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解析

2011年01月总第161期第01期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Jan. 2011

Serial No.161No.01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解析

吴晓娅

(贵阳中医学院临床一系,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其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高校招

生及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了许多变化,通过解析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中图分类号】

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1)01-0150-02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关系也要。在信息网络化的当代社会、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由封闭到开放性、由真实到虚拟性、由自然性到社会性以及不平衡性加强等变化。

一、从封闭性、单调性到开放性、丰富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地缘关系正逐步淡化,业缘关系、生人际交往的血缘关系、

趣缘关系将逐步强化。人际交往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正在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上打破了封闭的、依赖性的家庭小圈子。人际交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血缘亲属或邻里的狭小范围。也打破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交往时代。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现代社会。其交往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尽早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从实习到兼职,从打工到与人合作,甚至自主创业,尽量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为将来真正踏入社会做好铺垫。

随着校园打工族的涌现和办学理念的变化,大学校园的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在大学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增加其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受到越来越多不良社会风气的熏“女大学生”变成一个让人费解的称谓的时候,校园恋染。当

情也开始社会化、学生消费大大拉动了日租房市场需要。

二、从真实到虚拟

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正好与互联网时代的

勃兴交织在一起。发展迅猛的网络世界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由真实向与虚拟交错转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途径的多样性。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因而电脑互联网越来越受到这些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大学生宽松自由的时间比较多,电脑网络不仅是他们的学习工具之一,更是他们娱乐休息时与人交往的重要手段,他们通过网络上的QQ 和EMAIL 等方式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交流。

调查显示:在网络使用主体,即网民中,有超过50%的人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背景(大专:27.1%,本科25.5%,硕士2.1%,博士0.5%),本科大学生占了总人数的1/4。

网络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特殊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网络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观念,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开辟了新的空网络的负面效应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间。但是另一方面,

程中也突出表现出来,带来了许多网络时代较为特殊的偏差行为,如网络依赖、信任缺失、与现实的疏离感和孤独感一方面使得参与者在选等。由于网络世界的极大丰富性,

择人际交往对象上有绝对的自主权,使得思想尚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可以单纯根据自己的好恶选择聊天对象,如果沉溺其中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网页信息鱼龙混杂,各种负面经验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其正确的人际交往观的形成。

三、由自然性到社会性

大学阶段较之中小学对社会的了解将更广泛、更深刻,对自我的认识将更趋复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个人与

【作者简介】吴晓娅(1975-),女,贵州遵义人,贵阳中医学院临床一系辅导员,贵州大学马列部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50

社会之间的矛盾会有更多的体会,并开始思考自身在未来社会中的行为与处境。此间,他们往往面临着自身价值观的重新选择和人格的重建。在人际交往上主要表现为从人际交往的自然性向社会性变化。[1]

1.交往的工具性。务实性是当代大学生交往行为的显著特点。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群体已经从精英分子到大众人物。在价值取向上从比较纯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费与享乐主义倾向;从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诚信危机。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务实,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工具性。

人际交往动机主要有情感性动机和功利性动机两大类。以满足个体情感需要为目的,它包括归属动机和友情动机;功利性动机所驱动的交往称为工具性交往, 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这种获益有可能是精神上的,也有可能是物质上的。[2]

从中学到大学,大学生在不断走向成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压力加大,人际交往有着情感驱动向利益驱动的发展趋势。女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际交往。其人际交往更趋于工具性。“其实作为一个社会人,工具性交往是资源促进合作的必要手段; 只要是正当理由促使的工具性互换、

[3]交往,其结果都是交往双方双赢的局面。”

“实惠”到个人的目的。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大学生都又讲究他们既乐意“付出”又希望“得到”既强调“情投意合”又注重互利互惠的综合利益。认为只有这样的交往才能使自己感情得到满足利益得以实现。[4]

四、不平衡性

在传播与沟通中,大学生人际关系呈现出不平衡倾向,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差异:年级的高低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成正比、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低于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女生异性交往能力远优于男生。综合性大学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广度深度上强于理工科学生。

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程度较低。1997年,我国高校全面实行并轨,高等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收费制,学费逐年大幅度提高,家庭承担教育费用的额度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的增多以及农村经济的相对不发达,校园中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正如布劳所说地位上的差异决定了宏观结构的不平等程度,不平等程度的增加会抑制群际交往的发生。

由于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的学费大幅度提高,有些学生特别是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和那些家庭、经济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两个不同的群体。有调查显示,经济上的拮据使得前者在人际交往中较多的表现为被动、性格内向等,甚至个别学生还会由此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按照布劳的社会交往理论观点,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两高一低的新特点。“两高”指交往途径多样和参加社团的大学生交往程度高;“一低”指贫困生群体交往频度和密度较低,师生间交往的亲密度降低。

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更喜欢在本群体内部之间进行容易导致角色失败。即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交往。

为严重的失调现象。贫困大学生患心理障碍、退学、自杀等角色失败现象在各高校也已屡见不鲜,且呈不断增长的势头。因此,角色失败表现虽只是贫困大学生群体中的个别现象,但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且我们更应关注那些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困难重重已有明显反常理解出现的在读学生,帮助他们走出交往困境,防止出现角色失败。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直接影响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解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变化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增强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顺利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葺

在当代转型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显得尤其困难,社会价值规范的模糊性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发展。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自主择业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示出了新变化:据复旦大学团委日前在校内进行的一次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活动结果显示,有过半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大学生活”,但有18%的大学生把“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作为社交首要目的。

2. 功利性。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认知出现偏差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尚处于未最后形成的阶段,仍然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人脉就是钱脉”的观点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非常流行,人际交往消费急剧增加。

衡量对方“价值”的大小交往利弊的得失慎重交友。这种功利性在大学三四年级尤为突出。想考研的与业务老师交往频繁;想留校的与书记或主任来往甚密;尤其是在毕业前夕,有的利用社会关系做文章;有的不惜花钱送礼达

〔参考文献〕

[1]陈承贵.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校教育研究,2008,(08). [2]苟萍,陈

彤. 浅析当代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168—172.

[3]苟萍. 论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36—39. [4]王爱平.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分析[J].北京高等教育,2001,(2-3).

□编辑/付国霞

··151

2011年01月总第161期第01期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Jan. 2011

Serial No.161No.01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解析

吴晓娅

(贵阳中医学院临床一系,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其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高校招

生及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了许多变化,通过解析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中图分类号】

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1)01-0150-02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关系也要。在信息网络化的当代社会、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由封闭到开放性、由真实到虚拟性、由自然性到社会性以及不平衡性加强等变化。

一、从封闭性、单调性到开放性、丰富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地缘关系正逐步淡化,业缘关系、生人际交往的血缘关系、

趣缘关系将逐步强化。人际交往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正在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上打破了封闭的、依赖性的家庭小圈子。人际交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血缘亲属或邻里的狭小范围。也打破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交往时代。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现代社会。其交往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尽早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从实习到兼职,从打工到与人合作,甚至自主创业,尽量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为将来真正踏入社会做好铺垫。

随着校园打工族的涌现和办学理念的变化,大学校园的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在大学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增加其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受到越来越多不良社会风气的熏“女大学生”变成一个让人费解的称谓的时候,校园恋染。当

情也开始社会化、学生消费大大拉动了日租房市场需要。

二、从真实到虚拟

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正好与互联网时代的

勃兴交织在一起。发展迅猛的网络世界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由真实向与虚拟交错转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途径的多样性。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因而电脑互联网越来越受到这些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大学生宽松自由的时间比较多,电脑网络不仅是他们的学习工具之一,更是他们娱乐休息时与人交往的重要手段,他们通过网络上的QQ 和EMAIL 等方式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交流。

调查显示:在网络使用主体,即网民中,有超过50%的人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背景(大专:27.1%,本科25.5%,硕士2.1%,博士0.5%),本科大学生占了总人数的1/4。

网络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特殊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网络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观念,为大学生的自我实现开辟了新的空网络的负面效应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间。但是另一方面,

程中也突出表现出来,带来了许多网络时代较为特殊的偏差行为,如网络依赖、信任缺失、与现实的疏离感和孤独感一方面使得参与者在选等。由于网络世界的极大丰富性,

择人际交往对象上有绝对的自主权,使得思想尚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可以单纯根据自己的好恶选择聊天对象,如果沉溺其中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网页信息鱼龙混杂,各种负面经验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其正确的人际交往观的形成。

三、由自然性到社会性

大学阶段较之中小学对社会的了解将更广泛、更深刻,对自我的认识将更趋复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个人与

【作者简介】吴晓娅(1975-),女,贵州遵义人,贵阳中医学院临床一系辅导员,贵州大学马列部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50

社会之间的矛盾会有更多的体会,并开始思考自身在未来社会中的行为与处境。此间,他们往往面临着自身价值观的重新选择和人格的重建。在人际交往上主要表现为从人际交往的自然性向社会性变化。[1]

1.交往的工具性。务实性是当代大学生交往行为的显著特点。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群体已经从精英分子到大众人物。在价值取向上从比较纯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费与享乐主义倾向;从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诚信危机。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务实,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工具性。

人际交往动机主要有情感性动机和功利性动机两大类。以满足个体情感需要为目的,它包括归属动机和友情动机;功利性动机所驱动的交往称为工具性交往, 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这种获益有可能是精神上的,也有可能是物质上的。[2]

从中学到大学,大学生在不断走向成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压力加大,人际交往有着情感驱动向利益驱动的发展趋势。女大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际交往。其人际交往更趋于工具性。“其实作为一个社会人,工具性交往是资源促进合作的必要手段; 只要是正当理由促使的工具性互换、

[3]交往,其结果都是交往双方双赢的局面。”

“实惠”到个人的目的。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大学生都又讲究他们既乐意“付出”又希望“得到”既强调“情投意合”又注重互利互惠的综合利益。认为只有这样的交往才能使自己感情得到满足利益得以实现。[4]

四、不平衡性

在传播与沟通中,大学生人际关系呈现出不平衡倾向,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差异:年级的高低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成正比、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低于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女生异性交往能力远优于男生。综合性大学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广度深度上强于理工科学生。

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程度较低。1997年,我国高校全面实行并轨,高等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收费制,学费逐年大幅度提高,家庭承担教育费用的额度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的增多以及农村经济的相对不发达,校园中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正如布劳所说地位上的差异决定了宏观结构的不平等程度,不平等程度的增加会抑制群际交往的发生。

由于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的学费大幅度提高,有些学生特别是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和那些家庭、经济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两个不同的群体。有调查显示,经济上的拮据使得前者在人际交往中较多的表现为被动、性格内向等,甚至个别学生还会由此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按照布劳的社会交往理论观点,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两高一低的新特点。“两高”指交往途径多样和参加社团的大学生交往程度高;“一低”指贫困生群体交往频度和密度较低,师生间交往的亲密度降低。

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更喜欢在本群体内部之间进行容易导致角色失败。即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交往。

为严重的失调现象。贫困大学生患心理障碍、退学、自杀等角色失败现象在各高校也已屡见不鲜,且呈不断增长的势头。因此,角色失败表现虽只是贫困大学生群体中的个别现象,但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且我们更应关注那些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困难重重已有明显反常理解出现的在读学生,帮助他们走出交往困境,防止出现角色失败。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直接影响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解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变化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增强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顺利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葺

在当代转型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显得尤其困难,社会价值规范的模糊性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发展。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自主择业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示出了新变化:据复旦大学团委日前在校内进行的一次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活动结果显示,有过半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大学生活”,但有18%的大学生把“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作为社交首要目的。

2. 功利性。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认知出现偏差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尚处于未最后形成的阶段,仍然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人脉就是钱脉”的观点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非常流行,人际交往消费急剧增加。

衡量对方“价值”的大小交往利弊的得失慎重交友。这种功利性在大学三四年级尤为突出。想考研的与业务老师交往频繁;想留校的与书记或主任来往甚密;尤其是在毕业前夕,有的利用社会关系做文章;有的不惜花钱送礼达

〔参考文献〕

[1]陈承贵.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校教育研究,2008,(08). [2]苟萍,陈

彤. 浅析当代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168—172.

[3]苟萍. 论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36—39. [4]王爱平.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分析[J].北京高等教育,2001,(2-3).

□编辑/付国霞

··151


相关文章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在线作业_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2-20 09:57:58 一.单选题 1. (5分) 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 ∙ ∙ ∙ ∙ 得分: 5 知识点: 思 ...查看


  • 2017秋季超星舞蹈鉴赏考试答案二
  • 可下载文档进行文字搜索,红色字体为错题,最后有标注正确答案. 1舞台民间舞与生活中的民间舞最大的不同在于().(1.0分)1.0 分 A . 有观众观看 B . 动作标准化 C . 音乐多元化 D . 时间和空间压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 ...查看


  • 2012.8课时作业答案
  • 1.1文化与社会 1.C [解析]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体现了文化素养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等逐步培养出来的,③要选.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要选.材料没有体现文 ...查看


  • 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陈伟祥 来源:<求知导刊>2014年第12期 摘 要:如今社交网络全然过渡成了人们信息交流的媒介,其应用模式多样且登录方便,大学 ...查看


  •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 第4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巩固基础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 ...查看


  • 云南特岗教师中学数学历年真题
  • 2015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数学考试真题 <2015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数学考试真题>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数学考试真题 <2014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数学考试真题> 2013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数 ...查看


  • 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解析
  •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行为;解析 80年代,联合国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什么叫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交往健康和道德健康."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身体上的疾病,但心理上不健康, ...查看


  •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 A. ...查看


  •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