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类别:
标 题:
姓 名:张文林
单 位:应城市城北初中
通信地址:湖北省应城市城北初中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B类 [1**********] [email protected]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应城市城北初中 张文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4)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熟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感知文意。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志趣及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陶渊明“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
1、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2、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导学案、教学案、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多媒体显示课题、作者)
(三)本文文体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放录音,学生听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感情。
2.教师指导学生多形式的反复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
3.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4.检查预习效果,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三、合作交流 课堂探究:
明确:1、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2.、“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生活态度
3、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4、五柳先生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隐者风范)
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的志趣主要表现在: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好读书,不求甚解 (书中求乐)
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率真放达 )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
5、“赞语”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赞语在文中的作用是“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讨论明确:
1、宅边有五柳树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品评鉴赏: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附板书: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生 活 贫 穷
爱 好 读书 嗜酒 著文章
性 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精 神 安贫乐道
征文类别:
标 题:
姓 名:张文林
单 位:应城市城北初中
通信地址:湖北省应城市城北初中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B类 [1**********] [email protected]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应城市城北初中 张文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积累课下文言词语,掌握一些重点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4)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熟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感知文意。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志趣及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陶渊明“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
1、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2、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导学案、教学案、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多媒体显示课题、作者)
(三)本文文体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放录音,学生听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感情。
2.教师指导学生多形式的反复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
3.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4.检查预习效果,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三、合作交流 课堂探究:
明确:1、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2.、“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生活态度
3、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4、五柳先生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隐者风范)
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的志趣主要表现在: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好读书,不求甚解 (书中求乐)
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率真放达 )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
5、“赞语”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赞语在文中的作用是“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讨论明确:
1、宅边有五柳树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品评鉴赏: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附板书: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生 活 贫 穷
爱 好 读书 嗜酒 著文章
性 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精 神 安贫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