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和课程建设改革探讨

  【摘要】从企业反馈的用人需求来看,企业更看重的(除专业操作技能外)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职业道德 素质养成教育 初步成效

  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对目前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教育所设置的课程实行改革,就谈不上真正实现转型。因此,在学校长期以来开展的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设计,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体系,并对相关课程进行了配套改革。

  一、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的思路

  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的内涵体现为,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出发,与教学内容改革相衔接配套,形成新的职业道德与索质养成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设置能够显性地作用于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索质养成的课程及考评体系,改革传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的,其主要依据:一是必须贴近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二是必须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索质的现状。从企业反馈的用人需求来看,企业更看重的(除专业操作技能外)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从职校的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观、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索养、缺乏应对环境变化和生活挫折的心理品质、拼搏创新的精神和意志。

  因此,根据当前学生的现状,我们认为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儿个万面:

  一是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服务于企业一线岗位的职业思想,培养职业精神、责任、态度,养成爱岗敬业、忠诚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

  二是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素质是在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内化而形成的。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文明素质和职业素养。

  三是心理素质教育。中职学生跨进学校大门时起,在学习、生活、求职等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纠结下,有不少的思想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毕业后要直接面对社会和人生,他们应该有更好的心理品质,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是职场素质养成教育。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操作、团队台作、工作责任和遵守规则规范意识为核心的职场素质养成教育是中职院校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基本素质教育。

  通过挖掘和利用传统职业教育人文资源,形成富有职校特色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体系。并实现与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相互配合,将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中,从认知教育、能力培养和实践养成三个方面开展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使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工作按各项预设行为养成目标获得整体性的推进。

  二、主要改革和建设内容及初步成效

  1.实施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形成以认知教育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系列课程,建设好《德育》《职业指导》这两门体现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特色课程。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须注重实践,通过采用项目化与案例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参与的行动教学中获得认知和体验,实现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

  2.将职业索质养成教育融于专业课程、特别是综含实训的教学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养成,既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理论,更需要有实际的操作、参与和亲身体验。

  3.大力开展课外人文与科技活动,多渠道地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学校扶持有特色的校级文化艺术类社团建设,以通过品牌活动展示建设成果,参与各种高水平演出和展示活动,如参加市里的各项文艺演出,大型的庆祝活动,受到市政府的表扬。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出发,围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设立科技创新制作与职业技能竞赛基金,开展技能竞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科技创新、职业技能竞赛按学生的专业、就业面向形成特色、创出品牌,并已在全国与省级各类竞赛中取得显著的成效,历届学生均获得国家和自治区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

  4.规范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专门机构职责与任务。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教育、熏陶和磨练的过程。恨据学生职业道德与索质养成教育需要,成立专职指导中心,按预设培养目标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

  一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组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开展集体和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对少数学生进行有计对性的跟踪指导。

  二是学生职业索质拓展训练中心,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主要是引进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配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课程的认知训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达到增强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创新意识、探索意识等目的。

  三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中心,由招生就业办负责。主要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与就业指导。学生进校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与指导,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规划自己的未来,使学生一进校就能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包括职业理想、目标、努力方向和实施步骤。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摘要】从企业反馈的用人需求来看,企业更看重的(除专业操作技能外)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职业道德 素质养成教育 初步成效

  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对目前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教育所设置的课程实行改革,就谈不上真正实现转型。因此,在学校长期以来开展的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设计,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体系,并对相关课程进行了配套改革。

  一、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的思路

  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改革的内涵体现为,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出发,与教学内容改革相衔接配套,形成新的职业道德与索质养成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设置能够显性地作用于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索质养成的课程及考评体系,改革传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的,其主要依据:一是必须贴近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二是必须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索质的现状。从企业反馈的用人需求来看,企业更看重的(除专业操作技能外)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从职校的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观、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索养、缺乏应对环境变化和生活挫折的心理品质、拼搏创新的精神和意志。

  因此,根据当前学生的现状,我们认为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儿个万面:

  一是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服务于企业一线岗位的职业思想,培养职业精神、责任、态度,养成爱岗敬业、忠诚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

  二是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素质是在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内化而形成的。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文明素质和职业素养。

  三是心理素质教育。中职学生跨进学校大门时起,在学习、生活、求职等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纠结下,有不少的思想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毕业后要直接面对社会和人生,他们应该有更好的心理品质,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是职场素质养成教育。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操作、团队台作、工作责任和遵守规则规范意识为核心的职场素质养成教育是中职院校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基本素质教育。

  通过挖掘和利用传统职业教育人文资源,形成富有职校特色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体系。并实现与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相互配合,将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中,从认知教育、能力培养和实践养成三个方面开展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使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工作按各项预设行为养成目标获得整体性的推进。

  二、主要改革和建设内容及初步成效

  1.实施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形成以认知教育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系列课程,建设好《德育》《职业指导》这两门体现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课程的特色课程。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须注重实践,通过采用项目化与案例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参与的行动教学中获得认知和体验,实现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

  2.将职业索质养成教育融于专业课程、特别是综含实训的教学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养成,既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理论,更需要有实际的操作、参与和亲身体验。

  3.大力开展课外人文与科技活动,多渠道地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学校扶持有特色的校级文化艺术类社团建设,以通过品牌活动展示建设成果,参与各种高水平演出和展示活动,如参加市里的各项文艺演出,大型的庆祝活动,受到市政府的表扬。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出发,围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设立科技创新制作与职业技能竞赛基金,开展技能竞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科技创新、职业技能竞赛按学生的专业、就业面向形成特色、创出品牌,并已在全国与省级各类竞赛中取得显著的成效,历届学生均获得国家和自治区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

  4.规范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专门机构职责与任务。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教育、熏陶和磨练的过程。恨据学生职业道德与索质养成教育需要,成立专职指导中心,按预设培养目标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教育。

  一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组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开展集体和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对少数学生进行有计对性的跟踪指导。

  二是学生职业索质拓展训练中心,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主要是引进素质拓展训练项目,配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课程的认知训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达到增强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创新意识、探索意识等目的。

  三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中心,由招生就业办负责。主要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与就业指导。学生进校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与指导,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规划自己的未来,使学生一进校就能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包括职业理想、目标、努力方向和实施步骤。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关文章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1084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德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翟东娜2014.9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德育教 育内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高中 ...查看


  • 当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探讨
  • 叁篮篓翌墨 当前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探讨 陆旋詹忠根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缩影与归宿.本文通过当前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查看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1. 服装系于1982年开始创办服装专业,当时以为总后军需服装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为主要目标.中专层次,在中国也属最早开设服装技术教育的院校,具有深厚的企业背景,从客观上为我们 ...查看


  • 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 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专业基础课程与技能操作课程的结合 作者简介: 姓名:凌璟(生于1978年10月) 性别:女 民族:汉 学历:本科(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工作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邮 编:2151 ...查看


  • 2012-2013第二年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靖安中心小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构建规范办学体系,打造书香文化校园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以" ...查看


  • 家委会校长发言
  • 以课改精神为指导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家长委员会座谈会上的发言 自从国家教育部发出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通知以来,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教育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以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的教育新模式已初现端倪.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指 ...查看


  • 2011年政治思想工作计划
  •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要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按照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