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轻敲乡间瓦
杨崇演
没有瓦的乡间,怎能叫乡间?
烟雨逢秋,撑一把伞,游走在江南乡间,怀想着,寻寻觅觅它的形影踪迹。 粉墙黛瓦,秦砖汉瓦,楚楚然,千古江南的标签。遥想当年,乡间多泥,经火嘶鸣,转世为瓦。瓦共泥一色。喝了糯米酒的汉子,扁担颤然,一匹一匹新瓦上房梁。喜悦的笑堆满农人沧桑的皱纹,一杯杯自家酿的米酒斟满招待亲友,为大半生劳碌的杰作庆功。
看瓦匠们砌瓦,如读一种多米诺骨牌的艺术。一片一片瓦斜躺在屋顶,定格下来,像极了秋收时节农人在田间地头躺着休憩的姿势。弧状的瓦片是坚定笃实的集体主义者,你搀着我,我扶着你,排排横横;哪片在上,哪片在下,从不过问;谁枕着谁,谁搭着谁,任凭瓦匠——瓦,凸起来和凹下去的瓦,紧紧相扣,团结在炊烟缓缓上升的乡村,构成了烟雨江南独特的风景线。
幼时,最喜欢瓦上烟了——细细的,一丝一丝,一缕一缕,一圈一圈,斜风拂过,袅袅然。眨眼工夫,如梦如幻的烟影便薄薄地覆盖在村庄之上,缠裹着村庄的细草和大树。
瓦上还有什么风景呢?瓦上草,一看便知是鸟们的得意之作;梧桐的落叶,上演一段缠绵的“化蝶”;晒晾的鱼鲞,飘出一股股腥然的海味;对了,还有鸟——麻雀,鸽子,喜鹊,燕子„„瓦,是它们的栖息之地——闲然散步,密谈恋爱,卿卿我我,物人和谐两相忘。
瓦下谛听檐雨瓦韵,铮铮然作响。淅淅沥沥的,是小雨;噼噼啪啪的,是雨势增大;密密匝匝的,是大雨滂沱了。大人拎来一两只水桶,盛来的雨水拖地、洗菜、洗衣服。但听得最后一颗雨珠从瓦当之上“嗒——”一声滴进水桶,太阳出来了。孩子们按捺不住,呼朋引伴地踢瓦、打水漂去了。
踢瓦者,跳格子或跳房子,一块瓦片足矣,女孩比较拿手,跳起来轻盈如燕,很美很可爱的模样;打水漂者,齐聚水塘边,男孩子的强项,孜孜然,看谁打得远,赛谁打的水漂数多,一片瓦在飞,飞出一串串涟漪,串缀起欢乐的童年。
一页瓦片,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露打、霜欺、雪冻„„年深日久,该揭瓦了。架好梯子,请来的瓦匠爬上屋顶,东边的瓦质疏松了整整,西边的瓦沟有落叶了捡捡,屋角的瓦缝有土了清清„„雨再来,没有任何破绽可寻——这,就是瓦的力量,是家最坚实的最温暖的保护伞。人生的安慰和生命的依偎全在此了。
住在乡下的瓦屋里,日子不富裕,精神却富有。闲时坐看,瓦缝里摇摆着的瓦楞花,随风灿然;静时卧听,瓦屋成了被雨滴敲响的键盘,天地悠然;爱时斟品,“一春梦雨常飘瓦”之类的诗句,诗意、禅味萦然。
晨光夕月里,瓦檐下出入往来的,总是农人荷锄肩犁戴笠的身影。晚归的瓦屋下,总有温暖的灯光散逸——男人咂嘴抿着温热的米酒,女人低头纳着鞋底,一针一针地拉扯着麻线,不时地用针在头发上擦一下。生活的厚实,可亲,永记心间。
天上的雪,该是为了瓦在地上千年的等待应约而来的吧!一朵朵雪花飘落下来,优雅,宁静,蹑手蹑脚的。翌日大早,惊喜于瓦与雪的黑白简约,赞叹于大红对联的明媚娟秀。这样的景致,最宜江南。最诗意的当属瓦楞的冰凌,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圆圆方方,透透亮亮„„顺手掰下一块噙在嘴里,就着阳光,权当冬天的下午茶——有太阳的味道呢。
当下,现代城市文明遗弃了瓦片。可是,没有了瓦片的遮蔽,又何处去躲开那一身乡愁的烟雨潮湿?!
烟雨轻敲乡间瓦
杨崇演
没有瓦的乡间,怎能叫乡间?
烟雨逢秋,撑一把伞,游走在江南乡间,怀想着,寻寻觅觅它的形影踪迹。 粉墙黛瓦,秦砖汉瓦,楚楚然,千古江南的标签。遥想当年,乡间多泥,经火嘶鸣,转世为瓦。瓦共泥一色。喝了糯米酒的汉子,扁担颤然,一匹一匹新瓦上房梁。喜悦的笑堆满农人沧桑的皱纹,一杯杯自家酿的米酒斟满招待亲友,为大半生劳碌的杰作庆功。
看瓦匠们砌瓦,如读一种多米诺骨牌的艺术。一片一片瓦斜躺在屋顶,定格下来,像极了秋收时节农人在田间地头躺着休憩的姿势。弧状的瓦片是坚定笃实的集体主义者,你搀着我,我扶着你,排排横横;哪片在上,哪片在下,从不过问;谁枕着谁,谁搭着谁,任凭瓦匠——瓦,凸起来和凹下去的瓦,紧紧相扣,团结在炊烟缓缓上升的乡村,构成了烟雨江南独特的风景线。
幼时,最喜欢瓦上烟了——细细的,一丝一丝,一缕一缕,一圈一圈,斜风拂过,袅袅然。眨眼工夫,如梦如幻的烟影便薄薄地覆盖在村庄之上,缠裹着村庄的细草和大树。
瓦上还有什么风景呢?瓦上草,一看便知是鸟们的得意之作;梧桐的落叶,上演一段缠绵的“化蝶”;晒晾的鱼鲞,飘出一股股腥然的海味;对了,还有鸟——麻雀,鸽子,喜鹊,燕子„„瓦,是它们的栖息之地——闲然散步,密谈恋爱,卿卿我我,物人和谐两相忘。
瓦下谛听檐雨瓦韵,铮铮然作响。淅淅沥沥的,是小雨;噼噼啪啪的,是雨势增大;密密匝匝的,是大雨滂沱了。大人拎来一两只水桶,盛来的雨水拖地、洗菜、洗衣服。但听得最后一颗雨珠从瓦当之上“嗒——”一声滴进水桶,太阳出来了。孩子们按捺不住,呼朋引伴地踢瓦、打水漂去了。
踢瓦者,跳格子或跳房子,一块瓦片足矣,女孩比较拿手,跳起来轻盈如燕,很美很可爱的模样;打水漂者,齐聚水塘边,男孩子的强项,孜孜然,看谁打得远,赛谁打的水漂数多,一片瓦在飞,飞出一串串涟漪,串缀起欢乐的童年。
一页瓦片,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露打、霜欺、雪冻„„年深日久,该揭瓦了。架好梯子,请来的瓦匠爬上屋顶,东边的瓦质疏松了整整,西边的瓦沟有落叶了捡捡,屋角的瓦缝有土了清清„„雨再来,没有任何破绽可寻——这,就是瓦的力量,是家最坚实的最温暖的保护伞。人生的安慰和生命的依偎全在此了。
住在乡下的瓦屋里,日子不富裕,精神却富有。闲时坐看,瓦缝里摇摆着的瓦楞花,随风灿然;静时卧听,瓦屋成了被雨滴敲响的键盘,天地悠然;爱时斟品,“一春梦雨常飘瓦”之类的诗句,诗意、禅味萦然。
晨光夕月里,瓦檐下出入往来的,总是农人荷锄肩犁戴笠的身影。晚归的瓦屋下,总有温暖的灯光散逸——男人咂嘴抿着温热的米酒,女人低头纳着鞋底,一针一针地拉扯着麻线,不时地用针在头发上擦一下。生活的厚实,可亲,永记心间。
天上的雪,该是为了瓦在地上千年的等待应约而来的吧!一朵朵雪花飘落下来,优雅,宁静,蹑手蹑脚的。翌日大早,惊喜于瓦与雪的黑白简约,赞叹于大红对联的明媚娟秀。这样的景致,最宜江南。最诗意的当属瓦楞的冰凌,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圆圆方方,透透亮亮„„顺手掰下一块噙在嘴里,就着阳光,权当冬天的下午茶——有太阳的味道呢。
当下,现代城市文明遗弃了瓦片。可是,没有了瓦片的遮蔽,又何处去躲开那一身乡愁的烟雨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