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李 娟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识记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列举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渐进式模式的历史探究学习“三步法”: 了解—理解—见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视频《虎门销烟》引起学生兴趣,并设问: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由此问题引出本课。

2、新课讲授:三个环节

(1)第一环节:“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阶段特征)——自主探究——识记基础知识

①自主探究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完成战前中英力量对比表格) ②自主探究二:鸦片战争的概况

③自主探究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设计意图:老师提供基础知识结构的表格,由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书本找出大概史实并完成表格;设置问题连接到合作探究①②③)

(2)第二环节:“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①合作探究一:

通过展示图片:战前中英在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设计问题: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设计该问题的主要意图在于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看其本质,也就是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如何把答案答的既简洁又准确。

②合作探究二:

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同时展开课堂讨论:该不该重建圆明新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三则材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及中国战败的原因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向学生传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

③合作探究三:

利用两则材料加深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发动者及影响等方面去分析。)

(3)第三环节:见解(史海启迪——感情升华)

利用电影《鸦片战争》的片头语: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进行感情升华。(播放背景音乐)

两次鸦片战争还给我们共同的教训和启示: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百年史是贫穷落后屈辱 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 改变,亡我之心没变,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振兴中华,坚持改革开放,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

展示图片:对比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课后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对我来说是非常失败的,归纳起来,存在以下不足:1、课堂设计环节繁琐,内容多而杂,以致于整堂课都在赶时间,由于时间紧张,处理过程过急,使得讨论、学生分享交流的时间以及学生为主体活动的时间较少。2、课件制作不够精美,以致于在播放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3、有些重点处理得比较模糊,如:对于《南京条约》的影响讲解不够全面。(还是因为时间不够)4、对材料的剖析和讲解,不够深刻。5、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不是很规范;对学生的点评,语言不够精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学没有捷径可走,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的课,课前必须要充分备课,课堂设计要精简。提问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设问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层层递进。另外,应该提供相应思考的“载体”,实现“论从史出,论从证出”。(这样课堂上学生就不会卡壳,教学时间就会更充分。)当然,在教学艺术和课堂语言上我还要狠下功夫,尽量让自己更快的成熟起来!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李 娟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识记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列举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渐进式模式的历史探究学习“三步法”: 了解—理解—见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视频《虎门销烟》引起学生兴趣,并设问: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由此问题引出本课。

2、新课讲授:三个环节

(1)第一环节:“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阶段特征)——自主探究——识记基础知识

①自主探究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完成战前中英力量对比表格) ②自主探究二:鸦片战争的概况

③自主探究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设计意图:老师提供基础知识结构的表格,由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书本找出大概史实并完成表格;设置问题连接到合作探究①②③)

(2)第二环节:“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①合作探究一:

通过展示图片:战前中英在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设计问题: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设计该问题的主要意图在于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看其本质,也就是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如何把答案答的既简洁又准确。

②合作探究二:

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同时展开课堂讨论:该不该重建圆明新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三则材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及中国战败的原因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向学生传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

③合作探究三:

利用两则材料加深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发动者及影响等方面去分析。)

(3)第三环节:见解(史海启迪——感情升华)

利用电影《鸦片战争》的片头语: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进行感情升华。(播放背景音乐)

两次鸦片战争还给我们共同的教训和启示: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百年史是贫穷落后屈辱 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 改变,亡我之心没变,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振兴中华,坚持改革开放,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

展示图片:对比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课后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对我来说是非常失败的,归纳起来,存在以下不足:1、课堂设计环节繁琐,内容多而杂,以致于整堂课都在赶时间,由于时间紧张,处理过程过急,使得讨论、学生分享交流的时间以及学生为主体活动的时间较少。2、课件制作不够精美,以致于在播放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3、有些重点处理得比较模糊,如:对于《南京条约》的影响讲解不够全面。(还是因为时间不够)4、对材料的剖析和讲解,不够深刻。5、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不是很规范;对学生的点评,语言不够精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学没有捷径可走,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的课,课前必须要充分备课,课堂设计要精简。提问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设问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层层递进。另外,应该提供相应思考的“载体”,实现“论从史出,论从证出”。(这样课堂上学生就不会卡壳,教学时间就会更充分。)当然,在教学艺术和课堂语言上我还要狠下功夫,尽量让自己更快的成熟起来!


相关文章

  •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反思
  •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反思 反思一: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反思 本课是八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主要体现上下册衔接兼本书导入功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我主要采用提问.启发诱导.设疑等思维训练的方式启发学 ...查看


  • 抗日战争教学反思
  • 反思一:抗日战争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多次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学生唱国歌这一情节,调动起学生的爱国情绪.后来学生们反映,他们已经四 ...查看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试教学反思
  • 篇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试教学反思 中华 民族的抗日战争试教学反思 反思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试>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多次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 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取得了 ...查看


  • [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 课题 作者及 工作单位 基本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 12 课<美国的 诞生>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讲述华盛顿的主要 ...查看


  • 战略大决战教学反思
  • 篇一:战略大决战教学反思 <战 略大决战>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八年级上 册政治军事斗争内容的最后一课,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走向最后胜利的历程:包括三大主力 决战.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以及蒋家王朝的覆灭.针对本课内容,结合了本校教改新模 ...查看


  • 鸦片战争教学案例与反思
  • 2013---2014上学期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与反思 萨木于孜乡中学校 政史地组:赵阳 2013年12月31 日 <鸦片战争>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 ...查看


  • 德国当代史学泰斗:日本须用认真反思换取国家信誉
  •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尤尔根·科卡 [环球时报记者 邬宁宁]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很多国家筹办盛大活动以作纪念.在亚洲,由于缺乏诚意.反省不够,日本因战争和历史认识问题持续引发同邻国的争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欧洲,德国人用不遗余力的反思赢 ...查看


  •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海南华侨中学 许亚鹏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更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讲好历史课,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套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让学生听起来有趣. 讲好历 ...查看


  •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一
  • 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一 张立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 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