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三诊 语文参考答案(含文言翻译)

成都市201 1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项:gě/kē,jiāng/gāng,mǐ/mǐ,chà/shà;B项:jī/yī,bâi/ bâi,jū/jù;D,quàn/juàn;C项:jī/chái,tòng /dòng,mó/mú,qiâ/quâ;D项:pì/bì,piào/piāo, jiǎo/juã, xiá/xiá)

2.A(B项:珠一铢;C项:蔽一敝;D项:寇一蔻)

3.B(“纵然”有即使的意思,表假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有转折之意; 根据句意应用“固然”。“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来形容“国际足联”自己表态。“焕然一新”强调某事物经过改变,展现出新面貌,用来形容审美感受不恰当;“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4.A(整个文段的核心谈的是“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效果”,故第③句应作为首句; 第④句是对第③句的诠释;第⑤句和第①句是观点和例证的关系,其顺序应是⑤①;第②句的“它们”指代的内容是第⑥句的“大师与经典”,因此其顺序应是⑥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5.B(A.作者认为现代教肓“在推着人远离白己”,并未“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白我”;C.“不要人为干预”的说法过于绝对,不是对孩子的所有活动都不进行干预;D.“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白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原文无据)

6.D(结尾对“现代教育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没做集中论述,也没“强 调短时间难以动摇现代教育的根基”)

7.C(原文“是不可能改变的”过于绝对,“只是做小的修补和尝试”也不符合文意)

三、(6分,每小题3分)

8.C(荷:扛,担)

9.A(A.连词,表目的,“用来”;B.介词,“替”/介词,“同、跟”;C.副词,“将要”/副词,“况且”;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1(4分)桃李沿着(环绕)大堤,莲藕长满池塘,没有什么时候不鲜花盛开,这是我散步喝酒吟咏诗歌的地方。(译出大意2分,落实“缘”“花”各1分)

(2)(4分)侍御所说的苟且,就是在花园亭台间宴饮游玩这些事罢了,他要告诫世人的,不已经很多了吗?(译m大意2分,落实“苟”“燕游”各1分)

11.(4分)①赞扬李雍时非苟且之人,而能为国效力建立功业;②借此告诫世人, 强调国家尚不安定,应以国事为重,不可苟且。(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2.(5分)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答对两处给1分)

13.(8分)

(l)(4分)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情思念(2分)。《秋歌》还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冬歌》则突出了女子担忧征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达的急切心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秋歌》着眼于大的场景,通过对长安城“万户捣衣”的描写,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子群像(2分);《冬歌》着眼于小的画面,通过女子“絮征袍”的具体描写,塑造了牵挂征夫的典型形象(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14.(6分)

(l)俯察品类之盛 (2)陟罚臧否 (3)玉盘珍羞直万钱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濯清涟而不妖 (6)竹杖芒鞋轻胜马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8)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

五、(22介)

15.(4分)AC(A项“对丑恶人性的鞭挞”理解不当;C项“细腻的心理描写”错误,当为神态描写)

16.(4分)①故意激怒,耗其体力;②挑逗折磨,挫其锋芒;③抚摸安慰,缓和气氛;④动情落泪,收服雄鹰。(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7.(8分)

⑴(分)①驯服鹰,是对鹰体力和心理的煎熬;②是对生命尊严的折磨与摧残。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①表现自然的美好,与鹰的处境形成反差,反衬鹰被迫屈服的无奈与痛苦;②表现了鹰对自由的渴望,为下文鹰报复屠夫的情节作铺垫。(答出-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6分)

答案示例1:

内涵更丰富。鹰抓瞎屠夫眼睛后逃离,是对禁锢的回击和解脱,表明生命的尊严是不能被践踏的。而鹰自杀在屠夫坟前,则表明鹰和屠夫之间有着微妙的惺惺相惜的情意。屠夫因为鹰的离去郁郁而死,鹰最终因屠夫之死而坠地身亡,他们之间的契合显示出自然万物的灵性,是生命之间相互敬重的写照。

答案示例2:

构思更新巧。一是交待了屠夫与鹰的最终命运,结构更完整;二是以看似不合常理的情节与前文形成反差,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鹰抓瞎屠夫的眼睛,与鹰忠诚的性格相违背,却与鹰的本性一敌;此外,鹰最终自杀的情节看似荒诞,实则表现出自然生命的灵性。这样写更增添了作品的传奇色彩。

答案示例3:

形象更丰满。屠夫因为鹰的反抗和逃离郁郁而死,表现出他在强悍外表之下柔软的内心;鹰最终啄瞎屠夫的眼睛逃归山林,凸显了鹰不甘屈服的形象;而最终鹰自杀于屠夫坟前,可以理解为对屠夫情谊的报答。巧妙的情节安排,凸显了“人”和“鹰”的矛盾性格,更加真实、动人。

(点明确且有分析,1分;能结合文章合理分析,2分;分析透彻流畅,3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六、(10分)

19.(4分)

(l)②“‘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改为“‘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活动”

(2)④句“为”改为“的”,或改为“以„„为”

(3)⑦句“有一些影响力”改为“卓越贡献”

(4)⑨句“请您务必参加”改为“届时敬请光临”

答对一处1分。修改合理即可。

20.(6分)

答案示例1:

在《边城》恬静幽美的山水背后,隐伏着人生的深沉无奈。这种无奈不仅在人与命运的竞逐中,也在人与人的隔膜里。爷爷珍爱翠翠胜过自己的生命,却不愿直言所想;翠翠对傩送有着朦胧而纯洁的爱意,却隐藏在少女的羞怯中;顺顺怜惜翠翠祖孙俩,却因长子之殇使老船工遭受重创„„人生因多爱而多温暖,却又因多隔膜而多忧伤。如是彼此交织的矛盾,共同构成了贯穿小说的悠长的悲剧复调。

答案示例2

爱斯梅拉达这一人物寄托了雨果对于完美人性的全部理想。她符合我们关于美女的一切想象:褐色的长发、纤细轻盈的腰肢、天籁般迷人的歌声„„她更有着一颗纯洁、善良和坚贞的心:给在日光下受鞭答曝晒的劫持过她的加西莫多送水喝,为救落难诗人甘果瓦挺身而出答应与之结婚,对侍卫长弗比斯忠贞不渝以生命投入的爱„„与其说爱斯梅拉达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不如说是一朵绽放在雨果理想深处的神圣的人性之花。

答案示例3:

从《三国演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伦理观——“忠”的沿袭和演变。越骑校尉伍孚为刺杀擅行废立的董卓而身首异处,车骑将军董承为反对曹操专权僭越而被灭三族„„他们无不是在用生命去捍卫“有死无贰”的正统规范。但在遵循之外,我们亦不难发现背叛与反动。刘备与关羽“兄弟而主臣”,周仓以“唯有德者居之”回击鲁肃,李恢公然宣称“贤臣择主而事”„„所以,《三国演义》是一块研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流变的活化石。

(自选角度合理赏析作品,2分;结构完整且符合要求,2分;修辞运用得当,2分。若赏析内容与所选文本不一致,该题不给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评分要求。

文言翻译(仅供参考):

莱芜的侍御李雍时拜访我并请求说:‚我在城北建了一个园子,它的中亭叫‘可以’。槐树和柏树都长得很茂盛,花和竹分别排列,凿开池塘捕鱼,嶙峋的石头耸立在阴凉的树下,这就是我住宿的地方。它东边的亭子叫学稼。种上梨树枣树,混杂栽种柿子树、杏树,亭后修整土地、筑造场地,铲除茅草结庐安居,沟渠和田埂交错,鸡犬都能辨识路途,这就是我辛苦劳作的成果。园子西边的亭子叫学圃。栽植桑树形成绿荫,种菜能够用来避暑,淘去井中污泥形成池塘,土地得以更加肥沃,茂盛的树木生长在周围,瓜果杂乱,这就是我平时所食用的东西。改变方向向南,其中有间房子叫则喜,双层的窗户有助于光线更明亮,古琴和书籍靠着柱子,这是我抱膝而坐、幽居独处的地方。梅树盘结回旋,编成篱笆,聚集生长,向四周扩展,香雾纷杂,梅树的上端写着‚梅花深处‛。园子东边栽种桃树李树,西边种杏树,交错遮蔽,半隐半现,是梅花外部的屏障,以此来表明我自比于梅花之志。园子的北部则是老树枝叶披覆,茂盛的树林重重叠叠,园中小径蜿蜒没有尽头,深远如进入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又折向西北,地势忽然向下,流水下泻,清池深广,高大的树木覆盖着它,就像眉毛附着在人脸上。桃李环绕大堤,莲藕长满池塘,没有什么时候不鲜花盛开,没有一个晚上没有明月,这是我边走边喝酒吟诗的地方。所有的亭子合起来命名为聊且园。你一定要替我为它写一个记。‛

我想李侍御负书担橐,插笔于冠,供职皇宫,今天将要去云中、上谷间巡行,向

那些种族部落宣扬威力,一座小山、一片沟壑,哪里是他应该有的事情呢?东边的夷人还没有平定,很短的时间就攻克了我河东地区,(礼记上说: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士大夫的耻辱,不仅在四郊有很多危机,又哪里是宴饮游乐的丰足呢?李侍御把园命名为聊且。聊且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就是苟且随便的意思。现今苟且的人很多,在朝廷上苟且国家的大政方针就会受损,在边防方面苟且法令就会受到损毁。侍御所说的苟且,就是在花园亭台间宴饮游玩这些事罢了,他要告诫世人的,不已经很多了吗?如果从依附于止足之义的角度来说,像公子荆所说,他对于取名聊且,本来就不相违背,所谓睡同一个枕头却有不同的梦的情况就是应该的,那用什么来阐发侍御的意图呢?李侍御全力为君王,替天子收复河东旧地,确定对满人的声讨,使我们这些人能拿着毛笔,做太平盛世的幸运之人。将来有一天,裹着头巾,拄着拐杖,到东海之滨来拜访李侍御,坐在这园子里,并查访其旧迹,并因为我了解到这番话,那种快乐又是怎样的呢?

天启元年四月初五日记。

成都市201 1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项:gě/kē,jiāng/gāng,mǐ/mǐ,chà/shà;B项:jī/yī,bâi/ bâi,jū/jù;D,quàn/juàn;C项:jī/chái,tòng /dòng,mó/mú,qiâ/quâ;D项:pì/bì,piào/piāo, jiǎo/juã, xiá/xiá)

2.A(B项:珠一铢;C项:蔽一敝;D项:寇一蔻)

3.B(“纵然”有即使的意思,表假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有转折之意; 根据句意应用“固然”。“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来形容“国际足联”自己表态。“焕然一新”强调某事物经过改变,展现出新面貌,用来形容审美感受不恰当;“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4.A(整个文段的核心谈的是“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效果”,故第③句应作为首句; 第④句是对第③句的诠释;第⑤句和第①句是观点和例证的关系,其顺序应是⑤①;第②句的“它们”指代的内容是第⑥句的“大师与经典”,因此其顺序应是⑥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5.B(A.作者认为现代教肓“在推着人远离白己”,并未“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白我”;C.“不要人为干预”的说法过于绝对,不是对孩子的所有活动都不进行干预;D.“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白我、激发非常态意识体验这些内容为基础”原文无据)

6.D(结尾对“现代教育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没做集中论述,也没“强 调短时间难以动摇现代教育的根基”)

7.C(原文“是不可能改变的”过于绝对,“只是做小的修补和尝试”也不符合文意)

三、(6分,每小题3分)

8.C(荷:扛,担)

9.A(A.连词,表目的,“用来”;B.介词,“替”/介词,“同、跟”;C.副词,“将要”/副词,“况且”;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1(4分)桃李沿着(环绕)大堤,莲藕长满池塘,没有什么时候不鲜花盛开,这是我散步喝酒吟咏诗歌的地方。(译出大意2分,落实“缘”“花”各1分)

(2)(4分)侍御所说的苟且,就是在花园亭台间宴饮游玩这些事罢了,他要告诫世人的,不已经很多了吗?(译m大意2分,落实“苟”“燕游”各1分)

11.(4分)①赞扬李雍时非苟且之人,而能为国效力建立功业;②借此告诫世人, 强调国家尚不安定,应以国事为重,不可苟且。(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2.(5分)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答对两处给1分)

13.(8分)

(l)(4分)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情思念(2分)。《秋歌》还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冬歌》则突出了女子担忧征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达的急切心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秋歌》着眼于大的场景,通过对长安城“万户捣衣”的描写,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子群像(2分);《冬歌》着眼于小的画面,通过女子“絮征袍”的具体描写,塑造了牵挂征夫的典型形象(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14.(6分)

(l)俯察品类之盛 (2)陟罚臧否 (3)玉盘珍羞直万钱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濯清涟而不妖 (6)竹杖芒鞋轻胜马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8)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

五、(22介)

15.(4分)AC(A项“对丑恶人性的鞭挞”理解不当;C项“细腻的心理描写”错误,当为神态描写)

16.(4分)①故意激怒,耗其体力;②挑逗折磨,挫其锋芒;③抚摸安慰,缓和气氛;④动情落泪,收服雄鹰。(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7.(8分)

⑴(分)①驯服鹰,是对鹰体力和心理的煎熬;②是对生命尊严的折磨与摧残。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①表现自然的美好,与鹰的处境形成反差,反衬鹰被迫屈服的无奈与痛苦;②表现了鹰对自由的渴望,为下文鹰报复屠夫的情节作铺垫。(答出-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6分)

答案示例1:

内涵更丰富。鹰抓瞎屠夫眼睛后逃离,是对禁锢的回击和解脱,表明生命的尊严是不能被践踏的。而鹰自杀在屠夫坟前,则表明鹰和屠夫之间有着微妙的惺惺相惜的情意。屠夫因为鹰的离去郁郁而死,鹰最终因屠夫之死而坠地身亡,他们之间的契合显示出自然万物的灵性,是生命之间相互敬重的写照。

答案示例2:

构思更新巧。一是交待了屠夫与鹰的最终命运,结构更完整;二是以看似不合常理的情节与前文形成反差,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鹰抓瞎屠夫的眼睛,与鹰忠诚的性格相违背,却与鹰的本性一敌;此外,鹰最终自杀的情节看似荒诞,实则表现出自然生命的灵性。这样写更增添了作品的传奇色彩。

答案示例3:

形象更丰满。屠夫因为鹰的反抗和逃离郁郁而死,表现出他在强悍外表之下柔软的内心;鹰最终啄瞎屠夫的眼睛逃归山林,凸显了鹰不甘屈服的形象;而最终鹰自杀于屠夫坟前,可以理解为对屠夫情谊的报答。巧妙的情节安排,凸显了“人”和“鹰”的矛盾性格,更加真实、动人。

(点明确且有分析,1分;能结合文章合理分析,2分;分析透彻流畅,3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六、(10分)

19.(4分)

(l)②“‘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改为“‘品牌中国总评榜’评选活动”

(2)④句“为”改为“的”,或改为“以„„为”

(3)⑦句“有一些影响力”改为“卓越贡献”

(4)⑨句“请您务必参加”改为“届时敬请光临”

答对一处1分。修改合理即可。

20.(6分)

答案示例1:

在《边城》恬静幽美的山水背后,隐伏着人生的深沉无奈。这种无奈不仅在人与命运的竞逐中,也在人与人的隔膜里。爷爷珍爱翠翠胜过自己的生命,却不愿直言所想;翠翠对傩送有着朦胧而纯洁的爱意,却隐藏在少女的羞怯中;顺顺怜惜翠翠祖孙俩,却因长子之殇使老船工遭受重创„„人生因多爱而多温暖,却又因多隔膜而多忧伤。如是彼此交织的矛盾,共同构成了贯穿小说的悠长的悲剧复调。

答案示例2

爱斯梅拉达这一人物寄托了雨果对于完美人性的全部理想。她符合我们关于美女的一切想象:褐色的长发、纤细轻盈的腰肢、天籁般迷人的歌声„„她更有着一颗纯洁、善良和坚贞的心:给在日光下受鞭答曝晒的劫持过她的加西莫多送水喝,为救落难诗人甘果瓦挺身而出答应与之结婚,对侍卫长弗比斯忠贞不渝以生命投入的爱„„与其说爱斯梅拉达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不如说是一朵绽放在雨果理想深处的神圣的人性之花。

答案示例3:

从《三国演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伦理观——“忠”的沿袭和演变。越骑校尉伍孚为刺杀擅行废立的董卓而身首异处,车骑将军董承为反对曹操专权僭越而被灭三族„„他们无不是在用生命去捍卫“有死无贰”的正统规范。但在遵循之外,我们亦不难发现背叛与反动。刘备与关羽“兄弟而主臣”,周仓以“唯有德者居之”回击鲁肃,李恢公然宣称“贤臣择主而事”„„所以,《三国演义》是一块研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流变的活化石。

(自选角度合理赏析作品,2分;结构完整且符合要求,2分;修辞运用得当,2分。若赏析内容与所选文本不一致,该题不给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评分要求。

文言翻译(仅供参考):

莱芜的侍御李雍时拜访我并请求说:‚我在城北建了一个园子,它的中亭叫‘可以’。槐树和柏树都长得很茂盛,花和竹分别排列,凿开池塘捕鱼,嶙峋的石头耸立在阴凉的树下,这就是我住宿的地方。它东边的亭子叫学稼。种上梨树枣树,混杂栽种柿子树、杏树,亭后修整土地、筑造场地,铲除茅草结庐安居,沟渠和田埂交错,鸡犬都能辨识路途,这就是我辛苦劳作的成果。园子西边的亭子叫学圃。栽植桑树形成绿荫,种菜能够用来避暑,淘去井中污泥形成池塘,土地得以更加肥沃,茂盛的树木生长在周围,瓜果杂乱,这就是我平时所食用的东西。改变方向向南,其中有间房子叫则喜,双层的窗户有助于光线更明亮,古琴和书籍靠着柱子,这是我抱膝而坐、幽居独处的地方。梅树盘结回旋,编成篱笆,聚集生长,向四周扩展,香雾纷杂,梅树的上端写着‚梅花深处‛。园子东边栽种桃树李树,西边种杏树,交错遮蔽,半隐半现,是梅花外部的屏障,以此来表明我自比于梅花之志。园子的北部则是老树枝叶披覆,茂盛的树林重重叠叠,园中小径蜿蜒没有尽头,深远如进入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又折向西北,地势忽然向下,流水下泻,清池深广,高大的树木覆盖着它,就像眉毛附着在人脸上。桃李环绕大堤,莲藕长满池塘,没有什么时候不鲜花盛开,没有一个晚上没有明月,这是我边走边喝酒吟诗的地方。所有的亭子合起来命名为聊且园。你一定要替我为它写一个记。‛

我想李侍御负书担橐,插笔于冠,供职皇宫,今天将要去云中、上谷间巡行,向

那些种族部落宣扬威力,一座小山、一片沟壑,哪里是他应该有的事情呢?东边的夷人还没有平定,很短的时间就攻克了我河东地区,(礼记上说: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士大夫的耻辱,不仅在四郊有很多危机,又哪里是宴饮游乐的丰足呢?李侍御把园命名为聊且。聊且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就是苟且随便的意思。现今苟且的人很多,在朝廷上苟且国家的大政方针就会受损,在边防方面苟且法令就会受到损毁。侍御所说的苟且,就是在花园亭台间宴饮游玩这些事罢了,他要告诫世人的,不已经很多了吗?如果从依附于止足之义的角度来说,像公子荆所说,他对于取名聊且,本来就不相违背,所谓睡同一个枕头却有不同的梦的情况就是应该的,那用什么来阐发侍御的意图呢?李侍御全力为君王,替天子收复河东旧地,确定对满人的声讨,使我们这些人能拿着毛笔,做太平盛世的幸运之人。将来有一天,裹着头巾,拄着拐杖,到东海之滨来拜访李侍御,坐在这园子里,并查访其旧迹,并因为我了解到这番话,那种快乐又是怎样的呢?

天启元年四月初五日记。


相关文章

  •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①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② 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 ...查看


  •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反思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反思 作者:叶梅生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年第06期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然而 ...查看


  • 高考考前语文最后15天复习方法谈
  • 如何充分利用考前15天这段有限的时间获得复习效率的"极大值",是我们需认真把握的. 概括地说,把握作文内容的选择和思想立意,把握现代文阅读的"两条线",认准古诗词鉴赏的"三个点", ...查看


  • 狼子野心阅读答案及文言翻译
  •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狼子野心阅读答案及文言翻译.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狼子野心 ...查看


  • 文言文语句翻译教案
  • 文言文语句翻译 朱明秀 一.考纲要求 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要求是: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 B级)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考点阐释 理解并 ...查看


  • 2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 出师表 (一) [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 ...查看


  • 高考语文冲刺:研读试卷看题型梳理试题找不足
  • 部分考生认为"语文靠平时积累,是慢功夫",语言素养当然不是一日之功,但如果单从应试的角度看,研究答题规律,弥补知识漏洞很有必要,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复习对语文高考成绩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考生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1.研读高考试 ...查看


  • 成都七中学霸的语文经
  • 学霸的语文经 论玩好语文的 N 种方法 成都七中 / 清华大学 江昊懋 要写语文学习的经验真是一件令人惶恐的事, 因为一个人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需要很长时间来检验的,仅仅是一些比较高的语文考试成绩或许只能说明一小部分.更何况北大那边还有像康 ...查看


  • 07-12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文言文答案
  • 07-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07年全国卷1 三.(9分,每小题3分) 8.答案:D 解析:挠的意思是屈服不是阻碍. 9.答案: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①为皇上所言,排除了B,D由A,C差别可知③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