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美国是最大的发达
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守成大国。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中美如何相处,不仅关乎双边,更关乎全人类。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好、发展好中美关系,让中美两国人民放心,让世
界各国人民安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2013年6月7日,中美元首在美国加州庄园会晤,双方确认共同构建新型
大国关系,并明晰了其内涵、勾画了其路径。“庄园会晤”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开启了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中美要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如何构建新型大
国关系?我们在这里帮助大家解读。
当今世界,
全球化、
信息化的发展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
各国相互依存和
利益交融的程度前所未有,
同时也面临层出不穷的各种挑战,
任何国家都不能够
单打独斗,需要携手。中国因此积极的和“一批大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
不仅要与美国等传统大国之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也要与印度、
巴西等新兴大国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新方向。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新的理念和主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 社会共同利益。
一、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是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提出的一个概念,于
2012
年
11
月被写进中共十八大报告。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
家关系,
拓宽合作领域,
妥善处理分歧,
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
关系。
”
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
新崛起的大国和守成的大国之间总会猜疑、
对抗甚至不惜诉诸战争,
最终导致国际体系的更替。
从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和斯巴达争霸,
到二战后的美苏
争霸,还没有一个反例能打破这一魔咒。
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就是要打破这
一怪圈。
1
、
定义:
是以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
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人民网
新型大国关系,
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
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
的重大创新。
2
、新型大国关系与传统大国关系的区别(新在那里)
传统大国关系:
“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必然对抗、必然冲突,甚至导
致战争。
新型大国关系:超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走向对抗冲突的旧模 式,开创大国间对话合作的新局面。
(
1
)不能打仗:出发点和归属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努力为 自身发展创造和平、稳定、友好、合作的外部环境。
(
2
)强调合作:不是“你输我赢”
的零和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
3
)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共同利益,使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
4
)建设性地管控分歧,化挑战为合作的契机。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提倡的中美外交发展方向。
1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由来:
2010
年
5
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提出,
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2012
年
2
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提出,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不断取得新进展,
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
21
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
这
是国家领导人首次正式向美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012
年
5
月,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发
表了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作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他强调,无论国际
风云如何变幻,
无论中美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发展,
双方都应该坚定推进合作伙伴
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国家元首就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进行的阐述,
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此
后,
“新型大国关系”一词在中美关系语境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成了中美高层交 往的必谈话题。
2012
年
11
月,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
“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
达国家关系,
拓宽合作领域,
妥善处理分歧,
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
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3
年,中美两国完成了领导层换届,中美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美国先后派出多位高官访华,
中美关系发展继续呈现积极势头。
在会见美国国务
卿克里时,
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
他表示,
希望双方不断
充实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
走出一条平等互信、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新型
大国关系之路。
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时,
习近平则表示,
双
方应该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
系,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
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尝试,是在系统总结过去
40
年中美关系基本经验、
全面审视当今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置身迅速崛起阶段的中国对美外交的新思考, 是中美破解历史上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新实践, 体现
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2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2013
年
6
月
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
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在“庄园会晤”中双方确认共同构建新型大
国关系,并明晰了其内涵、勾画了其路径。中美元首“庄园会晤”
,是两国在努
力跳出历史怪圈,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上的重要一步。总之,这是一次战略性、建
设性、
历史性的会晤,
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和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稳定
与繁荣都将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作了精辟概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 重;合作共赢。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
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 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 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我国前驻印大使、前外交部政研室主任裴远颖:
“不冲突、不对抗”是新型
大国关系的“新”之所在,是新型大国关系同传统大国关系本质区别,是指前者
不会像后者那样走向冲突、
对抗、
冷战甚至热战,
这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
目标。
“互相尊重”
,
即尊重对方的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
这是确立新型大国关系
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合作共赢”
,
即在互信基础上互利互动,
这是维系和发展新
型大国关系的最佳途径。
美国问题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
新型大国关
系的底线,就是要跳出传统大国崛起导致一战的悲剧,所以“不冲突不对抗”是
新型大国关系的底线。
在底线之上,
双方的具体做法就是相互尊重,
尽量发展合
作机会。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说,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为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确立了 方向和目标,
即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以相互尊重为基础,
以合作
共赢为目标;注重合作,同时也不回避分歧。
杨洁篪:
要本着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的精神推进这一关系。
相互尊重是基础,
意味着中美应切实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尊重各自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尊
重各自利益和差异性,最终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
杨洁篪指出,合作共赢是目的。当前中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 交融格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必须摒弃“你输我赢”的
零和思维,
不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利益,
而应追求共同发展,
互利
双赢。
美国总统奥巴马则表示,中国继续和平发展非常符合美国利益。如果中国成 功,
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并使中国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
双方可以共同应对许
多全球性挑战。当前美中双方面临着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的独一无二机遇。
“我将致力于不错失这一良机。
”奥巴马说。
这是一个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对未来彼此关系的战略定位,
它们共同做出了
历史抉择,即以合作而非对抗、和平而非战争的方式共存共处。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
对抗的关系,
也不同于冷战
结束之后美国仍然维持的同盟关系。
换言之,
这是一种在新形势下中美作为两个
大国本应该建立的正常国家关系。
三、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具备的条件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
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事在人为。
”习近平从政治意愿、合
作基础、
对话沟通机制、
民意基础、
合作空间等
5
个方面表达了对中美新型大国
关系的信心。
第一、双方都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
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有突破大国兴衰历史宿命、
构建和平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
政治意愿和历史使命感。
中美两国领导人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升。
进入
21
世纪,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和谐世界”理念、
“和平发展道路”
、
“命运共同体”意识、
“合作共赢”思想,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和构想正是这一系
列新思想、新理念的延续与深化。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载券 852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美国是最大的发达
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守成大国。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中美如何相处,不仅关乎双边,更关乎全人类。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好、发展好中美关系,让中美两国人民放心,让世
界各国人民安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2013年6月7日,中美元首在美国加州庄园会晤,双方确认共同构建新型
大国关系,并明晰了其内涵、勾画了其路径。“庄园会晤”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开启了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中美要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如何构建新型大
国关系?我们在这里帮助大家解读。
当今世界,
全球化、
信息化的发展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
各国相互依存和
利益交融的程度前所未有,
同时也面临层出不穷的各种挑战,
任何国家都不能够
单打独斗,需要携手。中国因此积极的和“一批大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
不仅要与美国等传统大国之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也要与印度、
巴西等新兴大国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新方向。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新的理念和主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 社会共同利益。
一、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是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提出的一个概念,于
2012
年
11
月被写进中共十八大报告。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
家关系,
拓宽合作领域,
妥善处理分歧,
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
关系。
”
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
新崛起的大国和守成的大国之间总会猜疑、
对抗甚至不惜诉诸战争,
最终导致国际体系的更替。
从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和斯巴达争霸,
到二战后的美苏
争霸,还没有一个反例能打破这一魔咒。
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就是要打破这
一怪圈。
1
、
定义:
是以相互尊重、
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
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人民网
新型大国关系,
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
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
的重大创新。
2
、新型大国关系与传统大国关系的区别(新在那里)
传统大国关系:
“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必然对抗、必然冲突,甚至导
致战争。
新型大国关系:超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走向对抗冲突的旧模 式,开创大国间对话合作的新局面。
(
1
)不能打仗:出发点和归属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努力为 自身发展创造和平、稳定、友好、合作的外部环境。
(
2
)强调合作:不是“你输我赢”
的零和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
3
)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共同利益,使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
4
)建设性地管控分歧,化挑战为合作的契机。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提倡的中美外交发展方向。
1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由来:
2010
年
5
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提出,
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2012
年
2
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提出,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不断取得新进展,
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
21
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
这
是国家领导人首次正式向美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012
年
5
月,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发
表了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作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他强调,无论国际
风云如何变幻,
无论中美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发展,
双方都应该坚定推进合作伙伴
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国家元首就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进行的阐述,
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此
后,
“新型大国关系”一词在中美关系语境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成了中美高层交 往的必谈话题。
2012
年
11
月,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
“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
达国家关系,
拓宽合作领域,
妥善处理分歧,
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
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3
年,中美两国完成了领导层换届,中美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美国先后派出多位高官访华,
中美关系发展继续呈现积极势头。
在会见美国国务
卿克里时,
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
他表示,
希望双方不断
充实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
走出一条平等互信、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新型
大国关系之路。
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时,
习近平则表示,
双
方应该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
系,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
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尝试,是在系统总结过去
40
年中美关系基本经验、
全面审视当今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置身迅速崛起阶段的中国对美外交的新思考, 是中美破解历史上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新实践, 体现
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2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2013
年
6
月
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
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在“庄园会晤”中双方确认共同构建新型大
国关系,并明晰了其内涵、勾画了其路径。中美元首“庄园会晤”
,是两国在努
力跳出历史怪圈,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上的重要一步。总之,这是一次战略性、建
设性、
历史性的会晤,
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和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稳定
与繁荣都将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作了精辟概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 重;合作共赢。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
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 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 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我国前驻印大使、前外交部政研室主任裴远颖:
“不冲突、不对抗”是新型
大国关系的“新”之所在,是新型大国关系同传统大国关系本质区别,是指前者
不会像后者那样走向冲突、
对抗、
冷战甚至热战,
这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
目标。
“互相尊重”
,
即尊重对方的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
这是确立新型大国关系
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合作共赢”
,
即在互信基础上互利互动,
这是维系和发展新
型大国关系的最佳途径。
美国问题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
新型大国关
系的底线,就是要跳出传统大国崛起导致一战的悲剧,所以“不冲突不对抗”是
新型大国关系的底线。
在底线之上,
双方的具体做法就是相互尊重,
尽量发展合
作机会。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说,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为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确立了 方向和目标,
即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以相互尊重为基础,
以合作
共赢为目标;注重合作,同时也不回避分歧。
杨洁篪:
要本着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的精神推进这一关系。
相互尊重是基础,
意味着中美应切实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尊重各自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尊
重各自利益和差异性,最终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
杨洁篪指出,合作共赢是目的。当前中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 交融格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必须摒弃“你输我赢”的
零和思维,
不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利益,
而应追求共同发展,
互利
双赢。
美国总统奥巴马则表示,中国继续和平发展非常符合美国利益。如果中国成 功,
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并使中国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
双方可以共同应对许
多全球性挑战。当前美中双方面临着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的独一无二机遇。
“我将致力于不错失这一良机。
”奥巴马说。
这是一个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对未来彼此关系的战略定位,
它们共同做出了
历史抉择,即以合作而非对抗、和平而非战争的方式共存共处。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
对抗的关系,
也不同于冷战
结束之后美国仍然维持的同盟关系。
换言之,
这是一种在新形势下中美作为两个
大国本应该建立的正常国家关系。
三、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具备的条件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
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事在人为。
”习近平从政治意愿、合
作基础、
对话沟通机制、
民意基础、
合作空间等
5
个方面表达了对中美新型大国
关系的信心。
第一、双方都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
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有突破大国兴衰历史宿命、
构建和平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
政治意愿和历史使命感。
中美两国领导人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升。
进入
21
世纪,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和谐世界”理念、
“和平发展道路”
、
“命运共同体”意识、
“合作共赢”思想,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和构想正是这一系
列新思想、新理念的延续与深化。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0下载券 852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