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研究計劃 王陽明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一、前言: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哲學体系中兩個重要的觀念。陽明在他的著作中論及「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處甚多,有些地方甚且明說「知行合一」之「知」、即為「致良知」,之「良知」。可見「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非常密切。有些學者認為「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兩者在實質上是相同的。有些學者卻認為「明明德」與「致良知」是一事。有的學者則認為「心即理」、「致良知」都是「知行合一」。說法不一。究竟「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為何?我特別將各家的說法比對來看,試圖整理出「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

二、各個學者的說法

首先來看看學者們對「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說法。馮友蘭說:「王守仁講良知並不是一般地講認識論。「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這個「行」也不是一般的行。他講「知行合一」,並不是一般地講認識和行為的關係,也不是一般地講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他所講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頁215)馮友蘭認為"良知"與"行"是認識論上的意義,是正確的。他在這裡只是簡單地說"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並沒有詳細論述「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為何是一樣的觀念。

蒙培元與馮友蘭有相同的看法,他也認為「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他說:「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也就是他的致良知說。」又說:「良知是意識本體,即主觀精神;致良知是意識的發現流行,即主觀精神的實現。二者是體用本末關係。知行關係同樣如此。良知之外無知,致良知之外無行。因此知行也是合一的。」(以上見《理學的演變》頁348)蒙培元以「良知」與「致良知」的關係比「知」,「行」的關係,進一步說,「良知之外無知,致良知之外無行」。接著他引原文,闡論「知」,「行」確是合一的,而且「知行」都是良知的功用。這樣看來,「良知」似乎是「知」、「行」可以「合一」的本體根據,「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蒙培元似乎是承繼馮友蘭的說法,而加以發揮。其實許多大陸學者,都有類似的看法,在此只舉蒙培元為例。

勞思光並不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反認為「明明德」與「致良知」是一事。他論「致良知」說:「陽明之工夫論,則以「致良知」一語為中心。」他認為「致良知」為成德工夫之實踐歷程,又以「致知」與「格物」互不相離,引「陽明告徐愛語」証「物」為「行為」,格物為「正行為」,由此論「致知在格物」一義,遂有「知行合一」之說。

他論「知行合一」時,以「知」為「知善知惡」的「良知」,「行」則是意念由發動至展開而成為行為之整個歷程。他並以「良知」與「意志」間應有及本可有之貫通狀態,為陽明「知行合一」的本旨,並指出陽明於二者(知與行)可貫通之可能處,只注意於「隔斷」一面的問題。勞思光接著說「良知」與「意志」(即知、行)何以不貫通,他認為這涉及「致良知」中「致」宇的實義。「貫通」即是落實處,也即是「合一」 。

他的結語說:「"致知","誠意","格物"等工夫之一貫性與『知行』 之"本然"意義之 『合一』 互相映現。」

勞思光以「知」是「良知」,「行」為「意志」,「合一」為「致」,也就是"貫通",可見他並不以「致良知」即為「知行合一」,他只說:「知行合一"與"致知"與"誠意"之一貫性,實為一理之兩種說法。」

他認為「致良知」與「明明德」為一事。他說:「(明明德的)特點則在於與 『親民』 有文獻上之關聯,故可直通往文化制度問題,不似"致良知"可作為一純道德觀念看。」他引証:「是其一體之仁也,對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由此可見,明德乃人心本有之「仁心」或「公心」小人亦有此心,只是為私慾所蔽,遂不能顯現此能力。明明德,即為去私慾之義:「是故苟無私慾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也。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至此,「明明德」與「致良知」之相似處,再明顯不過了,"明德"與"良知"同為本体意義之「大公之心」,「明」與「致」同為去私之工夫。"致良知"與"明明德"一比較,似可視為原為一事。其實勞思光此種說法,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舊編中亦有論及。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舊編中以《大學問》為王陽明講學之主要意思,他引《大學問 》:「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謂良知者也。」認為「"明明德"」,「親民」皆是 「致良知」,亦即是"致知"。」為何舊編至新編會有此種轉變,不得而知。若以舉証而言,則舊編所引《大學問》似乎較能代表陽明的主要意思。馮友蘭論「知行合一」也只說:「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吾人必致良知於行為,而後良知之知,方為完成。此陽明知行合一"之說之主要意思也。」此處也沒有說,「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司徒興(大陸學者)認為"心即理","致良知"都是「知行合一」的意思,他引黃宗羲《明儒學案》:「先生以聖人之學;心學也,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訓,不得不言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以知識為知,則輕浮而不實,故必以力行為工夫。良知感應神速,無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作例証,並以此發揮,論'心即理","致良知"都是知行合一"。

他說,「陽明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等命題」,「其中,"物","事指的是人的行為」,「心之本体即是良知,所以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就等於「知外無行」。「知外無行」實質上就是知行合一"。他說: 「"致良知"這個命題和知行合一"的命題,在本質上也是相同的。」他認為黃宗羲早已點破此點: 「"致"字即是"行"字。」另外,他也引陽明對「知行合一」的論述: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謂良知也。孰無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致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為一也。」

研究計劃 王陽明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一、前言: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哲學体系中兩個重要的觀念。陽明在他的著作中論及「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處甚多,有些地方甚且明說「知行合一」之「知」、即為「致良知」,之「良知」。可見「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非常密切。有些學者認為「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兩者在實質上是相同的。有些學者卻認為「明明德」與「致良知」是一事。有的學者則認為「心即理」、「致良知」都是「知行合一」。說法不一。究竟「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為何?我特別將各家的說法比對來看,試圖整理出「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

二、各個學者的說法

首先來看看學者們對「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說法。馮友蘭說:「王守仁講良知並不是一般地講認識論。「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這個「行」也不是一般的行。他講「知行合一」,並不是一般地講認識和行為的關係,也不是一般地講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他所講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頁215)馮友蘭認為"良知"與"行"是認識論上的意義,是正確的。他在這裡只是簡單地說"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並沒有詳細論述「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為何是一樣的觀念。

蒙培元與馮友蘭有相同的看法,他也認為「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他說:「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也就是他的致良知說。」又說:「良知是意識本體,即主觀精神;致良知是意識的發現流行,即主觀精神的實現。二者是體用本末關係。知行關係同樣如此。良知之外無知,致良知之外無行。因此知行也是合一的。」(以上見《理學的演變》頁348)蒙培元以「良知」與「致良知」的關係比「知」,「行」的關係,進一步說,「良知之外無知,致良知之外無行」。接著他引原文,闡論「知」,「行」確是合一的,而且「知行」都是良知的功用。這樣看來,「良知」似乎是「知」、「行」可以「合一」的本體根據,「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蒙培元似乎是承繼馮友蘭的說法,而加以發揮。其實許多大陸學者,都有類似的看法,在此只舉蒙培元為例。

勞思光並不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反認為「明明德」與「致良知」是一事。他論「致良知」說:「陽明之工夫論,則以「致良知」一語為中心。」他認為「致良知」為成德工夫之實踐歷程,又以「致知」與「格物」互不相離,引「陽明告徐愛語」証「物」為「行為」,格物為「正行為」,由此論「致知在格物」一義,遂有「知行合一」之說。

他論「知行合一」時,以「知」為「知善知惡」的「良知」,「行」則是意念由發動至展開而成為行為之整個歷程。他並以「良知」與「意志」間應有及本可有之貫通狀態,為陽明「知行合一」的本旨,並指出陽明於二者(知與行)可貫通之可能處,只注意於「隔斷」一面的問題。勞思光接著說「良知」與「意志」(即知、行)何以不貫通,他認為這涉及「致良知」中「致」宇的實義。「貫通」即是落實處,也即是「合一」 。

他的結語說:「"致知","誠意","格物"等工夫之一貫性與『知行』 之"本然"意義之 『合一』 互相映現。」

勞思光以「知」是「良知」,「行」為「意志」,「合一」為「致」,也就是"貫通",可見他並不以「致良知」即為「知行合一」,他只說:「知行合一"與"致知"與"誠意"之一貫性,實為一理之兩種說法。」

他認為「致良知」與「明明德」為一事。他說:「(明明德的)特點則在於與 『親民』 有文獻上之關聯,故可直通往文化制度問題,不似"致良知"可作為一純道德觀念看。」他引証:「是其一體之仁也,對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由此可見,明德乃人心本有之「仁心」或「公心」小人亦有此心,只是為私慾所蔽,遂不能顯現此能力。明明德,即為去私慾之義:「是故苟無私慾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也。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至此,「明明德」與「致良知」之相似處,再明顯不過了,"明德"與"良知"同為本体意義之「大公之心」,「明」與「致」同為去私之工夫。"致良知"與"明明德"一比較,似可視為原為一事。其實勞思光此種說法,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舊編中亦有論及。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舊編中以《大學問》為王陽明講學之主要意思,他引《大學問 》:「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謂良知者也。」認為「"明明德"」,「親民」皆是 「致良知」,亦即是"致知"。」為何舊編至新編會有此種轉變,不得而知。若以舉証而言,則舊編所引《大學問》似乎較能代表陽明的主要意思。馮友蘭論「知行合一」也只說:「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吾人必致良知於行為,而後良知之知,方為完成。此陽明知行合一"之說之主要意思也。」此處也沒有說,「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司徒興(大陸學者)認為"心即理","致良知"都是「知行合一」的意思,他引黃宗羲《明儒學案》:「先生以聖人之學;心學也,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訓,不得不言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以知識為知,則輕浮而不實,故必以力行為工夫。良知感應神速,無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作例証,並以此發揮,論'心即理","致良知"都是知行合一"。

他說,「陽明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等命題」,「其中,"物","事指的是人的行為」,「心之本体即是良知,所以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就等於「知外無行」。「知外無行」實質上就是知行合一"。他說: 「"致良知"這個命題和知行合一"的命題,在本質上也是相同的。」他認為黃宗羲早已點破此點: 「"致"字即是"行"字。」另外,他也引陽明對「知行合一」的論述: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謂良知也。孰無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致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為一也。」


相关文章

  • 王阳明_知行合一_本体论解读
  • 2010/4 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解读 肖剑平 摘 要:"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查看


  •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概括起来就只这16字
  •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来源于理学又超越理学,创立颇具特色的心学,其本质或核心内容是良知.其基本观点是把人视为道德主体,并主要通过心即理.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人.良知及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系列命题展开,再辅以讲学等实践活动.这 ...查看


  • 知行合一的核心就是"诚"
  • 我们当前社会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要将人心和人的根本追求,从利益.从功利转变成爱和良知. 现今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以功利为出发点,做事情先要看有没有利益,有利益就做,有多大的利益就花多大的力气.现在我们国家的道德观念出现了 ...查看


  • 我读王阳明
  • 我读王阳明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亦不可小觑,因王阳明的心学皆从事上练所得„„为什么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心学的世纪呢?因为知行合一及"致良知"到现在还需要,常说知难行易,但行真的就容 ...查看


  • 王阳明心学 1
  • 哲学家王阳明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摘 要:王阳明心学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是对心的经验的现象诠释学之理解,另一方面是对经验之心的理想价值如何得以全面实现和发展的超验批评,其最终目的是使"心"达到善与真的状 ...查看


  • 王阳明和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行是知之始"--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教育观的转变 王阳明提出了"知是行之始"的观点.他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其论据是"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 ...查看


  • 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六次重要转折点:读[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 在说本书<王阳明的六次突围>之前,不得不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的名字的来历便是来自于王阳明的"心学".陶行知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quo ...查看


  • 王阳明心学浅谈
  • 王阳明心学浅论 前言: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王阳明心学作为本次期末作业课题,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作者在此书中将王阳明誉为"明朝第一 ...查看


  • 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 通常阳明心学是作为被批判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形象出现在教科书中的,这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来说的.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哲学,阳明心学是明代中叶之后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响远播日本等国.王阳明的学说,大致由三个方面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