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当代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1951年出版后,曾一度引起 “霍尔顿热”、“塞林格工业”现象,虽跨越世纪至今仍魅力不减。本文突破了将霍尔顿视为反英雄的传统观念,以新的视角审视霍尔顿的心路历程,阐释了在精神救赎的旅程中主人公英雄式的回归。
关键词:觉醒 自我救赎 精神复苏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小说在出版的最初几个月就引来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其的评论文章超过了200多份。在中国,《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最早由施咸荣先生翻译,随后经历了两个显著阶段,即1993年之前的译介、初步研究阶段和1994年之后的深入研究和勃兴阶段。在本人收集到的大量关于《麦》的文献中,评论者们从不同立场,以不同方法,对《麦》进行了评论,可谓见仁见智,各有道理。在这些文献中,大多数的作者将霍尔顿描绘成反英雄式的人物:他敏感脆弱,焦躁不安,更是个愤世嫉俗的青年。在他所处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被虚伪和欺骗所包围,可是他无力改变,他只能彷徨、放纵,也只能选择逃离现实世界。大多数作者认为,小说的结局――霍尔顿结束三天两夜的流浪生活并被送入精神病院,其实是他反抗的失败,是他最终向成人世界的妥协。然而,如果我们从一种新的视角再去审视《麦》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霍尔顿是一个真正的“西西弗斯式”的英雄,他对虚伪社会的反抗是因为他的觉醒;他要逃离是因为他要去寻找精神的家园;他的回归是因为他的顿悟,他要用他的爱和一切人类最本真、最纯真的情感去重新拥抱世界。他的彷徨、他的苦闷正是人类精神自我救赎的必经阶段。《麦》正是通过对霍尔顿流浪经历的描述,揭示了人类精神经历炼狱般的洗礼而顿悟,并最终实现精神上的自我救赎的历程。
二 霍尔顿的觉醒
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等一系列变化,而人类在时代的震荡中却沦为了机器的附庸、金钱的奴隶,传统价值观中的正直、善良、勤劳、勇敢被异化, 冷漠、堕落、虚伪开始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麦》中善良、敏感的霍尔顿冷静地观察和分析着这个“假模假样”的成人世界,他撕下了虚伪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现代的、复杂的、都市化的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异化;人所受到的精神污染。
小说中三次提到了中央公园的湖以及湖中栖居的鸭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会给人安宁,正如儿童回到母亲身边所享受到的温馨。加斯东・巴士拉曾说:
“在任何记忆的深处都有静止的水。在宇宙中,静止的水是一片宁静,一片安定。世界在静止的水中休息。在静止的水前,梦想的人加入了世界的休息。”
但是这本应带给人们安宁的湖水是什么样的呢?它只是一个为市民而修建的地处市中心的休闲公园里的人造湖而已。我们不难设想它的四周高楼林立,人声嘈杂,喧嚣的世界中其实安宁难觅。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在挣扎之时,在热切的寻求精神支柱之时,也只能向这样的人造湖寻求心灵的安慰,这是对人类的嘲讽,同时也证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疏离到了何等地步。
人的灵魂难以向自然寻求栖居之所,更不可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中觅得慰藉,因为人类的心灵渠道早已被物质文化所壅塞。在这混沌的世界中,霍尔顿仍然保持着清醒,他对社会的控诉也正中要害:他看透了校长哈斯的处事方法――巴结有钱的人,忽视贫穷的人。在小说中,他是这样说的:
“学校里的校长哈斯先生就是我生平见到的最最假仁假义的杂种。比老绥摩还在坏十倍。比如说,到了星期天,有些学生的家长开了汽车来接自己的孩子,老哈斯就跑来跑去跟他们每个人握手。还像个娼妇似的巴结人。……你真该看看他怎样对待跟我同室的那个学生的父母。我是说要是学生的母亲显得太胖或者粗野,或者学生的父亲凑巧是那种穿着宽肩膀衣服和粗俗的黑白两色鞋的人,那时候老哈斯就只跟他们握一下手,假惺惺地朝着他们微微一笑。然后就一径去跟别的学生的父母讲话,一谈也许就是半个小时。”
校长哈斯势力虚伪的嘴脸跃然纸上。但可悲的是,校长哈斯的处事原则却在当时的社会具有普适性。霍尔顿把成人世界的丑恶一一摆在我们眼前,他让我们看到了奥森贝格的伪善;钢琴家欧尼的油腔滑调;埃德蒙旅馆中变态家伙们的丑行等等。在这异化的世界中霍尔顿逐渐觉醒,他要探寻一条人类的自我救赎之路,要让人免于精神污染,要让人的心灵能够有栖居之所。霍尔顿是渺小的,可他却像西西弗斯一样有着坚定的意志,他的觉醒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救赎的一线曙光。
三 霍尔顿的力量源泉
身处异化的世界,霍尔顿犹如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在精神的荒原中承受着孤独痛苦。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这条荆棘丛生的救赎之路上执着前行呢?是人类的爱与同情的美好品质将他从绝望中拯救出来,并指引他走出精神困境,最终重新建立了对生活的信心。
表面上,霍尔顿愤世嫉俗、离经叛道,是个不折不扣的叛逆青年,他的行为不被社会所接纳。但是细读小说后,我们却可以看到霍尔顿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他的心中充满着爱,他爱死去的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他的女友琴、陌生的玩耍的孩子们,甚至中央公园湖里的鸭子和鱼。小说叙述了弟弟病故后霍尔顿的反应:
“他死的那天晚上我睡在汽车房里,用拳头把那些混账玻璃窗全都打碎了,光是为了出气。我甚至还想把那年夏天买的那辆旅行汽车上的玻璃也都打碎,可我的手已经鲜血淋漓,使不出劲了。”
年少的霍尔顿用这种方式宣泄了他的痛苦。而弟弟的死留下的阴霾在霍尔顿日后的生活中似乎也挥之不去,“现在到了阴雨天,我那只手仍要作痛……”。他对妹妹的爱更是表达得真真切切,“你这一辈子再也不会见到那么漂亮、那么聪明的孩子。”小说中还有多处他对妹妹菲比的夸赞。甚至在他极度沮丧之时,他也会想到要给“老菲比”打个电话聊聊自己的苦闷。对那些陌生的小孩,他也有一份爱。例如,他担心独自走在马路边上的小孩和那些有可能“跌下悬崖的”小孩们。这些都证明了他的博爱。儿童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质,主人公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保护恰恰体现了他对人类美好品质的呼唤和追寻。人类只有保持这种纯真的品质,人类的精神世界才不会受到污染,才能最终走出精神危机。小说中能够体现主人公同情心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小说开头有一段对病中的斯宾塞老师的描述,虽然作者使用了“反感”、“不喜欢”等词汇,可就是这些词汇折射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对年老之人的深深同情。甚至在他成绩不及格面对被学校开除的命运时,他还在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他妈的写那信只是为了安慰他,好让他不给我及格的时候不至于太难受。”在中央火车站,他把十元钱捐给了两位清贫的修女;在学校,为了不让家境贫寒的同学产生自卑感,他将自己的名牌手提箱塞到了床底下。爱与同情让霍尔顿发现了生活中弥足珍贵的东西,这种爱与同情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个体的,而是对全人类的深层次的爱。热爱人类的本真品质,以及同情人类所遭受的精神苦难的这种深层的爱和同情引导着霍尔顿走向了精神复苏,也昭示着人类美好精神的复苏。
四 霍尔顿的胜利
饱受精神创伤的霍尔顿在人类的爱的引领下走向了精神复苏,但要实现精神上的真正自我救赎,达到“大彻大悟”,他还需借助禅学的启示。众所周知,20世纪的西方人经历着精神危机,为了寻找解救精神危机的出路,很多西方人士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塞林格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国著名佛教理论家陈兵说:
“禅作为佛教建立的根据,旨在通过内向性调心的锻炼,究身心世界之奥秘,如实认识自己,开发本性潜能,迸发出超越性的般若智慧,解脱以生死为中心的一切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最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长乐我净的涅彼岸,从而净化人心,‘庄严国土’”。
就是这样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塞林格,而《麦》的创作初期正值日本学者铃木大拙的《佛学文集》在美国首次出版,西方学者中也因此掀起了研习禅学的热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塞林格的作品中留下了很多佛学的印迹。
在《麦》中,作者实际上描述了一个孤独宗教朝圣者的心路历程,这位孤独的行者就是霍尔顿。面对虚伪的社会,霍尔顿无力改变,所以他苦闷、他彷徨、他放纵,甚至想逃离。但他却从未放弃自己心中的追寻,他以西西弗斯的精神追寻着人类空灵澄澈的心灵世界,并最终得到了顿悟,实现了涅再生。
霍尔顿虽身处崇尚物质的社会,却憧憬和向往着与世隔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在纽约的一间酒吧里,他对女友萨丽说:
“咱们可以住在林中小屋里……咱们可以在溪边什么地方住着……到冬天咱们可以亲自去打柴。老天爷,我们能过多么美好的生活!”。
佛教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常常借山水来托禅机,在山水中顿悟澄心自在的本来面目,借山水体悟万境圆通超越物我的禅机。霍尔顿对自然的向往正是他达到顿悟境界的前提条件。霍尔顿想着要去西部“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找一个同我一样又聋又哑的姑娘。……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小屋里。”霍尔顿心中的西部隐喻了他苦苦追寻的彼岸世界,在纯洁的彼岸世界中没有任何精神的污染,因为他不说不听,他不受虚伪世态人情的影响。他不仅有登上彼岸世界的愿望,更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慈悲之心。大乘佛教认为,在解脱道上,慈悲不仅是修行的法门之一,它本身就是佛性。何谓慈悲?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
“慈名爱念众生,当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五道中受种种身苦、心苦。”
正悟成佛必须透过慈悲的实践才能实现。霍尔顿用他的爱、宽容、同情心向我们证明了他的慈悲之心。更为重要的是,他所展现出来的爱是一种人类深层次的博爱。对此,作者在小说中有着清晰的描述: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是霍尔顿赋予自己的使命,他想用他的慈悲之心去保护每一个孩子,更是要保护人类纯真美好的本质。经过一次一次的洗礼,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并最终在雨中瞬间顿悟,“我心里实在快乐极了。”在雨中,霍尔顿享受到了心灵的虚明澄静的喜悦与解脱。至此,我们终于看见了作者描绘的一幅完整的英雄肖像――一位悬崖边上的英雄,他具有西西弗斯的坚韧品质,他怀揣慈悲之心,他肩负神圣的使命,他的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只有那些顿悟的人才能具有。
五 结语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进行评论,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很多评论者从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麦》做了深刻的剖析。很多人认为霍尔顿在经过了一系列精神上的斗争和挣扎之后最终还是向虚伪的成人世界妥协了。但当我们从佛教禅学的角度去评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作者真正向我们展示的,其实是一个人如何在信仰缺失、颓废萎靡的混沌社会中自净其心从而实现自身生命变革的过程。可以说,佛教禅学对塞林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一点在他日后的作品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塞林格,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2] 曾敏昊:《小湖、麦田、西部:霍尔顿心灵的栖息所
――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三处重要之地》,《英语研究》,2008年第1期。
[3]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版。
作者简介:赫易,女,1977―,辽宁本溪人,辽宁大学外语学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工作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摘要美国当代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1951年出版后,曾一度引起 “霍尔顿热”、“塞林格工业”现象,虽跨越世纪至今仍魅力不减。本文突破了将霍尔顿视为反英雄的传统观念,以新的视角审视霍尔顿的心路历程,阐释了在精神救赎的旅程中主人公英雄式的回归。
关键词:觉醒 自我救赎 精神复苏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小说在出版的最初几个月就引来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其的评论文章超过了200多份。在中国,《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最早由施咸荣先生翻译,随后经历了两个显著阶段,即1993年之前的译介、初步研究阶段和1994年之后的深入研究和勃兴阶段。在本人收集到的大量关于《麦》的文献中,评论者们从不同立场,以不同方法,对《麦》进行了评论,可谓见仁见智,各有道理。在这些文献中,大多数的作者将霍尔顿描绘成反英雄式的人物:他敏感脆弱,焦躁不安,更是个愤世嫉俗的青年。在他所处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被虚伪和欺骗所包围,可是他无力改变,他只能彷徨、放纵,也只能选择逃离现实世界。大多数作者认为,小说的结局――霍尔顿结束三天两夜的流浪生活并被送入精神病院,其实是他反抗的失败,是他最终向成人世界的妥协。然而,如果我们从一种新的视角再去审视《麦》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霍尔顿是一个真正的“西西弗斯式”的英雄,他对虚伪社会的反抗是因为他的觉醒;他要逃离是因为他要去寻找精神的家园;他的回归是因为他的顿悟,他要用他的爱和一切人类最本真、最纯真的情感去重新拥抱世界。他的彷徨、他的苦闷正是人类精神自我救赎的必经阶段。《麦》正是通过对霍尔顿流浪经历的描述,揭示了人类精神经历炼狱般的洗礼而顿悟,并最终实现精神上的自我救赎的历程。
二 霍尔顿的觉醒
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等一系列变化,而人类在时代的震荡中却沦为了机器的附庸、金钱的奴隶,传统价值观中的正直、善良、勤劳、勇敢被异化, 冷漠、堕落、虚伪开始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麦》中善良、敏感的霍尔顿冷静地观察和分析着这个“假模假样”的成人世界,他撕下了虚伪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现代的、复杂的、都市化的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异化;人所受到的精神污染。
小说中三次提到了中央公园的湖以及湖中栖居的鸭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会给人安宁,正如儿童回到母亲身边所享受到的温馨。加斯东・巴士拉曾说:
“在任何记忆的深处都有静止的水。在宇宙中,静止的水是一片宁静,一片安定。世界在静止的水中休息。在静止的水前,梦想的人加入了世界的休息。”
但是这本应带给人们安宁的湖水是什么样的呢?它只是一个为市民而修建的地处市中心的休闲公园里的人造湖而已。我们不难设想它的四周高楼林立,人声嘈杂,喧嚣的世界中其实安宁难觅。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在挣扎之时,在热切的寻求精神支柱之时,也只能向这样的人造湖寻求心灵的安慰,这是对人类的嘲讽,同时也证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疏离到了何等地步。
人的灵魂难以向自然寻求栖居之所,更不可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中觅得慰藉,因为人类的心灵渠道早已被物质文化所壅塞。在这混沌的世界中,霍尔顿仍然保持着清醒,他对社会的控诉也正中要害:他看透了校长哈斯的处事方法――巴结有钱的人,忽视贫穷的人。在小说中,他是这样说的:
“学校里的校长哈斯先生就是我生平见到的最最假仁假义的杂种。比老绥摩还在坏十倍。比如说,到了星期天,有些学生的家长开了汽车来接自己的孩子,老哈斯就跑来跑去跟他们每个人握手。还像个娼妇似的巴结人。……你真该看看他怎样对待跟我同室的那个学生的父母。我是说要是学生的母亲显得太胖或者粗野,或者学生的父亲凑巧是那种穿着宽肩膀衣服和粗俗的黑白两色鞋的人,那时候老哈斯就只跟他们握一下手,假惺惺地朝着他们微微一笑。然后就一径去跟别的学生的父母讲话,一谈也许就是半个小时。”
校长哈斯势力虚伪的嘴脸跃然纸上。但可悲的是,校长哈斯的处事原则却在当时的社会具有普适性。霍尔顿把成人世界的丑恶一一摆在我们眼前,他让我们看到了奥森贝格的伪善;钢琴家欧尼的油腔滑调;埃德蒙旅馆中变态家伙们的丑行等等。在这异化的世界中霍尔顿逐渐觉醒,他要探寻一条人类的自我救赎之路,要让人免于精神污染,要让人的心灵能够有栖居之所。霍尔顿是渺小的,可他却像西西弗斯一样有着坚定的意志,他的觉醒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救赎的一线曙光。
三 霍尔顿的力量源泉
身处异化的世界,霍尔顿犹如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在精神的荒原中承受着孤独痛苦。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这条荆棘丛生的救赎之路上执着前行呢?是人类的爱与同情的美好品质将他从绝望中拯救出来,并指引他走出精神困境,最终重新建立了对生活的信心。
表面上,霍尔顿愤世嫉俗、离经叛道,是个不折不扣的叛逆青年,他的行为不被社会所接纳。但是细读小说后,我们却可以看到霍尔顿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他的心中充满着爱,他爱死去的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他的女友琴、陌生的玩耍的孩子们,甚至中央公园湖里的鸭子和鱼。小说叙述了弟弟病故后霍尔顿的反应:
“他死的那天晚上我睡在汽车房里,用拳头把那些混账玻璃窗全都打碎了,光是为了出气。我甚至还想把那年夏天买的那辆旅行汽车上的玻璃也都打碎,可我的手已经鲜血淋漓,使不出劲了。”
年少的霍尔顿用这种方式宣泄了他的痛苦。而弟弟的死留下的阴霾在霍尔顿日后的生活中似乎也挥之不去,“现在到了阴雨天,我那只手仍要作痛……”。他对妹妹的爱更是表达得真真切切,“你这一辈子再也不会见到那么漂亮、那么聪明的孩子。”小说中还有多处他对妹妹菲比的夸赞。甚至在他极度沮丧之时,他也会想到要给“老菲比”打个电话聊聊自己的苦闷。对那些陌生的小孩,他也有一份爱。例如,他担心独自走在马路边上的小孩和那些有可能“跌下悬崖的”小孩们。这些都证明了他的博爱。儿童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质,主人公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保护恰恰体现了他对人类美好品质的呼唤和追寻。人类只有保持这种纯真的品质,人类的精神世界才不会受到污染,才能最终走出精神危机。小说中能够体现主人公同情心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小说开头有一段对病中的斯宾塞老师的描述,虽然作者使用了“反感”、“不喜欢”等词汇,可就是这些词汇折射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对年老之人的深深同情。甚至在他成绩不及格面对被学校开除的命运时,他还在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他妈的写那信只是为了安慰他,好让他不给我及格的时候不至于太难受。”在中央火车站,他把十元钱捐给了两位清贫的修女;在学校,为了不让家境贫寒的同学产生自卑感,他将自己的名牌手提箱塞到了床底下。爱与同情让霍尔顿发现了生活中弥足珍贵的东西,这种爱与同情不仅仅是针对某个个体的,而是对全人类的深层次的爱。热爱人类的本真品质,以及同情人类所遭受的精神苦难的这种深层的爱和同情引导着霍尔顿走向了精神复苏,也昭示着人类美好精神的复苏。
四 霍尔顿的胜利
饱受精神创伤的霍尔顿在人类的爱的引领下走向了精神复苏,但要实现精神上的真正自我救赎,达到“大彻大悟”,他还需借助禅学的启示。众所周知,20世纪的西方人经历着精神危机,为了寻找解救精神危机的出路,很多西方人士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塞林格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国著名佛教理论家陈兵说:
“禅作为佛教建立的根据,旨在通过内向性调心的锻炼,究身心世界之奥秘,如实认识自己,开发本性潜能,迸发出超越性的般若智慧,解脱以生死为中心的一切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最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长乐我净的涅彼岸,从而净化人心,‘庄严国土’”。
就是这样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塞林格,而《麦》的创作初期正值日本学者铃木大拙的《佛学文集》在美国首次出版,西方学者中也因此掀起了研习禅学的热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塞林格的作品中留下了很多佛学的印迹。
在《麦》中,作者实际上描述了一个孤独宗教朝圣者的心路历程,这位孤独的行者就是霍尔顿。面对虚伪的社会,霍尔顿无力改变,所以他苦闷、他彷徨、他放纵,甚至想逃离。但他却从未放弃自己心中的追寻,他以西西弗斯的精神追寻着人类空灵澄澈的心灵世界,并最终得到了顿悟,实现了涅再生。
霍尔顿虽身处崇尚物质的社会,却憧憬和向往着与世隔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在纽约的一间酒吧里,他对女友萨丽说:
“咱们可以住在林中小屋里……咱们可以在溪边什么地方住着……到冬天咱们可以亲自去打柴。老天爷,我们能过多么美好的生活!”。
佛教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常常借山水来托禅机,在山水中顿悟澄心自在的本来面目,借山水体悟万境圆通超越物我的禅机。霍尔顿对自然的向往正是他达到顿悟境界的前提条件。霍尔顿想着要去西部“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找一个同我一样又聋又哑的姑娘。……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小屋里。”霍尔顿心中的西部隐喻了他苦苦追寻的彼岸世界,在纯洁的彼岸世界中没有任何精神的污染,因为他不说不听,他不受虚伪世态人情的影响。他不仅有登上彼岸世界的愿望,更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慈悲之心。大乘佛教认为,在解脱道上,慈悲不仅是修行的法门之一,它本身就是佛性。何谓慈悲?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
“慈名爱念众生,当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五道中受种种身苦、心苦。”
正悟成佛必须透过慈悲的实践才能实现。霍尔顿用他的爱、宽容、同情心向我们证明了他的慈悲之心。更为重要的是,他所展现出来的爱是一种人类深层次的博爱。对此,作者在小说中有着清晰的描述: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是霍尔顿赋予自己的使命,他想用他的慈悲之心去保护每一个孩子,更是要保护人类纯真美好的本质。经过一次一次的洗礼,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并最终在雨中瞬间顿悟,“我心里实在快乐极了。”在雨中,霍尔顿享受到了心灵的虚明澄静的喜悦与解脱。至此,我们终于看见了作者描绘的一幅完整的英雄肖像――一位悬崖边上的英雄,他具有西西弗斯的坚韧品质,他怀揣慈悲之心,他肩负神圣的使命,他的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只有那些顿悟的人才能具有。
五 结语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进行评论,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很多评论者从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麦》做了深刻的剖析。很多人认为霍尔顿在经过了一系列精神上的斗争和挣扎之后最终还是向虚伪的成人世界妥协了。但当我们从佛教禅学的角度去评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作者真正向我们展示的,其实是一个人如何在信仰缺失、颓废萎靡的混沌社会中自净其心从而实现自身生命变革的过程。可以说,佛教禅学对塞林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一点在他日后的作品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塞林格,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2] 曾敏昊:《小湖、麦田、西部:霍尔顿心灵的栖息所
――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三处重要之地》,《英语研究》,2008年第1期。
[3] 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版。
作者简介:赫易,女,1977―,辽宁本溪人,辽宁大学外语学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工作单位:沈阳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