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简介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

校名

中文全称:上海科技大学

中文简称:上科大

英文全称:ShanghaiTech University

英文简称:ShanghaiTech

理念

上科大的办学理念,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将针对我国在能源、材料、环境、人口健康、核心技术等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探索基于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基于创新的生产力发展,为国家和区域转型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使命

上科大的办学使命,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校致力于培养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使成为未来的科学引领者、技术发明者和企业创办者。上科大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具有四个鲜明特色:一是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二是科教与产业紧密结合,三是学院、书院分工协作培养人才,四是立足自身、开放合作。

挑战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战略的指导下,在教育部、上海市、中科院的全力支持下,学校在办学体制、决策机制、内部治理结构、教师聘任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而务实地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大学。

体制

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学校提供土地、经费等基本办学条件,配臵资源支持学校的人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国科学院为学校提供部分优秀师资,并向学校开放科研设施、图书信息等资源。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为

上海市属公办高等学校。

区位

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内,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创制平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装臵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

校园

学校正在建设中的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预计将于2015年秋季开学时基本建成。 院所

学校以理工科和管理学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等两个研究所。

师资

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上科大专任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终身教授制的教授,他们是海内外公开招聘,全职在本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第二部分是双聘教授,他们是从中科院研究院所聘请的承担教学及研究生指导工作的教授;第三部分是特聘教授,他们是国际知名学者,兼职来校开展实质性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已聘的专任教师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美国三院院士、26位两院院士、7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位国家/地方/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和3位外专“千人计划”人才。

招生

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生规模为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4000名(含硕博连读生3000名)。学校与中科院上海分院联合培养的首届296名研究生已于2013年9月入学。学校将于2014年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200名知识结构合理,理工科基础扎实,在科学创新、批判思维、人文素养、沟通

协作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综合素质优秀并具备学科特长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学校将通过“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多元选择”的模式选拔招录人才:综合评价,即学校依据学生高中阶段整体情况及上海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参与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择优录取,即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高考成绩排序后择优录取;多元选择,即学校在各招生省份高考中通过提前批次招录符合条件的考生,并在学生入学一年后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公正公开的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培养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成为未来的科学引领者、技术发明者和企业创办者。学校实行书院制,学院、书院分工协作培养人才,其中学院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书院侧重于综合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业、生活、职业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学校注重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及创业实践,鼓励发展社团文化,实行体育俱乐部制。学校将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优秀学生提供海外学习交流机会。学校将积极开展在线教育。

科研

学校瞄准物质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领域同时开展教授个体科研和围绕重大目标的团队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学与国家级科研机构融合,构建科技进步驱动产业发展的完整创新价值链,针对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探索基于科技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物质、信息、生命学院已制订了科研方向和学科建设目标,海内外公开招聘教授正陆续到位,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已组建由3位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研究团队,科研工作正全面启动。学校正在建设一流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中科院上海分院各研究院所的科研设施和技术平台也向学校开放。

合作

学校积极投身教育全球化,与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在教师培养、课程共享、双学位和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开展全方位

务实合作,并积极拓展与国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学校深入探讨合作事宜。

与此同时,学校致力于逾越科技与产业间的“死亡之谷”,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与区域内乃至全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在联合研发、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目前免疫化学研究所已与安进公司(全球最大抗体药物公司之一)在校园内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并牵头建立抗体药物联盟;iHuman研究所正在牵头建立GPCR工业研究联盟。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

校名

中文全称:上海科技大学

中文简称:上科大

英文全称:ShanghaiTech University

英文简称:ShanghaiTech

理念

上科大的办学理念,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将针对我国在能源、材料、环境、人口健康、核心技术等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探索基于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基于创新的生产力发展,为国家和区域转型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使命

上科大的办学使命,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校致力于培养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使成为未来的科学引领者、技术发明者和企业创办者。上科大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具有四个鲜明特色:一是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二是科教与产业紧密结合,三是学院、书院分工协作培养人才,四是立足自身、开放合作。

挑战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战略的指导下,在教育部、上海市、中科院的全力支持下,学校在办学体制、决策机制、内部治理结构、教师聘任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而务实地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大学。

体制

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学校提供土地、经费等基本办学条件,配臵资源支持学校的人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国科学院为学校提供部分优秀师资,并向学校开放科研设施、图书信息等资源。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为

上海市属公办高等学校。

区位

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内,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创制平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装臵融为一体,与张江高新区的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

校园

学校正在建设中的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学生教师为本,教学科研融合,绿色环保智能”的规划设计理念,预计将于2015年秋季开学时基本建成。 院所

学校以理工科和管理学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等两个研究所。

师资

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上科大专任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终身教授制的教授,他们是海内外公开招聘,全职在本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第二部分是双聘教授,他们是从中科院研究院所聘请的承担教学及研究生指导工作的教授;第三部分是特聘教授,他们是国际知名学者,兼职来校开展实质性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已聘的专任教师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美国三院院士、26位两院院士、7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位国家/地方/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和3位外专“千人计划”人才。

招生

学校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生规模为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4000名(含硕博连读生3000名)。学校与中科院上海分院联合培养的首届296名研究生已于2013年9月入学。学校将于2014年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200名知识结构合理,理工科基础扎实,在科学创新、批判思维、人文素养、沟通

协作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综合素质优秀并具备学科特长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学校将通过“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多元选择”的模式选拔招录人才:综合评价,即学校依据学生高中阶段整体情况及上海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参与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择优录取,即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高考成绩排序后择优录取;多元选择,即学校在各招生省份高考中通过提前批次招录符合条件的考生,并在学生入学一年后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公正公开的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培养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成为未来的科学引领者、技术发明者和企业创办者。学校实行书院制,学院、书院分工协作培养人才,其中学院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书院侧重于综合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业、生活、职业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学校注重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及创业实践,鼓励发展社团文化,实行体育俱乐部制。学校将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优秀学生提供海外学习交流机会。学校将积极开展在线教育。

科研

学校瞄准物质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领域同时开展教授个体科研和围绕重大目标的团队科研,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学与国家级科研机构融合,构建科技进步驱动产业发展的完整创新价值链,针对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探索基于科技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物质、信息、生命学院已制订了科研方向和学科建设目标,海内外公开招聘教授正陆续到位,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已组建由3位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研究团队,科研工作正全面启动。学校正在建设一流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中科院上海分院各研究院所的科研设施和技术平台也向学校开放。

合作

学校积极投身教育全球化,与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在教师培养、课程共享、双学位和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开展全方位

务实合作,并积极拓展与国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学校深入探讨合作事宜。

与此同时,学校致力于逾越科技与产业间的“死亡之谷”,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与区域内乃至全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在联合研发、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目前免疫化学研究所已与安进公司(全球最大抗体药物公司之一)在校园内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并牵头建立抗体药物联盟;iHuman研究所正在牵头建立GPCR工业研究联盟。


相关文章

  • 皮肤科医生
  • 一.上海华山医院 1.徐金华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过敏性皮肤病,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各种性病的治疗 医生简介: 徐金华,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博导,1963年6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1985年8月 ...查看


  • 上海各个地方的博物馆以及相关介绍
  • 卢湾区 江南造船博物馆 地址:鲁班路600号,江南造船大厦2楼 电话:021-63151818 网址:www.jmmuseum.cn 交通:公交146.780,隧道8线 停车场:免费 票价:免费,只接待团体预约参观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 ...查看


  • 各大名校顶尖专业简介
  • 概况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 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查看


  • 经济学家陈学彬简介
  • 2009年09月04日 13:30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陈学彬 男, 1953 生, 四川自贡人,经济学博士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 中国国际金融 ...查看


  • 教学参考书目
  • 英语听力课程课外学习资料 一.参考书目 (1)<英语听力入门2000>(1-4册)学生用书 张民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年) (2)<英语听力入门2000>(1-4册)教师用书 张民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 ...查看


  • 中国十大名校
  • 中国十大名校之一:北京大学 简介: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 ...查看


  • 项目简介及收费
  • 北京育英备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简 介 北京育英备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册资金200万元,主要从事高考政策咨询.院校录取推介.民办及其它知名教育机构咨询代理.大学生创(就)业咨询.继续学历教育.在职读研.职业技能证书书咨 ...查看


  • 全国铁路院校简介
  • 全国铁路院校简介 中国的铁道院校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10所原铁道部部属高校,均于2000年脱离铁道部: 1.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创办于1896年,中国五所正牌交大之一.设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学校占地共5400亩,校舍建 ...查看


  • 航天航空糸统单位简介
  • 航空航天单位简介航天航空糸统单位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拥有七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4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6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及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