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给水排水

2001Vol. 17 CHINA W ATER &W ASTEW ATER No. 11

运行与管理

高锰酸钾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罗岳平, 邱振华, 李 宁, 汤光明, 施 周

410082)

摘 要: 对合理投加高锰酸钾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探讨, 同时分析了水处理中使用高锰酸钾的安全性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锰酸钾; 投加;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991. 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1) 11-0058-021 对高锰酸钾投加技术的探讨1 1 投加点的选择

一般要求将高锰酸钾尽早投入待处理水中, 很多水厂将投加点设在取水头部, 这样能使氧化过程充分进行, 最大程度地去除嗅味、藻类等, 并发挥二氧化锰的凝核作用, 提高絮凝和沉淀效果。如果不能在取水口处投加高锰酸钾, 至少要保证在快速混合前投加。不要将其与絮凝剂同时投入水中, 否则两者发生反应, 反而降低处理效果。1 2 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顺序

各种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顺序对强化、净化处理至关重要。很多药剂是不能混合投加的, 如铝盐和氢氧化钠, 阴离子和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 氨、液氯和铝盐等。在实际生产中, 要求不宜混合的药剂至少保证3~5min 的投加间隔时间。各种药剂的最佳投加点如图1

处理构筑物前, 投加点3应最大程度地远离投加点2。在针尖大小的铝絮体形成后再投加阴或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 可望使絮体成长最充分。如果主要是为去除水的嗅味和色度, 高锰酸钾宜在氯化处理前投加, 这样有利于氧化降解各种前驱物, 降低氯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对铁、锰含量高的地下水, 氯氧化处理则应安排在高锰酸钾投加之前, 利用氯氧化除铁, 而高锰酸钾主要与锰发生反应, 这样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可保证处理效果。

在高锰酸钾不能单独有效地去除嗅味和色度的情况下, 常采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的方法[1]。在生产中要注意的是, 活性炭应在高锰酸钾氧化反应结束后投加, 否则两者发生如下反应:

4KMnO 4+3C+H 2O=4MnO 2 +2KHC O 3

+K 2C O 3

这会增加药剂的消耗量, 使生产成本增加。但另一方面, 由于活性炭的还原作用, 高锰酸钾不会因偶然因素而过剩, 运行稳定可靠。1 3 投加量和投加方法的确定

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 5~2. 5mg/L 时, 可以氧化大多数有机物, 一般浓度为0. 6~1. 2mg/L 的高锰酸钾可使出水TON (嗅阈值)

图1 各种药剂的最佳投加点

1

1

1

1

2

(1. 长沙市自来水公司, 湖南长沙410007; 2.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将高锰酸钾投入水中后, 水体变为紫红至粉红色, 氧化反应结束后颜色消失。根据水体颜色的变化可以推断反应接触时间, 并依此调节高锰酸钾的投加量。

因受到已建净水构筑物结构设计的限制, 很多水厂无法保证投加点间有3~5min 的时间间隔。调整的原则是:投加点1宜尽量提前, 投加点2设在

2001Vol. 17 中国给水排水 No. 11国外的投加经验是允许粉红色扩展到沉淀池或澄清池的2/3水面处, 使二氧化锰能在后段沉淀去除, 但粉红色必须在滤前消失, 否则滤池易被堵塞。如果高锰酸钾投加过量, 致使残余高锰酸钾进入管网后继续反应, 使用户水龙头出水呈黄褐色, 产生衣料着色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由于高锰酸钾处理具有水系特异性, 因此在对特定水体进行处理时, 首先要进行标准烧杯搅拌试验, 了解高锰酸钾的处理效果, 并初步确定其用量。为使处理效果最佳, 有时要调节水体pH 值, 一般pH 值高, 高锰酸钾氧化速度快, 投加量可适当减少。

高锰酸钾的投加可采取干粉或溶液两种方式。如果高锰酸钾用量>12kg/d, 以干粉式投加为宜; 用量

高锰酸钾本身并不吸收水分, 但其中的少量杂质会吸潮而结成饼状, 因此要求在干燥处密封存放备用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浓度不宜过高, 以防晶体析出, 一般以5%为上限(低则可配成1%~2%) , 应视投加总量调节。

国外已研制出高锰酸钾自动检测装置, 检出下限为0. 01mg/L 残余高锰酸钾。通过安装自动检测设备, 易于实现对高锰酸钾投加操作的精确控制。2 使用高锰酸钾的安全考虑

固体高锰酸钾被认为是有毒物质, 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毒理试验表明, 高锰酸钾对鼠的LD 50为700~1830mg/kg 。类推到人, 一个体重为80kg 的人空腹吞食5%高锰酸钾溶液2. 3L 可致死。美国国家环保局建议的高锰酸钾安全浓度为200mg/L, 超过此值可能损伤人体组织。

饮用水生产过程中, 高锰酸钾的使用浓度若在安全范围内, 则不会带来毒副作用。但应该尽可能保证适量投加, 避免残余高锰酸钾进入管网, 产生二次污染。特殊情况下, 可通过活性炭吸附过量的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粉末及溶液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要注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并加强安全教育。高锰酸钾会腐蚀铁质管道, 一般要求对钢管等进行涂衬保护或使用塑料管。在决定投加高锰酸钾进行预处理前, 要充分考察生产环境, 并控制不利影响。

工程信息 参考文献:

[1] 姜成春, 马军, 王志军, 等. 高锰酸钾与粉末炭联用处理

微污染源水[J].中国给水排水, 2001, 17(3) :12-15. [2] 陈忠林, 范洁, 马军, 等.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去

除和控制受污染饮用水源中的致突变物质[J].中国给水排水, 1998, 14(4) :1-3.

[3] 马军, 陈忠林, 李圭白, 等.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助凝处理

高稳定性地表水[J]. 中国给水排水, 1999, 15(9) :1-4. [4] 马军, 李圭白, 范萃苓, 等. 高锰酸钾的氧化助凝效能研

究[J].中国给水排水, 1992, 8(4) :4-7.

[5] 查人光, 贺尧基.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

在净水处理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 2000, 26(4) :9-11.

电话:(0731) 5197164收稿日期:2001-07-30

投加高锰酸钾后, 絮凝池和沉淀池排泥水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二氧化锰含量增高, 因此要求对污泥处理和安全排放进行相应调整。

综上所述, 将高锰酸钾用于去除嗅味、色度和对有机污染物等的控制是有效的。如果具备投加条件, 而且通过试验证实高锰酸钾对当地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处理有效, 建议将高锰酸钾预处理列为水污染治理的选择技术之一。

南宁市三津水厂一期工程

南宁市三津水厂一期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 总投资29829万元, 其中利用第四批日本政府货款1800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14940万元。项目占地8. 53hm 2, 建设周期为1998年1月 2005年6月, 项目建成后供水能力为20 104m 3/d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广西南宁市自来水公司 朱翠英 供稿)

中国给水排水

2001Vol. 17 CHINA W ATER &W ASTEW ATER No. 11

运行与管理

高锰酸钾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罗岳平, 邱振华, 李 宁, 汤光明, 施 周

410082)

摘 要: 对合理投加高锰酸钾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探讨, 同时分析了水处理中使用高锰酸钾的安全性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锰酸钾; 投加;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991. 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1) 11-0058-021 对高锰酸钾投加技术的探讨1 1 投加点的选择

一般要求将高锰酸钾尽早投入待处理水中, 很多水厂将投加点设在取水头部, 这样能使氧化过程充分进行, 最大程度地去除嗅味、藻类等, 并发挥二氧化锰的凝核作用, 提高絮凝和沉淀效果。如果不能在取水口处投加高锰酸钾, 至少要保证在快速混合前投加。不要将其与絮凝剂同时投入水中, 否则两者发生反应, 反而降低处理效果。1 2 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顺序

各种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顺序对强化、净化处理至关重要。很多药剂是不能混合投加的, 如铝盐和氢氧化钠, 阴离子和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 氨、液氯和铝盐等。在实际生产中, 要求不宜混合的药剂至少保证3~5min 的投加间隔时间。各种药剂的最佳投加点如图1

处理构筑物前, 投加点3应最大程度地远离投加点2。在针尖大小的铝絮体形成后再投加阴或非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 可望使絮体成长最充分。如果主要是为去除水的嗅味和色度, 高锰酸钾宜在氯化处理前投加, 这样有利于氧化降解各种前驱物, 降低氯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对铁、锰含量高的地下水, 氯氧化处理则应安排在高锰酸钾投加之前, 利用氯氧化除铁, 而高锰酸钾主要与锰发生反应, 这样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可保证处理效果。

在高锰酸钾不能单独有效地去除嗅味和色度的情况下, 常采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的方法[1]。在生产中要注意的是, 活性炭应在高锰酸钾氧化反应结束后投加, 否则两者发生如下反应:

4KMnO 4+3C+H 2O=4MnO 2 +2KHC O 3

+K 2C O 3

这会增加药剂的消耗量, 使生产成本增加。但另一方面, 由于活性炭的还原作用, 高锰酸钾不会因偶然因素而过剩, 运行稳定可靠。1 3 投加量和投加方法的确定

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 5~2. 5mg/L 时, 可以氧化大多数有机物, 一般浓度为0. 6~1. 2mg/L 的高锰酸钾可使出水TON (嗅阈值)

图1 各种药剂的最佳投加点

1

1

1

1

2

(1. 长沙市自来水公司, 湖南长沙410007; 2.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将高锰酸钾投入水中后, 水体变为紫红至粉红色, 氧化反应结束后颜色消失。根据水体颜色的变化可以推断反应接触时间, 并依此调节高锰酸钾的投加量。

因受到已建净水构筑物结构设计的限制, 很多水厂无法保证投加点间有3~5min 的时间间隔。调整的原则是:投加点1宜尽量提前, 投加点2设在

2001Vol. 17 中国给水排水 No. 11国外的投加经验是允许粉红色扩展到沉淀池或澄清池的2/3水面处, 使二氧化锰能在后段沉淀去除, 但粉红色必须在滤前消失, 否则滤池易被堵塞。如果高锰酸钾投加过量, 致使残余高锰酸钾进入管网后继续反应, 使用户水龙头出水呈黄褐色, 产生衣料着色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由于高锰酸钾处理具有水系特异性, 因此在对特定水体进行处理时, 首先要进行标准烧杯搅拌试验, 了解高锰酸钾的处理效果, 并初步确定其用量。为使处理效果最佳, 有时要调节水体pH 值, 一般pH 值高, 高锰酸钾氧化速度快, 投加量可适当减少。

高锰酸钾的投加可采取干粉或溶液两种方式。如果高锰酸钾用量>12kg/d, 以干粉式投加为宜; 用量

高锰酸钾本身并不吸收水分, 但其中的少量杂质会吸潮而结成饼状, 因此要求在干燥处密封存放备用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浓度不宜过高, 以防晶体析出, 一般以5%为上限(低则可配成1%~2%) , 应视投加总量调节。

国外已研制出高锰酸钾自动检测装置, 检出下限为0. 01mg/L 残余高锰酸钾。通过安装自动检测设备, 易于实现对高锰酸钾投加操作的精确控制。2 使用高锰酸钾的安全考虑

固体高锰酸钾被认为是有毒物质, 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毒理试验表明, 高锰酸钾对鼠的LD 50为700~1830mg/kg 。类推到人, 一个体重为80kg 的人空腹吞食5%高锰酸钾溶液2. 3L 可致死。美国国家环保局建议的高锰酸钾安全浓度为200mg/L, 超过此值可能损伤人体组织。

饮用水生产过程中, 高锰酸钾的使用浓度若在安全范围内, 则不会带来毒副作用。但应该尽可能保证适量投加, 避免残余高锰酸钾进入管网, 产生二次污染。特殊情况下, 可通过活性炭吸附过量的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粉末及溶液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要注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并加强安全教育。高锰酸钾会腐蚀铁质管道, 一般要求对钢管等进行涂衬保护或使用塑料管。在决定投加高锰酸钾进行预处理前, 要充分考察生产环境, 并控制不利影响。

工程信息 参考文献:

[1] 姜成春, 马军, 王志军, 等. 高锰酸钾与粉末炭联用处理

微污染源水[J].中国给水排水, 2001, 17(3) :12-15. [2] 陈忠林, 范洁, 马军, 等.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去

除和控制受污染饮用水源中的致突变物质[J].中国给水排水, 1998, 14(4) :1-3.

[3] 马军, 陈忠林, 李圭白, 等.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助凝处理

高稳定性地表水[J]. 中国给水排水, 1999, 15(9) :1-4. [4] 马军, 李圭白, 范萃苓, 等. 高锰酸钾的氧化助凝效能研

究[J].中国给水排水, 1992, 8(4) :4-7.

[5] 查人光, 贺尧基.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

在净水处理中的应用[J]. 给水排水, 2000, 26(4) :9-11.

电话:(0731) 5197164收稿日期:2001-07-30

投加高锰酸钾后, 絮凝池和沉淀池排泥水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二氧化锰含量增高, 因此要求对污泥处理和安全排放进行相应调整。

综上所述, 将高锰酸钾用于去除嗅味、色度和对有机污染物等的控制是有效的。如果具备投加条件, 而且通过试验证实高锰酸钾对当地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处理有效, 建议将高锰酸钾预处理列为水污染治理的选择技术之一。

南宁市三津水厂一期工程

南宁市三津水厂一期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 总投资29829万元, 其中利用第四批日本政府货款1800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14940万元。项目占地8. 53hm 2, 建设周期为1998年1月 2005年6月, 项目建成后供水能力为20 104m 3/d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广西南宁市自来水公司 朱翠英 供稿)


相关文章

  • 化学消毒剂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应用进展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无害且要求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与此相矛盾的是,现代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越来越多,也使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源水体的有机物质越来越多,导致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不断恶化.同时 ...查看


  •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31卷第4期2014年4月长江科学院院报 Journal of Yangtze RiverScientific ResearchInstitute Vol.31No.4Apr.2014 DOI :10.3969/j.issn.1001-5 ...查看


  • 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
  • 论文作者:彭海清1,谭章荣2,高乃云1,孟长再3摘要:原水中的藻类会产生异臭. 异味,影响净水厂出水水质.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国内外一些除藻方法和经验,并介绍了 部分工程实例. 关键词:除藻 氧化 澄清 气浮 1 混凝除藻 投加硫酸铝作为混 ...查看


  • sdi计算方法
  • 字号: 大 中 小 1反渗透水化学 温度 温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设计参数.给水泵压力.各段产水量平衡.淡水水质及难溶盐的溶解度等各个设计参数均与温度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粗略算法:给水温度每降低10华氏度,给水泵压力则需增加15%.各段产水量也受 ...查看


  • 城市污水处理厂氮磷达标排放新方法的研究
  • 城市污水处理厂氮磷达标排放新方法的研究 池 素 玮 (福建省伟邦市政环保工程设计研究院, 福州 350001) 摘要 应用改性硅藻土陶粒填料滤池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末端脱氮除磷深度处理, 通过 试验确定了改性硅藻土陶粒填料滤池设计参数, ...查看


  • 水质监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水质与毕业论文选题(13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注册给排水基础考试大纲
  • A,报考条件 (一)基础考试: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 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 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 ...查看


  • 给水中的耗氧量问题
  • 给水中的耗氧量问题 摘要耗氧量是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耗氧量的定义:耗氧量物理化学意义:耗氧是与其他水中有机物替代水质指标的关系:耗氧量与水质的关系:耗氧量与肠道疾病的相关关系:耗氧量与水的致癌性的相关关系,降低水的耗氧量的水处 ...查看


  • 给排水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
  • 基础课 1 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 直线 平面 柱面 旋转曲面 二次曲面 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 连续 导数 微分 偏导数 全微分 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 定积分 广义积分 二重积分 三重积分 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