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过程的核算
教学理念: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学科。由于专业课知识容量比较大,学习的内容又比较抽象,对于缺少实践经验中职学生来说,仍然无法接受相关的内容。所以在本堂课的教学中, 我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实际出发,设立情境教学。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活跃学生思维,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课的兴趣。在实务操作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演练来完善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⑴知识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2.使学生掌握主营业务中各个账户的性质。
3.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掌握主营业务销售核算。
⑵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主营业务销售核算的实例操作,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⑶创新目标:本课通过启发式教学,在教师设计的情境教学中,使学生集思广益,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
教学重点:主营业务销售过程的核算
教学难点:结转已售产品,计算应交税金的的核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 具:幻灯片若干张;展示台;实务投影仪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提问:1. 企业生产经营首先需要什么?
2. 企业筹集资金可以主要通过哪两个渠道取得?
3. 假设企业接受国家投资的机器设备一台,价值20000元。会计分录怎么做?
4. 假设企业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20000元,存入银行。会计分录怎么做?
5. 资金到位之后企业要怎么运用着笔资金?
6. 企业进入供应过程。假设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值20000元,进项税额340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分录怎么做?
7. 企业材料入库后,接着要提料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材料20000元。会计分录怎么做?
8. 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产品完工入库,产品价值30000元。会计分录怎么做?
9. 产品完工入库,准备? (引入主题)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
(出示幻灯片1)
销售过程的核算(板书)
二、授新课:
提问:1. 假设A某服装店开张,当服装销售出去取得现金时,这笔现金对A某来说是一笔?
2. 新店开张,A某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宣传本店?
3. 假设店铺内还有一批已不需用的做衣布料,A某对这批布料可以如何处理?
4. 假设店铺内的运货车近几月刚好闲置,A某对其可以如何处理?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
(出示幻灯片2)
教师总结:会计上将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归为主营业务,将销售材料,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归为其他业务。主营业务是指企业主要经营的经常发生的业务。其他业务是指企业次要不经常发生的业务。
指出本节主要讲授主营业务的核算。
一、主营业务: ( 板书 )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属于损益类收入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销售产品所实现的收入。
+ - 按商品的名称设置明细
(出示幻灯片3) 知识过渡:
(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企业要计算出企业这个月的利润,除了确认已售产品的收入外,还要确认已售产品的成本费用。(引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 板书 )
损益类成本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 按商品的种类设置明细
[例题]1.销售给A公司甲产品,售价3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元,款项已收存入银行。(假设款项尚未收到)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2.结转已售甲产品的生产成本2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2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20000
(以上会计分录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出示幻灯片4) (引导学生总结出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的会计模式)
知识过渡:
提问:1. 企业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宣传产品,提高产品销量?
2. 同样两台家电,价钱款式都差不多,一家提供送货上门,一家没有,你会选
择哪家?
3. 同一种口味的两种糖果,一种包装精美,一种包装粗糙,你会选择哪种?
(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企业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等都是为了提高产品销量而发生的。企业专门设置“营业费用”账户来核算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引入“营业费用”账户)
3.“营业费用”账户 ( 板书 ) 损益类成本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等) + -
4.
(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增值税×7%) 增值税×3%)
属于损益类成本费用账户,用来核算应由已售产品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 -
例题:3. 用现金支付产品的广告费3000元。(假设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营业费用 3000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3000
4. 计算本月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654.5元和教育费附加280.5元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935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654.5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280.5
(以上会计分录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出示幻灯片5) (引导学生总结出支付销售费用、计算应交税金的会计模式)
三、学生总结本课内容: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性质
2.“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性质
3. 账务处理:
确认产品收入
结转产品成本
支付销售费用
计算应交纳的税金及附加
四、作业
习题集 习题八1.2.3.5.6.7.10.11
本人对于创新课教学模式之反思:
本课我是从现行的教材研究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和传统的板书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同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互相启发,解决问题,最终落实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对新课导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从筹集资金——购买生产用材料、机器设备——对材料进行生产——产品完工的核算,自然、连贯地进入销售产品的核算。温故而知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增加了教学效果。
二、对本文重点掌握的内容,利用情境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对流”。经过学生积极思考,相互探讨,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在探讨中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智慧,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
三、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示例演练,以考察示例和问题求解作为学习手段,使学生的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即时信息反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启发。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灵活运用等能力进行了充分培养和发展。
四、课堂结束时的即席归纳,要求学生总结出主营业务核算中主要账户的性质及核算模式,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新形式中升华,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销售过程的核算
教学理念: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学科。由于专业课知识容量比较大,学习的内容又比较抽象,对于缺少实践经验中职学生来说,仍然无法接受相关的内容。所以在本堂课的教学中, 我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实际出发,设立情境教学。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活跃学生思维,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课的兴趣。在实务操作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演练来完善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⑴知识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
2.使学生掌握主营业务中各个账户的性质。
3.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掌握主营业务销售核算。
⑵情感目标:
1.通过对主营业务销售核算的实例操作,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⑶创新目标:本课通过启发式教学,在教师设计的情境教学中,使学生集思广益,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
教学重点:主营业务销售过程的核算
教学难点:结转已售产品,计算应交税金的的核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 具:幻灯片若干张;展示台;实务投影仪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提问:1. 企业生产经营首先需要什么?
2. 企业筹集资金可以主要通过哪两个渠道取得?
3. 假设企业接受国家投资的机器设备一台,价值20000元。会计分录怎么做?
4. 假设企业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20000元,存入银行。会计分录怎么做?
5. 资金到位之后企业要怎么运用着笔资金?
6. 企业进入供应过程。假设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值20000元,进项税额340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分录怎么做?
7. 企业材料入库后,接着要提料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材料20000元。会计分录怎么做?
8. 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产品完工入库,产品价值30000元。会计分录怎么做?
9. 产品完工入库,准备? (引入主题)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
(出示幻灯片1)
销售过程的核算(板书)
二、授新课:
提问:1. 假设A某服装店开张,当服装销售出去取得现金时,这笔现金对A某来说是一笔?
2. 新店开张,A某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宣传本店?
3. 假设店铺内还有一批已不需用的做衣布料,A某对这批布料可以如何处理?
4. 假设店铺内的运货车近几月刚好闲置,A某对其可以如何处理?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
(出示幻灯片2)
教师总结:会计上将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归为主营业务,将销售材料,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归为其他业务。主营业务是指企业主要经营的经常发生的业务。其他业务是指企业次要不经常发生的业务。
指出本节主要讲授主营业务的核算。
一、主营业务: ( 板书 )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属于损益类收入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销售产品所实现的收入。
+ - 按商品的名称设置明细
(出示幻灯片3) 知识过渡:
(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企业要计算出企业这个月的利润,除了确认已售产品的收入外,还要确认已售产品的成本费用。(引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 板书 )
损益类成本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 按商品的种类设置明细
[例题]1.销售给A公司甲产品,售价3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元,款项已收存入银行。(假设款项尚未收到)
借: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2.结转已售甲产品的生产成本2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2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20000
(以上会计分录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出示幻灯片4) (引导学生总结出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的会计模式)
知识过渡:
提问:1. 企业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宣传产品,提高产品销量?
2. 同样两台家电,价钱款式都差不多,一家提供送货上门,一家没有,你会选
择哪家?
3. 同一种口味的两种糖果,一种包装精美,一种包装粗糙,你会选择哪种?
(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企业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等都是为了提高产品销量而发生的。企业专门设置“营业费用”账户来核算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引入“营业费用”账户)
3.“营业费用”账户 ( 板书 ) 损益类成本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等) + -
4.
(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增值税×7%) 增值税×3%)
属于损益类成本费用账户,用来核算应由已售产品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 -
例题:3. 用现金支付产品的广告费3000元。(假设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营业费用 3000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3000
4. 计算本月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654.5元和教育费附加280.5元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935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654.5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280.5
(以上会计分录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出示幻灯片5) (引导学生总结出支付销售费用、计算应交税金的会计模式)
三、学生总结本课内容: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性质
2.“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性质
3. 账务处理:
确认产品收入
结转产品成本
支付销售费用
计算应交纳的税金及附加
四、作业
习题集 习题八1.2.3.5.6.7.10.11
本人对于创新课教学模式之反思:
本课我是从现行的教材研究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来设计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和传统的板书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同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互相启发,解决问题,最终落实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对新课导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从筹集资金——购买生产用材料、机器设备——对材料进行生产——产品完工的核算,自然、连贯地进入销售产品的核算。温故而知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增加了教学效果。
二、对本文重点掌握的内容,利用情境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对流”。经过学生积极思考,相互探讨,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在探讨中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智慧,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
三、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示例演练,以考察示例和问题求解作为学习手段,使学生的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即时信息反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启发。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灵活运用等能力进行了充分培养和发展。
四、课堂结束时的即席归纳,要求学生总结出主营业务核算中主要账户的性质及核算模式,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新形式中升华,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