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和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创造出全新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在新课标和信息技术双重视角的观照下进行情景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景创设:(1)问题情境设计、(2)真实情境设计、(3)模拟真实情境设计、(4)协作情境设计(5)创作情境设计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情景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标的新思维,也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教学方式,将对课程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和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创造出全新的教育手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在新课程和信息技术双重视角的观照下进行情景设计。
改进教与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媒体本身并不能显著地增加教学效率,任何一种新媒体应用到教育当中,都应当科学地进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情境设计,
关于情境与知识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⑴。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同样,课堂提问也应力求通过精心营造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将问题引出。真切实在、新奇有趣的情节、故事、场景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境中,与问题情境融化在一起。问题情境中的矛盾冲突、奇思妙想、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涟漪,引起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分析思考、想象联想、推理判断、研讨辩论等,并从中获得体验感悟。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情感的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情感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内驱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的要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设计重点应放到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等六个部分,以问题为核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计不仅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课程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1、信息技术环境下几种学习情境的设计。
(1)问题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再学习MP3容量时,先让同学们看一则新闻――天价微博,“我在莫斯科发了三条微博,今天中国联通向我收了3900元上网通信费,够买一个手机了。”。联通方面解释称,联通用户在俄罗斯的数据漫游收费标准为每0.1元/KB,每M流量的费用是102.4元,而金娜在俄罗斯转机期间,iPhone所产生的流量39M左右,因此被收费3900多元。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同学们一下就吸引住了,然后就这则新闻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什么是KBMB?
然后让同学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己去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与学生兴趣具有较高粘合性,容易实现理论知识和信息环境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真实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外部多种刺激,迅速感知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共享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即时访问远程主机,获取大量资源。例如神十太空授课,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3)模拟真实情境设计:一些危险性、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必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可以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如创建模拟法庭,现场进行演练,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学生自编自演英语话剧,锻炼英语听说能力等。
(4)协作情境设计:利用网上交流工具(如BBS、微博、电子邮件、QQ、微信等)创设协作化学习情境,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常用的协作式教学情境有竞争式、协同式、伙伴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例如汕头的美食攻略,厦门的旅游攻略,引导学生利用Internet中的搜索引擎等查询工具,有目的的查询,给学生15-20分钟时间查询,再给10分钟讨论时间,所有的学生都被这个时尚的问题吸引住了,老师把问题已提出,学生立刻去动手查询,一看到有新奇的图片,美丽的风景,可口的美食,都激动不已。都想尽可能的搜索到不同的信息,和同学们分享。查看到美食信息,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信息向小组同学作具体介绍。讨论要求一明确,各合作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立即活动起来,教室内发言声此起彼伏,那些思维慢、口头表达较差、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在讨论中,大家各抒已见、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使问题在广泛发表意见和争论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这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材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协作情境与外部世界具有很高类似性,容易实现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迁移,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信息化环境中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同时,交互变得更加容易控制,学习者的角色也可以进行隐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逻辑序列和目标的合理安排,更多的是学生的协作情况、学习过程的规划设计。
(5)创作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创作工具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或亲自动手模拟实验操作的情境。例如,为学生提供网络、Word等软件和工具,创设网上作文创作环境;提供“几何画板”的创作工具平台,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创作诸如“三角形函数图像性质”等应用小程序。
2、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设计要尽可能真实。“真实”包括真实性和科学性,只有真实才更富有感染力,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主题的认知和意义的建构。
(2)情境设计要有多样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社会环境而建构的,每个人的经验存在差异,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建构也是多样的。因此,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应该围绕学习主题,从不同角度提供多样化的情境,由学生自己去选择符合自己经验的情境进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意义的建构。应运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设置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能让学生随机进入,灵活跳转,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与不同认知的需要。
(3)情境设计要有艺术美感。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美感和吸引力,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新的问题,尤其是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要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信息上。
(4)情境设计要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消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分,提供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宜用于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概念、规律等逻辑性较强的内容的学习;而真实情境则宜用于态度情感和技能的学习,此外,还常用于启发学生思维、渲染环境气氛等。
(5)情境设计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者作用。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对于抽象的知识体系,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很难具体化、形象化,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由的“遨游”,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关于情景和知识的比喻网络引用
[2]何克抗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神十太空授课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和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创造出全新的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在新课标和信息技术双重视角的观照下进行情景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景创设:(1)问题情境设计、(2)真实情境设计、(3)模拟真实情境设计、(4)协作情境设计(5)创作情境设计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情景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标的新思维,也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教学方式,将对课程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和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创造出全新的教育手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在新课程和信息技术双重视角的观照下进行情景设计。
改进教与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媒体本身并不能显著地增加教学效率,任何一种新媒体应用到教育当中,都应当科学地进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情境设计,
关于情境与知识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⑴。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同样,课堂提问也应力求通过精心营造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将问题引出。真切实在、新奇有趣的情节、故事、场景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境中,与问题情境融化在一起。问题情境中的矛盾冲突、奇思妙想、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涟漪,引起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分析思考、想象联想、推理判断、研讨辩论等,并从中获得体验感悟。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情感的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情感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内驱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的要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设计重点应放到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等六个部分,以问题为核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设计不仅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课程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1、信息技术环境下几种学习情境的设计。
(1)问题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再学习MP3容量时,先让同学们看一则新闻――天价微博,“我在莫斯科发了三条微博,今天中国联通向我收了3900元上网通信费,够买一个手机了。”。联通方面解释称,联通用户在俄罗斯的数据漫游收费标准为每0.1元/KB,每M流量的费用是102.4元,而金娜在俄罗斯转机期间,iPhone所产生的流量39M左右,因此被收费3900多元。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同学们一下就吸引住了,然后就这则新闻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什么是KBMB?
然后让同学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己去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与学生兴趣具有较高粘合性,容易实现理论知识和信息环境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真实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外部多种刺激,迅速感知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共享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即时访问远程主机,获取大量资源。例如神十太空授课,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3)模拟真实情境设计:一些危险性、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必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可以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如创建模拟法庭,现场进行演练,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学生自编自演英语话剧,锻炼英语听说能力等。
(4)协作情境设计:利用网上交流工具(如BBS、微博、电子邮件、QQ、微信等)创设协作化学习情境,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常用的协作式教学情境有竞争式、协同式、伙伴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例如汕头的美食攻略,厦门的旅游攻略,引导学生利用Internet中的搜索引擎等查询工具,有目的的查询,给学生15-20分钟时间查询,再给10分钟讨论时间,所有的学生都被这个时尚的问题吸引住了,老师把问题已提出,学生立刻去动手查询,一看到有新奇的图片,美丽的风景,可口的美食,都激动不已。都想尽可能的搜索到不同的信息,和同学们分享。查看到美食信息,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信息向小组同学作具体介绍。讨论要求一明确,各合作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立即活动起来,教室内发言声此起彼伏,那些思维慢、口头表达较差、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在讨论中,大家各抒已见、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使问题在广泛发表意见和争论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这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材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协作情境与外部世界具有很高类似性,容易实现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迁移,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信息化环境中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同时,交互变得更加容易控制,学习者的角色也可以进行隐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逻辑序列和目标的合理安排,更多的是学生的协作情况、学习过程的规划设计。
(5)创作情境设计:利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创作工具平台,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或亲自动手模拟实验操作的情境。例如,为学生提供网络、Word等软件和工具,创设网上作文创作环境;提供“几何画板”的创作工具平台,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创作诸如“三角形函数图像性质”等应用小程序。
2、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设计要尽可能真实。“真实”包括真实性和科学性,只有真实才更富有感染力,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主题的认知和意义的建构。
(2)情境设计要有多样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社会环境而建构的,每个人的经验存在差异,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建构也是多样的。因此,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应该围绕学习主题,从不同角度提供多样化的情境,由学生自己去选择符合自己经验的情境进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意义的建构。应运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设置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能让学生随机进入,灵活跳转,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与不同认知的需要。
(3)情境设计要有艺术美感。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美感和吸引力,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新的问题,尤其是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要有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信息上。
(4)情境设计要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消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分,提供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宜用于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概念、规律等逻辑性较强的内容的学习;而真实情境则宜用于态度情感和技能的学习,此外,还常用于启发学生思维、渲染环境气氛等。
(5)情境设计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者作用。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对于抽象的知识体系,运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很难具体化、形象化,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由的“遨游”,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关于情景和知识的比喻网络引用
[2]何克抗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神十太空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