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2、从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3、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教学重点:
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难点:
是同学们为祖国的发展而自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了解祖国的变化
1、同学们去发现祖国面貌的变化以及祖国人民生活的变化,收集好图片、资料,作好记录。
2、学生分组自由活动。
3、寻找祖国的变化。
学生调查祖国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如道路交通、桥梁建筑、公用设施、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寻找人民生活的变化,如,衣、食、住、行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以下方法或途径供学生参考。
(1)到图书馆、博物馆查询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
(2)询问社区老人、村(居)委会干部,了解家乡的过去。
(3)城市学生可以调查商店的店主、交警、环卫队及自己的长辈,农村学生可以调查农户和老人,了解农民家庭的变化。
4、整理资料。学生自由选择资料的呈现形式。
(1)分类整理所收集的照片、图片,并配上文字说明,对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写出汇报材料。
(2)用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制作统计图表。
根据学生整理的资料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过去要在“火柴、煤油、铁钉”这些名称前加一个“洋”字,称之为“洋火”“洋油”“洋钉”呢?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让学生明白: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十分贫穷落后,这些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进口货称为“洋货”,当时洋货充斥中国市场。
5、过渡:缺衣少食、贫穷落后、饱受欺凌,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得真是写照。1949年10月1日,心中诞生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愤图强,建设祖国,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伟大奇迹。由此引出对本主题的探究。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二、同学相互讨论祖国的变化
1、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把收集的照片、图片,文字资料贴在黑板上。可以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展示区,在展示作品上标出提供者的姓名。
3、学生参观。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也可以向提供资料的学生提问题,提供资料的同学也可以充当解说员。
4、讨论交流: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5、教师小结: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物质建设方面的,有精神生活方面的,生活中的新鲜事变多了,吃要讲究营养、热量;穿衣追求时尚、美观;住要住得宽敞、舒适;行则要求安全、快速;用要满足省时、方便、高档。科技水平显著提高。我们不得不惊叹这种可惜的成果。
(我国科技水平位于前列的有:原子弹、洲际弹导导弹、各式各样的卫星、返回式卫星、战略潜射核潜艇,载人飞船、高速计算机、杂交水稻、高能物理粒子加速器、核电站、三峡工程,基因研测、三十万吨货轮;钢产量第一、煤产量第一、水泥产量第一、家禽产量第一、外汇储备、家用电器也是世界第一。)
过渡:在旧中国,对很多人老说,上学读书只是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现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的腾飞,推动了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思考:关于现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你们了解多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汇报,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你们明白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有力的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三、谈谈这些变化给你的感想
1、学生谈:看到祖国的变化这么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你的感想,祖国变化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感想。
3、请社区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村居干部现身说法,也可以选播一些宣传片,让学生感悟祖国的变化。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看到家乡、祖国的变化这么大,我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你有什么感想?
2、试想20年、30年后,我们的祖国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又会是什么样子?
《新时代,新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2、从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3、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教学重点:
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难点:
是同学们为祖国的发展而自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了解祖国的变化
1、同学们去发现祖国面貌的变化以及祖国人民生活的变化,收集好图片、资料,作好记录。
2、学生分组自由活动。
3、寻找祖国的变化。
学生调查祖国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如道路交通、桥梁建筑、公用设施、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寻找人民生活的变化,如,衣、食、住、行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以下方法或途径供学生参考。
(1)到图书馆、博物馆查询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
(2)询问社区老人、村(居)委会干部,了解家乡的过去。
(3)城市学生可以调查商店的店主、交警、环卫队及自己的长辈,农村学生可以调查农户和老人,了解农民家庭的变化。
4、整理资料。学生自由选择资料的呈现形式。
(1)分类整理所收集的照片、图片,并配上文字说明,对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写出汇报材料。
(2)用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制作统计图表。
根据学生整理的资料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过去要在“火柴、煤油、铁钉”这些名称前加一个“洋”字,称之为“洋火”“洋油”“洋钉”呢?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让学生明白: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十分贫穷落后,这些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进口货称为“洋货”,当时洋货充斥中国市场。
5、过渡:缺衣少食、贫穷落后、饱受欺凌,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得真是写照。1949年10月1日,心中诞生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愤图强,建设祖国,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伟大奇迹。由此引出对本主题的探究。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二、同学相互讨论祖国的变化
1、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把收集的照片、图片,文字资料贴在黑板上。可以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展示区,在展示作品上标出提供者的姓名。
3、学生参观。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也可以向提供资料的学生提问题,提供资料的同学也可以充当解说员。
4、讨论交流: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5、教师小结: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物质建设方面的,有精神生活方面的,生活中的新鲜事变多了,吃要讲究营养、热量;穿衣追求时尚、美观;住要住得宽敞、舒适;行则要求安全、快速;用要满足省时、方便、高档。科技水平显著提高。我们不得不惊叹这种可惜的成果。
(我国科技水平位于前列的有:原子弹、洲际弹导导弹、各式各样的卫星、返回式卫星、战略潜射核潜艇,载人飞船、高速计算机、杂交水稻、高能物理粒子加速器、核电站、三峡工程,基因研测、三十万吨货轮;钢产量第一、煤产量第一、水泥产量第一、家禽产量第一、外汇储备、家用电器也是世界第一。)
过渡:在旧中国,对很多人老说,上学读书只是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现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的腾飞,推动了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思考:关于现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你们了解多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汇报,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你们明白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有力的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三、谈谈这些变化给你的感想
1、学生谈:看到祖国的变化这么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你的感想,祖国变化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感想。
3、请社区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村居干部现身说法,也可以选播一些宣传片,让学生感悟祖国的变化。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看到家乡、祖国的变化这么大,我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你有什么感想?
2、试想20年、30年后,我们的祖国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又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