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形式的划型与选择下

企业组织形式的划型与选择(下)

王乐宇

2012-12-21 10:38:54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3期

企业治理结构出现演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的法人财产不限于投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投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借其取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拥有团体人格、具有永续性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保障企业存续的物质基础是它的法人财产,而这些财产中不仅有投资者的资产,还有由员工汇集而成的人力资本。二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趋强化。“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力表面上是产品质量、价格、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竞争,而其实质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内部的管理水平,而这一切取决于拥有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的人。”(尹波,2009)可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仅靠投资者的力量,企业将左支右绌,此时,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鼓励创新、注重磋商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物质资本提供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就必须与企业的人力资本提供者求同存异,顾全大局,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三是投资者并不都关心企业的控制权。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者,他们用脚投票,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行情涨落的差异以及对行情变动趋势的预测,单纯地进行投机活动以求牟取预期利润。因此,真正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全心全意付出、关心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认真负责管理和支配企业的人员往往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提供者,而不是物质资本的提供人—投资者。所以,企业治理结构中应当有属于人力资本提供者的一席之地。四是企业权益分配应坚持“谁贡献,谁受益”原则。根据制度经济学中科斯等人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是市场里节约交易成本的一种组织。“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不同的生产要素主体为共同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入企业的目的

就是追求要素的价值增值,因此企业契约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要明确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增值如何在所有者之间分配。”(巩向华,2009)这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并非仅指企业的投资者。他们自愿缔结的契约可以节省交易成本,或者说可以提高市场效率。此时,对“企业剩余”(即“企业总收入在扣除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之后,再扣除各种劳动的最低要求报酬后的余额,也即马克思价值论中的 v+m扣除物力资本的机会成本与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巩向华,2009)做出贡献的不仅有物质资本提供者,还包括人力资本提供者。我们知道,企业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永葆其生命力,而企业的生命力并非基于投资者勤勉单干,而是来自利益相关者之间互赢合作。所以,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必须平等地对待企业中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产权权益,企业应按照“谁贡献,谁受益”原则而不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在企业成员间进行权益分配。可见企业应尝试建立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产权关系,将财产的所有权、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6. 企业税收负担。“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无偿地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它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王保树,1998)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税收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根本物质保障。因此,“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独立的经济概念,属于财政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剩余产品和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基本前提。”(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企业税收负担是指企业须将其经营获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上缴国家的义务与责任。毋庸置疑,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以最小的投入换得最大的收益,而税收负担的程度却使得其最终收益呈反向变化。于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创办人首先考

虑的因素是税收。在美国公司法中,也将这一因素称为决定性因素。”(杜珍媛,2007)税收负担也几乎是中国的企业投资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根据税法规定,我国不同企业组织形式虽然在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上税负待遇并无二致,但在所得税上迥然有异。“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由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法律上的法人实体,对于企业收益仅对投资人征收个人所得税,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于公司经营收益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还要就从公司获得的股利和红利等依据股权取得的收益,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使得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实际负担的所得税税率是46.4%(当企业年应税额3万元以下时,税率为34.4%;3万元~10万元时,税率为41.6%),远大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股东所承担的5%~35%的5级累进所得税率。”(李冠军,2007)“相比较而言,无限责任的企业成员承担的税负较轻,有限责任的企业成员的税负较重。”(林艳琴,2008)

综上所述,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选择企业组织形式时,要充分考量投资者责任、投资者权利、投资者资本撤离、企业设立条件与程序、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税收负担等六种因素的影响,做出理性权衡和相宜抉择。“如果企业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规模较大,注重风险承担,投资者将选择公司制;如果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实力不够,又考虑税收负担和节约管理成本,投资者将首选独资制;如果独资或合伙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出于筹资需要及控制风险的原因,投资者会考虑变更公司制;若合伙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有人退伙或成本控制需要,合伙企业会散伙和建立独资企业。”(李冠军,2007)

参考文献:

[1]林艳琴. 我国私有企业法律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32-38

[2]陈业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若干问题浅谈[J].亚太经济,1997,(6):58—59

[3]李智勇合伙企业法理论与实务[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74

[4]胡鸿高. 浅议我国新《合伙企业法》的新理念与新课题[A].王保树. 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5

[5]李鲁阳、朱少平. 合伙企业法问答200题[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6-7,49.

[6]马强. 合伙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14.

[7]朱明、郑超. 不同企业类型的投资选择[J].中国投资,2006,(4):118.

[8]陈聪中外企业法律形态比较和借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54.

[9]马德胜、董学立企业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59.

[10]冯果. 公司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

[11]郭富青. 中国非公司企业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1-12,79.

[12]谭甄. 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13-14.

[13]范健. 商法(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14]温文治、贺晨辉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3):32-34.

[15]祁雪瑞. 论全民创业中的企业形式选择[J].企业活力,2009,(2):16

[16]段磊. 有限责任的扩张[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3):79-80.

[17]袁碧华. 有限责任的扩张与限制—以有限责任向中小企业的扩张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9,(1):182.

[18]张晨颖. 对无限连带责任制度的再思考:谈非法人企业破产制度的确立[J].法学杂志,2006,(9):139

[19]李敏华. 合伙企业破产法理冲突评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64.

[20]黄建中. 试论连带责任在新合伙企业法中的适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148.

[21]刘璐. 新合伙企业法疑难释解与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162—163.

[22]赵旭东. 企业法律形态论[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1995 70.

[23]尹波知识型合伙企业人力资本确认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09,(17):59.

[24]巩向华. 浅谈企业剩余的界定及其配置[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5):21-22.

[25]王保树. 商事法学·经济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83.

[26]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29.

[27]杜珍媛. 关于企业组织形式多样性的探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77.

[28]李冠军. 影响中小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因素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3)(中旬刊):95.

(作者系内蒙古财经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企业组织形式的划型与选择(下)

王乐宇

2012-12-21 10:38:54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3期

企业治理结构出现演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的法人财产不限于投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投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借其取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拥有团体人格、具有永续性的独立法人实体。显然,保障企业存续的物质基础是它的法人财产,而这些财产中不仅有投资者的资产,还有由员工汇集而成的人力资本。二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趋强化。“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力表面上是产品质量、价格、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竞争,而其实质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内部的管理水平,而这一切取决于拥有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的人。”(尹波,2009)可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仅靠投资者的力量,企业将左支右绌,此时,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鼓励创新、注重磋商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物质资本提供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就必须与企业的人力资本提供者求同存异,顾全大局,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三是投资者并不都关心企业的控制权。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者,他们用脚投票,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行情涨落的差异以及对行情变动趋势的预测,单纯地进行投机活动以求牟取预期利润。因此,真正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全心全意付出、关心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认真负责管理和支配企业的人员往往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提供者,而不是物质资本的提供人—投资者。所以,企业治理结构中应当有属于人力资本提供者的一席之地。四是企业权益分配应坚持“谁贡献,谁受益”原则。根据制度经济学中科斯等人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是市场里节约交易成本的一种组织。“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不同的生产要素主体为共同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入企业的目的

就是追求要素的价值增值,因此企业契约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要明确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增值如何在所有者之间分配。”(巩向华,2009)这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并非仅指企业的投资者。他们自愿缔结的契约可以节省交易成本,或者说可以提高市场效率。此时,对“企业剩余”(即“企业总收入在扣除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之后,再扣除各种劳动的最低要求报酬后的余额,也即马克思价值论中的 v+m扣除物力资本的机会成本与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巩向华,2009)做出贡献的不仅有物质资本提供者,还包括人力资本提供者。我们知道,企业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永葆其生命力,而企业的生命力并非基于投资者勤勉单干,而是来自利益相关者之间互赢合作。所以,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必须平等地对待企业中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产权权益,企业应按照“谁贡献,谁受益”原则而不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在企业成员间进行权益分配。可见企业应尝试建立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产权关系,将财产的所有权、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6. 企业税收负担。“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无偿地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它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王保树,1998)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税收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根本物质保障。因此,“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独立的经济概念,属于财政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剩余产品和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基本前提。”(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2002)企业税收负担是指企业须将其经营获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上缴国家的义务与责任。毋庸置疑,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以最小的投入换得最大的收益,而税收负担的程度却使得其最终收益呈反向变化。于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创办人首先考

虑的因素是税收。在美国公司法中,也将这一因素称为决定性因素。”(杜珍媛,2007)税收负担也几乎是中国的企业投资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根据税法规定,我国不同企业组织形式虽然在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上税负待遇并无二致,但在所得税上迥然有异。“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由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是法律上的法人实体,对于企业收益仅对投资人征收个人所得税,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于公司经营收益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还要就从公司获得的股利和红利等依据股权取得的收益,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使得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实际负担的所得税税率是46.4%(当企业年应税额3万元以下时,税率为34.4%;3万元~10万元时,税率为41.6%),远大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股东所承担的5%~35%的5级累进所得税率。”(李冠军,2007)“相比较而言,无限责任的企业成员承担的税负较轻,有限责任的企业成员的税负较重。”(林艳琴,2008)

综上所述,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选择企业组织形式时,要充分考量投资者责任、投资者权利、投资者资本撤离、企业设立条件与程序、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税收负担等六种因素的影响,做出理性权衡和相宜抉择。“如果企业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规模较大,注重风险承担,投资者将选择公司制;如果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实力不够,又考虑税收负担和节约管理成本,投资者将首选独资制;如果独资或合伙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出于筹资需要及控制风险的原因,投资者会考虑变更公司制;若合伙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有人退伙或成本控制需要,合伙企业会散伙和建立独资企业。”(李冠军,2007)

参考文献:

[1]林艳琴. 我国私有企业法律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32-38

[2]陈业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若干问题浅谈[J].亚太经济,1997,(6):58—59

[3]李智勇合伙企业法理论与实务[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74

[4]胡鸿高. 浅议我国新《合伙企业法》的新理念与新课题[A].王保树. 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5

[5]李鲁阳、朱少平. 合伙企业法问答200题[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6-7,49.

[6]马强. 合伙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14.

[7]朱明、郑超. 不同企业类型的投资选择[J].中国投资,2006,(4):118.

[8]陈聪中外企业法律形态比较和借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54.

[9]马德胜、董学立企业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59.

[10]冯果. 公司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

[11]郭富青. 中国非公司企业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1-12,79.

[12]谭甄. 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13-14.

[13]范健. 商法(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14]温文治、贺晨辉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3):32-34.

[15]祁雪瑞. 论全民创业中的企业形式选择[J].企业活力,2009,(2):16

[16]段磊. 有限责任的扩张[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3):79-80.

[17]袁碧华. 有限责任的扩张与限制—以有限责任向中小企业的扩张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9,(1):182.

[18]张晨颖. 对无限连带责任制度的再思考:谈非法人企业破产制度的确立[J].法学杂志,2006,(9):139

[19]李敏华. 合伙企业破产法理冲突评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64.

[20]黄建中. 试论连带责任在新合伙企业法中的适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148.

[21]刘璐. 新合伙企业法疑难释解与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162—163.

[22]赵旭东. 企业法律形态论[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1995 70.

[23]尹波知识型合伙企业人力资本确认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09,(17):59.

[24]巩向华. 浅谈企业剩余的界定及其配置[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5):21-22.

[25]王保树. 商事法学·经济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83.

[26]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29.

[27]杜珍媛. 关于企业组织形式多样性的探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77.

[28]李冠军. 影响中小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因素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3)(中旬刊):95.

(作者系内蒙古财经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 影响中小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因素的探讨
  • 影响中小企业组织形式选择因素的探讨 [摘要] 目前,中小企业在组织形式选择中还存在严重问题,而宏观环境的改善,又将促生大量中小企业,所以,探讨影响投资者选择中小企业组织形式的因素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五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中小企业 ...查看


  •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几个理论问题
  • 作者:唐未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年05期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529(1999)02-0036-05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 如果说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的所有制存在形 ...查看


  •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 一.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考试目的 测查应考试人员是否理解工商企业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状况,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基础工作等基本内容,以及是否具有运用工商企业及其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商企业履行社会责 ...查看


  • 家族企业的企业制度选择与效率边界
  • 作者:金燕 管理现代化 2003年10期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154(2003)04-0021-04 在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国企业改革目标的今天,大公司的建立成为企业发展的标志.但现实中不容忽 ...查看


  •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解读
  • [关键词]市场:组织 : 交易成本:信息 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及企业组织的产生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社会经济活动总是伴随着交易而进行的.交易在经济活动中几乎无处不在,在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下,交易一般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整个市场的运作 ...查看


  • 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 海 口 经 济 学 院 教 案 纸 教学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学时数 2 ------------------------------------------------------------------- ...查看


  • 企业管理概论重点知识整理2
  •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形式 [选择.简答]企业的概念及特征:一般来说,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查看


  • 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变革策略探析
  • 2008年第02期(总第434期) 『公司故略与苍理』 股s9}`管理 Economic Manal igr 窄补舅 Jan.,2008 Vol 30 No.02 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变革策略探析' 林志扬,林泉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 ...查看


  • 子公司与分公司的税收
  • 税收角度的衡量 子公司与分公司是现代大公司企业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一家公司为什么安排它的某些附属单位作为子公司,而另一些附属单位又作为分公司?这恐怕最主要要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一切合法的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