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厉以宁:中国经济转型需要解决的10大问题
高速增长带来的五个弊端
新常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不做违背经济规律的事情。 前几年我们热衷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实践已经证明,高速增长会带来五个重要的弊端:
第一个弊端,资源过渡消耗。
第二个弊端,生态破坏。
第三个弊端,产能过剩。
第四个弊端,低效率。
第五个弊端,错过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的大好时机。
2008年国际上发生了金融危机,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发达的西方国家,比如说美国、德国、日本都在抓紧技术创新,而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这个时候仍然要大力追求GDP 的增长,这样我们在结构调整、经济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创新方面感到错过了时机。
我们再进一步考察,适应新常态是怎么适应呢?首先要适应中高速增长,而不要再走过去的追求GDP 的增长、超高速。因为“超高速”不符合经济规律,经济越发展、基数越大,每增长1%他所代表的内涵、内容远远超过了过去GDP 低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适应新常态就是要适应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方式的逐步转变,这里一定要由市场规律来决定。
中国开始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化
今年第三季度结束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的经济现状,第三产业的产值达到了51%。今天,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一般要占到60%到70%,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第三产业产值到了51%,这是中国转向后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转向后工业化时期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经济的变化,第二产业为主的时代,经济增长是可以上去的,不一定上到那么高,但各种情况不一样。到了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时代,西方发达国家能维持3%,顶多4%,他们认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很多国家还停留在3%以下,所以中国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到,
关键还是在结构调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再我们刚才所说的,要追求数量性的扩张,结构调整在这里应该讲一个情况,它比总量要重要。
1840年,中国和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当时中国的GDP 是全世界第一,比英国多多了,可是结构不一样,英国1770年就已经开始了工业化,到鸦片战争的时候工业化进行了70年。英国的GDP 首先是钢铁、机械制造、蒸汽机、铁路建设,英国棉纺织品是用机器纺织,打到世界。而中国的GDP 虽然大,但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为主,还加上少数的手工艺品,中国的棉布生产是手工制造的。
中国向英国出口茶叶、丝绸、瓷器、桐油、猪鬃,而英国向外出口的主要是西欧大陆,出口的产品是蒸汽机、钢铁,结构方面表明了比总量更说明问题,因为英国的产品结构,重新组合以后,他是站在技术进步的前列。
另一个重要的结构,大家容易忘记的是人类资本的结构。中国那个时候号称4千万人,英国那个时候才一两千万人左右,论人力资源的数量远远超过他。英国小学已经普及了,英国当时还创办了很多中学,也新建了一些大学,每年培养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经济管理人员,金融方面的专业人员,而中国鸦片战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大多数是文盲,少数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为了考科举,中国有几个人懂近代的科学技术,有几个人懂现代的金融?所以结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调整结构实际上我们是跟不上的。
第三产业和工业化并重
为什么并重?因为中国并没有实现工业化。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主要看什么?主要是看高端的、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高端的成套装备生产在经济中应该占据突出地位,中国离这个距离还远。我们强调继续实现工业化,正是要把中国经济推上新台阶,因为高端成套设备制造在中国还不如西方的发达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第三产业也要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什么呢?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消费者,消费者有两条,第一条是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这样才能扩大消费,这就叫做消费能力,我们现在人均的收入还在世界上至少是中后,但是要发展的话,消费能力是最重要的。二是要有消费意愿,这就要靠怎么让消费者愿意购买。而愿意购买非常重要的是愿意在国内购买,跑到国外买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没有太大。 最近我在河北进行调研,我对企业家讲了四句话:
1,让产品更个性化。就是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爱好,要个性化,他喜欢买的、
愿意买的。
2,让服务业更加人性化。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是占重要地位的,但服务一定要人性化,摆个面孔在那儿,爱买不买,这样的情况下人家就不来了。所以让产
品更个性化,让服务业更人性化,这是我们创造市场、创造新产品销路的重要方面。
3,把品牌打到国外。中国的制造业很多是国内有名的,在国际上没有名,所以一定要把品牌打到国际市场,将来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靠技术
创新,不断创新而维持住的。
4,把顾客留在国内。这不仅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而且和国家外国产品进口的关
税有关系。
我们一定要背水一战把中国的制造业搞上去,这是对的。但是光有决心不
行,一定要有行动。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重组的重组,要下这样的决心。
这里面既包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希望,也有对民营企业转型的希望。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需要改革转型
第一个层次就是国有资本的管理。国有资本的管理专门成立国有资本、基金公司也好、投资公司也好、运行公司也好,高层只管资本,资本怎么运行他管,这样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个层次的改革是在企业。怎么改?让国有企业独立经营,你是我的投资者,你派董事组成董事会以后服从董事会的决议,所以行业不同,股权的比例不可能一样,在中国来说,今天国家管资本,让资本变活,产生资源配置效率,这是上层的改革。下层的改革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根据投资情况组成了董事会,因为行业不同,国家控股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是根据情况来定的。主要的独立经营,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会要起作用,董事会要起作用,还要有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在全世界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因为原来都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最后到了第二代,能不能维持?还可以。到了第三代,企业能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定要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否产生,职业经理人有一个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才能取得协调,这样的话管理效率就提高了。
现在中国还没有职业经理人市场,职业经理人不可能像一般的工作者拿一个自己的简历到处上门走。所以这需要有职业经理人的建设或是猎头公司。跟他去登记,他帮你去找、他帮你去谈。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慢慢在德国推广开来的,这个对我们今天民营企业来说是有借鉴,今后的民营企业走职业经理人是因为他有潜力,潜力在哪里?他有过去国资委主管企业,他退休、辞职以后可以加入职业经理人队伍,一定要有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是责任制、任期制。所以我们说,转型是很重要的。
我在广东调查民营企业,有的企业感到产权是不清,产权不清问题三个儿子都在父亲经营的时候出过力,父亲死了产权怎么分?分的话谁出力多少没记录,所以争得不可开交。民营企业的转型必须产权清楚,过去对家庭成员是含糊的,矛盾就出在家属、成员争夺产权,这样的企业还能搞好吗?每天处于内乱中,所以民营企业第一条先得根据家族成员的情况,谁出过多少力气,在这个上面要清清楚楚。第二是早日选定接班人,中国无非两个办法选接班人,一个办法就是从贤,谁最贤我挑谁;二是亲,谁跟我最亲。这都是有毛病的。正确的做法是亲中选贤,亲中选最贤的,如果要选亲,贤中选亲,贤当中谁和我最亲,这都不行问题,维持一段还要出问题。
最后也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可以经过考察、推荐、试用,最后职业经理人转化为合股人,企业就延续下去了,这都是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我们来说很多地方可以做参考。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究竟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做?先别着急,先把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形成,这样就能适应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适应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国的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一二三产业一定要协调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不发展,全世界谁供应得起这么多人消耗这么多粮食?
二是工业,工业刚才已经讲过了,工业中是什么问题?工业中主要是制造业,特别是高端的制造业,高端成套设备的制造业应该加以快速发展,不然我们始终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但不是高端的。而且创造是西方的。制造业要认识到自己的压力,压力在哪儿?中低端的产品成本不如东南亚,高端的产品技术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这就是压力,所以说第二产业也一定要搞好,要协调发展。
三是第三产业要继续发展,刚才讲过商业、零售、消费、服务业都需要进一步发展。
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没有终点
我们一定要设法让更多的人能够参加到创业、创新的潮流。比如说现在已经出现一些新的创业者根本就不用上班,也没有企业,就在自己家里定合同,按合同完成任务,收入也增加了,而且可以选择留下知识将来创业用,这是一种新的情况。
鼓励一般的回乡农民推行三个清单,三个清单就是简政放权。这个非常重要:第一个清单是负面清单,规定了什么行业不能进去,什么行业限制进入,这是负面清单。第二个清单叫做权利清单,权利清单就是法律没有授给你的不能做,法律授给你才能做,不然政府就违法的。第三个清单叫做责任清单,责任清单就包括政府、政府下属的部门,在执法、执政的时候必须按程序办,必须按规定的日期批,这就可以制止乱作为和不作为。
这三个清单对我们下一步创业是重要的,结构调整通过新企业的不断出现,第三产业有没有大量的个人从事服务工作,服务性的企业?这就便于开展了。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
经济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但是宏观经济调控又是必须存在的,这两个不矛盾,主要是方式要转变。除非在紧急情况下,宏观调控今后是注重在微调、预调、定向调。什么叫做微调?就是做轻度的调整。预调是发现问题即将来临,预先采取一些防止措施。定向调就是结构性调整,不是大水漫灌,而是采取有的放矢,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在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做,非到紧急状态,一般不要采取过大的措施。今后宏观调控的方式要把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政府的第一个作用是执法,法授权依法治国。二是政府的任务是经济保持基本稳定,宏观调控在这个地方。另外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集中引领的作用,规划的作用,为了使将来怎么样走,方向在哪里都定得清楚,这样的话,我们对宏观调控的学习应该是经常性的。
新人口红利
现在一般都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用完了,这话不准确。旧的人口红利的确是在消耗的过程中。现在劳动力不好找,甚至有经济学家预言,十年之后找不到保姆了。旧的人口红利的确是在消失,工资的上升这是必然,因为物价在上升。
要创造新人口红利,新人口红利是三个来源:一是看清楚今天大量的创业、创新者将来成为中国的新人口红利,上千万人在创新创业,有10%的人多少能成就点事业,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能成为大的企业家,这就能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是新人口红利的第一个方面。二是大量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找工作
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将来也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为熟练工人。三是农民,现在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开始学家庭农场的思想,农民要学技术,农民要懂得管理,这是西方农业发展的结果。这也是将来中国要走的路。这样就可以说中国不仅将会有新的红利,而且中国的人口多,新人口红利数量也是惊人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到,蓝领、白领工人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北京青年报》头版登过一篇报道,北京的环卫工人坐在计算边上操作,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技工过去凭体力去扫马路、清垃圾的,现在计算机指挥,正在运用机械设备在做。危险的工作由机器人去做,所以蓝领和白领的界限将来会逐步消失。
解决当前农村的两个突出问题
我这次带了政协的调研组到陕西调研,发现汉中市遇到一个新情况:汉中市是汉江流入丹江口的水库,所以上面下了死命令,原有的工厂污染的全迁走,保证汉江水的清洁。汉江两岸的农田不准打农药、不准使化肥,汉中又是一个贫困县。
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扶贫?要因地制宜。汉中市的西乡县我们去看了,西乡县把沿江、沿河两边的山林、丘陵和农田改成种茶树,因为有很好的茶叶,把茶树作为他的主要的产品就变了,打工的人就回到老家,要么种茶树,要么做茶工,而且茶树是不用使化肥也不打农药的。这完全是可以因地制宜脱贫的。
二是现在农村的陋习影响越来越大,什么陋习呢?送份子钱、送红包,同村的人婚丧嫁娶都得送,所以负担不了,外出深圳打工的陕西汉中的民工春节不回家,春节过了悄悄回家,为什么?怕送红包。
发挥第三种调节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市场调节是第一种调节,政府调节是第二种调节,那就要问了,有没有第三种调节?肯定有,怎么说有呢?因为市场的出现不过是几千年的事情,几千年前就有商品交换,所以市场不过几千年前的事情。政府调节,那就更晚了。那在漫长的岁月中什么力量在调节?人类社会在调节,是道德力量的调节。
我们可以这么说,有市场、有政府以后,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道德力量调节是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把这点要认识得很清楚,道德调节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调节,没有文化调节那是不行的。道德调节首先是自律,自律是自己对自己文化、道德的约束,互相帮助也是一种民间的传统,也体现着道德力量的调节。
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们都在谈效率,效率有两个基础,效率的一个基础是物质技术基础,物质技术基础就是这样的意思,要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没有物质技术是不可能有效率的,这是对的,但是效率有另一个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
效率的道德基础,重要的问题在,如果仅仅有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从哪里来,超常规效率是道德基础产生的。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深度| 厉以宁:中国经济转型需要解决的10大问题
高速增长带来的五个弊端
新常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不做违背经济规律的事情。 前几年我们热衷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实践已经证明,高速增长会带来五个重要的弊端:
第一个弊端,资源过渡消耗。
第二个弊端,生态破坏。
第三个弊端,产能过剩。
第四个弊端,低效率。
第五个弊端,错过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的大好时机。
2008年国际上发生了金融危机,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发达的西方国家,比如说美国、德国、日本都在抓紧技术创新,而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这个时候仍然要大力追求GDP 的增长,这样我们在结构调整、经济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创新方面感到错过了时机。
我们再进一步考察,适应新常态是怎么适应呢?首先要适应中高速增长,而不要再走过去的追求GDP 的增长、超高速。因为“超高速”不符合经济规律,经济越发展、基数越大,每增长1%他所代表的内涵、内容远远超过了过去GDP 低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适应新常态就是要适应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方式的逐步转变,这里一定要由市场规律来决定。
中国开始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化
今年第三季度结束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的经济现状,第三产业的产值达到了51%。今天,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一般要占到60%到70%,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第三产业产值到了51%,这是中国转向后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转向后工业化时期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经济的变化,第二产业为主的时代,经济增长是可以上去的,不一定上到那么高,但各种情况不一样。到了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时代,西方发达国家能维持3%,顶多4%,他们认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很多国家还停留在3%以下,所以中国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到,
关键还是在结构调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再我们刚才所说的,要追求数量性的扩张,结构调整在这里应该讲一个情况,它比总量要重要。
1840年,中国和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当时中国的GDP 是全世界第一,比英国多多了,可是结构不一样,英国1770年就已经开始了工业化,到鸦片战争的时候工业化进行了70年。英国的GDP 首先是钢铁、机械制造、蒸汽机、铁路建设,英国棉纺织品是用机器纺织,打到世界。而中国的GDP 虽然大,但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为主,还加上少数的手工艺品,中国的棉布生产是手工制造的。
中国向英国出口茶叶、丝绸、瓷器、桐油、猪鬃,而英国向外出口的主要是西欧大陆,出口的产品是蒸汽机、钢铁,结构方面表明了比总量更说明问题,因为英国的产品结构,重新组合以后,他是站在技术进步的前列。
另一个重要的结构,大家容易忘记的是人类资本的结构。中国那个时候号称4千万人,英国那个时候才一两千万人左右,论人力资源的数量远远超过他。英国小学已经普及了,英国当时还创办了很多中学,也新建了一些大学,每年培养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师,经济管理人员,金融方面的专业人员,而中国鸦片战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大多数是文盲,少数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为了考科举,中国有几个人懂近代的科学技术,有几个人懂现代的金融?所以结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调整结构实际上我们是跟不上的。
第三产业和工业化并重
为什么并重?因为中国并没有实现工业化。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主要看什么?主要是看高端的、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高端的成套装备生产在经济中应该占据突出地位,中国离这个距离还远。我们强调继续实现工业化,正是要把中国经济推上新台阶,因为高端成套设备制造在中国还不如西方的发达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第三产业也要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什么呢?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消费者,消费者有两条,第一条是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这样才能扩大消费,这就叫做消费能力,我们现在人均的收入还在世界上至少是中后,但是要发展的话,消费能力是最重要的。二是要有消费意愿,这就要靠怎么让消费者愿意购买。而愿意购买非常重要的是愿意在国内购买,跑到国外买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没有太大。 最近我在河北进行调研,我对企业家讲了四句话:
1,让产品更个性化。就是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爱好,要个性化,他喜欢买的、
愿意买的。
2,让服务业更加人性化。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是占重要地位的,但服务一定要人性化,摆个面孔在那儿,爱买不买,这样的情况下人家就不来了。所以让产
品更个性化,让服务业更人性化,这是我们创造市场、创造新产品销路的重要方面。
3,把品牌打到国外。中国的制造业很多是国内有名的,在国际上没有名,所以一定要把品牌打到国际市场,将来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靠技术
创新,不断创新而维持住的。
4,把顾客留在国内。这不仅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而且和国家外国产品进口的关
税有关系。
我们一定要背水一战把中国的制造业搞上去,这是对的。但是光有决心不
行,一定要有行动。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重组的重组,要下这样的决心。
这里面既包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希望,也有对民营企业转型的希望。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需要改革转型
第一个层次就是国有资本的管理。国有资本的管理专门成立国有资本、基金公司也好、投资公司也好、运行公司也好,高层只管资本,资本怎么运行他管,这样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个层次的改革是在企业。怎么改?让国有企业独立经营,你是我的投资者,你派董事组成董事会以后服从董事会的决议,所以行业不同,股权的比例不可能一样,在中国来说,今天国家管资本,让资本变活,产生资源配置效率,这是上层的改革。下层的改革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根据投资情况组成了董事会,因为行业不同,国家控股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是根据情况来定的。主要的独立经营,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会要起作用,董事会要起作用,还要有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在全世界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因为原来都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最后到了第二代,能不能维持?还可以。到了第三代,企业能不能再这样下去?一定要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否产生,职业经理人有一个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才能取得协调,这样的话管理效率就提高了。
现在中国还没有职业经理人市场,职业经理人不可能像一般的工作者拿一个自己的简历到处上门走。所以这需要有职业经理人的建设或是猎头公司。跟他去登记,他帮你去找、他帮你去谈。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慢慢在德国推广开来的,这个对我们今天民营企业来说是有借鉴,今后的民营企业走职业经理人是因为他有潜力,潜力在哪里?他有过去国资委主管企业,他退休、辞职以后可以加入职业经理人队伍,一定要有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是责任制、任期制。所以我们说,转型是很重要的。
我在广东调查民营企业,有的企业感到产权是不清,产权不清问题三个儿子都在父亲经营的时候出过力,父亲死了产权怎么分?分的话谁出力多少没记录,所以争得不可开交。民营企业的转型必须产权清楚,过去对家庭成员是含糊的,矛盾就出在家属、成员争夺产权,这样的企业还能搞好吗?每天处于内乱中,所以民营企业第一条先得根据家族成员的情况,谁出过多少力气,在这个上面要清清楚楚。第二是早日选定接班人,中国无非两个办法选接班人,一个办法就是从贤,谁最贤我挑谁;二是亲,谁跟我最亲。这都是有毛病的。正确的做法是亲中选贤,亲中选最贤的,如果要选亲,贤中选亲,贤当中谁和我最亲,这都不行问题,维持一段还要出问题。
最后也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可以经过考察、推荐、试用,最后职业经理人转化为合股人,企业就延续下去了,这都是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我们来说很多地方可以做参考。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究竟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做?先别着急,先把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形成,这样就能适应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适应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国的经济如何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一二三产业一定要协调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不发展,全世界谁供应得起这么多人消耗这么多粮食?
二是工业,工业刚才已经讲过了,工业中是什么问题?工业中主要是制造业,特别是高端的制造业,高端成套设备的制造业应该加以快速发展,不然我们始终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但不是高端的。而且创造是西方的。制造业要认识到自己的压力,压力在哪儿?中低端的产品成本不如东南亚,高端的产品技术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这就是压力,所以说第二产业也一定要搞好,要协调发展。
三是第三产业要继续发展,刚才讲过商业、零售、消费、服务业都需要进一步发展。
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没有终点
我们一定要设法让更多的人能够参加到创业、创新的潮流。比如说现在已经出现一些新的创业者根本就不用上班,也没有企业,就在自己家里定合同,按合同完成任务,收入也增加了,而且可以选择留下知识将来创业用,这是一种新的情况。
鼓励一般的回乡农民推行三个清单,三个清单就是简政放权。这个非常重要:第一个清单是负面清单,规定了什么行业不能进去,什么行业限制进入,这是负面清单。第二个清单叫做权利清单,权利清单就是法律没有授给你的不能做,法律授给你才能做,不然政府就违法的。第三个清单叫做责任清单,责任清单就包括政府、政府下属的部门,在执法、执政的时候必须按程序办,必须按规定的日期批,这就可以制止乱作为和不作为。
这三个清单对我们下一步创业是重要的,结构调整通过新企业的不断出现,第三产业有没有大量的个人从事服务工作,服务性的企业?这就便于开展了。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
经济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但是宏观经济调控又是必须存在的,这两个不矛盾,主要是方式要转变。除非在紧急情况下,宏观调控今后是注重在微调、预调、定向调。什么叫做微调?就是做轻度的调整。预调是发现问题即将来临,预先采取一些防止措施。定向调就是结构性调整,不是大水漫灌,而是采取有的放矢,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在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做,非到紧急状态,一般不要采取过大的措施。今后宏观调控的方式要把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政府的第一个作用是执法,法授权依法治国。二是政府的任务是经济保持基本稳定,宏观调控在这个地方。另外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集中引领的作用,规划的作用,为了使将来怎么样走,方向在哪里都定得清楚,这样的话,我们对宏观调控的学习应该是经常性的。
新人口红利
现在一般都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用完了,这话不准确。旧的人口红利的确是在消耗的过程中。现在劳动力不好找,甚至有经济学家预言,十年之后找不到保姆了。旧的人口红利的确是在消失,工资的上升这是必然,因为物价在上升。
要创造新人口红利,新人口红利是三个来源:一是看清楚今天大量的创业、创新者将来成为中国的新人口红利,上千万人在创新创业,有10%的人多少能成就点事业,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能成为大的企业家,这就能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是新人口红利的第一个方面。二是大量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找工作
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将来也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为熟练工人。三是农民,现在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开始学家庭农场的思想,农民要学技术,农民要懂得管理,这是西方农业发展的结果。这也是将来中国要走的路。这样就可以说中国不仅将会有新的红利,而且中国的人口多,新人口红利数量也是惊人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到,蓝领、白领工人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北京青年报》头版登过一篇报道,北京的环卫工人坐在计算边上操作,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技工过去凭体力去扫马路、清垃圾的,现在计算机指挥,正在运用机械设备在做。危险的工作由机器人去做,所以蓝领和白领的界限将来会逐步消失。
解决当前农村的两个突出问题
我这次带了政协的调研组到陕西调研,发现汉中市遇到一个新情况:汉中市是汉江流入丹江口的水库,所以上面下了死命令,原有的工厂污染的全迁走,保证汉江水的清洁。汉江两岸的农田不准打农药、不准使化肥,汉中又是一个贫困县。
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扶贫?要因地制宜。汉中市的西乡县我们去看了,西乡县把沿江、沿河两边的山林、丘陵和农田改成种茶树,因为有很好的茶叶,把茶树作为他的主要的产品就变了,打工的人就回到老家,要么种茶树,要么做茶工,而且茶树是不用使化肥也不打农药的。这完全是可以因地制宜脱贫的。
二是现在农村的陋习影响越来越大,什么陋习呢?送份子钱、送红包,同村的人婚丧嫁娶都得送,所以负担不了,外出深圳打工的陕西汉中的民工春节不回家,春节过了悄悄回家,为什么?怕送红包。
发挥第三种调节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市场调节是第一种调节,政府调节是第二种调节,那就要问了,有没有第三种调节?肯定有,怎么说有呢?因为市场的出现不过是几千年的事情,几千年前就有商品交换,所以市场不过几千年前的事情。政府调节,那就更晚了。那在漫长的岁月中什么力量在调节?人类社会在调节,是道德力量的调节。
我们可以这么说,有市场、有政府以后,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道德力量调节是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把这点要认识得很清楚,道德调节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调节,没有文化调节那是不行的。道德调节首先是自律,自律是自己对自己文化、道德的约束,互相帮助也是一种民间的传统,也体现着道德力量的调节。
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们都在谈效率,效率有两个基础,效率的一个基础是物质技术基础,物质技术基础就是这样的意思,要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没有物质技术是不可能有效率的,这是对的,但是效率有另一个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
效率的道德基础,重要的问题在,如果仅仅有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从哪里来,超常规效率是道德基础产生的。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