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玮久在秦中阅读答案(武汉市2013年中考试题)

武汉市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

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

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

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

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

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

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é):恐惧。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上从之 从:听从

B.将吏亦心轻之 轻:轻松

C.何足为异 足:值得

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益:更加

9.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吾欲之南海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公与之乘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

12.填空。(共10分,每空2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中的“汗青”

指的是“ 史册 ”,该句表现了诗人 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

武汉市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

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

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

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

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

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

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é):恐惧。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上从之 从:听从

B.将吏亦心轻之 轻:轻松

C.何足为异 足:值得

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益:更加

9.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吾欲之南海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公与之乘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

12.填空。(共10分,每空2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中的“汗青”

指的是“ 史册 ”,该句表现了诗人 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


相关文章

  • 2013武汉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12-201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第I 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 轩榭 冗杂r ǒng 飞黄腾达 郑重其事zh èng . ...查看


  • 表现阅读答案
  •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玮用兵智慧的一组是 ①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②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 ③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④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⑤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⑥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 ] A. ① ...查看


  • 归田录阅读答案
  • 李文定公迪罢陕西都转运使还朝,是时真宗方议东封西祀,修太平事业.知秦州曾玮奏羌人潜谋入寇,请大益兵为备.上大怒,以为玮虚张虏势,恐惧朝廷,以求益兵.以迪新自陕西还,召见,示以玮奏,问其虚实,欲斩玮以戒妄言者.文定从容奏曰:"玮武人 ...查看


  • 专题九古代诗歌赏析
  • 专题九 1.(2013江苏,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 ...查看


  • 中考试卷分析
  • 武汉市 2013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武汉市2013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在试卷构成上,基本上与往年保持一致.2013武汉市中考英语四调试卷分为 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分值85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35分),全卷共有120分. 笔试 ...查看


  • 2013诗歌鉴赏题目
  • 日志正文 201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 标签: 高考语文 2013-06-18 07:55阅读(1372)评论(0 201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 刘祖义 整理 一.(新课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 ...查看


  • [送秦中诸人引]阅读答案
  • 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