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加“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搜集诗歌故事的兴趣。
2、 赏析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 推敲诗歌字句,尝试给诗填字,补充诗句,初步感受诗歌魅力。
教学重点:
1、 赏析诗歌,领悟诗歌用字的巧妙。
教学难点:
1、 给诗填字,补充诗句,感受推敲字词的乐趣,感受诗歌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来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王安石在写诗的时候,用字非常讲究,进行反复推敲。今天我们学习,《苏小妹给诗加腰》感受诗人如何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2)简介苏小妹(课件出示)
二、新课。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
(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学生边读边思考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①大声朗读。②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揭示要点:
苏小妹给诗加“腰”又什么要求?
(1)苏小妹说给诗加“腰”,因为这些词在诗的中间。实际上这是“诗眼”,仅用一个字,就能使诗句增加内涵。
(2)出示诗句,学生品读讨论:
清风细柳,淡月梅花。
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3.师: 读了这篇课文,三人中谁的诗腰最合适?
小结: 是啊,苏小妹的“扶”和“失”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月美梅融为一体的情景。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挑战吗?
4.师:谁想来试试?
课件出示: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指名读
师:感觉到润物细无声了吗?
集体读。边读边想。
三、找佳句,初步赏析。
过渡:一首好诗就像一杯好茶,善于朗读诗歌的人,就像功夫老到的泡茶师傅,能把茶的 香气散发出来,而真正喝茶的高手是既懂得泡茶,又懂得品茶。看样子,我们同学功底不浅,懂得泡茶了,今天我们要学着怎么品茶。
师:这两首诗,你最喜欢哪首?你觉得哪句写得特别好?
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完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句子。 预设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 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潜”说明了春雨悄悄地来到了大地。
潜:春雨悄悄地来了,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师;真不错!要是诗人能听到你的点评一定很欣慰。
再增加点难度,敢接受挑战吗?
以下这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这首诗因为一个字出了名,看谁能把它找出来。注意: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思考。
出示: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预设2:“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绿”
师:这个绿字妙在哪里?
生:绿字,让人感觉到江南的春天到了,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
师:这句诗背后还藏着不少故事。据说当年大诗人王安石为了这“绿”字可谓绞尽脑汁。现 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给这句诗的中间加一个什么字?
出示:春风又( )江南岸
四、赏诗眼,推敲字句。
过渡:所谓一字千金,一个字能让一首诗活起来,一首诗可能因为一句或是一个字而流传千古,不少诗歌背后还藏着有趣的故事。韩愈和贾岛都是大文学家,而他们就是因为一首诗, 一个字成为了朋友的。
师:想知道哪首诗吗?
出示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贾岛犹豫了很久,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呢?大诗人骑在驴背上想呀想呀,一头撞在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可是个大官,他的手下把贾岛押到了韩愈面前,贾岛告诉韩愈缘由,韩愈不但没责怪他,还跟贾岛研究起这句诗来。韩愈说 用敲比用推更好?你能说说韩愈的理由吗?
师:敲声清脆有力,在幽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更加衬托出夜晚的宁静,更突出朋友家的幽静, 突出题目中的哪个字(幽)
老师常说写作文字词要好好推敲,推敲一词源于这首诗词。
五、填佳字,给诗加“腰”。
1.春风
吹绿了树梢
吹( )了小草
吹(皱)了河水
吹(鼓)了花苞
(绿,俏,醒„„)
生回答,说理由,比较品析。
2、黄莺鸣翠柳,紫燕( )春风。
生回答。(迎„„剪)
品析
生能回答“剪”,让生说理由。生答不到,课件出示“剪”,品析。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把无形的风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3、红杏枝头春意( )。 ( 旺、闹、浓)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动、皱、翻、起)
4、窗前( )传春讯
枝上( )送好音
生回答,师板书,师生品析。
(细雨 黄鹂)
(提示:哪种鸟雀声音传递春天的到来的喜悦。如:黄鹂鸣翠柳。)
5、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6、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 )山鸟,时鸣春涧中。
六、 总结:好诗就像好茶,越喝越有味道,越品越上瘾。多读诗,读好诗不但能增强语感,还能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习诗人推敲推敲自己的 文章,使文章更加精练。
《给诗加“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搜集诗歌故事的兴趣。
2、 赏析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 推敲诗歌字句,尝试给诗填字,补充诗句,初步感受诗歌魅力。
教学重点:
1、 赏析诗歌,领悟诗歌用字的巧妙。
教学难点:
1、 给诗填字,补充诗句,感受推敲字词的乐趣,感受诗歌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同学们,“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来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王安石在写诗的时候,用字非常讲究,进行反复推敲。今天我们学习,《苏小妹给诗加腰》感受诗人如何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2)简介苏小妹(课件出示)
二、新课。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
(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学生边读边思考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①大声朗读。②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揭示要点:
苏小妹给诗加“腰”又什么要求?
(1)苏小妹说给诗加“腰”,因为这些词在诗的中间。实际上这是“诗眼”,仅用一个字,就能使诗句增加内涵。
(2)出示诗句,学生品读讨论:
清风细柳,淡月梅花。
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3.师: 读了这篇课文,三人中谁的诗腰最合适?
小结: 是啊,苏小妹的“扶”和“失”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月美梅融为一体的情景。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挑战吗?
4.师:谁想来试试?
课件出示: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指名读
师:感觉到润物细无声了吗?
集体读。边读边想。
三、找佳句,初步赏析。
过渡:一首好诗就像一杯好茶,善于朗读诗歌的人,就像功夫老到的泡茶师傅,能把茶的 香气散发出来,而真正喝茶的高手是既懂得泡茶,又懂得品茶。看样子,我们同学功底不浅,懂得泡茶了,今天我们要学着怎么品茶。
师:这两首诗,你最喜欢哪首?你觉得哪句写得特别好?
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完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句子。 预设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 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潜”说明了春雨悄悄地来到了大地。
潜:春雨悄悄地来了,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师;真不错!要是诗人能听到你的点评一定很欣慰。
再增加点难度,敢接受挑战吗?
以下这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这首诗因为一个字出了名,看谁能把它找出来。注意: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思考。
出示: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预设2:“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绿”
师:这个绿字妙在哪里?
生:绿字,让人感觉到江南的春天到了,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
师:这句诗背后还藏着不少故事。据说当年大诗人王安石为了这“绿”字可谓绞尽脑汁。现 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给这句诗的中间加一个什么字?
出示:春风又( )江南岸
四、赏诗眼,推敲字句。
过渡:所谓一字千金,一个字能让一首诗活起来,一首诗可能因为一句或是一个字而流传千古,不少诗歌背后还藏着有趣的故事。韩愈和贾岛都是大文学家,而他们就是因为一首诗, 一个字成为了朋友的。
师:想知道哪首诗吗?
出示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贾岛犹豫了很久,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呢?大诗人骑在驴背上想呀想呀,一头撞在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可是个大官,他的手下把贾岛押到了韩愈面前,贾岛告诉韩愈缘由,韩愈不但没责怪他,还跟贾岛研究起这句诗来。韩愈说 用敲比用推更好?你能说说韩愈的理由吗?
师:敲声清脆有力,在幽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更加衬托出夜晚的宁静,更突出朋友家的幽静, 突出题目中的哪个字(幽)
老师常说写作文字词要好好推敲,推敲一词源于这首诗词。
五、填佳字,给诗加“腰”。
1.春风
吹绿了树梢
吹( )了小草
吹(皱)了河水
吹(鼓)了花苞
(绿,俏,醒„„)
生回答,说理由,比较品析。
2、黄莺鸣翠柳,紫燕( )春风。
生回答。(迎„„剪)
品析
生能回答“剪”,让生说理由。生答不到,课件出示“剪”,品析。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把无形的风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3、红杏枝头春意( )。 ( 旺、闹、浓)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动、皱、翻、起)
4、窗前( )传春讯
枝上( )送好音
生回答,师板书,师生品析。
(细雨 黄鹂)
(提示:哪种鸟雀声音传递春天的到来的喜悦。如:黄鹂鸣翠柳。)
5、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6、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 )山鸟,时鸣春涧中。
六、 总结:好诗就像好茶,越喝越有味道,越品越上瘾。多读诗,读好诗不但能增强语感,还能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习诗人推敲推敲自己的 文章,使文章更加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