品在各区域的最大市场潜力测算出来加以列示:现将已占领的售点及销量一一对应列示,加以对比,使市场开拓任务从总体到各个分区域都一目了然. ...查看


  • 大学生在线生活社区QQCampus - ≡=-隐博-=≡
  • 大学生在线生活社区QQCampus 作者:隐.忍.糊涂 日期:2007-09-19 字体大小:小中大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和内测,大学生在线生活社区QQCampus终于向所有高校开放了,之前只有广东的高校才可以登陆.QQCampus加入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