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跟对人"苦了谁

  阮直先生曾写了一篇《稻草捆绑术》的文章,主要批评一些如同稻草的人,总是想着靠上强权、攀附大人物,而那些一时攀附不上大人物的就找圈子,结“乡党”。他说:“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就如买彩票,中奖的总是有,但就不一定是你!”(《检察风云》2015年第5期)   阮先生的话没错,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确实如同买彩票,不是人人都能中奖,但对于只想靠买彩票改变命运的人而言,可能是另一种想法:买了起码有机会中,不买则一点机会没有,这种以小博大的投资很划算。毕竟,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绝没有买彩票靠谱。   如果再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买彩票”的人不仅仅是“稻草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会让人觉得“跟对人”、进“圈子”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不管在企业、学校还是官场,不少人首先想的是向自己认为“对”的人靠拢,美其名曰要团结同事,搞好人际关系,实质是想为自己的飞黄腾达加个“助推器”。阮先生把攀附别人比作买彩票,笔者看更像是买“保险”。   人具有社会性,“跟对人”本无可厚非,或许还能产生近朱者赤的效果。现在一些励志书讲“做对事赢一次,跟对人赢一生”,就不完全是厚黑学。比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不同的老师对其熏陶可能不同;对于一个员工来讲,不同领导对其成长也可能影响不同。跟了对的人,或能扩展自己人生的宽度。不过,这种情况大多是一种人生际遇,可遇而不可求,“对”的人更多是以自己的才华、人格魅力感染他人。   然而,现在的“跟对人”多是主动出击,是对权威乃至权贵的谄媚,或为了寻找安全感,或为了走捷径,甚至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如何向“对”的人靠拢,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甚至成了一门“学问”。而对于被靠拢者,也许能够抵挡一阵“糖衣炮弹”,但很难躲过所谓的“礼尚往来”。   而在官场,“跟对人”似乎更加重要。跟对了人,提拔就很快,这对于一些一向以升官为目的的官员来讲实在诱惑很大,比如谷俊山,每天就是琢磨送钱。当这些人天天想着怎么“跟对人”,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时,政治生活就开始庸俗化。   容易理解的是,信奉“跟对人”,很多时候信奉的是“跟对权力”,这是当下政治生态乃至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因为一旦有了权力,很多规则、努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成了“一句话的事”。   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合成谬误”,延伸到社会上来就是说,虽然一个人踮起脚看戏能看得清楚,但如果人人都用这样的姿势,所有人不但不能看清楚,一个个还都会累得要命。同理,一个社会中,某些人尝试利用“跟对人”来走向成功,而且得逞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模仿这样的游戏方式,整个社会就变得潜规则横行,大家个个疲于钻营,无法自拔。若官场如此,还怎么能好好为人民服务?若社会如此,还怎么会有光明的未来?   因此,若要大家不再信奉“跟对人”,不仅要让权力回归本位,而且要给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更多机会。否则,大家都想着“跟对人”,没人再相信公平公正,没人再相信勤劳致富,即使暂时获得了“跟对人”的一点利益,终要为社会的溃败买单,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图:陆小弟 编辑:程新友 [email protected]

  阮直先生曾写了一篇《稻草捆绑术》的文章,主要批评一些如同稻草的人,总是想着靠上强权、攀附大人物,而那些一时攀附不上大人物的就找圈子,结“乡党”。他说:“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就如买彩票,中奖的总是有,但就不一定是你!”(《检察风云》2015年第5期)   阮先生的话没错,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确实如同买彩票,不是人人都能中奖,但对于只想靠买彩票改变命运的人而言,可能是另一种想法:买了起码有机会中,不买则一点机会没有,这种以小博大的投资很划算。毕竟,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绝没有买彩票靠谱。   如果再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买彩票”的人不仅仅是“稻草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会让人觉得“跟对人”、进“圈子”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不管在企业、学校还是官场,不少人首先想的是向自己认为“对”的人靠拢,美其名曰要团结同事,搞好人际关系,实质是想为自己的飞黄腾达加个“助推器”。阮先生把攀附别人比作买彩票,笔者看更像是买“保险”。   人具有社会性,“跟对人”本无可厚非,或许还能产生近朱者赤的效果。现在一些励志书讲“做对事赢一次,跟对人赢一生”,就不完全是厚黑学。比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不同的老师对其熏陶可能不同;对于一个员工来讲,不同领导对其成长也可能影响不同。跟了对的人,或能扩展自己人生的宽度。不过,这种情况大多是一种人生际遇,可遇而不可求,“对”的人更多是以自己的才华、人格魅力感染他人。   然而,现在的“跟对人”多是主动出击,是对权威乃至权贵的谄媚,或为了寻找安全感,或为了走捷径,甚至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如何向“对”的人靠拢,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甚至成了一门“学问”。而对于被靠拢者,也许能够抵挡一阵“糖衣炮弹”,但很难躲过所谓的“礼尚往来”。   而在官场,“跟对人”似乎更加重要。跟对了人,提拔就很快,这对于一些一向以升官为目的的官员来讲实在诱惑很大,比如谷俊山,每天就是琢磨送钱。当这些人天天想着怎么“跟对人”,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时,政治生活就开始庸俗化。   容易理解的是,信奉“跟对人”,很多时候信奉的是“跟对权力”,这是当下政治生态乃至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因为一旦有了权力,很多规则、努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成了“一句话的事”。   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合成谬误”,延伸到社会上来就是说,虽然一个人踮起脚看戏能看得清楚,但如果人人都用这样的姿势,所有人不但不能看清楚,一个个还都会累得要命。同理,一个社会中,某些人尝试利用“跟对人”来走向成功,而且得逞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模仿这样的游戏方式,整个社会就变得潜规则横行,大家个个疲于钻营,无法自拔。若官场如此,还怎么能好好为人民服务?若社会如此,还怎么会有光明的未来?   因此,若要大家不再信奉“跟对人”,不仅要让权力回归本位,而且要给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更多机会。否则,大家都想着“跟对人”,没人再相信公平公正,没人再相信勤劳致富,即使暂时获得了“跟对人”的一点利益,终要为社会的溃败买单,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图:陆小弟 编辑:程新友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子曰师说曹雅欣:由圣诞节与祭孔日的对比浅析中西文化
  • 由圣诞节和祭孔日的对比 浅析中西文化 文 子曰师说 曹雅欣 幻想着麋鹿.礼物和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节在孩子们的兴奋中来了:遐想着教堂.飘雪和午夜钟声的浪漫,圣诞节在情侣们的期盼中来了--任何一种文化,当它能以节日的形式来提醒其存在感.验证其 ...查看


  •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3
  •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执教:泽普县第二小学薛建功 一.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 ...查看


  • 发达国家的基督教信仰状况
  • 目前世界公认的真正的发达国家只有18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其中前七个是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西方七国"). 圣经 ...查看


  • 论宗教的虚伪性
  • 论宗教的虚伪性 (2014-06-29 16:04:06) 转载 标签: 宗教虚伪性 天堂与地狱 十字军东征 ▼ 世界上任何宗教都是虚伪的,不管是上帝.安拉.佛还是其它什么神灵.请大家放下你的宗教信仰,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 任何神灵都 ...查看


  • 中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
  • 山东临沂八中   王立华 摘  要:当前,中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枯竭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班主任在精神上没有皈依.为此,中小学班主任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内心精神世界,形成强大的思想力量:另外,中小学班主任真正履行着育人的职责,更能体现一个师者的 ...查看


  • 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君主
  •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是西方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变革与转折.君士坦丁(Constant Jne)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君主,其宗教政策为基督教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其皈依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他对基督教发展的重大影响,使其 ...查看


  • 两学一做新的体会
  •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缔造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基地抉择,今年在全党打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道路教育实习活动.&quo ...查看


  • 2016两学一做心得体会范文
  • [小编提示]更多入党申请书请点击本站以下链接: 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范文|入党申请书3000字|入党转正申请书|入党自传|入党介绍人意见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缔造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 ...查看


  • 我最信奉的[大悲咒]音释3
  • sā pó hē. 娑婆诃.(59) nā là jǐn chí. 那啰谨墀.(60) sā pó hē. 娑婆诃.(61) mó là nā là. 摩啰那啰.(62) sā pó hē. 娑婆诃.(63) xī là sēng·ā m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