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秋战国间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

春秋战国之交农业生产有着飞跃的发展,这是由于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着突出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所以能够突出进步,是由于冶铁技术的两个重大发明,就是铸铁(即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正是由于这两个重大发明,使得铁农具很快很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促使农业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

治铁鼓凤炉的重大进步

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所以能够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年发明,并且很早推广应用,主要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冶铸技术,井运用了长期累积的丰富经验。远在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春秋时代已使用高大的圆锥形炼铜竖炉,高达一点二到一点五米左右,炉缸有一或两个鼓风口,有着鼓风设备,因而到春秋后期,冶铁鼓风炉有重大的进步,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用来颁布成文的刑法。公元前五一三年,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把成文的刑法(即当时所谓“刑书”)铸在铁鼎上颁布(《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创的发展道路。这时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冶铁炼炉上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这种大皮囊的形式和当时一种盛物的叫做“橐”的皮囊相类似,两端比较紧括,中部鼓起,好似骆驼峰。在这个大皮囊上有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就可把空气中的氧不断地压送到炼炉鼓风管中,以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这时冶铁的炼炉叫做“橐”。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像橐,就称为“橐”。那个炼炉的鼓风管的装置,因为和一种称为“篇”的管乐器差不多,就称为“篇”。这种鼓风设备也总称为“橐篇”。

《老子》的作者曾把宇宙整个空间比作这种鼓风设备,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篇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这种鼓风设备很富于弹性,在空虚的时候是鼓起来的,愈是鼓动它,空气也就愈吹出来,确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这种鼓风设备曾沿用相当长的时间,后世称为“排橐”,或称为“冶橐”(《说文解字》“■”字解说)、“排囊”(《后汉书·杨璇传》)、“鼓橐”(《一切经音义》卷八)、“鼓橐”(《一切经音义》卷十三),

也简称为“排”、“橐”、“■”、“■”,这四个字都是同音通用的。

当时橐是牛皮做的,《墨子》曾说“橐以牛皮”(《备穴篇》)。每个炼炉上所使用的橐不止一个,越是大的炼炉,所使用的橐就越多。《墨子》曾说“灶用四橐”(《备穴篇》),这就说明当时炉灶所用的橐确是有好多个的。据《吴越春秋》说,吴王阖闾铸造“干将”、“莫邪”两把宝剑时,曾使用“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然后“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在这个铸造两把剑的炼炉上,参加“鼓橐装炭”的多到三百人,这说明当时炼炉上所使用的橐是不少的。大概这时炼炉上由于装置了几个入风管,送进去的氧气比较充分,大大提高了温度,改进了冶铁技术。“籥”原是由一排竹管编成的一种管乐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籥”字和“籥”字所从的“籥”字,都像一排竹管编成的样子,当时鼓风管称为“籥”,可能由于当时炼炉使用多管鼓风的缘故。

同时,由于开矿技术的进步和炼炉鼓风技术的进步,在当时的战争中不但使用了地道战术,而且把鼓风设备作为抵御地道战术的防御武器,用鼓风设备把烟压送到敌方地道中去窒息敌人。

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

鼓风方法的革新,是提高冶铁技术的关键之一。惟有革新了鼓风方法,才有可能把炼炉造得高大,使炼炉的温度提高,从而加速冶炼的过程和提高铁的生产量。在中国古代,由于冶铁鼓风炉的进步,很早就发明了冶炼“铸铁”(即生铁)的技术。这个发明要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年。

本来,早期的冶铁方法是很简陋的。炼炉很小,构造十分简单,冶铁时把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的从炉子上面加进去,生了火,用一两个橐来鼓风。由于炼炉狭小,使用的橐不多,压送入炉的空气又不够充分,因此,炭火的温度就不够高,炉中的矿石就不可能充分熔化,被还原的(即去了氧的)铁从炉中出来时,是海绵状态的熟铁块。这种表面粗糙、夹有渣滓的熟铁块,需要经过相当时期的锻打,才有可能得到较纯的铁块。这种早期的冶铁法,有人称为“块炼法”。在欧洲,曾经长期运用这种“块炼法”来炼铁,到十四世纪使用了水力鼓风炉,才发明铸铁冶炼技术。

我国早在春秋晚期,就发明了铸铁冶炼技术。从近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之际铁器来看,有用“块炼法”制造的,也有用铸铁铸造的,更有把铸铁件经过加热退火柔化处理而成为展性铸铁的。从炼得铸铁,铸成器件,进而采用加热退火的方法,对铸铁件加以柔化处理,必须有一个试验改进的过程。由此可以断定,我国铸铁

冶炼技术的发明,应该更要早些。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这种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们从公元前五一三年晋国铸刑鼎这件事,就可以了解这一点。我们知道,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的文字不多,总该有些条文,要把这些条文铸到铁鼎上,这个“铸型”不会大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的话,就不可能铸成功。毫无疑问,中国古代由于改进了炼炉的鼓风方法,提高了炼炉的温度,很早就发明冶炼铸铁的技术,使炼出的铁成为液体,从而加速了冶铁过程,提高了铁的生产率。这对于冶铁业的发展和铁工具的推广使用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到战国中晚期,冶炼铸铁和铸造铁器已开始分工,新郑郑韩古城的内仓、西平酒店村和登封告城镇,都已发现战国铸铁遗址。

告城镇发现了熔铁炉底及炉衬残片,还发现有拐头的陶鼓风管以及木炭屑,可见当时熔铁炉和炼铁炉同样以木炭为燃料。近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以迄汉魏铁农具,大多数是铸铁制造的;在同时的手工业工具中,铸铁件也占很大比例。一九七七年七月长沙窑岭春秋战国之际楚墓出土铁鼎,口径二十三厘米(相当于当时一尺),高二十一厘米,腹深二十六厘米,出土时重三千二百五十克(相当于当时十三斤),金相鉴定表明含有少量石墨,基体为铸铁。

铸铁铸造工艺的进步

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铸造工艺的优良传统,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很快发展到相当的高水平。铸范有陶制的,更有铁制的。并已由单合范发展为复合范。单合范是一种较原始的铸型,一面是立体的铸型,把它合在一块平板上浇注,铸成的工具或钱币一面是平的。复合范是多块铸范用“子口”拼合,箍紧后浇注,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铸造大而复杂的工具和器物。一九五三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出上大批铁质铸范,包括六角梯形锄范、双镰范、䦆范、斧范、双凿范、车具范等,大多数是复合范,构造复杂,制作精美,说明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从六角梯形锄范使用铁内芯来形成锄柄孔的办法(即通过锄范壁插入一根铁芯子)来看,说明当时冶铁手工业工人已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此同时,在兴隆一带也发现了与这些铸范的形式基本相同的铁斧、铁锄等。此外在今河北、山东等省所发现的铁工具和车具,从其形制和金相组织来看也有不少是用金属型铸成的。铁范本身是白口生铁的铸件,

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这样用铁范来铸造铁器,可使铸件形状稳定而精致,并可连续使用,不致像一般陶范那样用一次就要毁坏,其生

产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

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

战国时代开始广泛使用铸铁的工具,但是早期的铸铁,是质脆而硬的白口铁,很容易折断,不耐用。因此,当时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两种柔化铸铁的技术:

一种方法是铸铁件的可锻化热处理,经过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到战国晚期,出现了黑心可锻铸铁,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韧性比白心可锻铸铁高。

另一种方法是经过加热氧化,对铸铁进行脱碳处理。在脱碳不完全时,铸件外层已成为钢,内层还是铸铁,成为一种钢和铁同存于同一工具中的复合组织;在脱碳较完全时,白口组织消失,铸件组织全部由铁变成钢,但还保存有铸件的特点(具有缩孔、气眼等特征)。

当时还利用控制退火办法,创造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体质复合铸件,使用中把表面层磨损,露出中间层作为刃口,解决了某些工具要求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有韧性的矛盾,这种方法在战国后期,北起燕赵、南达楚国的范围内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铁工具的功能。

我国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要比外国早二千多年。欧洲到十八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十九世纪美国才开始熔制黑心可锻铸铁。我国这个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对于当时铁工具的广泛使用,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

楚、韩两国铁兵器的锋利是非常著名的,到汉代谈到剑,还是以“墨阳、莫邪”连称(《淮南子·修务篇》),以“棠溪、墨阳”连称,还有“强楚劲韩”的称号(《盐铁论·论勇篇》)。《荀子》说楚国“宛钜、铁他,惨如蜂虿”(《议兵篇》),以前注释家认为“钜”即是“大刚”(《史记·礼书·集解》引徐广说、《荀子》杨倞注)。“釶”即矛的别称,这是说宛地所制钢铁的矛特别锋利。战国时代著作的《禹贡》,说梁州(约当今四川省)贡物有“璆、铁、银、镂”,以前注释家都认为“镂”是一种可作刻镂工具的“刚铁”(《说文解字》、《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玄说、《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

渗碳制钢技术,远在春秋晚期已经发明,南方楚国已经应用。一九七六年长沙杨家山春秋后期墓葬中,发现一口钢剑,长三十八点四厘米,宽二到二点六厘米,脊厚零点七厘米。经取样分析,是用含碳量百分之零点五左右的中碳钢制成。从剑身断面上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反复锻打的层次,中部由七至九层叠打而成。近年对燕下都出土的部分剑、戟和矛检查表明,战国后期燕国也已采用渗碳制钢技术,把“块炼铁”放在炽热的

木炭中长时间加热,使表面渗碳,经过锻打,成为渗碳钢片,再把渗碳钢片对折,然后多层折叠起来锻打,制成兵器或工具,接着更用淬火和正火等热处理方法,改进钢材的性能。当时已经懂得根据不同器件所要求的不同性能,对钢材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这种渗碳制钢技术的创造,适应了当时社会大变革中发展生产的需要和战争的需要,对于革新生产技术和扩大社会生产,改变战争的方式,起了重要的作用。

固体渗碳制铜技术的发明和宝剑的制作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讲到秦王有六件“宝”,不是秦国所生产的。其中一“宝”就是太阿之剑。太阿之剑,据《越绝书》说是春秋未年吴国冶炼技师欧冶子和莫邪所炼制的三把宝剑之一。《吴越春秋》又讲到吴国冶炼技师干将开采了“铁精”和“金英”冶炼宝剑,三月没有成功;他的妻子莫邪“断发剪爪”,投入冶炼炉中,因此“金铁乃濡,遂以成剑”,炼制成干将、莫邪两把宝剑。这个炼制宝剑的故事带有神话传说性质。清代学者王念孙早就指出,“干将”和“莫邪”本是刀剑锋利的形容词,传说中变成了宝剑的名称,后来又演变为冶炼技师的名字(《广雅疏证·释器篇》)。但是传说中所说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冶炼技术,确是有一定的事实为依据。冶炼史专家丁格兰(F. R.Tegengren)认为,所谓投入“断发剪爪”,实质上就是加入相当的“磷”质,起了催化的作用(丁格兰《中国铁矿志》第二编《中国之铁业》)。这个推断是有科学的根据的。长期流传在河南、湖北、江苏等地的“焖钢”冶炼法,把熟铁块放在陶制或铁制容器中,除了按一定的配方加入渗碳剂之外,也还使用含有磷质的骨粉作为主要催化剂,然后密封加热,使之渗碳而炼成钢材。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刘胜佩剑和错金书刀,经过分析,都表明含磷较高,错金书刀的刃部中间还有含钙磷的较大夹杂物,估计曾用含有磷质的东西作为渗碳催化剂。《吴越春秋》所说“铁精”当是质量较精的熟铁块,所说“金英”当是含碳较多的渗碳剂,所谓“断发剪爪”是指含有磷质的头发指甲之类东西,用作催化剂。所谓“金铁乃濡”,是说“金英”的碳分不断地渗入到“铁精”中,“濡”具有相互渗透的意思。估计秦王所佩太阿之剑,就是用这样冶炼而成的优质钢材锻制的(参见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下编第一章第一节)。

铁矿的开发

这时人们在采矿中也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据说“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此山之见荣也”(《管子·地数篇》),所谓“荣”,具有矿苗的意义,所谓“赭”是一种赤铁矿性质的碎

块,就是《山海经·北山经》少阳之山的“美赭”,《本草纲目》称为“代赭”,俗称铁朱,是和赤铁矿伴存的(章鸿钊《石雅》)。

据《山海经·五藏山经》的记载,有明确地点的产铁的山共有三十七处,分布于今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湖北省,即在战国时代秦、魏、赵、韩、楚等国统治地区,其中在韩、楚、秦三国统治地区的较多。

从今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的战国铜矿井遗址看来,当时已有效地采取了竖井、斜井、斜巷、平巷相结合的开拓方式,创造了分层充填的上行采矿方法。竖井深达五十多米,用作交通孔道,可把矿石和地下水提出地面,把井架支护木送到井下,用辘轳、大绳和木钩等工具提运。斜巷从矿层面斜穿到底部,主要是为了探测矿藏。平巷沿水平方向开拓,是为了开掘矿石。人们把竖井分成多层,从矿层底部由下而上地逐层开拓平巷,每层平巷装有辘轳,可以逐层把矿石提升出地面。他们在井下将采得的矿石进行初步分选,以贫矿、碎石和泥土充填废巷,借以保证提运出的大都是富矿,并减轻井下运输和提升的工作量。在通风方面,创造了利用井口高低不同所产生的气压差,形成自然风流;并采用关闭已废弃巷道的办法来控制风流,使流向采掘的方向,保证风流能达最深的工作面。在排水方面,把水引向井下积水坑,再用辘轳吊挂水桶提升出地面。这一切,说明了战国时代开矿技术已是相当进步。

各国冶铁手工业地点

战国时代,各国都已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魏国的冶铁手工业是比较发达的。西汉时宛地经营冶铁手工业的孔氏,其祖先原是梁人,以“铁冶为业”的(《史记·货殖列传》),足见魏国必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秦国在卫鞅变法后,据说“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语),司马迁的第四代祖司马昌曾做秦的“主铁官”(《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梦出土《秦律》述及“右采铁、左采铁”的官,可见秦也必有重要冶铁地点。

至于赵国,其国都邯郸(今属河北)就是个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不仅邯郸人郭纵以冶铁成业,财富和“王者”相等,就是西汉初年临邛(今四川邛崃)经营冶铁手工业的卓氏,其祖先也本是赵人,“用铁冶富”的(《史记·货殖列传》)。因为邯郸西北地区就有丰富的“邯郸式”的铁矿。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也是个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近年在临淄故城中发现了冶铁作坊六处,其中最大一处面积约四十多万平方米。因为淄河两岸有许多“朱崖式”的铁矿。直到今天,朱崖式和邯郸式两种类型的铁矿在铁矿床类型中

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楚国最著名的冶铁手工业地点是宛(今河南南阳),有所谓“宛钜、铁釶(即铁矛)”(《荀子·议兵篇》)。韩国的国都新郑,有官营冶铁手工业作坊。近年在新郑故城内的仓城村发现了许多钁、镈、刀等陶质内外范,同时发现有同样形式的铁器,当为官营冶铁手工业作坊的遗址。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也有冶铁手工业作坊,近年在告成镇发现了战国时代的熔铁炉底、炉壁及炉衬的残块,陶制和泥制鼓风管的残片、木炭屑,和锄、䦆、斧、铲、镰、削、刀、箭杆、矛、带钩等陶范。这该是铸造农业生产工具为主的冶铁手工业作坊。当时阳城所以能够成为冶铸铁器的重要手工业地点,是和附近少室山“其下多铁”(《山海经·中次七经》)分不开的。韩国的冶铁手工业地点是最多的,其著名的锋利剑戟出产在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等地。冥山在今河南信阳东南,棠溪在今河南舞阳西南,合膊和龙渊都在今河南西平西,宛冯就是指宛,一度为韩占有;邓师就是指邓,在今河南孟县东南。燕国的燕下都(今河北易县)也是个重要冶铁地点,在它的遗址内发现冶铁作坊三处,总面积达三十万平方米。燕国在今河北兴隆也有官营冶铁手工业地点。近年在兴隆发现了战国时代铸造工具的铁范八十七件,其中十多件铸有“右廪”二字,知为官营冶铁手工业产品。

铁工具的广泛使用

由于冶铁技术的创造和发明、铁矿的开发和冶铁手工业的逐渐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后各种农业和手工业的工具已普遍用铁制。《管子》的作者认为必须有铁工具,“然后成为农”,“然后成为车”,“然后成为女”(《轻重乙篇》),“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海王篇》)。在战国中期有个“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孟子曾为此问他的弟子陈相道:“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膝文公上篇》)也就是问:许行用釜甑来蒸煮么?用铁制农具来耕田么?可知当时中原地区“铁耕”确已非常普遍,如果有人不用“铁耕”,已成为出乎常情的事了。从近年考古发掘出土的工具来看,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南方的吴、楚地区和中原的三晋、两周地区已有铁工具,农具有铲、锛、臿、镢等,手工具有削、凿、斧、锤等,但是还不能排除青铜工具和木石工具的使用;到战国中期,北起辽宁,南到广东,东自山东,西到四川、陕西,都已广泛使用铁器,铁农具已排斥木、石农具而取得主导地位。铁农具有一字形臿、凹字形臿、空首布式锄、凹字形侈刃锄、六角梯形方銎锄、五齿

耙、䦆、镢、V字形铁口犁、镰等,铁工具有銎斧、片斧、刀削、凿等,铁兵器有剑、戟、矛、镞(或铁挺铜镞)等,其他铁器有铁鼎、铁带钩等。铁器的广泛使用,便利了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年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发现有青铜篦纹镰,时代从春秋未年到战国中期,说明这一带青铜小农具还流行到战国中期。

 

二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间,各国已很注意水利的兴修,或者沿河建筑堤防,或者开凿运河。运河的开凿,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但便利交通,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各国政府继承过去政权的办法,把水利的兴修作为国家公共职务,设有“司空”等官职来管理(《荀子·王制篇》)。

堤防的普遍建筑

我国堤防的建筑起源很早,到春秋时代,黄河、济水等大河流旁已筑有部分堤防,例如黄河旁边局地有名堤上(今河南洛阳西南)的,济水旁边齐地有名防门(今山东平阴东北)的。战国时代堤防的建筑,比以前更普遍了,建筑的工程比以前更完固了。他们对于防止堤防的溃决,已有重要的经验,或者说“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篇》);或者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篇》)。魏国魏惠王时有个著名的大臣白圭(名丹),他不仅是个投机取巧的大商人,而且是个防止堤防溃决的专家。据说他经常巡视堤防,“塞其(蝼蚁的)穴”(《韩非子·喻老篇》),因为蚂蚁(特别是白蚁)在堤防作巢穴,经历一二十年后,巢穴扩大,堤防有空腔,就会被大水溃决,必须经常进行检查,挖塞所有的蝼蚁巢穴。白圭自己也曾夸言:“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告子下篇》)

战国时代所建筑的堤防,规模也较前为大,在许多大河流上都已建筑有比较长的堤防。但是,战国时代已形成了七大国割据并列的局面,大国建筑大规模的堤防只是为了本国的利益,所谓“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当时齐和赵魏是以黄河为界的,赵魏两国的地势较高,齐国的地势低下,黄河泛滥时齐国所遭受的灾害就较严重,因而齐国首先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地的长堤防,以防止黄河的泛滥。自从齐国沿黄河筑了长堤防,“河水东抵齐堤,则西迄赵魏”,使得黄河泛滥的水流冲向赵魏两国去,于是赵魏两国也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地长堤防。从此,在黄河两岸,堤防间五十里宽阔地带,河水也就时来时去,当时黄河两岸,据说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汉书·沟洫志》载贾让奏言)。

战国时代各国大规模的建筑堤防,虽然“各以自利”,不免产生像孟子批评白圭“以邻国为壑”那样的弊害,但是对于本国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因为堤防可以防止水灾,保护农业生产,还可以与水争地,开辟耕地。

《管子·度地篇》载有筑堤方法:“今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周(“周”原误作“道”),禾稼不伤。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民得其饶,是谓流膏。”这是一段有韵的经验之谈,被假托为管仲所说的。很明显这是春秋战国期间齐国沿黄河筑堤的经验。所说“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是说遇到不生草的沙滩,筑堤防就得把泥土装在麻袋里堆积,用以防止堤防的泥土流失。所说“夹水四周,禾稼不伤”,是说堤防以内的耕田,四周要掘有水道间隔,使庄稼不受积水的伤害。因为黄河夹带泥沙,河底不断积泥而升高,因而堤防要逐年增高,即所谓“岁埤增之”。堤上还要种植荆棘,夹种柏杨,使堤防牢固而不被冲决。《度地篇》还讲到了常年保养堤防的方法,冬天要巡视,春天待农暇加以修补;遇大雨要设法防护,见到水的冲击要加固挡住。因为“浊水蒙壤,自塞其行”,“岁高其堤,所以不没也。春冬取土于中,秋夏取土于外,浊水人之不能败”。

所说“浊水”即指黄河之水,春冬雨季河水旱浅,可以从河中取土筑堤,使河底加深,堤防加高;等到秋夏河水上涨,浊水流入就不致造成祸害。这可以说是齐国长期治理黄河的主要经验。

特别值得我们提出的,就是当时所有沿大河的农民作了极艰苦的防泛工作,像我们前面所举的黄河沿岸农民就是例子。在这样艰苦的斗争中,在“起堤防”和“排水泽”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使得水利工程的建筑技术不断提高。

运河的开凿和水利工程的兴办

公元前四八六年,吴国曾在邗(今江苏扬州西北)筑城,在长江淮河间开凿运河,称为邗沟。从今扬州向东北穿凿到射阳湖(在今江苏淮安东南),再经射阳湖到末口(在今淮安北五里)入淮(《汉书·地理志》江都县注、《左传》哀公九年杜预注)。这是运河最早开凿的一段。公元前四八二年,吴国又从淮河继续开一条运河通到宋鲁两国间,北面通沂水,西面通济水(《国语·吴语》)。这条运河该即《禹贡

》和《汉书·地理志》的菏水,它沟通了济水和泗水,而泗水下流注入淮水,越淮水可以和邗沟相连接。这样就把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连结了起来。春秋末年吴国开凿这些运河,固然为了便于争霸,有其政治上军事上的目的,但客观上也便利了交通和农业灌溉。

到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就开始专为农业灌溉而开凿运河。魏国在魏文侯时,邺(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县令西门豹曾兴建“引漳水溉邺”的水利工程,开了十二条渠,利用灌溉冲洗,使得含有过多的盐碱成分的“恶田”变为能种稻粱的良田,成为改良土壤的典范。魏国有个大湖泊叫圃田(在今河南中牟西),是古代著名的大湖泊之一。公元前三六○年(魏惠王十年),魏国曾在黄河、圃田间开凿了一条大沟(运河),使黄河的水流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公元前三三九年(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国又从大梁的北郭开凿大沟(运河)来引圃田的水(《水经·渠水注》引《竹书纪年》),这是魏迁都大梁以后,在大梁周围开始兴修水利,就是鸿沟最早开凿的一段。鸿沟是战国时代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鸿沟的主于,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和济水一起分黄河的水东流,经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折而向东南流,经过陈的旧都(今河南淮阳),在今沈丘附近注入颖水,而颖水下流注入淮水。这样就沟通了黄河和淮水的交通。另有丹水成为鸿沟的分支,从大梁东流直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注入泗水。又有睢水从大梁以南从鸿沟分出东南流,经过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东南),经今安徽宿县、江苏睢宁以北,注入泗水。更有水也从大梁以南从鸿沟分出东南流,经过蕲(今宿县南)而注入淮水。这些河流的设计开凿疏通,显示了当时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进步。它充分利用了这片平原东南比较低下的地势,构成了济、汝、淮、泗之间一套水道交通网。这是战国前期魏国大兴水利的结果,既便利中原地区的交通,又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换。此外,其他中原诸侯国所开凿的运河也很多。

这时不仅中原和南方地区,从关中到巴蜀,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也兴办起来了。公元前三六○年,魏国瑕阳(今山西临猗西)人曾从岷山(即蒙山,在今四川芦山北)开导羌地的青衣水,使东和沫水(今大渡河)相合,到今四川乐山入于岷江(《水经·青衣水注》引《竹书纪年》)。这是受到魏国兴修水利的影响,蜀国聘请魏国水利专家前往进行水利建设,因而魏国吏官特为记载。

最著名的水利工程,要算是岷江水利工程了。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

水量骤增,灌县以下常要泛滥成灾。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个杰出的水利专家,他总结了过去治水的经验,因势利导,兴修了这个把水害改变成为水利的工程。相传在李冰主持下,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郫江(即内江)和检江(即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由于堤岸修筑在沙和卵石冲积根深的河床上,不容易修筑永久性的堤岸,于是因地制宜,创造了用竹笼装满卵石、累叠成分水堤的方法,使堤岸能够经受洪水冲击的考验。这个“穿二江成都中”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华阳国志·蜀志》、《水经·江水注》),就是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开端,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有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其次要数到秦的郑国渠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韩国企图

减轻秦国的军事压力,派了水工名叫郑国的,进说秦国使用人力,修建引泾水灌溉的水利工程。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即焦籆泽)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经今三原、富平等县,穿过许多纵流的小河,从今大荔东南,注入洛水(即北洛水),称为郑国渠。这样把许多纵流的小河如冶谷水、清水等截断,引向灌溉总渠中,小河的水就成为灌溉的水源(详见《水经·沮水注》)。郑国渠全长三百多里,灌溉田亩四万余顷。相传人们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在一段平坦河床下游,利用木料筑成圆凛,填进巨石,成为“石囷”,用大量“石囷”排列成堰骨,使泾水到此减低流速,沉淀部分粗沙,引进细沙入渠,既可用来灌溉,又可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果,从而使每亩(相当于今零点七四亩)增产到一钟,即六石四斗(每斗相当于今二升)。从此关中成为沃野,常获丰收。

战国前期的魏国和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主要用以灌溉农田,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水上运输,这对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魏国在战国初期、秦国在战国后期所以会富强,这也是原因之一。

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间运河开凿工程的发展,是和当时开凿运河工程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这时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比较锋利的铁工具。这些铁工具既然提高了开凿河道的工作效率,也便利了开凿技术的改进,不仅可以大规模地挖掘泥土,开凿运河

,而且可以把阻碍水流的小山的岩石凿平。一方面由于农民在水田的水利灌溉上取得了不少的治水经验,并且已经创造了调节水利的方法。

春秋战国间著作的《考工记》,曾经列举出当时农田大小沟渠不同的名目,有所谓“浍”(大沟)、“洫”(中沟)、“遂”(小沟)、“”(田间小沟)等(《考工记·匠人》)。人们不仅知道修筑沟渠和堤防都必须依据地势,而且懂得采取一再改变水流方向的方法,可以增加水速,把静水输送到远地;水流方向改变,增加水速,水的冲击力量加强,可以利用这个原理作深渊。这时运用沟渠来调节水利的方法已相当进步,人们不但注意水的流通、水的蓄藏,还注意及时地调节水量。《荀子》曾经指出“司空”这个官职的具体任务就是“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要做到“岁虽有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耕耘”(《荀子·王制篇》)。当时对于农田水利的调节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用潴(池塘)来蓄水,用防(堤防)来防泛滥,用沟来流通水,用遂来均匀各块田间的水,用列(即)来留住必要的水,用浍来泻去多余的水,即所谓“以猪(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泻)水”(《周礼·稻人》)。这些水田的水利工程和调节水利的方法,大规模地运用起来,也就发展了大规模的运河开凿工程技术。这时运河开凿工程的技术,和堤防建筑工程的技术一样,是人民由于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这时运河开凿工程的技术,总的说来,不外乎下列四项:

第一,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从春秋末年起一直到战国时代,多数运河的开凿都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吴国所开凿的邗沟,是利用射阳湖作为其水库的。吴国所开凿的菏水,又是利用菏泽作为水库的。魏国所开凿的鸿沟,是利用圃田泽作为其水库的。秦国所开凿的郑国渠,是利用焦籆泽作为其水库的。这样的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来开凿的方法,在不能用人力大规模兴建水库前,应该是水利工程中比较进步的方法。

第二,调节水量的“水门”的建设。《华阳国志》载李冰所建设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类水门的建设,在当时已很普遍。当时所开凿的运河和湖泊的接连处,都设有水门来“安水藏,以时决塞”。所以《荀子》把“安水藏,以时决塞”作为“司空之事”。当汉代汴渠决口时,据说其“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后汉书·王景传》),可知鸿沟原来也是设有水门的。水门的建设,对于水量的调节起着重大的作用,

这也是治水工程中的一大进步。

第三,在中流作“堰”方法的运用。李冰在兴建都江堰工程时,曾经在今灌县西的岷江中流建筑大堰,扼住了岷江的咽喉,使水分向左右流,即《华阳国志》所谓“壅江作堋”,《水经·江水注》所谓“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就是现在都江堰的内外金刚堤,使岷江经此分为内江、外江,从而提高水位,并使内外江水量相当稳定。还设有内外江纵横的“马槎”,用以控制内外江的水量。当时采用这种“中流作堰”方法的,不止都江堰一处,所有沟渠工程常常采用这个方法。孟子曾说,“今夫水,……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篇》),正是由于当时治水有作堰“激而行之”的方法,孟子才会这样说的。而且作堰的方法,能够因地制宜,都江堰用竹笼装满卵石筑分水堤,郑国渠用“石囷”列成堰骨,取材不同,方法一致。

第四,淤灌压碱方法的创造。郑国引用泾水作渠,“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汉书·沟洫志》)。就是利用“石囷”作堰,使泾水流速变慢,沉淀部分粗沙,引进具有肥效的细沙入渠,用来灌溉含有盐碱的耕土,可以起冲压、降低耕土中盐碱含量,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的作用。

 

三 粮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园、果园的分布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

这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五六种至九种,有“五谷”、“六谷”、“九谷”等称谓(“五谷”见《论语·微子篇》、《孟子》的《滕文公篇》、《告子篇》、《吕氏春秋·审时篇》、《周礼·食医》等,“六谷”见《周礼·膳夫》,“九谷”见《周礼》的《大宰》、《仓人》)。据《礼记·月令篇》和《吕氏春秋·十二纪》,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麦、菽、稷、麻、黍五种;据《吕氏春秋·审时篇》是禾、黍、稻、麻、菽、麦六种,大体上是和西周春秋时代差不多的。

现在我们分别说明如下:

(一)稷和禾 稷就是小米,是五谷中最主要的一种,即所谓“五谷之长”(《说文解字》“稷”字解说),耐干寒,生长期短,高原瘠地也可种植,它主要产在华北大平原和黄土高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古时或称为粟,其中比较精良的称为粱。禾是一般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有时也专指稷而言。

(二)黍 黍就是黍子,去皮后叫黄米。当时在北方的粮食作物中,其重要性仅次于稷。前人对黍、稷的认识很不一致,近人已分辨清楚。详见日本天野元之助《中国黍稷粟粱考》(收入《中国农业史研究》一书)和邹树文《诗经黍稷辨》(收入《农史研究集刊》第二册)。

(三)稻 稻的生长,需要气候温暖,雨

水多,宜于种植长江流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稻米质量差的是赤米(《国语·吴语》)。稻在北方生产较少,较为珍贵,古人往往以稻粱连称。

(四)麦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大麦也称为■(《孟子·告子下篇》)。小麦有春小麦、冬小麦之分: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冬小麦在仲秋播种,到孟夏收获。西周晚年周的王畿种的还是春小麦,冬小麦在春秋时代逐步推广,春秋初期周的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已种冬小麦,春秋中期在今山西汾水流域的晋国也已种冬小麦,春秋后期在今河南东南部的陈国也已种冬小麦,到战国时代,冬小麦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普遍种植。

(五)菽 菽就是豆。在战国以前,豆都称为菽。豆的名称是战国时代才开始应用的,但还用得不够普遍。菽有大菽、小菽之分(《吕氏春秋·审时篇》),大菽就是今天所谓大豆,又称为荏菽或戎菽。戎菽是东北少数族山戎所栽培出来的一个大豆品种,春秋初期传入中原地区而广泛播种。

(六)麻麻也是古人的一种粮食。《礼记·月令篇》说:孟秋、仲秋之月“食麻与犬”。所食的麻当是一种麻所结的实,即所谓麻子,古时也称为蕡或苴。

上述六种农作物,是这时人民的主要粮食。古人把这些粮食煮饭来吃,或炒成干粮,在行军和远行时调和了水浆来吃。这种干粮古人称为粮,携带时往往装在竹筐里。调和糗来吃的水浆往往装在瓦壶里,即所谓“箪食壶浆”(《孟子·梁惠王下篇》)。用米麦磨粉制饼,也是春秋战国间才开始的。据说,■(磨)就是春秋战国间公输般发明的(《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世本》、《说文解字》“■”字解说)。而饼字也最早见于《墨子·耕柱篇》。战国时代著作的《周礼》,又谈到“粮饵”和“粉■”,说明这时已开始磨粉和用粉制成食品。

这时大豆是人民的主要粮食。《墨子》《孟子》都把菽粟连称,把菽看得比粟还重要。因为大豆可以春夏两季播种,在不同气候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都可生长,抗旱力强,并可以利用高地山沟和其他空隙地方播种,产量较多。汉代《沤胜之书》说:“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齐民要术》卷二《大豆》引)一般穷苦人民都以大豆做饭,豆叶作羹,“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战国策·韩策一》)。春秋时人已经把贵族称为“肉食者”,而把一般人民称为“藿食者”(《说苑·善说篇》)。

土壤的分辨和田地的等级

农作物收成的高下,和土壤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战国时人已经注意到土壤的分辨了,当时土壤已有壤、埴、坟、垆、黎、涂泥等名称,

壤又分为黄白两种,坟分黑白赤等种,说明当时人们已能从土壤的色泽、性质和肥沃度等方面去认识和区别。战国时代著作的《禹贡》,曾列举各地区土壤的情况和田地的等级如下:

(一)冀州(在黄河的曲绕之内地区,有今山西、河南黄河以北及河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角),土是白壤,田是中中等。白壤是指含有盐分而质地疏松的土壤,即指今河北、山西平原的盐渍土。

(二)兖州(在济水和黄河问地区,有今山东西北部、河北南部、东部),土是黑坟,田是中下等。黑坟是指黑色腐殖质多的土壤,可能是指一种灰棕壤。

(三)青州(在泰山以东地区,有今山东东北部),土是白坟和海滨广斥,田是上下等。这里的白壤是指腐殖较多而润湿的灰壤,海滨广斥是指沿海的盐渍土。

(四)徐州(在泰山和淮水间地区,有今江苏、安徽北部和山东南部),土是赤埴坟,田是上中等。赤埴坟是指带有粘性的棕壤。

(五)扬州(在淮河以南地区,即长江下游平原,有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及江苏安徽等省的南部、湖北的东部),土是涂泥,田是下下等。涂泥是指粘质湿土。

(六)荆州(从荆山南到衡山南的地区,即长江中游平原,有今湖南及湖北东南部、四川南端、贵州东部),土是涂泥,田是下中等。

(七)豫州(从黄河以南到荆山以北的地区,有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山东西部和湖北北部),土是壤和下土坟垆,田是中上等。这里的“壤”是指石灰性冲积土,“下土”指底层,“下土坟垆”可能指分布于石灰性冲积土底层的深灰粘土和石灰结核。

(八)梁州(在华山以西和长江以北地区,有今四川、湖北西部,陕西、甘肃南部),土是青黎,田是下上等。青黎是指色黑而疏松有团粒组织的土壤,即指今成都平原的深灰色无石灰性冲积土。

(九)雍州(在黄河以东地区,有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宁夏两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土是黄壤,田是上上等。黄壤是指今陕西一带的淡栗钙土。《禹贡》对各个地区土壤的叙述,大体符合今天分布的情况。从这里,可知黄壤属上上等,白壤属中中等,白坟属上下等,黑坟属中下等。另有赤埴坟属上中等,青黎属下上等,涂泥属下中等或下下等。从这里,又可知所谓九州的田的等次,雍州属上上,徐州属上中,青州属上下,豫州属中上,冀州属中中,兖州属中下,梁州属下上,荆州属下中,扬州属下下。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那时长江流域的梁州、荆州、扬州的田都是列入下等的,这当是由于当时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水利没有很好的治理,田地未

经过很好的开垦种植的缘故。

战国时代七大强国中,最初以魏为最强。魏国地跨《禹贡》的冀州和豫州,土地属于中中和中上等,主要占有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的西南部)、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太行山东南地区)和河南(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的一部。司马迁把河东、河内、河南称为“三河”,认为“三河在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故其俗纤俭习事”(《史记·货殖列传》),这是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的富庶地区。战国中期以后,以秦、齐两国最强,秦国地处《禹贡》的雍州,土地属上上等,主要占有渭河中下游,正如司马迁所说:“关中自汧(今陕西陇县南)、雍(今陕西凤翔西南)以东,至河华(华山),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史记·货殖列传》)齐国地处《禹贡》的青州,土地属上下等,仅次于雍州和徐州,司马迁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史记·货殖列传》)赵国地处《禹贡》的冀州,农业生产不如秦、齐、魏等国。韩国所处的上党和河南西部多山地,农业生产较差,只有河南的中部地区农业很有发展。嵩山以东,河水、汝水之间,中年亩产二石(《管子·治国篇》),是当时亩产量最高的地区。楚国地处《禹贡》的荆州和扬州,列入下中和下下等。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在荆州和扬州有些地区农业是发达的。楚怀王时,齐使者游说越王说:“雠、庞、长沙,楚之粟也。”(《史记·越世家》,原误作“楚威王之时”)庞在今湖南衡阳东,长沙即今长沙,雠也该在湘水流域。这是说湘水流域是楚国的粮仓。说明至迟到战国后期湘水流域已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

《禹贡》把梁州列入土地下上等,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地处梁州的蜀国,原来就有农业基础,并重视水利。等到秦兼并巴蜀之后,特别是建都江堰以后,蜀就成为“天府之国”。

至于《禹贡》所说土地属上中等的徐州,战国时分属鲁、宋、楚等国。鲁国地处泗水、洙水流域,农业是比较发达的。宋国的经济是比较繁荣的。未国所以能成为小国中较强的,自然条件的优越也该是因素之一。

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

由于我国领土广大,有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因而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情况,自古以来就不相同。战国时代五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情况,据《周礼·职方氏》说是这样的:

一、扬州“其谷宜稻”。

二、荆州“其谷宜稻”。

三、豫州“其谷宜五种”,即黍、稷、菽、麦、稻。

四、青州“其谷宜稻、麦”。

五、兖州“其谷宜四种”,即黍、稷、稻、麦。

六、雍州“其谷宜黍、稷”

七、幽州(跨今辽宁、河北)“其谷宜三种”,即黍、稷、稻。

八、冀州“其谷宜黍、稷”。

九、并州(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其谷宜五种”,即黍、稷、菽、麦、稻。

这里所说某州宜什么,只是说某州比较普遍适宜播种某种粮食作物,是指它的一般情况。这里说宜于种黍稷的有豫、兖、雍、冀、幽、并六州,占全国三分之二地区,包括整个黄河流域。宜于种麦的只有豫、兖、并三州,宜于种菽的只有豫、并两州。其实这几种粮食作物,并不以这几州为限。菽的生长对于土壤气候的要求不严格,是可以比较广泛地种植的。

这时扬州、荆州“宜稻”,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已是普遍的产稻地区,和今天的情况相同。豫州、青州、兖州、幽州、并州也还兼“宜稻”,可知当时北方产稻区域远较现在为广。《吕氏春秋·乐成篇》载: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兴建了“引漳水灌邺”的水利工程后,人民歌颂说:“终古斥卤生稻、粱。”“斥卤”即“舄卤”,即今所谓盐碱地。可知这时属于所谓冀州范围的漳水流域建设灌溉工程之后,也还可以成为产稻之区。《战国策·东周策》说“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可知这时洛阳一带也是产稻之区。在战国时,洛阳所以能成为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成为商业大都市,其自然条件优越,也当是因素之一。

为什么战国时代北方的产稻区域要比后世广阔呢?主要由于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后来北方产稻地区不断缩小,则是因为经常发生战乱,水利工程失修,水旱灾害不断侵袭的缘故。

当时魏所建都的大梁,和韩所建都的新郑一带,都是农业发达之区,生产黍、稷、稻、麦的。至于韩所有上党和河南西部山区,只产麦和豆。所谓“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战国策·韩策一》)。

蚕桑事业的发展及麻的分布

丝和麻,是古人衣着的主要原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诗经》三百篇来看,春秋前期以前,蚕桑事业的分布已很广泛,在今陕西中部的秦、豳,在今山西西南角的唐、魏,在今河南东北部的卫、鄘,在今河南中部的郑,在今山东西南部的曹,在今山东西南部的鲁,都有蚕桑事业。特别是卫国比较兴盛。到战国时代,蚕桑事业更有发展。《禹贡》关于兖州特别提到“桑土既蚕”,兖州正是卫国所在地区。《禹贡》还讲到徐州、豫州的贡品中有丝织品,青州的贡品中有檿丝(柞蚕丝)。《周礼·职方氏》又说豫州利于产丝。孟轲游说魏惠王,也说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篇》),就是因为这里蚕丝业发达。宋国

以有桑林著称,蚕丝事业也很兴盛。东北的燕国和赵的代地,也还有蚕桑事业,司马迁就曾称道“燕代田畜而事蚕”(《史记·货殖列传》)。战国时代蚕桑事业特别发展的,当推在今山东的齐、鲁两国,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地所产的缟尤其著名,鲁国出产的缟也是有名的。

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是早就兴盛的。长江流域的蚕桑事业是在春秋、战国之际逐渐发展起来的。《禹贡》只说到荆州的贡品有丝织品,而没有说到扬州有丝织品。其实扬州地区也是有丝织品的。公元前五一八年楚国边邑卑梁(今安徽天长西北)的女子和吴国女子争桑,引起了两国战争,吴占了楚的钟离(今安徽风阳东北。见《吕氏春秋·察微篇》、《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楚世家》、《吴世家》)。说明当时淮水以南这一带地区蚕桑业已较发展。从近年湖北、湖南楚墓中出土丝织品来看,品种繁多,工艺精细,可知当时洞庭湖南北地区的蚕桑业和丝织业都很发达,种桑养蚕和缫丝织帛的水平都很高超。

当时桑树已有高、矮两种。高大的一种,需要人爬到桠枝上去采桑(见故宫博物院藏桑猎宴乐壶的采桑图);低矮的一种,人只要立在地上就可采摘(见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采桑纹壶盖)。后一种就是后世所谓“地桑”。这是第一年种桑椹,待桑树长到和成熟的黍一样高时,齐地面割掉,第二年桑树便从根上重新长出新技。这样不仅便于采桑和管理,而且枝叶肥,产量高。战国时代这种“地桑”的栽培和推广,适应了当时蚕桑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古代麻的分布是比较广的,而以东方地区比较兴盛。据《禹左图摹自故宫博物院藏桑猎宴乐壶,右图摹自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采桑纹壶盖(《山彪镇与琉璃阁》图版一○四)。贡》记载,青州有枲,豫州有枲和纻。枲和纻都是麻的一种。《周礼·职方氏》也说豫州利于种枲。东方齐鲁一带直到汉代还是盛产桑麻之地。《禹贡》还谈到青豫二州有,这是细的葛布。葛是一种野生的蔓草,不像农作物需要种植。

漆园和果园的经营

栽培漆树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就讲到种植漆树及其他树木,以供制作琴瑟之用;《唐风·山有枢》谈到“山有漆”,《秦风·车邻》又谈到“阪有漆”,说明中原的卫国、西北的晋国和西面的秦国,在春秋前期都有漆树的栽培。战国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漆器需要的增多,中原地区漆树的栽培大为推广。《禹贡》说兖州“厥贡漆丝”,豫州“厥贡漆枲纻”,在兖豫两州的贡品中都以漆居首位。因为这时对漆的需要十分殷切,他们用大量精美漆器来代替青铜

器使用。楚国西部种植有连片的漆林,近年从楚墓中出土的漆器,种类繁多,应用极广,包括家具、卧具、容器、饰物、玩物、妆具、乐器、兵器、葬具以及镇墓兽等,甚至陶器、铜器也附饰有漆。

这时民间已有较多的漆园,因此各国政府已开始对漆园征税。《周礼·地官·载师》说:“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一般“园廛”只征收“二十而一”的税,只有漆园的税较重,要征收其收获的四分之一,该是由于漆园获利较多的缘故。同时统治者还有直接经营漆园的。例如庄周“尝为蒙漆园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个蒙(今河南商丘东北)的漆园当是宋国政府所经营的,所谓“漆园吏”当即管理漆园的官吏。《秦律杂抄》规定,当漆园评比为下等时,漆园主管和当地县令、丞和佐,都要处罚。可知秦国设有不少官管漆园。当时不仅漆器是市上的商品,而且漆已和丝一样成为市场上一种主要的流通商品。“乐观时变”的投机大商人白圭,就采用“岁熟取谷,予之丝、漆”的办法,把漆、丝和主要农产品谷子同样作为囤积投机的对象。

战国时代随着经济生活的进步,果园也己成为一种重要生产事业。《禹贡》记载扬州“厥包橘、抽”。属于长江下游及东方沿海的扬州地区以出产橘、抽著名。《考工记》说:“橘逾淮而北为枳。”当时淮水以南产橘,而淮水以北产枳。实际上,当时荆州地区同样以出产橘、柚著名。纵横家所编造的苏秦对赵王的游说辞:“大王诚能听臣,……楚必致橘、抽云梦之地。”(《战国策·赵策一》。《史记·苏秦列传》作“楚必致橘、袖之园”)可知云梦泽(今洞庭湖以北地区)一带有很多“橘、柚之园”,是楚国的一种重要生产事业。《吕氏春秋·本味篇》讲到“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正因为长江流域的橘和云梦泽的柚,是当时水果中最美味的,运销到中原地区,因而这种果园特别受到重视,得到了发展。

这时果树的栽培,南方主要是橘、柚,北方主要是枣、栗。纵横家所编造苏秦对燕君的游说辞,说燕“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战国策·燕策一》,《史记·苏秦列传》同)。可知这时燕国种植枣、栗的园林很多,所出产的枣子、栗子是很丰硕的。

 

四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荒地的开垦

春秋战国间,铁工具的使用,对于荒野的开垦起了巨大的作用。

古时荒芜的土地很多。在西周东周之交,郑国迁到今郑州附近时,是

“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的。当姜戎被秦所逐而徙居晋国赐给的他们“南鄙”(南边地方)时,他们也是“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才居住的。自从铁工具应用以后,对于除翦荆棘和芟夷蓬蒿、藜藿当然便利得多。本来中原地区宋郑两国间还是有“隙地”的,到春秋后期也就陆续开垦,在这里建立了六个邑(《左传》哀公十二年)。

牛耕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原来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耕作的人用手把着耒耜的柄,用脚踏着刃部,把锋刃刺入土中,向外挑拨,才能把一块土掘起来。垦耕就是把土一块块地挨次掘起来,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块土,退一步。这种一步步后退而间歇的垦耕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自从春秋后期,农民推行了用牛拖犁来垦耕的方法,垦耕就变为连续向前的运动,用力少而效果好。

从山西浑源出土的牛尊来看,春秋后期晋国的牛都已穿有鼻环,说明牛已被牵引来从事劳动。战国时称牛鼻环为“棬”,《吕氏春秋·重己篇》说:“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相连关系,孔丘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可知当时牛耕已较普遍。春秋晚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在国内兼并战争失败后,逃到齐国,使得子孙变为农民,有人说,这样“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好比“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九》),就是说好比养在宗庙里祭祀用的牺牲放到田亩里耕作。这也足以证明春秋晚期牛耕已较普遍。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从河南辉县固围村和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口犁来看,犁头全体如V字形,前端尖锐,后端宽阔,锐端有直棱,能加强刺土力;但是这种犁比较窄小而轻,还没有翻转土块的犁壁,因此它只能起破土划沟作用,不能翻土起垄,但是比起依靠人力用耒耜来垦耕,是耕作技术上的一次重要改革。燕下都遗址发现的五齿耙,既可以用来挖土,又可以用来翻土起垄,作为垦耕的工具。各地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这个时期的小铁锄较多,式样有凹字形、六角梯形、空首布式等种,适应着中耕除草的各种需要。总的说来,这时耕作技术进步了。用当时的话来说,叫做“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篇》)。“易”是快速的意思,“易耨”也或称为“疾耨”。《管子·度地篇》说:“大暑至,万物荣华,利以疾耨,杀草薉。”“疾耨”也或称为“熟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说:“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一九二三年山西浑源李峪村晋墓出土,《浑源彝器图》、《中国古青铜选·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著录,现藏上海博

物馆。高三十三点七厘米。牛鼻穿有鼻环。背上有三个圆孔,每个圆孔上安放有鍑(锅子),是温酒用的。

灌溉方法的改进

这时灌溉的方法也有了改进。在春秋战国间,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来灌溉,代替过去抱着汲瓶来灌溉的原始方法。 桔槔也称为“桥”,是用两根直木组织成的,一根直木竖立在河边或井边;另一根直木用绳横挂在竖立直木的顶上,在这根横挂的木上,一端系着大石块,一端系着长绳,挂上汲瓶或水桶,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汲水。要汲水时,把长绳一拉,让汲瓶或水桶浸入河中或井中汲水;把绳一放,由于一端结有石块,汲瓶或水桶就升上来了。《庄子》记载春秋末年子贡的话,说桔槔“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天运篇》);还记载颜渊的话,说:“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速)如泆汤。(《天地篇》)这些话都说明桔槔利用杠杆原理来汲水的情况。《淮南子》曾说:用耒耜、耰、来耕田和用桔槔来灌溉,比过去削树木来耕田和抱汲瓶来灌溉,“民逸而利多”(《汜论篇》)。的确,使用桔槔等灌溉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少劳力而便利农耕的。

施肥技术的进步

对于肥料的使用,这时也注意了。孟子在论定租制(当时所谓“贡”)的弊害时,曾说当时农民遇到荒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孟子·膝文公上篇》),足以说明当时农耕已普遍施肥。《荀子·富国篇》说:“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这是说,在翻地修好田埂、除草种下谷物以后,施肥是重要的工作。这时农民已从生产过程中认识到野草、树叶在土中腐烂可以作为肥料。《荀子·致士篇》说:“树落则粪本。”《礼记·月令篇》说季夏之月,“土润辱(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是说,每逢六月,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灌上,使之腐烂,可用作肥料,改良土壤。对积肥、施肥的重视,这也是提高农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欧洲要到第十世纪和第十一世纪,才开始讲究施肥。

当时农民也认识到病虫害的严重性。《商君书·农战篇》说:“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螟是蛀食稻心的虫,螟是食苗叶的小青虫,蚼蠋是一种像蚕的害虫。因此农民已很注意消灭虫害,扑杀害虫。《吕氏春秋·不屈篇》说:“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害稼也。”

农业产量的提高

随着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推行、耕作技术的进步、灌溉工具的改进和肥料的使用,农业产量自然也有了提高。据魏文侯相国

李悝的估计,战国初期魏国农民的生产量,一亩田可以生产粟一石半,上熟可以四倍,即生产六石;中熟可以三倍,即生产四石半;下熟可以二倍,即生产三石;小饥可收一石,中饥可以收七斗,大饥只能收三斗(《汉书·食货志》)。战国一亩约当今三分之一亩,战国一石约当今五分之一石,即二斗。如果折算起来,可知战国时合如今的三分之一亩,普通已可生产粟合如今的三斗,最好年成可以四倍,即生产粟一石二斗。李悝又曾主张“尽地力之教”,认为勤谨耕作的每亩可多生产三斗,不勤谨耕作的每亩要减产三斗(《汉书·食货志》),勤耕的和不勤耕的,每亩田的收获量就有六斗粟之差。如果折算起来,那时合如今的一亩,勤耕的比不勤耕的可多生产三斗六升粟。

当时各个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生产水平不同,产量是有差别的。李悝所说“岁收亩一石半”,当指魏都安邑所在河东地区而言。《管子·治国篇》说:“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早)生而晚杀,五谷之熟也,四种而五获(谓四时皆种,五谷皆获),中年亩二石,一夫粟二百石。”是指嵩山以东河南中部而言。《管子》是齐的作品,而举嵩山以东为例,可知当时齐的亩产量低于二石。一九七三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田法》,所说“中田小亩二十斗,中岁也。上田亩二十七斗,下田亩十三斗,太上与太下相复以为率”,当是《田法》著作较迟,山东地区农业进步的结果。

战国时代各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大体上边远地区和土壤较差的地区比较落后,也还保留着轮流休耕的办法,例如邺在引漳水利工程未兴修前,由于土质较差,就实行着轮流休耕制。《吕氏春秋·任地篇》说:“劳者欲息,息者欲劳。”“劳”就是用来耕作;“息”就是轮到休耕,以便恢复地力,改良土质。中原有水利灌溉和土质较好的地区,农业生产就比较进步,逐渐推行一年两熟制。

一年两熟制的推广

春秋时期冬小麦在中原地区逐渐推广,这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是个重大进步。因为种冬小麦的地区,夏收之后,又可播种秋收的其他谷类作物,一年两熟制就可以推行了。西周春秋之际,劳动人民栽培出了冬小麦品种,到春秋初期,成周(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地区开始实行一年两熟制。公元前七二○年四月郑国掠取了周的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地的麦,同年秋天又掠取了成周的“禾”,说明这时周的王畿内已实行一年两熟制。到战国时代,一年两熟制就普遍推广。《礼记·月令》就记载孟夏之月“升麦”,孟秋之月“登谷”。《孟子》曾说■麦(大麦)到日至(夏

至)时都成熟(《告子上篇》);又说七、八月(夏正五、六月)间干旱,苗(粟苗)就会枯槁(《梁惠王上篇》)。这样大麦收割后,粟苗又生长着,可知当时齐国已推行一年两熟制。《吕氏春秋·任地篇》还说:“今兹美禾,来兹美麦。”这是说今年丰收了美禾,接着又种麦,来年又丰收了美麦。《荀子·富国篇》又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一年两熟制的推广,就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年产量。

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由于一年两熟制的推行,耕种“百亩之田”的收成,“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孟子·万章下篇》)。《吕氏春秋·上农篇》也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生产,可以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这种小农经济可以成为当时各国君主政权作为立国的基础。

 

五 农本理论的产生、管理农业政策的实施和农业科学的兴起

农本理论的产生

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成为各国君主政权立国的基础,保护和发展小农经济成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相应地,政治家和思想家就提出了以农为“本业”的主张。

战国早期的墨家,已经指出农业生产既可以提供人民衣食,又可以充足国家财用,因此“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墨子说:“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墨子·七患篇》)所谓“固本”的“本”,就是指“以时生财”。这种“固本”主张,可以说是农本理论的萌芽。

战国初期法家李悝在魏国变法,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尽地力之教”,就是一种体现以农为本业的政策措施。战国中期法家卫鞅在秦国变法,就明确以“耕织”为“本业”而以手工业商业为“末利”,并采取政策措施来奖励“本业”而抑制“末利”。卫鞅一派法家编著的《商君书》,就发挥了农本理论。他们认为人民务农除了提供人民粮食和为国家积累财富以外,还有利于对外取得战争胜利,对内巩固统治。因为农业不但可以为战争提供军需品,而且农民就是战斗的主力。他们说:“事本抟(专),则民喜农而乐战。”(《商君书·壹言篇》)他们还认为人民务农则“朴”(朴实),“朴则安居而恶出”,“朴则畏令”(《商君书·算地篇》),可以使“好不生”(《商君书·农战篇》)。

战国晚期儒家荀子提出了人力战胜自然的见解,更加积极主张“强本节用”。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还认为“本事不理”,和“政令不明,举错(措)不时”同样是人祸(《荀子·天论篇》)。他强调说:“臣下职(守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就是说,努力农业生产,节约开支,就能使得国家积累起无穷的财富。

战国末年的农家,和法家同样反对“民舍本而事末”,认为人民务农不仅是为了“地利”,还可以“贵其志”。他们着重指出人民务农对地主政权有三点好处:一是“朴则易用”,就是朴实而易于使用,可以依靠他们守战;二是“重则少私义”,就是稳重而少发表私见,便于使他们守法而努力生产;三是“其产复则重徙”,就是财产累赘而难于迁移,可以使他们死守一处而没有二心(《吕氏春秋·上农篇》)。

十分清楚,所有法家、儒家和农家的农本理论,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增强国力,谋求富国强兵,从而在兼并战争中得胜。

管理农业生产的政策

战国时代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已实施一些管理农业、林业、渔业、畜牧、狩猎等生产的政策。阴阳五行家所设计的十二个月行事历——《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同),就有比较详细的叙述。我们以《秦律》的《田律》与《月令》作比较,可以看到《秦律》也有类似《月令》那样保护生产的禁止或限止的规定,可知《月令》的种种规定不是毫无根据的,就是汇集当时各国这方面的规定而制订的。

《秦律》和《月令》都规定:在春夏两季禁止进入山林伐木,禁止捕捉初生鸟兽,不准竭泽而渔,不准用毒药捕捉鱼鳖,不准堵塞水道流通,不准烧野草灰等等,从而保护林业、渔业、畜牧、狩猎等生产。《月令》还规定孟春之月要命令田官“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孟夏之月要命令野虞“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令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季夏之月为了防止妨害农事,规定“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孟秋之月命令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仲秋之月命令官吏“趣民收敛”,“多积聚”;孟冬之月“劳农以休息之”;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这一系列的规定,就是当时政府管理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秦律》的《田律》还规定:由于雨水而农田受害和受益的,由于旱灾、暴风雨、水潦、螽虫以及其他原因而造成庄稼损害的,都必须把受益和受害面积于八月上报,近县派人步行上报,远县用邮(传递文书的驿站)上报。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农业生产的

实际情况,为年终征收地税和“上计”作好准备。

《秦律》的《仓律》还有对每亩农田施播种子数量的规定:“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苔(小豆),亩大半斗;叔(菽,大豆),亩半斗。”这个每亩下种量的规定,除了豆类以外,远较西汉《汜胜之书》为高。

农业科学的兴起

战国时代农业有了显著的进步,开创了我国农业上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使农业生产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从事研究农业技术的科学也就兴起,这就是所谓农家之学。据《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这时己有专门讲究农家之学的专门著作《神农》二十篇和《野老》十篇。据颜师古注,《神农》是战国时诸子“道耕农事,托之神农”。《野老》是战国时齐、楚间人著作。可惜这些书已散失。《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就保存了当时农家之学的一部分。《任地篇》一开头就假借周族祖先后稷名义,提出了十个问题,包括使用土地、整地做畦、灭草保墒、中耕除草等方面,可能这四篇就来源于一部假托后稷的农书。

农家之学很注意到土性的分辨、土壤的改造和保养。《禹贡》和《周礼·草人》曾列举各种不同的土壤,说明战国时代人们已开始对土壤进行研究。他们主张先分辨土性,挑选适宜种植在某种土壤里的农作物来播种,从而适当地改造土壤。他们注意到土壤的质地、结构、含水量等各方面的保养,一共有五个方面:“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吕氏春秋·任地篇》)“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是说土壤结构粘重板结难于垦耕的要使它疏松,太疏松不能持水保肥的要使它结实。“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是说休闲过的田地要耕种,耕种久的田地要休闲,休闲是为了改良土壤、恢复地力。“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是说地力瘦薄的要增施肥料,施肥过多而引起所谓“华而不实”现象的要适当降低肥力。“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是土壤质地粗散、失水太快的要使它细密,细密得很难透水的要使它松散。“湿者欲燥,燥者欲湿”,是说地势低而过分潮湿的要使它干燥,地势高而过分干燥的要使它潮润。这样从五个方面讲究对土壤的保养,是比较全面的,该是总结当时生产经验的结果。他们还注意到对不同土壤的耕作的先后程序,认为必须先耕垆士,因为垆土性质粘重,水分一经散失,便坚硬无法耕种;然后再耕弱土,因为弱土松散,迟耕也还来得及。

农家之学还注意到耕作及

时和产量、质量的关系。《吕氏春秋·审时篇》专门分析了六种主要农作物——禾(稷)、黍、稻、麻、菽(豆)、麦耕作“得时”、“先时”、“后时”三种情况,从其生长、收获、品味三个方面加以比较,用来说明掌握耕作时节的重要性。例如耕作“得时”的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粗壮,穗子大,色泽深,麦粒重,虫害少,皮薄而出粉率高,品味香,吃了耐饥有益;“先时”的小麦,苗生太早,容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后时”的小麦,苗生得脆弱,穗结得稀疏,色泽也不好。他们根据实际观察的结果,强调耕作必须及时,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农家之学更十分重视栽培技术。这时已创造了畦种法。就是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利用高垄播种作物,这叫做“下田弃亩”。同样地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利用高垄挡风保墒,这叫做“上田弃亩”。为了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优良条件,他们对开沟作垄、除草、播种、匀苗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他们认为垄要广而平,沟要小而深;苗必须种得排列成行,不能“既种而无行”;要“衡(横)行必得,纵(直)行必术,正其行,通其风”;苗要种得不密不疏,出苗以后培根要细碎而均匀。要多耕多锄,除去害草,还要除去妨害大苗生长的小苗。肥地留苗要密些,薄地留苗要稀些,匀苗、定苗的距离必须根据地力肥薄而定。因为“肥而扶疏则多粃,而专居则多死”(《吕氏春秋·辩土篇》)。肥地种得稀疏,就会增加无效分蘖;薄地过于密植,常因水分、肥分供应不上而夭折。所有这些栽培技术,都是从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得来的,都是符合农业科学的理论的。

值得重视的是,农家之学不是单纯地讲究农业生产技术,而是已经开始把农业科学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他们说:“上田弃亩,下田弃亩。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任地篇》)所谓“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就是说深耕一定要到达表土下层水墒部分,才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下文说“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说明他们已认识到通过深耕可以收到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的效果。他们又说:“故亩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吕氏春秋·辩土篇》)所谓“下得阴”,是指农作物从地下吸取水分和肥分;所谓“上得阳”,是指农作物从天上吸取阳光;所谓“然后咸生”,就是说只有通过“下得阴,上得阳”的作用,才能使农作物生长发育。在这里他们用阴阳学说作为农业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朴素唯物论

的观点。

这时已经重视选择优良品种。鼓吹贸易致富的白圭曾以“长斗石,取上种”,和“欲长钱,取下谷”相提并论(《史记·货殖列传》)。“长斗石”是说增长粮食的产量,“取上种”是说必须选取上等品种。这说明至少到战国中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优良品种对提高粮食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一 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

春秋战国之交农业生产有着飞跃的发展,这是由于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着突出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所以能够突出进步,是由于冶铁技术的两个重大发明,就是铸铁(即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正是由于这两个重大发明,使得铁农具很快很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促使农业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

治铁鼓凤炉的重大进步

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所以能够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年发明,并且很早推广应用,主要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冶铸技术,井运用了长期累积的丰富经验。远在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春秋时代已使用高大的圆锥形炼铜竖炉,高达一点二到一点五米左右,炉缸有一或两个鼓风口,有着鼓风设备,因而到春秋后期,冶铁鼓风炉有重大的进步,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用来颁布成文的刑法。公元前五一三年,晋国曾在国都征收“一鼓铁”的军赋,把成文的刑法(即当时所谓“刑书”)铸在铁鼎上颁布(《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创的发展道路。这时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冶铁炼炉上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这种大皮囊的形式和当时一种盛物的叫做“橐”的皮囊相类似,两端比较紧括,中部鼓起,好似骆驼峰。在这个大皮囊上有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就可把空气中的氧不断地压送到炼炉鼓风管中,以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这时冶铁的炼炉叫做“橐”。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像橐,就称为“橐”。那个炼炉的鼓风管的装置,因为和一种称为“篇”的管乐器差不多,就称为“篇”。这种鼓风设备也总称为“橐篇”。

《老子》的作者曾把宇宙整个空间比作这种鼓风设备,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篇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这种鼓风设备很富于弹性,在空虚的时候是鼓起来的,愈是鼓动它,空气也就愈吹出来,确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这种鼓风设备曾沿用相当长的时间,后世称为“排橐”,或称为“冶橐”(《说文解字》“■”字解说)、“排囊”(《后汉书·杨璇传》)、“鼓橐”(《一切经音义》卷八)、“鼓橐”(《一切经音义》卷十三),

也简称为“排”、“橐”、“■”、“■”,这四个字都是同音通用的。

当时橐是牛皮做的,《墨子》曾说“橐以牛皮”(《备穴篇》)。每个炼炉上所使用的橐不止一个,越是大的炼炉,所使用的橐就越多。《墨子》曾说“灶用四橐”(《备穴篇》),这就说明当时炉灶所用的橐确是有好多个的。据《吴越春秋》说,吴王阖闾铸造“干将”、“莫邪”两把宝剑时,曾使用“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然后“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在这个铸造两把剑的炼炉上,参加“鼓橐装炭”的多到三百人,这说明当时炼炉上所使用的橐是不少的。大概这时炼炉上由于装置了几个入风管,送进去的氧气比较充分,大大提高了温度,改进了冶铁技术。“籥”原是由一排竹管编成的一种管乐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籥”字和“籥”字所从的“籥”字,都像一排竹管编成的样子,当时鼓风管称为“籥”,可能由于当时炼炉使用多管鼓风的缘故。

同时,由于开矿技术的进步和炼炉鼓风技术的进步,在当时的战争中不但使用了地道战术,而且把鼓风设备作为抵御地道战术的防御武器,用鼓风设备把烟压送到敌方地道中去窒息敌人。

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

鼓风方法的革新,是提高冶铁技术的关键之一。惟有革新了鼓风方法,才有可能把炼炉造得高大,使炼炉的温度提高,从而加速冶炼的过程和提高铁的生产量。在中国古代,由于冶铁鼓风炉的进步,很早就发明了冶炼“铸铁”(即生铁)的技术。这个发明要比欧洲早一千九百年。

本来,早期的冶铁方法是很简陋的。炼炉很小,构造十分简单,冶铁时把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的从炉子上面加进去,生了火,用一两个橐来鼓风。由于炼炉狭小,使用的橐不多,压送入炉的空气又不够充分,因此,炭火的温度就不够高,炉中的矿石就不可能充分熔化,被还原的(即去了氧的)铁从炉中出来时,是海绵状态的熟铁块。这种表面粗糙、夹有渣滓的熟铁块,需要经过相当时期的锻打,才有可能得到较纯的铁块。这种早期的冶铁法,有人称为“块炼法”。在欧洲,曾经长期运用这种“块炼法”来炼铁,到十四世纪使用了水力鼓风炉,才发明铸铁冶炼技术。

我国早在春秋晚期,就发明了铸铁冶炼技术。从近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之际铁器来看,有用“块炼法”制造的,也有用铸铁铸造的,更有把铸铁件经过加热退火柔化处理而成为展性铸铁的。从炼得铸铁,铸成器件,进而采用加热退火的方法,对铸铁件加以柔化处理,必须有一个试验改进的过程。由此可以断定,我国铸铁

冶炼技术的发明,应该更要早些。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这种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们从公元前五一三年晋国铸刑鼎这件事,就可以了解这一点。我们知道,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的文字不多,总该有些条文,要把这些条文铸到铁鼎上,这个“铸型”不会大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的话,就不可能铸成功。毫无疑问,中国古代由于改进了炼炉的鼓风方法,提高了炼炉的温度,很早就发明冶炼铸铁的技术,使炼出的铁成为液体,从而加速了冶铁过程,提高了铁的生产率。这对于冶铁业的发展和铁工具的推广使用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到战国中晚期,冶炼铸铁和铸造铁器已开始分工,新郑郑韩古城的内仓、西平酒店村和登封告城镇,都已发现战国铸铁遗址。

告城镇发现了熔铁炉底及炉衬残片,还发现有拐头的陶鼓风管以及木炭屑,可见当时熔铁炉和炼铁炉同样以木炭为燃料。近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战国以迄汉魏铁农具,大多数是铸铁制造的;在同时的手工业工具中,铸铁件也占很大比例。一九七七年七月长沙窑岭春秋战国之际楚墓出土铁鼎,口径二十三厘米(相当于当时一尺),高二十一厘米,腹深二十六厘米,出土时重三千二百五十克(相当于当时十三斤),金相鉴定表明含有少量石墨,基体为铸铁。

铸铁铸造工艺的进步

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铸造工艺的优良传统,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很快发展到相当的高水平。铸范有陶制的,更有铁制的。并已由单合范发展为复合范。单合范是一种较原始的铸型,一面是立体的铸型,把它合在一块平板上浇注,铸成的工具或钱币一面是平的。复合范是多块铸范用“子口”拼合,箍紧后浇注,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铸造大而复杂的工具和器物。一九五三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出上大批铁质铸范,包括六角梯形锄范、双镰范、䦆范、斧范、双凿范、车具范等,大多数是复合范,构造复杂,制作精美,说明这时铸铁的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从六角梯形锄范使用铁内芯来形成锄柄孔的办法(即通过锄范壁插入一根铁芯子)来看,说明当时冶铁手工业工人已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此同时,在兴隆一带也发现了与这些铸范的形式基本相同的铁斧、铁锄等。此外在今河北、山东等省所发现的铁工具和车具,从其形制和金相组织来看也有不少是用金属型铸成的。铁范本身是白口生铁的铸件,

又是铸造铁器的模具。这样用铁范来铸造铁器,可使铸件形状稳定而精致,并可连续使用,不致像一般陶范那样用一次就要毁坏,其生

产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

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

战国时代开始广泛使用铸铁的工具,但是早期的铸铁,是质脆而硬的白口铁,很容易折断,不耐用。因此,当时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两种柔化铸铁的技术:

一种方法是铸铁件的可锻化热处理,经过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成为白心可锻铸铁。到战国晚期,出现了黑心可锻铸铁,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韧性比白心可锻铸铁高。

另一种方法是经过加热氧化,对铸铁进行脱碳处理。在脱碳不完全时,铸件外层已成为钢,内层还是铸铁,成为一种钢和铁同存于同一工具中的复合组织;在脱碳较完全时,白口组织消失,铸件组织全部由铁变成钢,但还保存有铸件的特点(具有缩孔、气眼等特征)。

当时还利用控制退火办法,创造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体质复合铸件,使用中把表面层磨损,露出中间层作为刃口,解决了某些工具要求有坚硬锋利耐磨的刃口而又具有韧性的矛盾,这种方法在战国后期,北起燕赵、南达楚国的范围内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铁工具的功能。

我国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要比外国早二千多年。欧洲到十八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十九世纪美国才开始熔制黑心可锻铸铁。我国这个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对于当时铁工具的广泛使用,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

楚、韩两国铁兵器的锋利是非常著名的,到汉代谈到剑,还是以“墨阳、莫邪”连称(《淮南子·修务篇》),以“棠溪、墨阳”连称,还有“强楚劲韩”的称号(《盐铁论·论勇篇》)。《荀子》说楚国“宛钜、铁他,惨如蜂虿”(《议兵篇》),以前注释家认为“钜”即是“大刚”(《史记·礼书·集解》引徐广说、《荀子》杨倞注)。“釶”即矛的别称,这是说宛地所制钢铁的矛特别锋利。战国时代著作的《禹贡》,说梁州(约当今四川省)贡物有“璆、铁、银、镂”,以前注释家都认为“镂”是一种可作刻镂工具的“刚铁”(《说文解字》、《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玄说、《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

渗碳制钢技术,远在春秋晚期已经发明,南方楚国已经应用。一九七六年长沙杨家山春秋后期墓葬中,发现一口钢剑,长三十八点四厘米,宽二到二点六厘米,脊厚零点七厘米。经取样分析,是用含碳量百分之零点五左右的中碳钢制成。从剑身断面上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反复锻打的层次,中部由七至九层叠打而成。近年对燕下都出土的部分剑、戟和矛检查表明,战国后期燕国也已采用渗碳制钢技术,把“块炼铁”放在炽热的

木炭中长时间加热,使表面渗碳,经过锻打,成为渗碳钢片,再把渗碳钢片对折,然后多层折叠起来锻打,制成兵器或工具,接着更用淬火和正火等热处理方法,改进钢材的性能。当时已经懂得根据不同器件所要求的不同性能,对钢材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这种渗碳制钢技术的创造,适应了当时社会大变革中发展生产的需要和战争的需要,对于革新生产技术和扩大社会生产,改变战争的方式,起了重要的作用。

固体渗碳制铜技术的发明和宝剑的制作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讲到秦王有六件“宝”,不是秦国所生产的。其中一“宝”就是太阿之剑。太阿之剑,据《越绝书》说是春秋未年吴国冶炼技师欧冶子和莫邪所炼制的三把宝剑之一。《吴越春秋》又讲到吴国冶炼技师干将开采了“铁精”和“金英”冶炼宝剑,三月没有成功;他的妻子莫邪“断发剪爪”,投入冶炼炉中,因此“金铁乃濡,遂以成剑”,炼制成干将、莫邪两把宝剑。这个炼制宝剑的故事带有神话传说性质。清代学者王念孙早就指出,“干将”和“莫邪”本是刀剑锋利的形容词,传说中变成了宝剑的名称,后来又演变为冶炼技师的名字(《广雅疏证·释器篇》)。但是传说中所说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冶炼技术,确是有一定的事实为依据。冶炼史专家丁格兰(F. R.Tegengren)认为,所谓投入“断发剪爪”,实质上就是加入相当的“磷”质,起了催化的作用(丁格兰《中国铁矿志》第二编《中国之铁业》)。这个推断是有科学的根据的。长期流传在河南、湖北、江苏等地的“焖钢”冶炼法,把熟铁块放在陶制或铁制容器中,除了按一定的配方加入渗碳剂之外,也还使用含有磷质的骨粉作为主要催化剂,然后密封加热,使之渗碳而炼成钢材。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刘胜佩剑和错金书刀,经过分析,都表明含磷较高,错金书刀的刃部中间还有含钙磷的较大夹杂物,估计曾用含有磷质的东西作为渗碳催化剂。《吴越春秋》所说“铁精”当是质量较精的熟铁块,所说“金英”当是含碳较多的渗碳剂,所谓“断发剪爪”是指含有磷质的头发指甲之类东西,用作催化剂。所谓“金铁乃濡”,是说“金英”的碳分不断地渗入到“铁精”中,“濡”具有相互渗透的意思。估计秦王所佩太阿之剑,就是用这样冶炼而成的优质钢材锻制的(参见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下编第一章第一节)。

铁矿的开发

这时人们在采矿中也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据说“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此山之见荣也”(《管子·地数篇》),所谓“荣”,具有矿苗的意义,所谓“赭”是一种赤铁矿性质的碎

块,就是《山海经·北山经》少阳之山的“美赭”,《本草纲目》称为“代赭”,俗称铁朱,是和赤铁矿伴存的(章鸿钊《石雅》)。

据《山海经·五藏山经》的记载,有明确地点的产铁的山共有三十七处,分布于今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湖北省,即在战国时代秦、魏、赵、韩、楚等国统治地区,其中在韩、楚、秦三国统治地区的较多。

从今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的战国铜矿井遗址看来,当时已有效地采取了竖井、斜井、斜巷、平巷相结合的开拓方式,创造了分层充填的上行采矿方法。竖井深达五十多米,用作交通孔道,可把矿石和地下水提出地面,把井架支护木送到井下,用辘轳、大绳和木钩等工具提运。斜巷从矿层面斜穿到底部,主要是为了探测矿藏。平巷沿水平方向开拓,是为了开掘矿石。人们把竖井分成多层,从矿层底部由下而上地逐层开拓平巷,每层平巷装有辘轳,可以逐层把矿石提升出地面。他们在井下将采得的矿石进行初步分选,以贫矿、碎石和泥土充填废巷,借以保证提运出的大都是富矿,并减轻井下运输和提升的工作量。在通风方面,创造了利用井口高低不同所产生的气压差,形成自然风流;并采用关闭已废弃巷道的办法来控制风流,使流向采掘的方向,保证风流能达最深的工作面。在排水方面,把水引向井下积水坑,再用辘轳吊挂水桶提升出地面。这一切,说明了战国时代开矿技术已是相当进步。

各国冶铁手工业地点

战国时代,各国都已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魏国的冶铁手工业是比较发达的。西汉时宛地经营冶铁手工业的孔氏,其祖先原是梁人,以“铁冶为业”的(《史记·货殖列传》),足见魏国必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秦国在卫鞅变法后,据说“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语),司马迁的第四代祖司马昌曾做秦的“主铁官”(《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梦出土《秦律》述及“右采铁、左采铁”的官,可见秦也必有重要冶铁地点。

至于赵国,其国都邯郸(今属河北)就是个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不仅邯郸人郭纵以冶铁成业,财富和“王者”相等,就是西汉初年临邛(今四川邛崃)经营冶铁手工业的卓氏,其祖先也本是赵人,“用铁冶富”的(《史记·货殖列传》)。因为邯郸西北地区就有丰富的“邯郸式”的铁矿。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也是个重要的冶铁手工业地点,近年在临淄故城中发现了冶铁作坊六处,其中最大一处面积约四十多万平方米。因为淄河两岸有许多“朱崖式”的铁矿。直到今天,朱崖式和邯郸式两种类型的铁矿在铁矿床类型中

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楚国最著名的冶铁手工业地点是宛(今河南南阳),有所谓“宛钜、铁釶(即铁矛)”(《荀子·议兵篇》)。韩国的国都新郑,有官营冶铁手工业作坊。近年在新郑故城内的仓城村发现了许多钁、镈、刀等陶质内外范,同时发现有同样形式的铁器,当为官营冶铁手工业作坊的遗址。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也有冶铁手工业作坊,近年在告成镇发现了战国时代的熔铁炉底、炉壁及炉衬的残块,陶制和泥制鼓风管的残片、木炭屑,和锄、䦆、斧、铲、镰、削、刀、箭杆、矛、带钩等陶范。这该是铸造农业生产工具为主的冶铁手工业作坊。当时阳城所以能够成为冶铸铁器的重要手工业地点,是和附近少室山“其下多铁”(《山海经·中次七经》)分不开的。韩国的冶铁手工业地点是最多的,其著名的锋利剑戟出产在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等地。冥山在今河南信阳东南,棠溪在今河南舞阳西南,合膊和龙渊都在今河南西平西,宛冯就是指宛,一度为韩占有;邓师就是指邓,在今河南孟县东南。燕国的燕下都(今河北易县)也是个重要冶铁地点,在它的遗址内发现冶铁作坊三处,总面积达三十万平方米。燕国在今河北兴隆也有官营冶铁手工业地点。近年在兴隆发现了战国时代铸造工具的铁范八十七件,其中十多件铸有“右廪”二字,知为官营冶铁手工业产品。

铁工具的广泛使用

由于冶铁技术的创造和发明、铁矿的开发和冶铁手工业的逐渐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后各种农业和手工业的工具已普遍用铁制。《管子》的作者认为必须有铁工具,“然后成为农”,“然后成为车”,“然后成为女”(《轻重乙篇》),“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海王篇》)。在战国中期有个“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孟子曾为此问他的弟子陈相道:“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膝文公上篇》)也就是问:许行用釜甑来蒸煮么?用铁制农具来耕田么?可知当时中原地区“铁耕”确已非常普遍,如果有人不用“铁耕”,已成为出乎常情的事了。从近年考古发掘出土的工具来看,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南方的吴、楚地区和中原的三晋、两周地区已有铁工具,农具有铲、锛、臿、镢等,手工具有削、凿、斧、锤等,但是还不能排除青铜工具和木石工具的使用;到战国中期,北起辽宁,南到广东,东自山东,西到四川、陕西,都已广泛使用铁器,铁农具已排斥木、石农具而取得主导地位。铁农具有一字形臿、凹字形臿、空首布式锄、凹字形侈刃锄、六角梯形方銎锄、五齿

耙、䦆、镢、V字形铁口犁、镰等,铁工具有銎斧、片斧、刀削、凿等,铁兵器有剑、戟、矛、镞(或铁挺铜镞)等,其他铁器有铁鼎、铁带钩等。铁器的广泛使用,便利了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年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发现有青铜篦纹镰,时代从春秋未年到战国中期,说明这一带青铜小农具还流行到战国中期。

 

二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间,各国已很注意水利的兴修,或者沿河建筑堤防,或者开凿运河。运河的开凿,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但便利交通,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各国政府继承过去政权的办法,把水利的兴修作为国家公共职务,设有“司空”等官职来管理(《荀子·王制篇》)。

堤防的普遍建筑

我国堤防的建筑起源很早,到春秋时代,黄河、济水等大河流旁已筑有部分堤防,例如黄河旁边局地有名堤上(今河南洛阳西南)的,济水旁边齐地有名防门(今山东平阴东北)的。战国时代堤防的建筑,比以前更普遍了,建筑的工程比以前更完固了。他们对于防止堤防的溃决,已有重要的经验,或者说“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篇》);或者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篇》)。魏国魏惠王时有个著名的大臣白圭(名丹),他不仅是个投机取巧的大商人,而且是个防止堤防溃决的专家。据说他经常巡视堤防,“塞其(蝼蚁的)穴”(《韩非子·喻老篇》),因为蚂蚁(特别是白蚁)在堤防作巢穴,经历一二十年后,巢穴扩大,堤防有空腔,就会被大水溃决,必须经常进行检查,挖塞所有的蝼蚁巢穴。白圭自己也曾夸言:“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告子下篇》)

战国时代所建筑的堤防,规模也较前为大,在许多大河流上都已建筑有比较长的堤防。但是,战国时代已形成了七大国割据并列的局面,大国建筑大规模的堤防只是为了本国的利益,所谓“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当时齐和赵魏是以黄河为界的,赵魏两国的地势较高,齐国的地势低下,黄河泛滥时齐国所遭受的灾害就较严重,因而齐国首先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地的长堤防,以防止黄河的泛滥。自从齐国沿黄河筑了长堤防,“河水东抵齐堤,则西迄赵魏”,使得黄河泛滥的水流冲向赵魏两国去,于是赵魏两国也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地长堤防。从此,在黄河两岸,堤防间五十里宽阔地带,河水也就时来时去,当时黄河两岸,据说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汉书·沟洫志》载贾让奏言)。

战国时代各国大规模的建筑堤防,虽然“各以自利”,不免产生像孟子批评白圭“以邻国为壑”那样的弊害,但是对于本国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因为堤防可以防止水灾,保护农业生产,还可以与水争地,开辟耕地。

《管子·度地篇》载有筑堤方法:“今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周(“周”原误作“道”),禾稼不伤。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民得其饶,是谓流膏。”这是一段有韵的经验之谈,被假托为管仲所说的。很明显这是春秋战国期间齐国沿黄河筑堤的经验。所说“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是说遇到不生草的沙滩,筑堤防就得把泥土装在麻袋里堆积,用以防止堤防的泥土流失。所说“夹水四周,禾稼不伤”,是说堤防以内的耕田,四周要掘有水道间隔,使庄稼不受积水的伤害。因为黄河夹带泥沙,河底不断积泥而升高,因而堤防要逐年增高,即所谓“岁埤增之”。堤上还要种植荆棘,夹种柏杨,使堤防牢固而不被冲决。《度地篇》还讲到了常年保养堤防的方法,冬天要巡视,春天待农暇加以修补;遇大雨要设法防护,见到水的冲击要加固挡住。因为“浊水蒙壤,自塞其行”,“岁高其堤,所以不没也。春冬取土于中,秋夏取土于外,浊水人之不能败”。

所说“浊水”即指黄河之水,春冬雨季河水旱浅,可以从河中取土筑堤,使河底加深,堤防加高;等到秋夏河水上涨,浊水流入就不致造成祸害。这可以说是齐国长期治理黄河的主要经验。

特别值得我们提出的,就是当时所有沿大河的农民作了极艰苦的防泛工作,像我们前面所举的黄河沿岸农民就是例子。在这样艰苦的斗争中,在“起堤防”和“排水泽”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使得水利工程的建筑技术不断提高。

运河的开凿和水利工程的兴办

公元前四八六年,吴国曾在邗(今江苏扬州西北)筑城,在长江淮河间开凿运河,称为邗沟。从今扬州向东北穿凿到射阳湖(在今江苏淮安东南),再经射阳湖到末口(在今淮安北五里)入淮(《汉书·地理志》江都县注、《左传》哀公九年杜预注)。这是运河最早开凿的一段。公元前四八二年,吴国又从淮河继续开一条运河通到宋鲁两国间,北面通沂水,西面通济水(《国语·吴语》)。这条运河该即《禹贡

》和《汉书·地理志》的菏水,它沟通了济水和泗水,而泗水下流注入淮水,越淮水可以和邗沟相连接。这样就把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连结了起来。春秋末年吴国开凿这些运河,固然为了便于争霸,有其政治上军事上的目的,但客观上也便利了交通和农业灌溉。

到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就开始专为农业灌溉而开凿运河。魏国在魏文侯时,邺(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县令西门豹曾兴建“引漳水溉邺”的水利工程,开了十二条渠,利用灌溉冲洗,使得含有过多的盐碱成分的“恶田”变为能种稻粱的良田,成为改良土壤的典范。魏国有个大湖泊叫圃田(在今河南中牟西),是古代著名的大湖泊之一。公元前三六○年(魏惠王十年),魏国曾在黄河、圃田间开凿了一条大沟(运河),使黄河的水流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公元前三三九年(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国又从大梁的北郭开凿大沟(运河)来引圃田的水(《水经·渠水注》引《竹书纪年》),这是魏迁都大梁以后,在大梁周围开始兴修水利,就是鸿沟最早开凿的一段。鸿沟是战国时代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鸿沟的主于,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和济水一起分黄河的水东流,经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折而向东南流,经过陈的旧都(今河南淮阳),在今沈丘附近注入颖水,而颖水下流注入淮水。这样就沟通了黄河和淮水的交通。另有丹水成为鸿沟的分支,从大梁东流直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注入泗水。又有睢水从大梁以南从鸿沟分出东南流,经过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东南),经今安徽宿县、江苏睢宁以北,注入泗水。更有水也从大梁以南从鸿沟分出东南流,经过蕲(今宿县南)而注入淮水。这些河流的设计开凿疏通,显示了当时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进步。它充分利用了这片平原东南比较低下的地势,构成了济、汝、淮、泗之间一套水道交通网。这是战国前期魏国大兴水利的结果,既便利中原地区的交通,又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换。此外,其他中原诸侯国所开凿的运河也很多。

这时不仅中原和南方地区,从关中到巴蜀,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也兴办起来了。公元前三六○年,魏国瑕阳(今山西临猗西)人曾从岷山(即蒙山,在今四川芦山北)开导羌地的青衣水,使东和沫水(今大渡河)相合,到今四川乐山入于岷江(《水经·青衣水注》引《竹书纪年》)。这是受到魏国兴修水利的影响,蜀国聘请魏国水利专家前往进行水利建设,因而魏国吏官特为记载。

最著名的水利工程,要算是岷江水利工程了。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

水量骤增,灌县以下常要泛滥成灾。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是个杰出的水利专家,他总结了过去治水的经验,因势利导,兴修了这个把水害改变成为水利的工程。相传在李冰主持下,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把岷江分为郫江(即内江)和检江(即外江)两支,并筑有水门调节两江水量,从此把岷江的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由于堤岸修筑在沙和卵石冲积根深的河床上,不容易修筑永久性的堤岸,于是因地制宜,创造了用竹笼装满卵石、累叠成分水堤的方法,使堤岸能够经受洪水冲击的考验。这个“穿二江成都中”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华阳国志·蜀志》、《水经·江水注》),就是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开端,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有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其次要数到秦的郑国渠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韩国企图

减轻秦国的军事压力,派了水工名叫郑国的,进说秦国使用人力,修建引泾水灌溉的水利工程。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即焦籆泽)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经今三原、富平等县,穿过许多纵流的小河,从今大荔东南,注入洛水(即北洛水),称为郑国渠。这样把许多纵流的小河如冶谷水、清水等截断,引向灌溉总渠中,小河的水就成为灌溉的水源(详见《水经·沮水注》)。郑国渠全长三百多里,灌溉田亩四万余顷。相传人们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在一段平坦河床下游,利用木料筑成圆凛,填进巨石,成为“石囷”,用大量“石囷”排列成堰骨,使泾水到此减低流速,沉淀部分粗沙,引进细沙入渠,既可用来灌溉,又可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果,从而使每亩(相当于今零点七四亩)增产到一钟,即六石四斗(每斗相当于今二升)。从此关中成为沃野,常获丰收。

战国前期的魏国和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凿运河,兴修水利,主要用以灌溉农田,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水上运输,这对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魏国在战国初期、秦国在战国后期所以会富强,这也是原因之一。

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间运河开凿工程的发展,是和当时开凿运河工程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这时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比较锋利的铁工具。这些铁工具既然提高了开凿河道的工作效率,也便利了开凿技术的改进,不仅可以大规模地挖掘泥土,开凿运河

,而且可以把阻碍水流的小山的岩石凿平。一方面由于农民在水田的水利灌溉上取得了不少的治水经验,并且已经创造了调节水利的方法。

春秋战国间著作的《考工记》,曾经列举出当时农田大小沟渠不同的名目,有所谓“浍”(大沟)、“洫”(中沟)、“遂”(小沟)、“”(田间小沟)等(《考工记·匠人》)。人们不仅知道修筑沟渠和堤防都必须依据地势,而且懂得采取一再改变水流方向的方法,可以增加水速,把静水输送到远地;水流方向改变,增加水速,水的冲击力量加强,可以利用这个原理作深渊。这时运用沟渠来调节水利的方法已相当进步,人们不但注意水的流通、水的蓄藏,还注意及时地调节水量。《荀子》曾经指出“司空”这个官职的具体任务就是“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要做到“岁虽有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耕耘”(《荀子·王制篇》)。当时对于农田水利的调节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用潴(池塘)来蓄水,用防(堤防)来防泛滥,用沟来流通水,用遂来均匀各块田间的水,用列(即)来留住必要的水,用浍来泻去多余的水,即所谓“以猪(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泻)水”(《周礼·稻人》)。这些水田的水利工程和调节水利的方法,大规模地运用起来,也就发展了大规模的运河开凿工程技术。这时运河开凿工程的技术,和堤防建筑工程的技术一样,是人民由于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这时运河开凿工程的技术,总的说来,不外乎下列四项:

第一,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从春秋末年起一直到战国时代,多数运河的开凿都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吴国所开凿的邗沟,是利用射阳湖作为其水库的。吴国所开凿的菏水,又是利用菏泽作为水库的。魏国所开凿的鸿沟,是利用圃田泽作为其水库的。秦国所开凿的郑国渠,是利用焦籆泽作为其水库的。这样的利用附近原有的湖泊作为水库来开凿的方法,在不能用人力大规模兴建水库前,应该是水利工程中比较进步的方法。

第二,调节水量的“水门”的建设。《华阳国志》载李冰所建设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类水门的建设,在当时已很普遍。当时所开凿的运河和湖泊的接连处,都设有水门来“安水藏,以时决塞”。所以《荀子》把“安水藏,以时决塞”作为“司空之事”。当汉代汴渠决口时,据说其“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后汉书·王景传》),可知鸿沟原来也是设有水门的。水门的建设,对于水量的调节起着重大的作用,

这也是治水工程中的一大进步。

第三,在中流作“堰”方法的运用。李冰在兴建都江堰工程时,曾经在今灌县西的岷江中流建筑大堰,扼住了岷江的咽喉,使水分向左右流,即《华阳国志》所谓“壅江作堋”,《水经·江水注》所谓“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就是现在都江堰的内外金刚堤,使岷江经此分为内江、外江,从而提高水位,并使内外江水量相当稳定。还设有内外江纵横的“马槎”,用以控制内外江的水量。当时采用这种“中流作堰”方法的,不止都江堰一处,所有沟渠工程常常采用这个方法。孟子曾说,“今夫水,……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篇》),正是由于当时治水有作堰“激而行之”的方法,孟子才会这样说的。而且作堰的方法,能够因地制宜,都江堰用竹笼装满卵石筑分水堤,郑国渠用“石囷”列成堰骨,取材不同,方法一致。

第四,淤灌压碱方法的创造。郑国引用泾水作渠,“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汉书·沟洫志》)。就是利用“石囷”作堰,使泾水流速变慢,沉淀部分粗沙,引进具有肥效的细沙入渠,用来灌溉含有盐碱的耕土,可以起冲压、降低耕土中盐碱含量,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的作用。

 

三 粮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园、果园的分布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

这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五六种至九种,有“五谷”、“六谷”、“九谷”等称谓(“五谷”见《论语·微子篇》、《孟子》的《滕文公篇》、《告子篇》、《吕氏春秋·审时篇》、《周礼·食医》等,“六谷”见《周礼·膳夫》,“九谷”见《周礼》的《大宰》、《仓人》)。据《礼记·月令篇》和《吕氏春秋·十二纪》,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麦、菽、稷、麻、黍五种;据《吕氏春秋·审时篇》是禾、黍、稻、麻、菽、麦六种,大体上是和西周春秋时代差不多的。

现在我们分别说明如下:

(一)稷和禾 稷就是小米,是五谷中最主要的一种,即所谓“五谷之长”(《说文解字》“稷”字解说),耐干寒,生长期短,高原瘠地也可种植,它主要产在华北大平原和黄土高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古时或称为粟,其中比较精良的称为粱。禾是一般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有时也专指稷而言。

(二)黍 黍就是黍子,去皮后叫黄米。当时在北方的粮食作物中,其重要性仅次于稷。前人对黍、稷的认识很不一致,近人已分辨清楚。详见日本天野元之助《中国黍稷粟粱考》(收入《中国农业史研究》一书)和邹树文《诗经黍稷辨》(收入《农史研究集刊》第二册)。

(三)稻 稻的生长,需要气候温暖,雨

水多,宜于种植长江流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稻米质量差的是赤米(《国语·吴语》)。稻在北方生产较少,较为珍贵,古人往往以稻粱连称。

(四)麦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大麦也称为■(《孟子·告子下篇》)。小麦有春小麦、冬小麦之分: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冬小麦在仲秋播种,到孟夏收获。西周晚年周的王畿种的还是春小麦,冬小麦在春秋时代逐步推广,春秋初期周的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已种冬小麦,春秋中期在今山西汾水流域的晋国也已种冬小麦,春秋后期在今河南东南部的陈国也已种冬小麦,到战国时代,冬小麦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普遍种植。

(五)菽 菽就是豆。在战国以前,豆都称为菽。豆的名称是战国时代才开始应用的,但还用得不够普遍。菽有大菽、小菽之分(《吕氏春秋·审时篇》),大菽就是今天所谓大豆,又称为荏菽或戎菽。戎菽是东北少数族山戎所栽培出来的一个大豆品种,春秋初期传入中原地区而广泛播种。

(六)麻麻也是古人的一种粮食。《礼记·月令篇》说:孟秋、仲秋之月“食麻与犬”。所食的麻当是一种麻所结的实,即所谓麻子,古时也称为蕡或苴。

上述六种农作物,是这时人民的主要粮食。古人把这些粮食煮饭来吃,或炒成干粮,在行军和远行时调和了水浆来吃。这种干粮古人称为粮,携带时往往装在竹筐里。调和糗来吃的水浆往往装在瓦壶里,即所谓“箪食壶浆”(《孟子·梁惠王下篇》)。用米麦磨粉制饼,也是春秋战国间才开始的。据说,■(磨)就是春秋战国间公输般发明的(《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世本》、《说文解字》“■”字解说)。而饼字也最早见于《墨子·耕柱篇》。战国时代著作的《周礼》,又谈到“粮饵”和“粉■”,说明这时已开始磨粉和用粉制成食品。

这时大豆是人民的主要粮食。《墨子》《孟子》都把菽粟连称,把菽看得比粟还重要。因为大豆可以春夏两季播种,在不同气候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都可生长,抗旱力强,并可以利用高地山沟和其他空隙地方播种,产量较多。汉代《沤胜之书》说:“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齐民要术》卷二《大豆》引)一般穷苦人民都以大豆做饭,豆叶作羹,“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战国策·韩策一》)。春秋时人已经把贵族称为“肉食者”,而把一般人民称为“藿食者”(《说苑·善说篇》)。

土壤的分辨和田地的等级

农作物收成的高下,和土壤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战国时人已经注意到土壤的分辨了,当时土壤已有壤、埴、坟、垆、黎、涂泥等名称,

壤又分为黄白两种,坟分黑白赤等种,说明当时人们已能从土壤的色泽、性质和肥沃度等方面去认识和区别。战国时代著作的《禹贡》,曾列举各地区土壤的情况和田地的等级如下:

(一)冀州(在黄河的曲绕之内地区,有今山西、河南黄河以北及河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角),土是白壤,田是中中等。白壤是指含有盐分而质地疏松的土壤,即指今河北、山西平原的盐渍土。

(二)兖州(在济水和黄河问地区,有今山东西北部、河北南部、东部),土是黑坟,田是中下等。黑坟是指黑色腐殖质多的土壤,可能是指一种灰棕壤。

(三)青州(在泰山以东地区,有今山东东北部),土是白坟和海滨广斥,田是上下等。这里的白壤是指腐殖较多而润湿的灰壤,海滨广斥是指沿海的盐渍土。

(四)徐州(在泰山和淮水间地区,有今江苏、安徽北部和山东南部),土是赤埴坟,田是上中等。赤埴坟是指带有粘性的棕壤。

(五)扬州(在淮河以南地区,即长江下游平原,有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及江苏安徽等省的南部、湖北的东部),土是涂泥,田是下下等。涂泥是指粘质湿土。

(六)荆州(从荆山南到衡山南的地区,即长江中游平原,有今湖南及湖北东南部、四川南端、贵州东部),土是涂泥,田是下中等。

(七)豫州(从黄河以南到荆山以北的地区,有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山东西部和湖北北部),土是壤和下土坟垆,田是中上等。这里的“壤”是指石灰性冲积土,“下土”指底层,“下土坟垆”可能指分布于石灰性冲积土底层的深灰粘土和石灰结核。

(八)梁州(在华山以西和长江以北地区,有今四川、湖北西部,陕西、甘肃南部),土是青黎,田是下上等。青黎是指色黑而疏松有团粒组织的土壤,即指今成都平原的深灰色无石灰性冲积土。

(九)雍州(在黄河以东地区,有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宁夏两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土是黄壤,田是上上等。黄壤是指今陕西一带的淡栗钙土。《禹贡》对各个地区土壤的叙述,大体符合今天分布的情况。从这里,可知黄壤属上上等,白壤属中中等,白坟属上下等,黑坟属中下等。另有赤埴坟属上中等,青黎属下上等,涂泥属下中等或下下等。从这里,又可知所谓九州的田的等次,雍州属上上,徐州属上中,青州属上下,豫州属中上,冀州属中中,兖州属中下,梁州属下上,荆州属下中,扬州属下下。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那时长江流域的梁州、荆州、扬州的田都是列入下等的,这当是由于当时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水利没有很好的治理,田地未

经过很好的开垦种植的缘故。

战国时代七大强国中,最初以魏为最强。魏国地跨《禹贡》的冀州和豫州,土地属于中中和中上等,主要占有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的西南部)、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太行山东南地区)和河南(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的一部。司马迁把河东、河内、河南称为“三河”,认为“三河在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故其俗纤俭习事”(《史记·货殖列传》),这是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的富庶地区。战国中期以后,以秦、齐两国最强,秦国地处《禹贡》的雍州,土地属上上等,主要占有渭河中下游,正如司马迁所说:“关中自汧(今陕西陇县南)、雍(今陕西凤翔西南)以东,至河华(华山),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史记·货殖列传》)齐国地处《禹贡》的青州,土地属上下等,仅次于雍州和徐州,司马迁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史记·货殖列传》)赵国地处《禹贡》的冀州,农业生产不如秦、齐、魏等国。韩国所处的上党和河南西部多山地,农业生产较差,只有河南的中部地区农业很有发展。嵩山以东,河水、汝水之间,中年亩产二石(《管子·治国篇》),是当时亩产量最高的地区。楚国地处《禹贡》的荆州和扬州,列入下中和下下等。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在荆州和扬州有些地区农业是发达的。楚怀王时,齐使者游说越王说:“雠、庞、长沙,楚之粟也。”(《史记·越世家》,原误作“楚威王之时”)庞在今湖南衡阳东,长沙即今长沙,雠也该在湘水流域。这是说湘水流域是楚国的粮仓。说明至迟到战国后期湘水流域已成为农业发达的地区。

《禹贡》把梁州列入土地下上等,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地处梁州的蜀国,原来就有农业基础,并重视水利。等到秦兼并巴蜀之后,特别是建都江堰以后,蜀就成为“天府之国”。

至于《禹贡》所说土地属上中等的徐州,战国时分属鲁、宋、楚等国。鲁国地处泗水、洙水流域,农业是比较发达的。宋国的经济是比较繁荣的。未国所以能成为小国中较强的,自然条件的优越也该是因素之一。

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

由于我国领土广大,有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因而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情况,自古以来就不相同。战国时代五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情况,据《周礼·职方氏》说是这样的:

一、扬州“其谷宜稻”。

二、荆州“其谷宜稻”。

三、豫州“其谷宜五种”,即黍、稷、菽、麦、稻。

四、青州“其谷宜稻、麦”。

五、兖州“其谷宜四种”,即黍、稷、稻、麦。

六、雍州“其谷宜黍、稷”

七、幽州(跨今辽宁、河北)“其谷宜三种”,即黍、稷、稻。

八、冀州“其谷宜黍、稷”。

九、并州(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其谷宜五种”,即黍、稷、菽、麦、稻。

这里所说某州宜什么,只是说某州比较普遍适宜播种某种粮食作物,是指它的一般情况。这里说宜于种黍稷的有豫、兖、雍、冀、幽、并六州,占全国三分之二地区,包括整个黄河流域。宜于种麦的只有豫、兖、并三州,宜于种菽的只有豫、并两州。其实这几种粮食作物,并不以这几州为限。菽的生长对于土壤气候的要求不严格,是可以比较广泛地种植的。

这时扬州、荆州“宜稻”,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已是普遍的产稻地区,和今天的情况相同。豫州、青州、兖州、幽州、并州也还兼“宜稻”,可知当时北方产稻区域远较现在为广。《吕氏春秋·乐成篇》载: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兴建了“引漳水灌邺”的水利工程后,人民歌颂说:“终古斥卤生稻、粱。”“斥卤”即“舄卤”,即今所谓盐碱地。可知这时属于所谓冀州范围的漳水流域建设灌溉工程之后,也还可以成为产稻之区。《战国策·东周策》说“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可知这时洛阳一带也是产稻之区。在战国时,洛阳所以能成为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成为商业大都市,其自然条件优越,也当是因素之一。

为什么战国时代北方的产稻区域要比后世广阔呢?主要由于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后来北方产稻地区不断缩小,则是因为经常发生战乱,水利工程失修,水旱灾害不断侵袭的缘故。

当时魏所建都的大梁,和韩所建都的新郑一带,都是农业发达之区,生产黍、稷、稻、麦的。至于韩所有上党和河南西部山区,只产麦和豆。所谓“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战国策·韩策一》)。

蚕桑事业的发展及麻的分布

丝和麻,是古人衣着的主要原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诗经》三百篇来看,春秋前期以前,蚕桑事业的分布已很广泛,在今陕西中部的秦、豳,在今山西西南角的唐、魏,在今河南东北部的卫、鄘,在今河南中部的郑,在今山东西南部的曹,在今山东西南部的鲁,都有蚕桑事业。特别是卫国比较兴盛。到战国时代,蚕桑事业更有发展。《禹贡》关于兖州特别提到“桑土既蚕”,兖州正是卫国所在地区。《禹贡》还讲到徐州、豫州的贡品中有丝织品,青州的贡品中有檿丝(柞蚕丝)。《周礼·职方氏》又说豫州利于产丝。孟轲游说魏惠王,也说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篇》),就是因为这里蚕丝业发达。宋国

以有桑林著称,蚕丝事业也很兴盛。东北的燕国和赵的代地,也还有蚕桑事业,司马迁就曾称道“燕代田畜而事蚕”(《史记·货殖列传》)。战国时代蚕桑事业特别发展的,当推在今山东的齐、鲁两国,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地所产的缟尤其著名,鲁国出产的缟也是有名的。

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是早就兴盛的。长江流域的蚕桑事业是在春秋、战国之际逐渐发展起来的。《禹贡》只说到荆州的贡品有丝织品,而没有说到扬州有丝织品。其实扬州地区也是有丝织品的。公元前五一八年楚国边邑卑梁(今安徽天长西北)的女子和吴国女子争桑,引起了两国战争,吴占了楚的钟离(今安徽风阳东北。见《吕氏春秋·察微篇》、《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楚世家》、《吴世家》)。说明当时淮水以南这一带地区蚕桑业已较发展。从近年湖北、湖南楚墓中出土丝织品来看,品种繁多,工艺精细,可知当时洞庭湖南北地区的蚕桑业和丝织业都很发达,种桑养蚕和缫丝织帛的水平都很高超。

当时桑树已有高、矮两种。高大的一种,需要人爬到桠枝上去采桑(见故宫博物院藏桑猎宴乐壶的采桑图);低矮的一种,人只要立在地上就可采摘(见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采桑纹壶盖)。后一种就是后世所谓“地桑”。这是第一年种桑椹,待桑树长到和成熟的黍一样高时,齐地面割掉,第二年桑树便从根上重新长出新技。这样不仅便于采桑和管理,而且枝叶肥,产量高。战国时代这种“地桑”的栽培和推广,适应了当时蚕桑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古代麻的分布是比较广的,而以东方地区比较兴盛。据《禹左图摹自故宫博物院藏桑猎宴乐壶,右图摹自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采桑纹壶盖(《山彪镇与琉璃阁》图版一○四)。贡》记载,青州有枲,豫州有枲和纻。枲和纻都是麻的一种。《周礼·职方氏》也说豫州利于种枲。东方齐鲁一带直到汉代还是盛产桑麻之地。《禹贡》还谈到青豫二州有,这是细的葛布。葛是一种野生的蔓草,不像农作物需要种植。

漆园和果园的经营

栽培漆树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就讲到种植漆树及其他树木,以供制作琴瑟之用;《唐风·山有枢》谈到“山有漆”,《秦风·车邻》又谈到“阪有漆”,说明中原的卫国、西北的晋国和西面的秦国,在春秋前期都有漆树的栽培。战国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漆器需要的增多,中原地区漆树的栽培大为推广。《禹贡》说兖州“厥贡漆丝”,豫州“厥贡漆枲纻”,在兖豫两州的贡品中都以漆居首位。因为这时对漆的需要十分殷切,他们用大量精美漆器来代替青铜

器使用。楚国西部种植有连片的漆林,近年从楚墓中出土的漆器,种类繁多,应用极广,包括家具、卧具、容器、饰物、玩物、妆具、乐器、兵器、葬具以及镇墓兽等,甚至陶器、铜器也附饰有漆。

这时民间已有较多的漆园,因此各国政府已开始对漆园征税。《周礼·地官·载师》说:“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一般“园廛”只征收“二十而一”的税,只有漆园的税较重,要征收其收获的四分之一,该是由于漆园获利较多的缘故。同时统治者还有直接经营漆园的。例如庄周“尝为蒙漆园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个蒙(今河南商丘东北)的漆园当是宋国政府所经营的,所谓“漆园吏”当即管理漆园的官吏。《秦律杂抄》规定,当漆园评比为下等时,漆园主管和当地县令、丞和佐,都要处罚。可知秦国设有不少官管漆园。当时不仅漆器是市上的商品,而且漆已和丝一样成为市场上一种主要的流通商品。“乐观时变”的投机大商人白圭,就采用“岁熟取谷,予之丝、漆”的办法,把漆、丝和主要农产品谷子同样作为囤积投机的对象。

战国时代随着经济生活的进步,果园也己成为一种重要生产事业。《禹贡》记载扬州“厥包橘、抽”。属于长江下游及东方沿海的扬州地区以出产橘、抽著名。《考工记》说:“橘逾淮而北为枳。”当时淮水以南产橘,而淮水以北产枳。实际上,当时荆州地区同样以出产橘、柚著名。纵横家所编造的苏秦对赵王的游说辞:“大王诚能听臣,……楚必致橘、抽云梦之地。”(《战国策·赵策一》。《史记·苏秦列传》作“楚必致橘、袖之园”)可知云梦泽(今洞庭湖以北地区)一带有很多“橘、柚之园”,是楚国的一种重要生产事业。《吕氏春秋·本味篇》讲到“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正因为长江流域的橘和云梦泽的柚,是当时水果中最美味的,运销到中原地区,因而这种果园特别受到重视,得到了发展。

这时果树的栽培,南方主要是橘、柚,北方主要是枣、栗。纵横家所编造苏秦对燕君的游说辞,说燕“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战国策·燕策一》,《史记·苏秦列传》同)。可知这时燕国种植枣、栗的园林很多,所出产的枣子、栗子是很丰硕的。

 

四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荒地的开垦

春秋战国间,铁工具的使用,对于荒野的开垦起了巨大的作用。

古时荒芜的土地很多。在西周东周之交,郑国迁到今郑州附近时,是

“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的。当姜戎被秦所逐而徙居晋国赐给的他们“南鄙”(南边地方)时,他们也是“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才居住的。自从铁工具应用以后,对于除翦荆棘和芟夷蓬蒿、藜藿当然便利得多。本来中原地区宋郑两国间还是有“隙地”的,到春秋后期也就陆续开垦,在这里建立了六个邑(《左传》哀公十二年)。

牛耕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原来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耕作的人用手把着耒耜的柄,用脚踏着刃部,把锋刃刺入土中,向外挑拨,才能把一块土掘起来。垦耕就是把土一块块地挨次掘起来,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块土,退一步。这种一步步后退而间歇的垦耕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自从春秋后期,农民推行了用牛拖犁来垦耕的方法,垦耕就变为连续向前的运动,用力少而效果好。

从山西浑源出土的牛尊来看,春秋后期晋国的牛都已穿有鼻环,说明牛已被牵引来从事劳动。战国时称牛鼻环为“棬”,《吕氏春秋·重己篇》说:“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相连关系,孔丘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可知当时牛耕已较普遍。春秋晚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在国内兼并战争失败后,逃到齐国,使得子孙变为农民,有人说,这样“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好比“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九》),就是说好比养在宗庙里祭祀用的牺牲放到田亩里耕作。这也足以证明春秋晚期牛耕已较普遍。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从河南辉县固围村和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口犁来看,犁头全体如V字形,前端尖锐,后端宽阔,锐端有直棱,能加强刺土力;但是这种犁比较窄小而轻,还没有翻转土块的犁壁,因此它只能起破土划沟作用,不能翻土起垄,但是比起依靠人力用耒耜来垦耕,是耕作技术上的一次重要改革。燕下都遗址发现的五齿耙,既可以用来挖土,又可以用来翻土起垄,作为垦耕的工具。各地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这个时期的小铁锄较多,式样有凹字形、六角梯形、空首布式等种,适应着中耕除草的各种需要。总的说来,这时耕作技术进步了。用当时的话来说,叫做“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篇》)。“易”是快速的意思,“易耨”也或称为“疾耨”。《管子·度地篇》说:“大暑至,万物荣华,利以疾耨,杀草薉。”“疾耨”也或称为“熟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说:“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一九二三年山西浑源李峪村晋墓出土,《浑源彝器图》、《中国古青铜选·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著录,现藏上海博

物馆。高三十三点七厘米。牛鼻穿有鼻环。背上有三个圆孔,每个圆孔上安放有鍑(锅子),是温酒用的。

灌溉方法的改进

这时灌溉的方法也有了改进。在春秋战国间,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来灌溉,代替过去抱着汲瓶来灌溉的原始方法。 桔槔也称为“桥”,是用两根直木组织成的,一根直木竖立在河边或井边;另一根直木用绳横挂在竖立直木的顶上,在这根横挂的木上,一端系着大石块,一端系着长绳,挂上汲瓶或水桶,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汲水。要汲水时,把长绳一拉,让汲瓶或水桶浸入河中或井中汲水;把绳一放,由于一端结有石块,汲瓶或水桶就升上来了。《庄子》记载春秋末年子贡的话,说桔槔“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天运篇》);还记载颜渊的话,说:“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速)如泆汤。(《天地篇》)这些话都说明桔槔利用杠杆原理来汲水的情况。《淮南子》曾说:用耒耜、耰、来耕田和用桔槔来灌溉,比过去削树木来耕田和抱汲瓶来灌溉,“民逸而利多”(《汜论篇》)。的确,使用桔槔等灌溉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少劳力而便利农耕的。

施肥技术的进步

对于肥料的使用,这时也注意了。孟子在论定租制(当时所谓“贡”)的弊害时,曾说当时农民遇到荒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孟子·膝文公上篇》),足以说明当时农耕已普遍施肥。《荀子·富国篇》说:“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这是说,在翻地修好田埂、除草种下谷物以后,施肥是重要的工作。这时农民已从生产过程中认识到野草、树叶在土中腐烂可以作为肥料。《荀子·致士篇》说:“树落则粪本。”《礼记·月令篇》说季夏之月,“土润辱(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这是说,每逢六月,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灌上,使之腐烂,可用作肥料,改良土壤。对积肥、施肥的重视,这也是提高农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欧洲要到第十世纪和第十一世纪,才开始讲究施肥。

当时农民也认识到病虫害的严重性。《商君书·农战篇》说:“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螟是蛀食稻心的虫,螟是食苗叶的小青虫,蚼蠋是一种像蚕的害虫。因此农民已很注意消灭虫害,扑杀害虫。《吕氏春秋·不屈篇》说:“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害稼也。”

农业产量的提高

随着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推行、耕作技术的进步、灌溉工具的改进和肥料的使用,农业产量自然也有了提高。据魏文侯相国

李悝的估计,战国初期魏国农民的生产量,一亩田可以生产粟一石半,上熟可以四倍,即生产六石;中熟可以三倍,即生产四石半;下熟可以二倍,即生产三石;小饥可收一石,中饥可以收七斗,大饥只能收三斗(《汉书·食货志》)。战国一亩约当今三分之一亩,战国一石约当今五分之一石,即二斗。如果折算起来,可知战国时合如今的三分之一亩,普通已可生产粟合如今的三斗,最好年成可以四倍,即生产粟一石二斗。李悝又曾主张“尽地力之教”,认为勤谨耕作的每亩可多生产三斗,不勤谨耕作的每亩要减产三斗(《汉书·食货志》),勤耕的和不勤耕的,每亩田的收获量就有六斗粟之差。如果折算起来,那时合如今的一亩,勤耕的比不勤耕的可多生产三斗六升粟。

当时各个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生产水平不同,产量是有差别的。李悝所说“岁收亩一石半”,当指魏都安邑所在河东地区而言。《管子·治国篇》说:“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早)生而晚杀,五谷之熟也,四种而五获(谓四时皆种,五谷皆获),中年亩二石,一夫粟二百石。”是指嵩山以东河南中部而言。《管子》是齐的作品,而举嵩山以东为例,可知当时齐的亩产量低于二石。一九七三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田法》,所说“中田小亩二十斗,中岁也。上田亩二十七斗,下田亩十三斗,太上与太下相复以为率”,当是《田法》著作较迟,山东地区农业进步的结果。

战国时代各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大体上边远地区和土壤较差的地区比较落后,也还保留着轮流休耕的办法,例如邺在引漳水利工程未兴修前,由于土质较差,就实行着轮流休耕制。《吕氏春秋·任地篇》说:“劳者欲息,息者欲劳。”“劳”就是用来耕作;“息”就是轮到休耕,以便恢复地力,改良土质。中原有水利灌溉和土质较好的地区,农业生产就比较进步,逐渐推行一年两熟制。

一年两熟制的推广

春秋时期冬小麦在中原地区逐渐推广,这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是个重大进步。因为种冬小麦的地区,夏收之后,又可播种秋收的其他谷类作物,一年两熟制就可以推行了。西周春秋之际,劳动人民栽培出了冬小麦品种,到春秋初期,成周(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地区开始实行一年两熟制。公元前七二○年四月郑国掠取了周的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地的麦,同年秋天又掠取了成周的“禾”,说明这时周的王畿内已实行一年两熟制。到战国时代,一年两熟制就普遍推广。《礼记·月令》就记载孟夏之月“升麦”,孟秋之月“登谷”。《孟子》曾说■麦(大麦)到日至(夏

至)时都成熟(《告子上篇》);又说七、八月(夏正五、六月)间干旱,苗(粟苗)就会枯槁(《梁惠王上篇》)。这样大麦收割后,粟苗又生长着,可知当时齐国已推行一年两熟制。《吕氏春秋·任地篇》还说:“今兹美禾,来兹美麦。”这是说今年丰收了美禾,接着又种麦,来年又丰收了美麦。《荀子·富国篇》又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一年两熟制的推广,就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年产量。

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由于一年两熟制的推行,耕种“百亩之田”的收成,“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孟子·万章下篇》)。《吕氏春秋·上农篇》也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生产,可以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这种小农经济可以成为当时各国君主政权作为立国的基础。

 

五 农本理论的产生、管理农业政策的实施和农业科学的兴起

农本理论的产生

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成为各国君主政权立国的基础,保护和发展小农经济成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相应地,政治家和思想家就提出了以农为“本业”的主张。

战国早期的墨家,已经指出农业生产既可以提供人民衣食,又可以充足国家财用,因此“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墨子说:“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墨子·七患篇》)所谓“固本”的“本”,就是指“以时生财”。这种“固本”主张,可以说是农本理论的萌芽。

战国初期法家李悝在魏国变法,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尽地力之教”,就是一种体现以农为本业的政策措施。战国中期法家卫鞅在秦国变法,就明确以“耕织”为“本业”而以手工业商业为“末利”,并采取政策措施来奖励“本业”而抑制“末利”。卫鞅一派法家编著的《商君书》,就发挥了农本理论。他们认为人民务农除了提供人民粮食和为国家积累财富以外,还有利于对外取得战争胜利,对内巩固统治。因为农业不但可以为战争提供军需品,而且农民就是战斗的主力。他们说:“事本抟(专),则民喜农而乐战。”(《商君书·壹言篇》)他们还认为人民务农则“朴”(朴实),“朴则安居而恶出”,“朴则畏令”(《商君书·算地篇》),可以使“好不生”(《商君书·农战篇》)。

战国晚期儒家荀子提出了人力战胜自然的见解,更加积极主张“强本节用”。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还认为“本事不理”,和“政令不明,举错(措)不时”同样是人祸(《荀子·天论篇》)。他强调说:“臣下职(守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就是说,努力农业生产,节约开支,就能使得国家积累起无穷的财富。

战国末年的农家,和法家同样反对“民舍本而事末”,认为人民务农不仅是为了“地利”,还可以“贵其志”。他们着重指出人民务农对地主政权有三点好处:一是“朴则易用”,就是朴实而易于使用,可以依靠他们守战;二是“重则少私义”,就是稳重而少发表私见,便于使他们守法而努力生产;三是“其产复则重徙”,就是财产累赘而难于迁移,可以使他们死守一处而没有二心(《吕氏春秋·上农篇》)。

十分清楚,所有法家、儒家和农家的农本理论,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增强国力,谋求富国强兵,从而在兼并战争中得胜。

管理农业生产的政策

战国时代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已实施一些管理农业、林业、渔业、畜牧、狩猎等生产的政策。阴阳五行家所设计的十二个月行事历——《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同),就有比较详细的叙述。我们以《秦律》的《田律》与《月令》作比较,可以看到《秦律》也有类似《月令》那样保护生产的禁止或限止的规定,可知《月令》的种种规定不是毫无根据的,就是汇集当时各国这方面的规定而制订的。

《秦律》和《月令》都规定:在春夏两季禁止进入山林伐木,禁止捕捉初生鸟兽,不准竭泽而渔,不准用毒药捕捉鱼鳖,不准堵塞水道流通,不准烧野草灰等等,从而保护林业、渔业、畜牧、狩猎等生产。《月令》还规定孟春之月要命令田官“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孟夏之月要命令野虞“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令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季夏之月为了防止妨害农事,规定“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孟秋之月命令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仲秋之月命令官吏“趣民收敛”,“多积聚”;孟冬之月“劳农以休息之”;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这一系列的规定,就是当时政府管理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秦律》的《田律》还规定:由于雨水而农田受害和受益的,由于旱灾、暴风雨、水潦、螽虫以及其他原因而造成庄稼损害的,都必须把受益和受害面积于八月上报,近县派人步行上报,远县用邮(传递文书的驿站)上报。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农业生产的

实际情况,为年终征收地税和“上计”作好准备。

《秦律》的《仓律》还有对每亩农田施播种子数量的规定:“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苔(小豆),亩大半斗;叔(菽,大豆),亩半斗。”这个每亩下种量的规定,除了豆类以外,远较西汉《汜胜之书》为高。

农业科学的兴起

战国时代农业有了显著的进步,开创了我国农业上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使农业生产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从事研究农业技术的科学也就兴起,这就是所谓农家之学。据《汉书·艺文志》农家类,这时己有专门讲究农家之学的专门著作《神农》二十篇和《野老》十篇。据颜师古注,《神农》是战国时诸子“道耕农事,托之神农”。《野老》是战国时齐、楚间人著作。可惜这些书已散失。《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就保存了当时农家之学的一部分。《任地篇》一开头就假借周族祖先后稷名义,提出了十个问题,包括使用土地、整地做畦、灭草保墒、中耕除草等方面,可能这四篇就来源于一部假托后稷的农书。

农家之学很注意到土性的分辨、土壤的改造和保养。《禹贡》和《周礼·草人》曾列举各种不同的土壤,说明战国时代人们已开始对土壤进行研究。他们主张先分辨土性,挑选适宜种植在某种土壤里的农作物来播种,从而适当地改造土壤。他们注意到土壤的质地、结构、含水量等各方面的保养,一共有五个方面:“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吕氏春秋·任地篇》)“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是说土壤结构粘重板结难于垦耕的要使它疏松,太疏松不能持水保肥的要使它结实。“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是说休闲过的田地要耕种,耕种久的田地要休闲,休闲是为了改良土壤、恢复地力。“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是说地力瘦薄的要增施肥料,施肥过多而引起所谓“华而不实”现象的要适当降低肥力。“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是土壤质地粗散、失水太快的要使它细密,细密得很难透水的要使它松散。“湿者欲燥,燥者欲湿”,是说地势低而过分潮湿的要使它干燥,地势高而过分干燥的要使它潮润。这样从五个方面讲究对土壤的保养,是比较全面的,该是总结当时生产经验的结果。他们还注意到对不同土壤的耕作的先后程序,认为必须先耕垆士,因为垆土性质粘重,水分一经散失,便坚硬无法耕种;然后再耕弱土,因为弱土松散,迟耕也还来得及。

农家之学还注意到耕作及

时和产量、质量的关系。《吕氏春秋·审时篇》专门分析了六种主要农作物——禾(稷)、黍、稻、麻、菽(豆)、麦耕作“得时”、“先时”、“后时”三种情况,从其生长、收获、品味三个方面加以比较,用来说明掌握耕作时节的重要性。例如耕作“得时”的小麦,生长发育好,植株粗壮,穗子大,色泽深,麦粒重,虫害少,皮薄而出粉率高,品味香,吃了耐饥有益;“先时”的小麦,苗生太早,容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后时”的小麦,苗生得脆弱,穗结得稀疏,色泽也不好。他们根据实际观察的结果,强调耕作必须及时,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农家之学更十分重视栽培技术。这时已创造了畦种法。就是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利用高垄播种作物,这叫做“下田弃亩”。同样地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利用高垄挡风保墒,这叫做“上田弃亩”。为了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优良条件,他们对开沟作垄、除草、播种、匀苗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他们认为垄要广而平,沟要小而深;苗必须种得排列成行,不能“既种而无行”;要“衡(横)行必得,纵(直)行必术,正其行,通其风”;苗要种得不密不疏,出苗以后培根要细碎而均匀。要多耕多锄,除去害草,还要除去妨害大苗生长的小苗。肥地留苗要密些,薄地留苗要稀些,匀苗、定苗的距离必须根据地力肥薄而定。因为“肥而扶疏则多粃,而专居则多死”(《吕氏春秋·辩土篇》)。肥地种得稀疏,就会增加无效分蘖;薄地过于密植,常因水分、肥分供应不上而夭折。所有这些栽培技术,都是从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得来的,都是符合农业科学的理论的。

值得重视的是,农家之学不是单纯地讲究农业生产技术,而是已经开始把农业科学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他们说:“上田弃亩,下田弃亩。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任地篇》)所谓“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就是说深耕一定要到达表土下层水墒部分,才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下文说“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说明他们已认识到通过深耕可以收到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的效果。他们又说:“故亩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吕氏春秋·辩土篇》)所谓“下得阴”,是指农作物从地下吸取水分和肥分;所谓“上得阳”,是指农作物从天上吸取阳光;所谓“然后咸生”,就是说只有通过“下得阴,上得阳”的作用,才能使农作物生长发育。在这里他们用阴阳学说作为农业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朴素唯物论

的观点。

这时已经重视选择优良品种。鼓吹贸易致富的白圭曾以“长斗石,取上种”,和“欲长钱,取下谷”相提并论(《史记·货殖列传》)。“长斗石”是说增长粮食的产量,“取上种”是说必须选取上等品种。这说明至少到战国中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优良品种对提高粮食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1
  •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1.耕作工具与方法 (1)西周以前:耕作工具以耒.耜为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步成为主要农具: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3)汉代:犁壁的使用.播种工具--耧车,牛耕技术广泛运用 (4)唐代: ...查看


  • [史记·货殖列传]时代略论
  • 作者:李埏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99年05期 分类号 K204.2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中,记述商品经济者极为鲜见.<史记>有<货殖列传>一篇是绝无而仅有的古代商品经济史专著.它的产生当然首 ...查看


  • 第9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教学设计(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 第9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 社会大变革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李冰与都江堰的修建: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以及封建城市的兴起: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 ...查看


  • 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一课
  • 上中高一历史导学案 主备人夏西才 参备人杨康 审阅人苏晟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技术. 2.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 3.知道中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填空
  • 历史必修2--经济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 和 开始使用.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汉代以后, 成为中国传统农业 ...查看


  • 农业.工业.商业
  • 专题 从古代农业到现代农业 武汉市第十六中学 刘波 1. 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 古代中国作为中央之国,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业技术成熟.管理完备,水平领先世界. 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先看生产工具.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翻土工具犁从耒耜.石犁.青铜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知识梳理 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 南北差异:南稻北粟 二.农业的发展 1.生产力--生产工具的改进: 农耕工具(春秋战国:铁器牛耕:西汉牛耕推广:唐朝:曲辕犁)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2教材(第一至第四单元)
  • 高一历史必修2教材(第一至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内容标准要求从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从古代 ...查看


  • 初一历史上册教案
  • 初一历史教案 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导入板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三.自学指导 1 讲述:为了帮助大家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