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秋收起义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
1、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2、它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3、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4、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铸就了人民军队的灵魂——永远听从党的指挥。
何长工到达长沙后,架起了井冈山中共秋收起义前委与湖南省委联系的桥梁。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对共产党和革命左派人士大张“捕杀的网罗”。在腥风血雨中,何长工冒死进入广州,到处打听朱德的下落却无音讯。由于南昌起义军失利后,为保存实力,朱德巧妙利用了在云南讲武堂同范石生的同学关系,将其所部改编为国民党军范部第140团,朱德化名为王楷,这使何长工第一次寻找没能成功。第二次进入广州时,正值广州起义失败,兵荒马乱,警车嘶鸣,何长工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寻找。经过千辛万苦的打探,从敌军口中得知朱德部驻防处,他喜出望外,急赴韶关,又奔犁铺头,终于找到了朱德。何长工汇报了毛泽东派他来联系的使命,通报了秋收起义部队几经转战、落脚井冈山的情况。朱德听后又了解了井冈山现有武装、地形山势、道路交通、经济供应、领导人状况以及能否屯兵等问题,何长工一一作了解答。朱德听罢十分高兴,对何长工说:“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个落脚的地方”,我们这两支部队将来要集中。何长工冒着3次被抓被杀的危险,不辱使命,联系上了南昌起义余部,奠定了以后朱毛会师井冈山的基础。
1928年5月4日,井冈山召开了庆祝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部队胜利会师暨红4军成立大会,何长工担任大会司仪。红4军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下辖3个师8个团,兵数达5000余人。为此朱德赋诗歌颂:“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1928年1月12日下午4时许,宜章县城被一声响亮的枪声打破了沉寂。朱德、陈毅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智取宜章县城成功,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宜章,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在这里,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这里,成立了湘南第一个红色政权——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在这里,组建了湘南第一支农军——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
3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向湘粤两省国民党军下达了“协剿”湘南工农革命军和苏维埃运动的命令。17日,国民党军7个师向湘南地区反扑。由于中共湘南特委执行盲动主义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致使工农革命军无法在当地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陈毅率部于4月上旬撤出湘南地区,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秋收起义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
1、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2、它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3、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4、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铸就了人民军队的灵魂——永远听从党的指挥。
何长工到达长沙后,架起了井冈山中共秋收起义前委与湖南省委联系的桥梁。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对共产党和革命左派人士大张“捕杀的网罗”。在腥风血雨中,何长工冒死进入广州,到处打听朱德的下落却无音讯。由于南昌起义军失利后,为保存实力,朱德巧妙利用了在云南讲武堂同范石生的同学关系,将其所部改编为国民党军范部第140团,朱德化名为王楷,这使何长工第一次寻找没能成功。第二次进入广州时,正值广州起义失败,兵荒马乱,警车嘶鸣,何长工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寻找。经过千辛万苦的打探,从敌军口中得知朱德部驻防处,他喜出望外,急赴韶关,又奔犁铺头,终于找到了朱德。何长工汇报了毛泽东派他来联系的使命,通报了秋收起义部队几经转战、落脚井冈山的情况。朱德听后又了解了井冈山现有武装、地形山势、道路交通、经济供应、领导人状况以及能否屯兵等问题,何长工一一作了解答。朱德听罢十分高兴,对何长工说:“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个落脚的地方”,我们这两支部队将来要集中。何长工冒着3次被抓被杀的危险,不辱使命,联系上了南昌起义余部,奠定了以后朱毛会师井冈山的基础。
1928年5月4日,井冈山召开了庆祝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部队胜利会师暨红4军成立大会,何长工担任大会司仪。红4军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下辖3个师8个团,兵数达5000余人。为此朱德赋诗歌颂:“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1928年1月12日下午4时许,宜章县城被一声响亮的枪声打破了沉寂。朱德、陈毅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智取宜章县城成功,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宜章,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在这里,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这里,成立了湘南第一个红色政权——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在这里,组建了湘南第一支农军——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
3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向湘粤两省国民党军下达了“协剿”湘南工农革命军和苏维埃运动的命令。17日,国民党军7个师向湘南地区反扑。由于中共湘南特委执行盲动主义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致使工农革命军无法在当地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陈毅率部于4月上旬撤出湘南地区,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