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与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A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B 沥青路面设计 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设计室:制图教室 2. 课程设计任务
(1)了解设计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查阅资料。
(2)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3)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IG D50-2006》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4)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5)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采用指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按所选方案手算;
沥青路面的设计,在完成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后,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层厚度计算及各层底拉应力验算。
在设计说明书(设计报告书)中应画计算图,采用A4纸打印设计报告书。(6)出图:重力式挡土墙、沥青路面设计不出图(留待毕业设计时训练出图);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绘制面板接缝构造及钢筋布置图,A3图纸1页。 3. 课程设计报告书主要内容 A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一)初始条件:
(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路基宽度26m,路肩宽度3.0m;
(2)基底倾斜角0:tan0=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0.5m;
(3)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值按公路-I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当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
(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18kN/m3,填料与墙背的外摩擦角=0.5;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地基容许承载力[0]=250kPa;
(5)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k=22kN/m3,容许压应力
[a]600 kPa,容许剪应力[][j]100 kPa,容许拉应力[L]60 kPa;
(6) 以下设计参数区别为每人一题,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指定采用(对所采用的参数值打“√”标记):
墙后砂性土填料的内摩擦角: 34°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坡度(1:n): 1:0.25 墙高H: 7m
墙顶填土高a: 3.0m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
(1)车辆荷载换算;
(2)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Ea及其作用点位置;
(3)设计挡土墙截面,墙顶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抗滑动稳定性验算及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4)基础稳定性验算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5)挡土墙正截面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B 沥青路面设计 (一)初始条件:
广西南宁地区(IV7区)某新建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1m,路基填土高度1.2m,预计通车初年的交通量如下:
车型
黄河JN150
解放CA10B
长征CZ160
上海SH130
小汽车
交通量(辆/d) 720 1100 280 120 10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2)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专用程序,输入设计弯沉值及设计参数汇总表的设计参数后,对需进行厚度计算的结构层进行厚度计算,并进行各层底拉应力验算)。
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广州郊区(IV7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道宽度为9m。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0.7m,路基填土高度0.6m,预计通车初年的交通量如下: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8.5%,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可靠度设计标准及变异系数范围、可靠度系数的选用; (2)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换算。
(3)确定交通分级及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4)结构组合设计。 (5)接缝设计。
(6)混凝土板应力分析及厚度计算。 (7)面板接缝构造及钢筋布置图。 4. 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按时到课程设计指定地点签到,遵守课程设计纪律。
(2) 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分时段验收学生完成的阶段任务。
(3) 学生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和打印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5.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撰写者:陆永青 指导教师:陆永青
课程设计评分表
A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 设计参数
挡土墙墙高H=7m,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L=10m;路基宽度26m,路肩宽度3.0m;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仰斜坡度1:0.25,=-14.03°,墙底(基底)倾斜度tan
0
=0.190,倾斜角
0
=10.76°;
1
墙顶填土高度a=3.0m,填土边坡坡度1:1.5,=arctan(1.5)=33.69°,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0.5m
墙后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34,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2=17,填
土容重=18kN/m;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
3
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墙身砌体容重压应力[[
wl
k
=22kN/m,砌体容许
3
a
]=600kPa,砌体容许剪应力[]=100kPa,砌体容许拉应力
]=60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
]=250kPa。
2 车辆荷载换算
h0
q
1418
0.78m
3 主动土压力计算
3.1 计算破裂角
A
ab2h0(bd)H(H2a2h0)tan
(Ha)(Ha2h0)
34.520.78(4.50.5)7(72320.78)tan(14.03)
(73)(7320.78)
0.4
ω3414.031736.97
tantanω(cottanω)(tanωA)
(cot34tan36.97)(tan36.970.4)
tan36.970.86
40.69
墙底到路肩的水平距离为3.75m,路肩宽3m,墙底至破裂面与路基交点距离为(72.5)0.868.17m ,3+3.75=6.75<8.17 破裂面交于荷载内进行计算
直线形仰斜墙背,且墙背倾角较小,不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3.2 计算主动土压力E及其作用点位置
a
3.2.1计算主动土压力E
a
h2
dtantanbatantantan
0.50.860.25
0.82m
h3
4.530.860.860.25
3.1m
Ka
cos()
tantan)
sin(ω)cos(40.734)sin(40.736.97)
tan40.7tan(14.03)
0.16
h1Hh2h370.823.13.18m
K111
2aH7
(1
h32H
)
2h0h1H)
2
23
(1
3.127
20.783.18
49
1.2912
12
2
EaHKaK1
18490.161.29
91.02kNm
ExEacos()91.02cos(1714.03)90.9kNmEyEasin()91.02sin(1714.03)4.72kNm
3.2.2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位置
Zx
H373
a(Hh3)h0h1(3h12H)
3HK1
2
2
2
3(73.1)0.783.18(33.1827)
3491.29
2.55m
Bb1b1tantan01.71.7tan(14.03)0.1901.61m
ZyBZxtan1.612.550.252.25m
Zx1
墙底(基底)倾斜,需把求得的-
b1tan0
Zx
、
Z
y
修正为、
Z
y1
,即:
Zx1
=
Zx
,
Z
y1
=b1-
Zx1
tan(见“附录”的图)
Zx1Zxb1tan02.551.70.1902.18mZy1b1Zx1tan1.72.18tan(14.03)2.24m
3.3 被动土压力
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忽略不计。偏于安全。
4 挡土墙计算
只对荷载组合II进行计算。
4.1 拟定挡土墙顶宽
经试算,取挡土墙顶宽为b1=1.6m
4.2 抗滑动稳定性验算
墙身体积计算:
V1b1(Hb1tan0)1.6(71.60.190)10.71m
2
3
V20.5b1tan00.51.60.1900.24m
23
VV1V210.710.2410.95m
3
墙身自重计算:
G1=V10.7122235.62kN,G2=V0.24225.28kN,
1k2k
GG1G2235.625.28240.9kN
抗滑稳定性验算:
1.1G
Q1
(EyExtan0)(1.1GQ1Ey)tan0Q1Ex
1.1240.91.4(4.7290.90.190)0.3(1.1240.91.404.72)0.1901.4090.913.08>0
墙身自重力臂计算:
ZG10.5[(Hb1tan0)nb1]0.571.60.1900.251.61.65
1
ZG2[1/21/3(1/2tantan0)]b10.5(0.50.047
3
)1.61.09
ZG
(G1ZG1G2ZG2)
G
235.621.655.281.09
240.9
1.63
NG1G2Ey240.94.72245.62kN
抗滑稳定系数:
KC
[NExtan0]ExNtan0
245.6290.90.1900.3
90.9245.620.190
1.7>1.3
满足要求
4.3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0.8GZ
G
Q1(EyZy1ExZx1)0.8240.91.631.4(4.722.2590.92.55)
4.5>0
抗倾覆稳定系数:
G1ZG1G2ZG2EyZ
ExZx1
235.621.655.281.094.722.24
90.92.18
y1
K0
2.041.5
满足要求
4.4 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N至墙趾A的距离
ZN
G1ZG1G2ZG2EyZy1ExZx1
N
235.621.655.281.094.722.2490.92.18
245.62
0.84m
B2
1.612
基底合力偏心距e0
ZN
0.840.035
;
4.5 地基承载力验算
1
NBNB
(1
6e0B6e0B
)
245.621.61245.621.61
(1
60.0351.61
)172.46kPa<0250kPa
2
(1)
60.0351132.66kPa<0250kPa
1.61
满足要求
4.6 墙身强度验算
墙面与墙背平行,截面最大应力位于接近基底处。由基底应力计算结果知墙身正应力满足墙体材料强度要求。墙身剪应力及弯拉应力很小,计算从略。
B 沥青路面设计
1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1.1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计算
1)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当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k
N
各级轴载换算采用算结果列表所示
i1
pi
C1C2nip
4.35
计算(小于25的轴载不计),计
轴载换算结果汇总表(以弯沉为标准时)
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双向四车道的车道系数设计使用期累计当量轴次为:
0.45则
Ne
1
t
1365
N1
10.07
15
1365
0.07
1445.80.45
5967456次
当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时: 各级轴载(轴载小于50KN的不计)
则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的累计当量轴次为:
Ne
1
t
1365
N15875414次
1.2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根据“沥规”并结合上面的计算,确定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2 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1)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该路处于
1.0m1.2m2.2m
IV7
区,路槽底距地下水位高度平均为
,查表可知此高度高于H1,属于干燥路基。
c1(1.03)
2)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查表可知路基平均稠度介于之间,取
1.1。
和
c0(1.20)
3)查表可得土基的回弹模量
E040MPa
。
3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1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经计算,路基设计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标准轴载次为596.710
4
次左右,查表可得路面为高级路面,面层宜选择沥青混凝土,又由于该路为一级
公路,因此采用双层式结构。
3.2 拟定路面结构层的厚度
表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6cm厚粗
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由于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基层和底基层分别采用刚度较高、水稳定性好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和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厚度待计算确定)。
3.3 各层材料设计参数
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回弹模量及各强度值列于下表中
4 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4.1 计算设计弯沉值
A1.0
一级公路,取Ac1.0,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取s,半刚性基层、底基
层总厚度大于20cm,取Ab1.0。
设计弯沉:
计算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Rsp/Ks
Ld600Ne
0.2
AcAsAb6005967456
0.2
1.01.01.026.48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Ks0.09AaNe
0.22
/Ac0.091.05967456
0.22
/1.02.79
R
sp
/Ks1.4/2.790.5MPa
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Ks0.09AaNe
0.22
/Ac0.091.05967456
0.22
/1.02.79
R
sp
/Ks1/2.790.36MPa
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Ks0.09AaNe
0.22
/Ac0.091.15967456
0.22
/1.03.08MPa
R
sp
/Ks0.8/3.080.26MPa
两灰碎石:
Ks0.35Ne
0.11
/Ac0.355967456
0.11
/1.01.91MPa
R
sp
/Ks0.65/1.910.34MPa
石灰土:
Ks0.45Ne
0.11
/Ac0.455967456
0.11
/1.12.5MPa
R
sp
/Ks0.225/2.50.09MPa
设计参数汇总表
采用HPDS2003A公路路面设计程序计算结果: 公 路 等 级 : 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6.5(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5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设计参数汇总表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6.5 (0.01mm)
H( 5 )= 20 cm LS= 27.8 (0.01mm) H( 5 )= 25 cm LS= 25.5 (0.01mm) H( 5 )= 22.8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22.8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22.8 cm(仅考虑弯沉)
H( 5 )= 22.8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2cm --------------------------------------- 石灰土 23cm ---------------------------------------
土基
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6.4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4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3.6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9.2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15.2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2.5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32.9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0.227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083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033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0 .134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5 )=0 .08 (MPa) 3.5 验算沥青混凝土各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各结构层容许拉应力R均大于底面最大拉应力,故满足应力满足要求。
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 可靠度设计标准及变异系数范围、可靠度系数的选用
2 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换算
计算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
16
Ne
p
NsiNii
100 i1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为:
轴载换算结果表
按规范查表得:交通等级为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临界荷载处的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0.22。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Ns1
Ne
t
1365
90710.085
30
1365
0.085
0.22 9046819次
属于重交通等级
5.0
普通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fr(MPa)
钢纤维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fr(MPa6.0
3 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1)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该路处于
IV7
区,路槽底距地下水位高度平均为
0.7m0.6m1.3m
,查表可知此高度在H2范围内,属于中湿路基。
2)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查表可知路基平均稠度介于c1(1.03)和c2(0.94)之间,取
1。
3)查表可得土基的回弹模量E034.5MPa。
4 结构组合设计 4.1选择面层类型及厚度
查表得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中级。查表得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4m;排水基层选用多孔隙水泥碎石,厚0.12m。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厚0.2m;垫层为0.15m石灰粉煤灰土,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4.5m,长5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4.2路肩及路面排水设计
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与行车道面层相同,集成宽度与路基宽度相同。 行车道路面设置为双向横坡,坡度为1%--2%,路肩辅面的横向坡度值宜比行车道路面的横坡值大1%—2%
4.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 31000 MPa
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5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 IV7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92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0.87
使用HPDS2003A计算得: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多孔隙水泥碎石 120 1500 2 水泥稳定粒料 200 1300 3 石灰粉煤灰土 150 600 4 土基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254.5MPa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r=0 .639m 标准荷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psm
1.02MPa
考虑到接缝间的不同状态其传荷能力不同,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劳应力系数
K
v
f
Kr
=0.87。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
0.057
Ne9046819
2.49
。根据公路等级,查上表,考虑偏载和
Kc1.25
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
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
pr
。
krkfkc
ps
0.872.491.251.022.77MPa
查表得,IV区最大温度梯度取92C/m,板长5m,lr50.6397.8,
由图可查得普通混凝土板厚0.24m,温度应力系数
Bx
0.65。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tm2.22MPa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0.52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tr1.15MPa
按规范查表得,一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对于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
级,目标可靠度为90%,根据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上表确定可靠度系数r1.16。
r
tr1.162.771.154.55Mpafr5.0MPa
pr
因而,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4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通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普通混凝土面层 240 mm --------------------------------------- 多孔隙水泥碎石 120 mm --------------------------------------- 水泥稳定粒料 200 mm --------------------------------------- 石灰粉煤灰土 150 mm --------------------------------------- 土基
路基与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A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B 沥青路面设计 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设计室:制图教室 2. 课程设计任务
(1)了解设计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查阅资料。
(2)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3)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IG D50-2006》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4)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5)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采用指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按所选方案手算;
沥青路面的设计,在完成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后,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层厚度计算及各层底拉应力验算。
在设计说明书(设计报告书)中应画计算图,采用A4纸打印设计报告书。(6)出图:重力式挡土墙、沥青路面设计不出图(留待毕业设计时训练出图);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绘制面板接缝构造及钢筋布置图,A3图纸1页。 3. 课程设计报告书主要内容 A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一)初始条件:
(1)浆砌片石重力式仰斜路堤墙,墙顶填土边坡1:1.5,墙身纵向分段长度为10m;路基宽度26m,路肩宽度3.0m;
(2)基底倾斜角0:tan0=0.190,取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0.5m;
(3)设计车辆荷载标准值按公路-I级汽车荷载采用,即相当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验算荷载);
(4)墙后填料砂性土容重=18kN/m3,填料与墙背的外摩擦角=0.5;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地基容许承载力[0]=250kPa;
(5)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圬工容重k=22kN/m3,容许压应力
[a]600 kPa,容许剪应力[][j]100 kPa,容许拉应力[L]60 kPa;
(6) 以下设计参数区别为每人一题,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指定采用(对所采用的参数值打“√”标记):
墙后砂性土填料的内摩擦角: 34°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坡度(1:n): 1:0.25 墙高H: 7m
墙顶填土高a: 3.0m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4 挡土墙”一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
(1)车辆荷载换算;
(2)计算墙后主动土压力Ea及其作用点位置;
(3)设计挡土墙截面,墙顶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抗滑动稳定性验算及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4)基础稳定性验算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5)挡土墙正截面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B 沥青路面设计 (一)初始条件:
广西南宁地区(IV7区)某新建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1m,路基填土高度1.2m,预计通车初年的交通量如下:
车型
黄河JN150
解放CA10B
长征CZ160
上海SH130
小汽车
交通量(辆/d) 720 1100 280 120 10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2)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专用程序,输入设计弯沉值及设计参数汇总表的设计参数后,对需进行厚度计算的结构层进行厚度计算,并进行各层底拉应力验算)。
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广州郊区(IV7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道宽度为9m。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0.7m,路基填土高度0.6m,预计通车初年的交通量如下: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8.5%,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可靠度设计标准及变异系数范围、可靠度系数的选用; (2)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换算。
(3)确定交通分级及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4)结构组合设计。 (5)接缝设计。
(6)混凝土板应力分析及厚度计算。 (7)面板接缝构造及钢筋布置图。 4. 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按时到课程设计指定地点签到,遵守课程设计纪律。
(2) 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分时段验收学生完成的阶段任务。
(3) 学生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和打印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5.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撰写者:陆永青 指导教师:陆永青
课程设计评分表
A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 设计参数
挡土墙墙高H=7m,取基础埋置深度D=1.5m,挡土墙纵向分段长度取L=10m;路基宽度26m,路肩宽度3.0m;
墙面与墙背平行,墙背仰斜,仰斜坡度1:0.25,=-14.03°,墙底(基底)倾斜度tan
0
=0.190,倾斜角
0
=10.76°;
1
墙顶填土高度a=3.0m,填土边坡坡度1:1.5,=arctan(1.5)=33.69°,汽车荷载边缘距路肩边缘d=0.5m
墙后填土砂性土内摩擦角=34,填土与墙背外摩擦角=/2=17,填
土容重=18kN/m;粘性土地基与浆砌片石基底的摩擦系数μ=0.30;
3
墙身采用2.5号砂浆砌25号片石,墙身砌体容重压应力[[
wl
k
=22kN/m,砌体容许
3
a
]=600kPa,砌体容许剪应力[]=100kPa,砌体容许拉应力
]=60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
]=250kPa。
2 车辆荷载换算
h0
q
1418
0.78m
3 主动土压力计算
3.1 计算破裂角
A
ab2h0(bd)H(H2a2h0)tan
(Ha)(Ha2h0)
34.520.78(4.50.5)7(72320.78)tan(14.03)
(73)(7320.78)
0.4
ω3414.031736.97
tantanω(cottanω)(tanωA)
(cot34tan36.97)(tan36.970.4)
tan36.970.86
40.69
墙底到路肩的水平距离为3.75m,路肩宽3m,墙底至破裂面与路基交点距离为(72.5)0.868.17m ,3+3.75=6.75<8.17 破裂面交于荷载内进行计算
直线形仰斜墙背,且墙背倾角较小,不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3.2 计算主动土压力E及其作用点位置
a
3.2.1计算主动土压力E
a
h2
dtantanbatantantan
0.50.860.25
0.82m
h3
4.530.860.860.25
3.1m
Ka
cos()
tantan)
sin(ω)cos(40.734)sin(40.736.97)
tan40.7tan(14.03)
0.16
h1Hh2h370.823.13.18m
K111
2aH7
(1
h32H
)
2h0h1H)
2
23
(1
3.127
20.783.18
49
1.2912
12
2
EaHKaK1
18490.161.29
91.02kNm
ExEacos()91.02cos(1714.03)90.9kNmEyEasin()91.02sin(1714.03)4.72kNm
3.2.2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位置
Zx
H373
a(Hh3)h0h1(3h12H)
3HK1
2
2
2
3(73.1)0.783.18(33.1827)
3491.29
2.55m
Bb1b1tantan01.71.7tan(14.03)0.1901.61m
ZyBZxtan1.612.550.252.25m
Zx1
墙底(基底)倾斜,需把求得的-
b1tan0
Zx
、
Z
y
修正为、
Z
y1
,即:
Zx1
=
Zx
,
Z
y1
=b1-
Zx1
tan(见“附录”的图)
Zx1Zxb1tan02.551.70.1902.18mZy1b1Zx1tan1.72.18tan(14.03)2.24m
3.3 被动土压力
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忽略不计。偏于安全。
4 挡土墙计算
只对荷载组合II进行计算。
4.1 拟定挡土墙顶宽
经试算,取挡土墙顶宽为b1=1.6m
4.2 抗滑动稳定性验算
墙身体积计算:
V1b1(Hb1tan0)1.6(71.60.190)10.71m
2
3
V20.5b1tan00.51.60.1900.24m
23
VV1V210.710.2410.95m
3
墙身自重计算:
G1=V10.7122235.62kN,G2=V0.24225.28kN,
1k2k
GG1G2235.625.28240.9kN
抗滑稳定性验算:
1.1G
Q1
(EyExtan0)(1.1GQ1Ey)tan0Q1Ex
1.1240.91.4(4.7290.90.190)0.3(1.1240.91.404.72)0.1901.4090.913.08>0
墙身自重力臂计算:
ZG10.5[(Hb1tan0)nb1]0.571.60.1900.251.61.65
1
ZG2[1/21/3(1/2tantan0)]b10.5(0.50.047
3
)1.61.09
ZG
(G1ZG1G2ZG2)
G
235.621.655.281.09
240.9
1.63
NG1G2Ey240.94.72245.62kN
抗滑稳定系数:
KC
[NExtan0]ExNtan0
245.6290.90.1900.3
90.9245.620.190
1.7>1.3
满足要求
4.3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0.8GZ
G
Q1(EyZy1ExZx1)0.8240.91.631.4(4.722.2590.92.55)
4.5>0
抗倾覆稳定系数:
G1ZG1G2ZG2EyZ
ExZx1
235.621.655.281.094.722.24
90.92.18
y1
K0
2.041.5
满足要求
4.4 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N至墙趾A的距离
ZN
G1ZG1G2ZG2EyZy1ExZx1
N
235.621.655.281.094.722.2490.92.18
245.62
0.84m
B2
1.612
基底合力偏心距e0
ZN
0.840.035
;
4.5 地基承载力验算
1
NBNB
(1
6e0B6e0B
)
245.621.61245.621.61
(1
60.0351.61
)172.46kPa<0250kPa
2
(1)
60.0351132.66kPa<0250kPa
1.61
满足要求
4.6 墙身强度验算
墙面与墙背平行,截面最大应力位于接近基底处。由基底应力计算结果知墙身正应力满足墙体材料强度要求。墙身剪应力及弯拉应力很小,计算从略。
B 沥青路面设计
1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1.1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计算
1)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当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k
N
各级轴载换算采用算结果列表所示
i1
pi
C1C2nip
4.35
计算(小于25的轴载不计),计
轴载换算结果汇总表(以弯沉为标准时)
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5年,双向四车道的车道系数设计使用期累计当量轴次为:
0.45则
Ne
1
t
1365
N1
10.07
15
1365
0.07
1445.80.45
5967456次
当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时: 各级轴载(轴载小于50KN的不计)
则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的累计当量轴次为:
Ne
1
t
1365
N15875414次
1.2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根据“沥规”并结合上面的计算,确定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2 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1)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该路处于
1.0m1.2m2.2m
IV7
区,路槽底距地下水位高度平均为
,查表可知此高度高于H1,属于干燥路基。
c1(1.03)
2)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查表可知路基平均稠度介于之间,取
1.1。
和
c0(1.20)
3)查表可得土基的回弹模量
E040MPa
。
3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1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经计算,路基设计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标准轴载次为596.710
4
次左右,查表可得路面为高级路面,面层宜选择沥青混凝土,又由于该路为一级
公路,因此采用双层式结构。
3.2 拟定路面结构层的厚度
表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6cm厚粗
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由于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基层和底基层分别采用刚度较高、水稳定性好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和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厚度待计算确定)。
3.3 各层材料设计参数
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回弹模量及各强度值列于下表中
4 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4.1 计算设计弯沉值
A1.0
一级公路,取Ac1.0,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取s,半刚性基层、底基
层总厚度大于20cm,取Ab1.0。
设计弯沉:
计算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Rsp/Ks
Ld600Ne
0.2
AcAsAb6005967456
0.2
1.01.01.026.48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Ks0.09AaNe
0.22
/Ac0.091.05967456
0.22
/1.02.79
R
sp
/Ks1.4/2.790.5MPa
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Ks0.09AaNe
0.22
/Ac0.091.05967456
0.22
/1.02.79
R
sp
/Ks1/2.790.36MPa
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Ks0.09AaNe
0.22
/Ac0.091.15967456
0.22
/1.03.08MPa
R
sp
/Ks0.8/3.080.26MPa
两灰碎石:
Ks0.35Ne
0.11
/Ac0.355967456
0.11
/1.01.91MPa
R
sp
/Ks0.65/1.910.34MPa
石灰土:
Ks0.45Ne
0.11
/Ac0.455967456
0.11
/1.12.5MPa
R
sp
/Ks0.225/2.50.09MPa
设计参数汇总表
采用HPDS2003A公路路面设计程序计算结果: 公 路 等 级 : 一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6.5(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5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设计参数汇总表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6.5 (0.01mm)
H( 5 )= 20 cm LS= 27.8 (0.01mm) H( 5 )= 25 cm LS= 25.5 (0.01mm) H( 5 )= 22.8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5 )= 22.8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5 )= 22.8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5 )= 22.8 cm(仅考虑弯沉)
H( 5 )= 22.8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2cm --------------------------------------- 石灰土 23cm ---------------------------------------
土基
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6.4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4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3.6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9.2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15.2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2.5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LS= 232.9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0.227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0.083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0.033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0 .134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5 )=0 .08 (MPa) 3.5 验算沥青混凝土各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各结构层容许拉应力R均大于底面最大拉应力,故满足应力满足要求。
C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 可靠度设计标准及变异系数范围、可靠度系数的选用
2 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换算
计算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
16
Ne
p
NsiNii
100 i1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为:
轴载换算结果表
按规范查表得:交通等级为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临界荷载处的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0.22。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Ns1
Ne
t
1365
90710.085
30
1365
0.085
0.22 9046819次
属于重交通等级
5.0
普通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fr(MPa)
钢纤维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fr(MPa6.0
3 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
1)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该路处于
IV7
区,路槽底距地下水位高度平均为
0.7m0.6m1.3m
,查表可知此高度在H2范围内,属于中湿路基。
2)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查表可知路基平均稠度介于c1(1.03)和c2(0.94)之间,取
1。
3)查表可得土基的回弹模量E034.5MPa。
4 结构组合设计 4.1选择面层类型及厚度
查表得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中级。查表得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4m;排水基层选用多孔隙水泥碎石,厚0.12m。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厚0.2m;垫层为0.15m石灰粉煤灰土,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4.5m,长5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4.2路肩及路面排水设计
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与行车道面层相同,集成宽度与路基宽度相同。 行车道路面设置为双向横坡,坡度为1%--2%,路肩辅面的横向坡度值宜比行车道路面的横坡值大1%—2%
4.3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弯拉模量 31000 MPa
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5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 IV7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92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0.87
使用HPDS2003A计算得: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回弹模量(MPa) 1 多孔隙水泥碎石 120 1500 2 水泥稳定粒料 200 1300 3 石灰粉煤灰土 150 600 4 土基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254.5MPa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r=0 .639m 标准荷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psm
1.02MPa
考虑到接缝间的不同状态其传荷能力不同,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劳应力系数
K
v
f
Kr
=0.87。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
0.057
Ne9046819
2.49
。根据公路等级,查上表,考虑偏载和
Kc1.25
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
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
pr
。
krkfkc
ps
0.872.491.251.022.77MPa
查表得,IV区最大温度梯度取92C/m,板长5m,lr50.6397.8,
由图可查得普通混凝土板厚0.24m,温度应力系数
Bx
0.65。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tm2.22MPa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0.52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tr1.15MPa
按规范查表得,一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对于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
级,目标可靠度为90%,根据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上表确定可靠度系数r1.16。
r
tr1.162.771.154.55Mpafr5.0MPa
pr
因而,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4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通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普通混凝土面层 240 mm --------------------------------------- 多孔隙水泥碎石 120 mm --------------------------------------- 水泥稳定粒料 200 mm --------------------------------------- 石灰粉煤灰土 150 mm --------------------------------------- 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