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

o专论与综述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1.04.016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3)

摘要:综述了各种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概况,并指出综合生态型水产养殖系统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植物过滤;综合生态型水产养殖

近20年来,中国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1.1物理处理方法

猛发展n],然而,在水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养殖物理处理技术是目前研究较多、应用较广的品种出现退化,特别是养殖区的高密度养殖、工业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常规物理处理技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养殖水域的自净术主要包括过滤、中和、吸附、沉淀、曝气等处理方与调节能力降低,水域环境恶化[2]。在此条件下,法,是废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去除海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所含的氮、磷大约只有水养殖废水中的悬浮物(TSS)和部分化学耗氧量9.1%和17.4%被鱼同化,其残剩饲料和鱼类排(COD)、BOD,但对可溶性有机物、无机物及总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水体、沉积物等造成严重污N、P等的去除效果不佳。处理后出水的污染物染。据估计,每生产1t虾可向水体中增加0.2

粒径一般小于50p.m。对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外的N元素和0.05t的P元素,其结果会引起浅水排和循环利用处理、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技术处湖泊的退化,造成局部海域发生赤潮乜q]。同时理效果较好1:8-9]。水体污染反过来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养殖1.1.1机械过滤

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

废水得到循环再利用,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水产养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H-5]。

存在,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技术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1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过滤器、砂滤器等n州。在实际处理工程中,机械过滤器(微滤机)是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的方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养殖废水的处式。用砂滤器能很好地去除TSS,但是去除N和

理技术进行了较多的研究[6-73。理论上讲,许多P效果不佳[1¨。沸石——石英砂反应器。兼有过

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化的废水处理方法可以用滤和吸附功能,利用沸石的吸附作用,除去多种污于养殖废水处理,但是和生活污水相比,水产养殖染物;生物过滤器,采用在沸石上生长反硝化细产生的废水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潜在污染物菌,对海水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在恒定的水力停留的含量低和水量大,加之海水盐度效应以及养殖时间下,对N的去除可达2.4kg/(m3・h)。尤其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结构与常见陆源污水对海水养殖废水中的粪便及残饵有良好的去除效的差异,增加了养殖废水的处理难度哺]。因此,目果[1引。Palaeios等[13]在砂滤床种植植物,控制渗前许多养殖污水处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需要对透率,在水力负荷为3.5cm/d,除磷率高达93%。处理技术及工艺加以改进。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1.1.2泡沫分离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就是向水

人员研究开发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如下。

中通入气体形成气泡,利用气泡吸附、浓缩水中表

作者简介:郑辉(1982一),男。河北唐山人,助教。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tahul--2230610@163.COrIl

一35—

万方数据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面活性物质或疏水的微小悬浮物,通过上浮气泡的吸附形成泡沫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及悬浮物去除的过程。泡沫分离技术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1‘。。泡沫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欧洲国家用它处理溶解于水的各种表面活性物质。我国最初是用于洗煤水、石油废水的处理。20世纪70年代起,在造纸、食品工业等的废水处理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泡沫分离技术在封闭循环水处理中逐步得到应用,并且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5]。Timmons[161对用于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泡沫分离技术进行了详细评述,其中包括泡沫浓缩特征以及挥发性固体与总悬浮固体(TSS)和N之间的关系等,并对挥发性固体和微细悬浮颗粒物去除速率的估算进行了数学描述,在这些数学模型中,所描述的影响因素包括表面气体速率、颗粒物粒径、气泡直径、有机物浓度、pH、气体空隙比、泡沫溢流高度、柱液体流速及柱几何变量(如柱直径和淹没深度)。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研究表明,其中有机物浓度是关键因素。

1.2化学处理方法

较早使用的化学方法,如硫酸铜、漂白粉、孔雀石绿等水质改良剂虽然也能对养殖后的废水进行一定的处理,但由于这些方法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有的方法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现在已被禁止使用[1”。目前国内外工业化水产养殖中采用比较多的化学处理方法是臭氧处理技术。

Suantika等[17]利用臭氧处理养殖废水,发现臭氧可去除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并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研究表明,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进行臭氧处理,能抑制鱼类病原微生物、氧化有机废物和亚硝酸盐以及总氨氮,可降低TSS、COD、DOC和颜色,分别为35%、36%、17%、82%,降低TAN、亚硝酸盐、硝酸盐分别为67%、85%、

67

oA[17叫引。日本伊腾慎悟用臭氧处理海水研究

表明,海水中99.9%各种细菌可被臭氧消灭[1引。臭氧的净化原理在于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

2.07

V,高于氯(1.36V)和二氧化氯(1.5V)。

一36一

万方数据

o专论与综述

它能够破坏和分解细胞的细胞壁(膜),迅速扩散渗入细胞内。从而杀死病原菌。由于臭氧具有迅速分解成氧的特性,所以处理后的水含有饱和的溶解氧,特别适合工厂化养殖区对水质的要求。尽管利用臭氧处理养殖废水效果良好,但是实际操纵过程中必须注意臭氧的毒性问题,当水体中残留臭氧浓度高于0.06mg/L时,可对鱼虾等养殖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2引。为了确保水体中剩余臭氧对水生生物不产生不良作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残留臭氧加以去除,一是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二是配置鼓风曝气设备等。1.3生物过滤技术处理方法

生物过滤技术是目前研究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和养殖污染控制方法的一个重要趋势。生物过滤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的吸收、代谢等作用,达到降解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目的,主要去除溶解态污染物。目前采用较多的生物过滤技术包括植物过滤、微生物过滤、动物过滤。

1.3.1植物过滤

植物过滤是指通过大型水生

植物藻类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和转移等作用,达到减少或最终消除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使受损的水生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养殖废水中如此高的N、P含量,为藻类快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元素,许多藻类只需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就能形成相当高的生物量,同时大量的C、N和P被藻体吸收。当这些藻类被收获时,营养盐就从海水中转移到陆地。从而达到了去除水产养殖环境中富营养因子N、P的目的。

Fujita报道过对3种大型藻类石莼(UIvalactuca)、浒苔(Enteromorpha)和江蓠(Gracilaria)的研究结果,当养殖在营养盐不足的环境中时,它们体内的氮库可以维持生长的天数分别为6

d、

d和14d[2¨。龙须菜(Gracilariasjoestedtii)

是江篱的一种,赵先庭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解无机氮浓度10-'-,75/-mol/L和溶解无机磷浓度1~15/tmol/L范围内,龙须菜的生长状况良好,可用作大规模养殖废水的净化材料[221。另外,对大型海藻营养盐吸收和同化的研究表明,同样浓度的营养盐,大型藻类对N的吸收速率大于对P的吸收速率,对NH。+一N的吸收速率大于对N0。一一N的吸收速率,并且对光的依赖性较小,而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NH。+一N又是养殖水体无机营养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因而大型藻类对环境NH。+一N具有很好的清除作用。顾宏[233等研究表明,大型海洋经济藻类孔石莼在循环养殖废水中,可去除水体中的大部分营养盐,其本身也可食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与实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微藻利用及收获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关注,微藻处理养殖废水技术也随之得到发展,如序批式微藻过滤技术(sequential

batchfiltrationof

microalgae)、微藻稀释培养技

术(dilutionofmicroalgae)[24]等为微藻的收获利用提供了技术保证。1.3.2微生物过滤

微生物过滤技术也是一种

被广泛使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它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和接触过滤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过滤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殖环境的原位修复中,主要处理底泥的有机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李卓佳[2阳用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过滤分解养殖鱼池的有机污染实验,一个月池底3~5cm的污染底质被分解。石俊艳等[263从虾池中分离出多株光合细菌,经过分离、筛选,最后选育易培养、浓度高的优良菌种,并进行了培养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COD在施菌后降低明显,平均下降1.3mg・L~,NH。一N施菌后降低

0.1,-一0.7

mg・L~,底质硫化物在施菌后明显降

低,底质总有机物也明显降低。李秋芬等[27]从虾池底质中分离、筛选出近10株虾池有机物降解菌,初步实验表明,在短时间内,可降解虾池底部有机物80%以上,这些菌株对养殖对虾没有致病作用,且其中6株可提高仔虾的成活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3.3动物过滤

主要依靠动物对有机污染物

的吸收以及对浮游藻类的摄食作用来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已有报道指出,高密度放养河蟹的水域富营养化程度很明显,可通过投放足够的滤食性贝类、某些棘皮动物等可去除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另外,投养蚤类,水蚤以藻类和有机腐屑为食,能有效除去藻类,水蚤又可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饵料被消耗;养殖田螺、河蚌,用以削减底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盐[2

81。

万方数据

o专论与综述

2水产养殖水生态系统修复前景展望

近年来,海水养殖水域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降低海水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利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动物及其他物理、化学等治理修复技术已经有所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多种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进行研究;对海水养殖废水的再循环利

用进行研究。建立高度净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厂化综合生态海水养殖系统,以利于减少或避免养殖废水的排出,降低环境污染。并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循环式高密度养殖系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工厂化养殖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I"1]AntonioT,CarlosM.Environmentalimpactsofintensive

aq-

uaeulture

in

marinfe

watersEJ-I.WaterResearch。2000,34

(1):334—342

[23刘波,刘文斌.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的生物修复作用[J3.

淡水渔业,2003。33(1)lSO一53

[33方圣琼.胡雪峰。巫和听.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9)t51—54

[4]BrixH.How。green“areaquaculture,constructedwetlands

and

conventionalwastewatertreatmentsystemsEJ].WatSei

Teeh。1999。40(3)t45—50

[5]韩家波,木云雷.等.海水养殖与近海水域污染研究进展口].

水产科学,1999,18(4)140—43

[6]NijhofR.Fixedfilmnitrificationcharacteristicsinsea一、札-

ter

recirculationfishculture

ystemsEJ'1.Aquaculture,1990。

87t133—143

[7]文乐元,樊国盛.养殖废水草滤带处理系统的研究[J].草业学

报,2003.12(3)1110一113

[8]单宝田,王修林.赵中华,等.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进

展口].海洋科学。2002,26(10)l36—38

C9]王娟.范迪.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J].海洋科学,

2004,28(8)172—75

[103徐亚同,史家.张明.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EM'I.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1,178

[11]KristiansenRolv,CrippsSimonJ.Treatmentoffishfarm

wastewater

usingsandfiltration.JournalofEnvironmental

Quality.1996,25(3)1545—5S1

[12]周华,孙建歧.水产养殖业的水处理技术综述口].渔业现代

化,2000(4)t27--29

一37—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

o专论与综述

[13]G.L

Palacios.M.&TiMmons.Determiningdesignparam-[21]Fujita

M.TheroleofNstatusin

regulation

transientam-

eters

for

recovery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using,sand

moniumuptakeandN

storagebymacroalgaeGraeilaria

re-

beds.AquacuhuralEngineering,2001(24)1289—299mustipita口].J

Exp

MarEcol,1985,92

1283—301

[143罗国芝.谭洪新,施正峰.等.泡沫分离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

[22]赵先窿,刘云凌,张继辉。等.龙须菜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切

用[刀.水产科技情报,1999.26(5),202--206

步研究口].海洋水产研究.2007,28(2)123—27

[153h雪峥,曲克明。马绍赛.等.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应

[23]顾宏,徐君,张贤明.等.孔石莼对养殖废水中营养盐的吸收

用前景[J].海洋水产研究,2003。24(4):85—89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7);85—87.

[16]TimmonsB,LosordoTM.Aquaculture

water

reuse

sys—

[24]PfeifferTJ.RuschK几Anintegratedsystemformicroal-

terns:engineeringdesignand

management[C].Amsterdaml

galandnurseryseedclamculture[J].AquacuhuralEngi—

Elsevier

ScienceB

V。1994。247—279

neering,2000(24)tlS一3l

DT]SuantikaG,DhertP。RombautG.The

use

of

ozone

in

[25]李卓佳,张庆.有益馓生物改善养殖生态研究I.复合馓生物

highdensityrecirculationsystemforrotifedrs[J'1.AquaCul—

分解有机底泥及对鱼类的促生长效应[J].湛江海洋大学学tural,2001,201

135—49

报.1998.18(1)158

r18]SurnmerfehST,HankinsJA.WeberAL,etaI.Ozonation

[253石俊艳.于伟君,蜣福相.等.光合细菌优良菌株选育及在对

of

recirculatingrainbow

trout

culturesystemIn.Effects

虾养殖中的应用[刀.水产科学。1993,12(12)t6--8

on

microscreenfiltrationandwater

quatity[J].Aquaculture。

[27]李秋芬,曲克明.虾池环境生物惨复作用菌的分离与筛选

1997.158lS7—67

口].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3)1281--285.

D9]金秀琴,吴振明.养殖生物用水净化处理新技术及应用[J].

[28]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养殖生态环境的退化

渔业现代化。1998.25(2)17—9

及其生物修复(下)口].科学养鱼.2004。(3)173

[20]姜国良.用臭氧处理海水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

(收稿日期12011一02—24)

海洋科学,2001.25(3)111—12

—+嘲■H—●--.・—■H—+啪叫—-■・-_.・・叶——+_.._—●_-._—●喵———+——■-..——+——卜—■H-+——卜—-.——●_..——+——.--_.——+嘲..——+——卜-■--_.——■——+嘲■・—■H—+叶—●——+嘲■-・■H-+一

(上接第32页)

最高的时期,也是鱼种的主要生长期,这个时期11:00、下午15:oo各投喂1次,以2~3h吃完鱼种主要增长体长,是培育鱼种规格的关键时为宜,上午投喂1/3,下午投喂2/3;每次投喂后期,投喂量占全部饵料的70%左右。8月中旬检查一次食台、食场,了解鱼种的摄食情况。后投喂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较高的饵料,主4.2科学施肥

要积累脂肪以利于鱼种越冬。在7、8、9月份增夏季高温季节应施追肥,追肥应遵循“三看”加投喂次数.其饵料分配比例大致如下:7月份和少施、勤施原则,追肥以化肥为主,少施或不施20%~30%、8月份50%~60%、9月份20%。粪肥。一般每次追施化肥45~75kg/hm2、粪肥

具体的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吃食情况450---750

kg/hm2,忌一次性大量施肥。

灵活掌握。一般水色好,水质肥爽,可正常投饵,水色淡可增加投饵量,水色过浓可减少投饵5病害控制

量,并应及时注入新水。其次,鱼类争食激烈可夏季也是病害爆发和疾病流行的时期,主要正常投饵,上浮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时可减少通过以下措施减少疾病:一是提高苗种质量,改善投饵量。发现浮头预兆,应停止施肥并控制摄水环境,使用营养合适的饵料;二是正确使用药食量;正常天气上午9:00—10:00,13:00—14:物。根据药物的特性、养殖对象、水环境、天气等00、17:00—18:oo各投喂一次,夜间视具体情况情况合理使用,如定期投喂药饵,挂袋防治寄生少量投喂一次。精饵料以投下1h内吃完为度,虫,食场消毒等。

青饲料以2h吃完为准。一般精饵料每天早中(收艟日期:2010—11—03)

晚各投喂一次,青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每天上午

一38—

万方数据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

o专论与综述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1.04.016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3)

摘要:综述了各种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概况,并指出综合生态型水产养殖系统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植物过滤;综合生态型水产养殖

近20年来,中国工厂化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1.1物理处理方法

猛发展n],然而,在水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养殖物理处理技术是目前研究较多、应用较广的品种出现退化,特别是养殖区的高密度养殖、工业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常规物理处理技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养殖水域的自净术主要包括过滤、中和、吸附、沉淀、曝气等处理方与调节能力降低,水域环境恶化[2]。在此条件下,法,是废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去除海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所含的氮、磷大约只有水养殖废水中的悬浮物(TSS)和部分化学耗氧量9.1%和17.4%被鱼同化,其残剩饲料和鱼类排(COD)、BOD,但对可溶性有机物、无机物及总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水体、沉积物等造成严重污N、P等的去除效果不佳。处理后出水的污染物染。据估计,每生产1t虾可向水体中增加0.2

粒径一般小于50p.m。对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外的N元素和0.05t的P元素,其结果会引起浅水排和循环利用处理、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技术处湖泊的退化,造成局部海域发生赤潮乜q]。同时理效果较好1:8-9]。水体污染反过来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养殖1.1.1机械过滤

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

废水得到循环再利用,寻求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水产养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H-5]。

存在,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技术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1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过滤器、砂滤器等n州。在实际处理工程中,机械过滤器(微滤机)是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的方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养殖废水的处式。用砂滤器能很好地去除TSS,但是去除N和

理技术进行了较多的研究[6-73。理论上讲,许多P效果不佳[1¨。沸石——石英砂反应器。兼有过

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化的废水处理方法可以用滤和吸附功能,利用沸石的吸附作用,除去多种污于养殖废水处理,但是和生活污水相比,水产养殖染物;生物过滤器,采用在沸石上生长反硝化细产生的废水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潜在污染物菌,对海水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在恒定的水力停留的含量低和水量大,加之海水盐度效应以及养殖时间下,对N的去除可达2.4kg/(m3・h)。尤其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结构与常见陆源污水对海水养殖废水中的粪便及残饵有良好的去除效的差异,增加了养殖废水的处理难度哺]。因此,目果[1引。Palaeios等[13]在砂滤床种植植物,控制渗前许多养殖污水处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需要对透率,在水力负荷为3.5cm/d,除磷率高达93%。处理技术及工艺加以改进。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1.1.2泡沫分离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就是向水

人员研究开发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如下。

中通入气体形成气泡,利用气泡吸附、浓缩水中表

作者简介:郑辉(1982一),男。河北唐山人,助教。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tahul--2230610@163.COrIl

一35—

万方数据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面活性物质或疏水的微小悬浮物,通过上浮气泡的吸附形成泡沫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及悬浮物去除的过程。泡沫分离技术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1‘。。泡沫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欧洲国家用它处理溶解于水的各种表面活性物质。我国最初是用于洗煤水、石油废水的处理。20世纪70年代起,在造纸、食品工业等的废水处理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泡沫分离技术在封闭循环水处理中逐步得到应用,并且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5]。Timmons[161对用于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泡沫分离技术进行了详细评述,其中包括泡沫浓缩特征以及挥发性固体与总悬浮固体(TSS)和N之间的关系等,并对挥发性固体和微细悬浮颗粒物去除速率的估算进行了数学描述,在这些数学模型中,所描述的影响因素包括表面气体速率、颗粒物粒径、气泡直径、有机物浓度、pH、气体空隙比、泡沫溢流高度、柱液体流速及柱几何变量(如柱直径和淹没深度)。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研究表明,其中有机物浓度是关键因素。

1.2化学处理方法

较早使用的化学方法,如硫酸铜、漂白粉、孔雀石绿等水质改良剂虽然也能对养殖后的废水进行一定的处理,但由于这些方法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有的方法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现在已被禁止使用[1”。目前国内外工业化水产养殖中采用比较多的化学处理方法是臭氧处理技术。

Suantika等[17]利用臭氧处理养殖废水,发现臭氧可去除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并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研究表明,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进行臭氧处理,能抑制鱼类病原微生物、氧化有机废物和亚硝酸盐以及总氨氮,可降低TSS、COD、DOC和颜色,分别为35%、36%、17%、82%,降低TAN、亚硝酸盐、硝酸盐分别为67%、85%、

67

oA[17叫引。日本伊腾慎悟用臭氧处理海水研究

表明,海水中99.9%各种细菌可被臭氧消灭[1引。臭氧的净化原理在于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

2.07

V,高于氯(1.36V)和二氧化氯(1.5V)。

一36一

万方数据

o专论与综述

它能够破坏和分解细胞的细胞壁(膜),迅速扩散渗入细胞内。从而杀死病原菌。由于臭氧具有迅速分解成氧的特性,所以处理后的水含有饱和的溶解氧,特别适合工厂化养殖区对水质的要求。尽管利用臭氧处理养殖废水效果良好,但是实际操纵过程中必须注意臭氧的毒性问题,当水体中残留臭氧浓度高于0.06mg/L时,可对鱼虾等养殖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2引。为了确保水体中剩余臭氧对水生生物不产生不良作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残留臭氧加以去除,一是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二是配置鼓风曝气设备等。1.3生物过滤技术处理方法

生物过滤技术是目前研究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和养殖污染控制方法的一个重要趋势。生物过滤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的吸收、代谢等作用,达到降解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目的,主要去除溶解态污染物。目前采用较多的生物过滤技术包括植物过滤、微生物过滤、动物过滤。

1.3.1植物过滤

植物过滤是指通过大型水生

植物藻类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和转移等作用,达到减少或最终消除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使受损的水生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养殖废水中如此高的N、P含量,为藻类快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元素,许多藻类只需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就能形成相当高的生物量,同时大量的C、N和P被藻体吸收。当这些藻类被收获时,营养盐就从海水中转移到陆地。从而达到了去除水产养殖环境中富营养因子N、P的目的。

Fujita报道过对3种大型藻类石莼(UIvalactuca)、浒苔(Enteromorpha)和江蓠(Gracilaria)的研究结果,当养殖在营养盐不足的环境中时,它们体内的氮库可以维持生长的天数分别为6

d、

d和14d[2¨。龙须菜(Gracilariasjoestedtii)

是江篱的一种,赵先庭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溶解无机氮浓度10-'-,75/-mol/L和溶解无机磷浓度1~15/tmol/L范围内,龙须菜的生长状况良好,可用作大规模养殖废水的净化材料[221。另外,对大型海藻营养盐吸收和同化的研究表明,同样浓度的营养盐,大型藻类对N的吸收速率大于对P的吸收速率,对NH。+一N的吸收速率大于对N0。一一N的吸收速率,并且对光的依赖性较小,而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NH。+一N又是养殖水体无机营养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因而大型藻类对环境NH。+一N具有很好的清除作用。顾宏[233等研究表明,大型海洋经济藻类孔石莼在循环养殖废水中,可去除水体中的大部分营养盐,其本身也可食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与实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微藻利用及收获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关注,微藻处理养殖废水技术也随之得到发展,如序批式微藻过滤技术(sequential

batchfiltrationof

microalgae)、微藻稀释培养技

术(dilutionofmicroalgae)[24]等为微藻的收获利用提供了技术保证。1.3.2微生物过滤

微生物过滤技术也是一种

被广泛使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它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和接触过滤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过滤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殖环境的原位修复中,主要处理底泥的有机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李卓佳[2阳用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过滤分解养殖鱼池的有机污染实验,一个月池底3~5cm的污染底质被分解。石俊艳等[263从虾池中分离出多株光合细菌,经过分离、筛选,最后选育易培养、浓度高的优良菌种,并进行了培养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COD在施菌后降低明显,平均下降1.3mg・L~,NH。一N施菌后降低

0.1,-一0.7

mg・L~,底质硫化物在施菌后明显降

低,底质总有机物也明显降低。李秋芬等[27]从虾池底质中分离、筛选出近10株虾池有机物降解菌,初步实验表明,在短时间内,可降解虾池底部有机物80%以上,这些菌株对养殖对虾没有致病作用,且其中6株可提高仔虾的成活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3.3动物过滤

主要依靠动物对有机污染物

的吸收以及对浮游藻类的摄食作用来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已有报道指出,高密度放养河蟹的水域富营养化程度很明显,可通过投放足够的滤食性贝类、某些棘皮动物等可去除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另外,投养蚤类,水蚤以藻类和有机腐屑为食,能有效除去藻类,水蚤又可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饵料被消耗;养殖田螺、河蚌,用以削减底泥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盐[2

81。

万方数据

o专论与综述

2水产养殖水生态系统修复前景展望

近年来,海水养殖水域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降低海水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利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动物及其他物理、化学等治理修复技术已经有所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多种处理工艺优化组合,进行研究;对海水养殖废水的再循环利

用进行研究。建立高度净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厂化综合生态海水养殖系统,以利于减少或避免养殖废水的排出,降低环境污染。并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循环式高密度养殖系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工厂化养殖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I"1]AntonioT,CarlosM.Environmentalimpactsofintensive

aq-

uaeulture

in

marinfe

watersEJ-I.WaterResearch。2000,34

(1):334—342

[23刘波,刘文斌.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的生物修复作用[J3.

淡水渔业,2003。33(1)lSO一53

[33方圣琼.胡雪峰。巫和听.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9)t51—54

[4]BrixH.How。green“areaquaculture,constructedwetlands

and

conventionalwastewatertreatmentsystemsEJ].WatSei

Teeh。1999。40(3)t45—50

[5]韩家波,木云雷.等.海水养殖与近海水域污染研究进展口].

水产科学,1999,18(4)140—43

[6]NijhofR.Fixedfilmnitrificationcharacteristicsinsea一、札-

ter

recirculationfishculture

ystemsEJ'1.Aquaculture,1990。

87t133—143

[7]文乐元,樊国盛.养殖废水草滤带处理系统的研究[J].草业学

报,2003.12(3)1110一113

[8]单宝田,王修林.赵中华,等.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进

展口].海洋科学。2002,26(10)l36—38

C9]王娟.范迪.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J].海洋科学,

2004,28(8)172—75

[103徐亚同,史家.张明.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EM'I.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1,178

[11]KristiansenRolv,CrippsSimonJ.Treatmentoffishfarm

wastewater

usingsandfiltration.JournalofEnvironmental

Quality.1996,25(3)1545—5S1

[12]周华,孙建歧.水产养殖业的水处理技术综述口].渔业现代

化,2000(4)t27--29

一37—

《河北渔业》2011年第4期(总第208期)

o专论与综述

[13]G.L

Palacios.M.&TiMmons.Determiningdesignparam-[21]Fujita

M.TheroleofNstatusin

regulation

transientam-

eters

for

recovery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using,sand

moniumuptakeandN

storagebymacroalgaeGraeilaria

re-

beds.AquacuhuralEngineering,2001(24)1289—299mustipita口].J

Exp

MarEcol,1985,92

1283—301

[143罗国芝.谭洪新,施正峰.等.泡沫分离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应

[22]赵先窿,刘云凌,张继辉。等.龙须菜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切

用[刀.水产科技情报,1999.26(5),202--206

步研究口].海洋水产研究.2007,28(2)123—27

[153h雪峥,曲克明。马绍赛.等.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应

[23]顾宏,徐君,张贤明.等.孔石莼对养殖废水中营养盐的吸收

用前景[J].海洋水产研究,2003。24(4):85—89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7);85—87.

[16]TimmonsB,LosordoTM.Aquaculture

water

reuse

sys—

[24]PfeifferTJ.RuschK几Anintegratedsystemformicroal-

terns:engineeringdesignand

management[C].Amsterdaml

galandnurseryseedclamculture[J].AquacuhuralEngi—

Elsevier

ScienceB

V。1994。247—279

neering,2000(24)tlS一3l

DT]SuantikaG,DhertP。RombautG.The

use

of

ozone

in

[25]李卓佳,张庆.有益馓生物改善养殖生态研究I.复合馓生物

highdensityrecirculationsystemforrotifedrs[J'1.AquaCul—

分解有机底泥及对鱼类的促生长效应[J].湛江海洋大学学tural,2001,201

135—49

报.1998.18(1)158

r18]SurnmerfehST,HankinsJA.WeberAL,etaI.Ozonation

[253石俊艳.于伟君,蜣福相.等.光合细菌优良菌株选育及在对

of

recirculatingrainbow

trout

culturesystemIn.Effects

虾养殖中的应用[刀.水产科学。1993,12(12)t6--8

on

microscreenfiltrationandwater

quatity[J].Aquaculture。

[27]李秋芬,曲克明.虾池环境生物惨复作用菌的分离与筛选

1997.158lS7—67

口].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3)1281--285.

D9]金秀琴,吴振明.养殖生物用水净化处理新技术及应用[J].

[28]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养殖生态环境的退化

渔业现代化。1998.25(2)17—9

及其生物修复(下)口].科学养鱼.2004。(3)173

[20]姜国良.用臭氧处理海水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

(收稿日期12011一02—24)

海洋科学,2001.25(3)111—12

—+嘲■H—●--.・—■H—+啪叫—-■・-_.・・叶——+_.._—●_-._—●喵———+——■-..——+——卜—■H-+——卜—-.——●_..——+——.--_.——+嘲..——+——卜-■--_.——■——+嘲■・—■H—+叶—●——+嘲■-・■H-+一

(上接第32页)

最高的时期,也是鱼种的主要生长期,这个时期11:00、下午15:oo各投喂1次,以2~3h吃完鱼种主要增长体长,是培育鱼种规格的关键时为宜,上午投喂1/3,下午投喂2/3;每次投喂后期,投喂量占全部饵料的70%左右。8月中旬检查一次食台、食场,了解鱼种的摄食情况。后投喂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较高的饵料,主4.2科学施肥

要积累脂肪以利于鱼种越冬。在7、8、9月份增夏季高温季节应施追肥,追肥应遵循“三看”加投喂次数.其饵料分配比例大致如下:7月份和少施、勤施原则,追肥以化肥为主,少施或不施20%~30%、8月份50%~60%、9月份20%。粪肥。一般每次追施化肥45~75kg/hm2、粪肥

具体的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吃食情况450---750

kg/hm2,忌一次性大量施肥。

灵活掌握。一般水色好,水质肥爽,可正常投饵,水色淡可增加投饵量,水色过浓可减少投饵5病害控制

量,并应及时注入新水。其次,鱼类争食激烈可夏季也是病害爆发和疾病流行的时期,主要正常投饵,上浮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时可减少通过以下措施减少疾病:一是提高苗种质量,改善投饵量。发现浮头预兆,应停止施肥并控制摄水环境,使用营养合适的饵料;二是正确使用药食量;正常天气上午9:00—10:00,13:00—14:物。根据药物的特性、养殖对象、水环境、天气等00、17:00—18:oo各投喂一次,夜间视具体情况情况合理使用,如定期投喂药饵,挂袋防治寄生少量投喂一次。精饵料以投下1h内吃完为度,虫,食场消毒等。

青饲料以2h吃完为准。一般精饵料每天早中(收艟日期:2010—11—03)

晚各投喂一次,青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每天上午

一38—

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 水质监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水质与毕业论文选题(13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浅析海洋渔业科学发展趋势的探讨邓
  • 浅析海洋渔业科学发展趋势的探讨邓 作者:鸥马龙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2期 摘 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也已处于世界前列.海洋渔业在我国水产总量中占有举 ...查看


  • 2016中国水产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 2016中国水产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今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与合作日益广泛,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养.保健.方便美味.新鲜成为饮食时尚. 水产品加工趋势可概括为以下5个方向: 一是 ...查看


  • 2016年生猪养殖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6-2020年中国生猪养殖市场深度调查分 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88762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关于水产品毕业论文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 系 别: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专 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 级:孙清荣团队 学生姓名:张志良 学 号:[1**********]7 指导教师:孙清荣 2017年 4 月 目录 [摘要 ...查看


  • [猪场频道]三大环保新政下 养殖场的环保之路怎么走?
  • 养殖行业经历三十几年的跌宕起伏,行业形势犹如过山车,遭受猪价.粮价.疾病.保健.种群退化等因素的严峻考验,而当下最热的无疑是养殖场环污处理,可谓谈环保色变. 政府出台的三大环保新政,其带来的巨大压力对于传统畜牧业影响巨大.通过环保重新洗牌加 ...查看


  • 关于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分析及建议_王荣宏
  • 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 115 关于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王荣宏 (重庆市大渡口区环境监测站 重庆400084) 摘 要: 作为农业大国,中 国的农村是各种自然资源坏.同时, 这部分企业中大部分都是经济效益差.能耗大.环境污以及生态系统的 ...查看


  • 国内外养猪现状
  • 1 国外养猪业现状 养猪业是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世界猪存栏数,1975年为6.84亿头,1995年达9亿头:2004年为9.50亿多头,其中中国4.80亿多头,占世界猪存栏数的一半.2006年世界猪肉总产量1.05亿吨,比1980年 ...查看


  • 2016-2022年中国蜜蜂养殖行业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咨询系列 ●基本信息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2016-2022年中国蜜蜂养殖行业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是博研咨询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