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琳①墓阅读答案 1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过陈琳①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不愿继续临风惆怅,想弃文就武,进一步表现诗人生不逢时之感。

(2)纪晓岚评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C

(2)示例一: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词客,指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是说,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这里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有才的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晓岚评道:“'应'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

    示例二:不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诗句中蕴含着极沉痛的感情。一个杰出的人才,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正反映出他被当世抛弃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应”字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意对即可)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过陈琳①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不愿继续临风惆怅,想弃文就武,进一步表现诗人生不逢时之感。

(2)纪晓岚评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C

(2)示例一: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词客,指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是说,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这里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有才的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晓岚评道:“'应'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

    示例二:不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诗句中蕴含着极沉痛的感情。一个杰出的人才,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正反映出他被当世抛弃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应”字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意对即可)


相关文章

  • [过陈琳墓]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 ...查看


  •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 篇一: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胜利小学 韩超 一.指导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 推 ...查看


  • 2017诗歌赏析
  • 鉴赏诗歌形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 ...查看


  • 孔融[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 论盛孝章书 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①,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 ...查看


  • 陈琳 雅舍小品读后感
  • 读梁实秋<雅舍小品>有感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先生的随笔录.分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谈吃><海外撷英>四个部分.小品广涉世态,内涵丰富,幽默风趣.台湾关过煊先 ...查看


  • 令人震撼!陈琳关于学术发展趋势的精彩演讲
  • 令人震撼!!陈琳关于学术发展趋势的精彩演讲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谢谢各位光临今天的讲座.首先我想恭喜各位,尤其是各位年轻的学生.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可能会对你的未来,(无论你将来做不作学术),会对你的未来产生影响.一个演讲改变了一个 ...查看


  • 经典美文阅读
  • 瓢城古韵 张晓惠 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 ②从热 ...查看


  • 鉴赏怀古诗专题复习
  • 怀 古 诗 鉴 赏 -- 千古兴亡多少事 怀人念己叹人生 一.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 ...查看


  • 诗人的气节
  • 我曾说过,我不喜欢"建安文学"时期的文章,(诗歌大部分是可读的.)但我肯定"建安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建安文学"上承秦汉下启唐宋,或者说:没有"建安文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