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基层 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农村现状和农村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对我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丰富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经验。
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农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真诚,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也感受到了我们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的重大,通过与群众交朋友,使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
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件事,农民才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才会认可你、理解你、支持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只有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常与群众谈谈心,说说心里话,把党的政策和致富信息送下乡来,才能真正在干群之间拆除“隔离墙”,架起“连心桥”。
我觉得“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改善干群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载体活动。要加深宣传引导,从而推进工作。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我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当一部分居民在意识观念上仍未能跟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倡导新风、更新观念,是推进社会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同时要不断学习,
才能取得实效。
通过下村入户走访,我深感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的巨大差异,自己的政策理论知识有待充实,工作方法有待提高。要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分析,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驾驭工作的复杂局面,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必须保持务实进取的精神,才能取信于民。只有以谦虚务实的态度,经常到群众中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才能听到干部群众反映的民意,要以“能帮则帮、解决问题”的进取态度,积极向居委会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协助制订解决方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
在此次走访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作风建设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思想消极不进取。一些同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工作要求低,安排了就做,没安排就拖,不动脑筋思考,不善于运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长远打算,安于现状。
(二)学习应付无实效。学习的自觉性差,部分干部职工对学习疲于应付、没有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系统学习的意识,仅
仅是被动的接受集中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效果较差,不能静下心来,悉心研究思考问题。
(三)工作漂浮不务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少数干部身上还比较严重。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工作主动精神不强,工作效率低下。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宗旨意识、大局观念淡薄的原因;有缺乏主人翁精神,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的原因;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不能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存在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主观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抓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教育不够扎实、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不够到位等问题。
主观上,有的干部职工对自身肩负的责任认识不深刻,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凭日常积累的经验就可以应付工作;有的淡化了为民服务意识,没有形成很好的群众观和权力观。
在体制和机制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够深入、彻底,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对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有的现有制度执行的不够严格。
三、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学习力度。一要牢记“终身学习”。以建立学习型干部职工为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改进学习方法,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学习讨论和中心组发言、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二要强化“计划学习”。坚持并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年度学习、阶段学习和专题学习研讨,都要有具体计划,并严格落实,着力形成一套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的跟踪落实学习体系;三要注重“实践学习”。把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和学习先进典型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习考核力度,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突出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本领和动力,用于指导实践,促进发展。
(二)要完善制度建设,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体现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保证领导班子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严格执行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深入实际,了解实情,转变作风。健全完善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有关制度,规范广大干部的从业行为。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和群众,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漂浮空谈的工作作风,减少不必要的应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对事关全局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每年年初要围绕
工作重点,确定若干重点调研课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调查研究。
(四)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对来机关办事的群众要礼貌、热情、诚恳,对所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合理的要求,凡是能解决的要限时及办,不得拖延。不能解决的要给予明确的答复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于基层群众正确的意见、建议、批评,必须做到反映一件,查实一件,解决一件。
(五)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宏观管理和服务功能,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干部从政行为。要通过作风建设专题整顿等形式,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树立政治坚定、勤奋好学的形象,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形象,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形象,民主和谐、团结协作的形象,道德高尚、清廉节俭的形象。
(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各部门严格执行单位规章制度,严格按办事程序办事,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和资源优势,减少重复性事务工作,减轻基层负担,凡涉及多层面的工作,部门之间、部门和基层之间要相互沟通和协调,杜绝扯皮现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机关干部中实行问责制,推行社会承诺制度。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为方向,规范和完善各项办事规程,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机
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我乡各级干部作风建设,要强化争先创优意识,继续保持作风建设的良好态势;要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要坚持服务之风,努力打造政府部门良好形象;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切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创我乡各项工作新局面。
赴基层 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农村现状和农村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对我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丰富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经验。
二是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农民群众对我们的善意与真诚,以及在我们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让我触动非常大,也感受到了我们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的重大,通过与群众交朋友,使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浓厚。
三是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多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件事,农民才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才会认可你、理解你、支持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只有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常与群众谈谈心,说说心里话,把党的政策和致富信息送下乡来,才能真正在干群之间拆除“隔离墙”,架起“连心桥”。
我觉得“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改善干群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载体活动。要加深宣传引导,从而推进工作。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我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当一部分居民在意识观念上仍未能跟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倡导新风、更新观念,是推进社会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同时要不断学习,
才能取得实效。
通过下村入户走访,我深感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的巨大差异,自己的政策理论知识有待充实,工作方法有待提高。要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分析,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驾驭工作的复杂局面,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必须保持务实进取的精神,才能取信于民。只有以谦虚务实的态度,经常到群众中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才能听到干部群众反映的民意,要以“能帮则帮、解决问题”的进取态度,积极向居委会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协助制订解决方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
在此次走访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作风建设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思想消极不进取。一些同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工作要求低,安排了就做,没安排就拖,不动脑筋思考,不善于运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长远打算,安于现状。
(二)学习应付无实效。学习的自觉性差,部分干部职工对学习疲于应付、没有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系统学习的意识,仅
仅是被动的接受集中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效果较差,不能静下心来,悉心研究思考问题。
(三)工作漂浮不务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少数干部身上还比较严重。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工作主动精神不强,工作效率低下。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宗旨意识、大局观念淡薄的原因;有缺乏主人翁精神,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的原因;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不能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存在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主观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抓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教育不够扎实、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不够到位等问题。
主观上,有的干部职工对自身肩负的责任认识不深刻,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凭日常积累的经验就可以应付工作;有的淡化了为民服务意识,没有形成很好的群众观和权力观。
在体制和机制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够深入、彻底,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对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有的现有制度执行的不够严格。
三、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学习力度。一要牢记“终身学习”。以建立学习型干部职工为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改进学习方法,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学习讨论和中心组发言、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二要强化“计划学习”。坚持并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年度学习、阶段学习和专题学习研讨,都要有具体计划,并严格落实,着力形成一套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的跟踪落实学习体系;三要注重“实践学习”。把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和学习先进典型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习考核力度,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突出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本领和动力,用于指导实践,促进发展。
(二)要完善制度建设,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体现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保证领导班子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严格执行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深入实际,了解实情,转变作风。健全完善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有关制度,规范广大干部的从业行为。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和群众,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漂浮空谈的工作作风,减少不必要的应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对事关全局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每年年初要围绕
工作重点,确定若干重点调研课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调查研究。
(四)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对来机关办事的群众要礼貌、热情、诚恳,对所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合理的要求,凡是能解决的要限时及办,不得拖延。不能解决的要给予明确的答复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于基层群众正确的意见、建议、批评,必须做到反映一件,查实一件,解决一件。
(五)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宏观管理和服务功能,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干部从政行为。要通过作风建设专题整顿等形式,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树立政治坚定、勤奋好学的形象,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形象,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形象,民主和谐、团结协作的形象,道德高尚、清廉节俭的形象。
(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各部门严格执行单位规章制度,严格按办事程序办事,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和资源优势,减少重复性事务工作,减轻基层负担,凡涉及多层面的工作,部门之间、部门和基层之间要相互沟通和协调,杜绝扯皮现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机关干部中实行问责制,推行社会承诺制度。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为方向,规范和完善各项办事规程,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机
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我乡各级干部作风建设,要强化争先创优意识,继续保持作风建设的良好态势;要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要坚持服务之风,努力打造政府部门良好形象;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切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创我乡各项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