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改造方法
1 引言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指城市道路绿地范围内的,由绿化植物以及绿地范围内的小品所组成的以视觉观赏为主的景观。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绿地景观中的两侧绿带,即除去中心岛绿地、中分带绿地和侧分带绿地之外的,道路红线范围以内的其他绿地,它包括步行系统、场地、绿化、小品等基本要素。
尽管道路绿地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在绿地规划、城市建设中还没有确立“绿地景观”的地位,道路景观基本上还处于道路设计的附属部分,为了绿化而绿化,这也就使得现阶段一些道路绿地仍然存在问题。本文研究目的是针对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存在的总体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风格不协调,功能缺失、形式混乱、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法与模式,在具体改造设计时从景观和功能两方面入手,打造出视觉景观、使用功能、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高品质城市道路绿地。
2 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改造概述
2. 1 改造目的
针对现有道路两侧绿带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的解读,对道路绿地两侧绿带进行景观与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使道路两侧绿地整体定位和目标与绿地系统规划相衔接,能够体现城市特色,最终成为功能完善、景观怡人、生态效益高的绿色线性空间。
2. 2 改造原则
通过明确道路在整个绿地系统中定位,以及对道路两侧绿地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改造原则:
( 1) 功能优先原则。在进行改造前,应明确道路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始终将道路交通功能放在首要位置。
( 2) 以人为本原则。在改造时,场地的安排、设施的摆放、植物造景的设计都应满足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要照顾司机对两侧景观特别是植物疏密及色彩的特殊要求。
( 3) 统一协调原则。在对道路两侧绿地景观混乱的场所进行改造时,要考虑整条道路景观环境的连续性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 4) 可操作性原则。对于后期管理粗放导致景观环境较差的区域,改造要遵循可操作原则,方便后期建设养护。
2. 3 改造模式及其相应内容
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主要包括场地、步行系统、园林小品、绿化种植和基础服务设施等,根据不同道路绿
地现状,改造目标、程度及重点,总结出两大改造模式: 就地完善型与完全改造型。
2. 3. 1 就地完善型
针对现状环境较好、功能较完善的区域,采取就地改善的模式,改善局部区域。由此根据改造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局部点缀型和就地修补型。
( 1) 局部点缀型: 主要应用于改进较少的区域,可以通过在保留原有景观要素的基础上,适当修补铺装、增
加树种、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弥补缺失部分,协调整体,达到预期景观效果。
( 2) 就地修补型: 主要应用于景观效果中等、问题较少的区域,如植物造景单一、步行系统不连贯、缺少部分服务设施的区域,通过补充所缺的植物层( 乔灌草) 、完善步行系统、增置基础设施等方式改善原有道路两侧绿地景观。
具体改造方案———
( 1) 景观方面: 植物景观方面,针对植物单调的问题,改造时以“背景林—乔木—灌木—花卉—地被”的配置层次为基准,通过“添层、加色、补数”的方式,丰富植物物种与搭配层次。在绿化面积较少的区域,增加立体绿化,达到美化环境、增加绿量的效果。
场地景观方面,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以行为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在对街道的功能和性质进行定位的基础上,从色彩、尺度和材质上入手对铺装、座椅和小品等进行人性化设计,使之达到宜人尺度,满足人的感官体验,体现归属感与认同感。
( 2) 功能方面: 对于步行系统不连贯的两侧绿地,根据其使用情况进行完善修补,连接断点的游步道,满足行人的基本功能。在两侧绿地合理设置场地,维护原有服务设施,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完善场地的功能。
2. 3. 2 完全改造型
针对景观、功能较差,无法修补的区域,采取重塑景观与功能的方法。由于立地环境的限制,导致部分道路
两侧绿地存在如绿带缺乏、内部步行系统缺失、文化内涵缺失、植物混乱等问题,应对其进行完全改造,达到功能与景观相互融合的效果。
具体改造方案———
( 1) 景观方面: 植物景观方面,对于植物种植混乱、无法改善的区域,选择完全改造。在植物配置上,丰富植物层次,选择本土树种,将植物与周围环境协调融合。场地景观方面,场地设计应嵌入植物景观中,统一主题风格,合理设计造型,考虑到养护管理的难易程度,对于管理薄弱的区域,尽量选择造型简易而又能反映文化特
征的小品,易于后期管理。
( 2) 功能方面: 改造的过程中,结合周边用地性质,以安全为前提,对于缺少步行系统的区域增加相关的道路,并考虑其导向性。在人行道与两侧绿带之间应适当布置小型停留场地,并根据行人的功能需求,合理设施铺装形式、绿化、服务设施等,如休息坐凳放置在树阴下以遮阳,场地防滑,无障碍设计关怀残障人士等。另外,场地材质及铺装形式的选择上也应充分协调周围环境,符合整体改造主题及风格。
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改造方法
1 引言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指城市道路绿地范围内的,由绿化植物以及绿地范围内的小品所组成的以视觉观赏为主的景观。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绿地景观中的两侧绿带,即除去中心岛绿地、中分带绿地和侧分带绿地之外的,道路红线范围以内的其他绿地,它包括步行系统、场地、绿化、小品等基本要素。
尽管道路绿地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在绿地规划、城市建设中还没有确立“绿地景观”的地位,道路景观基本上还处于道路设计的附属部分,为了绿化而绿化,这也就使得现阶段一些道路绿地仍然存在问题。本文研究目的是针对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存在的总体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风格不协调,功能缺失、形式混乱、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法与模式,在具体改造设计时从景观和功能两方面入手,打造出视觉景观、使用功能、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高品质城市道路绿地。
2 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改造概述
2. 1 改造目的
针对现有道路两侧绿带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的解读,对道路绿地两侧绿带进行景观与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使道路两侧绿地整体定位和目标与绿地系统规划相衔接,能够体现城市特色,最终成为功能完善、景观怡人、生态效益高的绿色线性空间。
2. 2 改造原则
通过明确道路在整个绿地系统中定位,以及对道路两侧绿地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改造原则:
( 1) 功能优先原则。在进行改造前,应明确道路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始终将道路交通功能放在首要位置。
( 2) 以人为本原则。在改造时,场地的安排、设施的摆放、植物造景的设计都应满足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要照顾司机对两侧景观特别是植物疏密及色彩的特殊要求。
( 3) 统一协调原则。在对道路两侧绿地景观混乱的场所进行改造时,要考虑整条道路景观环境的连续性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 4) 可操作性原则。对于后期管理粗放导致景观环境较差的区域,改造要遵循可操作原则,方便后期建设养护。
2. 3 改造模式及其相应内容
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主要包括场地、步行系统、园林小品、绿化种植和基础服务设施等,根据不同道路绿
地现状,改造目标、程度及重点,总结出两大改造模式: 就地完善型与完全改造型。
2. 3. 1 就地完善型
针对现状环境较好、功能较完善的区域,采取就地改善的模式,改善局部区域。由此根据改造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局部点缀型和就地修补型。
( 1) 局部点缀型: 主要应用于改进较少的区域,可以通过在保留原有景观要素的基础上,适当修补铺装、增
加树种、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弥补缺失部分,协调整体,达到预期景观效果。
( 2) 就地修补型: 主要应用于景观效果中等、问题较少的区域,如植物造景单一、步行系统不连贯、缺少部分服务设施的区域,通过补充所缺的植物层( 乔灌草) 、完善步行系统、增置基础设施等方式改善原有道路两侧绿地景观。
具体改造方案———
( 1) 景观方面: 植物景观方面,针对植物单调的问题,改造时以“背景林—乔木—灌木—花卉—地被”的配置层次为基准,通过“添层、加色、补数”的方式,丰富植物物种与搭配层次。在绿化面积较少的区域,增加立体绿化,达到美化环境、增加绿量的效果。
场地景观方面,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以行为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在对街道的功能和性质进行定位的基础上,从色彩、尺度和材质上入手对铺装、座椅和小品等进行人性化设计,使之达到宜人尺度,满足人的感官体验,体现归属感与认同感。
( 2) 功能方面: 对于步行系统不连贯的两侧绿地,根据其使用情况进行完善修补,连接断点的游步道,满足行人的基本功能。在两侧绿地合理设置场地,维护原有服务设施,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完善场地的功能。
2. 3. 2 完全改造型
针对景观、功能较差,无法修补的区域,采取重塑景观与功能的方法。由于立地环境的限制,导致部分道路
两侧绿地存在如绿带缺乏、内部步行系统缺失、文化内涵缺失、植物混乱等问题,应对其进行完全改造,达到功能与景观相互融合的效果。
具体改造方案———
( 1) 景观方面: 植物景观方面,对于植物种植混乱、无法改善的区域,选择完全改造。在植物配置上,丰富植物层次,选择本土树种,将植物与周围环境协调融合。场地景观方面,场地设计应嵌入植物景观中,统一主题风格,合理设计造型,考虑到养护管理的难易程度,对于管理薄弱的区域,尽量选择造型简易而又能反映文化特
征的小品,易于后期管理。
( 2) 功能方面: 改造的过程中,结合周边用地性质,以安全为前提,对于缺少步行系统的区域增加相关的道路,并考虑其导向性。在人行道与两侧绿带之间应适当布置小型停留场地,并根据行人的功能需求,合理设施铺装形式、绿化、服务设施等,如休息坐凳放置在树阴下以遮阳,场地防滑,无障碍设计关怀残障人士等。另外,场地材质及铺装形式的选择上也应充分协调周围环境,符合整体改造主题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