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下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文/李丹崖
①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从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只是这些也就算了,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错三遍。
②她有自闭症。这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到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和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么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
③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
④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别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静蕾老师”给班里上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的游戏,用黑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写一篇作文。
⑤随着阵阵清脆的掌声,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不觉中,一个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了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是一种刺耳的嘲弄。
⑥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来,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也没事,只要用心了就行,写多少是多少。
⑦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3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亲给她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6岁那年,她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自己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⑧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前的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⑨从那天起,她仿佛像蝉蜕皮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呢。
⑩十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返回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老师”在她的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选自2009年第5期《青年博览》,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何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说说“静蕾老师”对“她”的帮助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采用了怎样的顺序?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品析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相信你会为“静蕾老师”崇高的师爱所感动,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自己的价值,也许会暂时身处逆境,也许会暂时忍受寂寞,但是只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努力奋斗,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2.在她玩游戏被罚时,和蔼可亲地安慰她,不为难她;在她交上文章后,表扬、鼓励她,给她调整座位。
3.插叙。交代了她孤僻自卑的原因,为读者解开了开头设置的悬念,也衬托出“静蕾老师”对她的帮助,保护她的隐私,给她自尊。
4.“郑重其事”表示老师对她的表扬是极为慎重严肃的,有助于她在班里同学面前树立自信。“只字未提”表示老师善于教育学生,懂得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5.示例:您用一颗爱心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的觉醒,促使她进步自强,走向光明的未来,也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间。您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不仅爱孩子,还善于教育孩子,深深地懂得教育的艺术,这一切缘于您的爱心。
阅读下文,回答下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文/李丹崖
①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从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只是这些也就算了,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错三遍。
②她有自闭症。这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到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和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么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
③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
④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别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静蕾老师”给班里上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的游戏,用黑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写一篇作文。
⑤随着阵阵清脆的掌声,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不觉中,一个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了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是一种刺耳的嘲弄。
⑥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来,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也没事,只要用心了就行,写多少是多少。
⑦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3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亲给她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6岁那年,她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自己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⑧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前的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⑨从那天起,她仿佛像蝉蜕皮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呢。
⑩十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返回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老师”在她的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选自2009年第5期《青年博览》,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何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说说“静蕾老师”对“她”的帮助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采用了怎样的顺序?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品析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相信你会为“静蕾老师”崇高的师爱所感动,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自己的价值,也许会暂时身处逆境,也许会暂时忍受寂寞,但是只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努力奋斗,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2.在她玩游戏被罚时,和蔼可亲地安慰她,不为难她;在她交上文章后,表扬、鼓励她,给她调整座位。
3.插叙。交代了她孤僻自卑的原因,为读者解开了开头设置的悬念,也衬托出“静蕾老师”对她的帮助,保护她的隐私,给她自尊。
4.“郑重其事”表示老师对她的表扬是极为慎重严肃的,有助于她在班里同学面前树立自信。“只字未提”表示老师善于教育学生,懂得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5.示例:您用一颗爱心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的觉醒,促使她进步自强,走向光明的未来,也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间。您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不仅爱孩子,还善于教育孩子,深深地懂得教育的艺术,这一切缘于您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