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林海音
A.一曲“城南”传天下
作为作家的林海音,不属“著述等身”的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总共不过300万字吧。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
1960年冠《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一九八三年,《城南旧事》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大陆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此外,《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若干年后,林海音到大陆访问,在公众场合见到导演吴贻弓时说:“我向您鞠躬,因为你使我的名字在大陆变得家喻户晓,所以我得向您脱帽三鞠躬!”并真的弯腰致意。
B.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家,对林海音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一辈子。她早年在北平编《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又在《文星》等报社、出版社工作,一直在“为人作嫁”。编辑生涯中,她发现、培养了黄春明、林怀民、张系国、七等生等一批新人,使一批台湾本土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
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但林海音浴血奋战了四年,杂志销路却始终打不开,期期赔本。不得已于四年后停刊。然而,稍稍调整身心后,她又专心投入经营纯文学出版社。1995年,林海音77岁,何凡85岁,她已无力继续经营出版社了。林海音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她把库存的八万册图书全部捐给图书馆和学校,并把所有作品的版权全部归还作者。
C.君子之交淡如水
台湾本土作家钟理和命运坎坷、贫病交加,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林海音编发的,她着意栽培他。不料,钟理和突然病故。林海音闻讯后,挥泪赶写《悼钟理和先生》,介绍其苦难的一生。此外,林海音不分昼夜地为钟理和编书,借款印书,赶在钟理和百日祭时放在供桌上,了却心愿。后来,电影界根据钟理和的人生遭际改编成电影《原乡人》,风靡一时,使全社会认识了钟理和。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台湾本土作家,林海音出面并主持在钟的家乡美浓建立“钟理和纪念馆”。这是台湾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作家纪念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之间只有信件交往,却从未谋过面!
D.卧病之时念北京
北京是林海音的第二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会忘记北京城南的历历往事,即使在她晚年常卧病榻之时。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被她称作“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
1990年5月,已经72岁的“英子”回到北京。重走南柳巷,恍若回到童年,让她百感交集。1993年,75岁高龄的她再度回到北京,参加了《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书发表会,与冰心、萧乾同为此套书顾问,为两岸文学交流默默地做着工作。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目前设有林海音文库。她同时还为现代文学馆捐赠了一批当初她创办的《纯文学杂志》。
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说,母亲喜欢别人称赞她“比北平人还北平人”。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告诉记者,在台湾的任何时候,她都毫不掩饰地大声说:“我是一个中国作家”,以此自励。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随父母返台,后举家迁居北京。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追忆林海音
A.一曲“城南”传天下
作为作家的林海音,不属“著述等身”的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总共不过300万字吧。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
1960年冠《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一九八三年,《城南旧事》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大陆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此外,《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若干年后,林海音到大陆访问,在公众场合见到导演吴贻弓时说:“我向您鞠躬,因为你使我的名字在大陆变得家喻户晓,所以我得向您脱帽三鞠躬!”并真的弯腰致意。
B.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家,对林海音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一辈子。她早年在北平编《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又在《文星》等报社、出版社工作,一直在“为人作嫁”。编辑生涯中,她发现、培养了黄春明、林怀民、张系国、七等生等一批新人,使一批台湾本土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
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但林海音浴血奋战了四年,杂志销路却始终打不开,期期赔本。不得已于四年后停刊。然而,稍稍调整身心后,她又专心投入经营纯文学出版社。1995年,林海音77岁,何凡85岁,她已无力继续经营出版社了。林海音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她把库存的八万册图书全部捐给图书馆和学校,并把所有作品的版权全部归还作者。
C.君子之交淡如水
台湾本土作家钟理和命运坎坷、贫病交加,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林海音编发的,她着意栽培他。不料,钟理和突然病故。林海音闻讯后,挥泪赶写《悼钟理和先生》,介绍其苦难的一生。此外,林海音不分昼夜地为钟理和编书,借款印书,赶在钟理和百日祭时放在供桌上,了却心愿。后来,电影界根据钟理和的人生遭际改编成电影《原乡人》,风靡一时,使全社会认识了钟理和。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台湾本土作家,林海音出面并主持在钟的家乡美浓建立“钟理和纪念馆”。这是台湾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作家纪念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之间只有信件交往,却从未谋过面!
D.卧病之时念北京
北京是林海音的第二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会忘记北京城南的历历往事,即使在她晚年常卧病榻之时。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被她称作“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
1990年5月,已经72岁的“英子”回到北京。重走南柳巷,恍若回到童年,让她百感交集。1993年,75岁高龄的她再度回到北京,参加了《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书发表会,与冰心、萧乾同为此套书顾问,为两岸文学交流默默地做着工作。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目前设有林海音文库。她同时还为现代文学馆捐赠了一批当初她创办的《纯文学杂志》。
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说,母亲喜欢别人称赞她“比北平人还北平人”。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告诉记者,在台湾的任何时候,她都毫不掩饰地大声说:“我是一个中国作家”,以此自励。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随父母返台,后举家迁居北京。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