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学大纲(小专业) =

《内科学》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Diagnostic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R17110041 课程总学时100(理论总学时64/实践总学时3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3学时 学分 5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课 适用专业 口腔、法医、中医等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内科学理论授课教学时数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章 肺结核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熟悉: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

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了解: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

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一般讲解: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三. 思考题:

1. 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要点。 2. 结核病的分类。

2.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和主要作用。 3. MDR-TB定义。

第六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

治疗。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

变;预防;鉴别诊断。

二.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一般讲解: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预防;鉴别诊断。 三. 思考题: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及严重程度分级。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检查的特点及意义。

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

物种类及其作用)。

熟悉: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了解: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哮喘的教育;管理和

预后。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及其作用)。 一般讲解:

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哮喘的教育;管理和预后。 三. 思考题: 1.哮喘的定义。 2.哮喘的诊断标准。

3.哮喘治疗常用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二)熟悉: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和心电图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缓解期的治疗。

(三 )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 一般讲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心超、血气、血液);鉴别诊断;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预后;预防。 三. 思考题: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章 胸膜疾病

学时分配:胸腔积液1.5学时;气胸0.5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熟悉: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

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

了解: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检查和特殊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

胸腔镜或开胸活检);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 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一般讲解:

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并发症。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检查和特殊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活检);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三.思考题:

1.胸腔积液渗漏性的鉴别诊断。 2.胸腔积液的病因。 3.胸膜反应的表现及处理。

4.结核性胸膜炎的抽液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5.气胸排气疗法如何操作。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氧疗原则。

熟悉: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实

验室检查及治疗。

了解: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二.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 一般讲解:

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治疗;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原则。 三.思考题:

1. 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及氧疗方法。 2. 肺性脑病(名词解释)。 3. 呼吸衰竭的定义。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章 心力衰竭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

疗。

(二)熟悉:心超、胸片、BNP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慢性心力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洋

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心衰的分期与分级。

(三)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类型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慢性收缩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和方法;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诊断,特别是心超、胸片、BNP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如左心衰竭与肺部疾病的鉴别,右心衰竭与心包积液、肝硬化等的鉴别诊断;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心衰的分期与分级。

(二)一般介绍:

心力衰竭的病因、类型和预防。 三、 思考题

名词解释:心力衰竭 问答题:

1、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 2、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如何鉴别诊断? 3、心力衰竭的NYHA分级? 4、常见的心力衰竭的诱因有哪些? 5、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应如何抢救?

第三章 心律失常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

房结综合征、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原则;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适应症。

(二)熟悉: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心房扑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心

电图及处理原则;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三)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心律失常分类、病因及发生机制;窦性心律及窦性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预激综合征的病因、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心脏电复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起搏方式的选择;动态心电图、食道调搏、运动试验、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原则;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胺碘酮和倍他乐克)的适应症;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 (二)一般介绍: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心律失常分类、病因及发生机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预激综合征的病因、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心脏电复律、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起搏方式的选择;动态心电图、食道调搏、运动试验、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问答题:

1.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应如何救治? 2. 房颤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3. 什么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第六章 原发性高血压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危险分层;降压药的分类;降压治疗的目的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柯兴氏综合征、嗜

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及处理。

(三)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高血压的定义、分级、危险分层;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降压治疗的目的、治疗原则;降压药物的分类,各类降压药的代表性药物;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柯兴氏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大动脉等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及处理。

(二)一般介绍:

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情况。 三、思考题:

1、如何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2、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临床特点? 3、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常用降压药物有哪几类?各有什么作用特点和副作用? 5、 高血压急症如何处理?

第七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电图表现、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梗死诊断依据、主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

(二)熟悉: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概念及病理机制;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原

则;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分型、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冠脉造

影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凝剂的应用。

(四)自学: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变异性心绞痛)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梗死诊断依据、主要并

发症、及治疗原则;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包括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概念及病理机制;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二)一般介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分型、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冠脉造影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凝剂等药物的应用;冠心病的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 问答题:

1、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应如何鉴别诊断?

2、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 3、急性心脏梗死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4、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指征、禁忌证和疗效判断?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体征、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体征、诊断及治

疗原则。各种瓣膜病的鉴别诊断;心超对瓣膜病的诊断意义;各瓣膜病的用药特点、介入及手术指征。

(三)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趋势及预后;联合心瓣膜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心超对瓣膜病的诊断意义;各瓣膜病的用药特点、介入及手术指征。

(二)一般介绍:

风湿性心脏病的趋势及预后,联合心瓣膜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三、、思考题:

1、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特征,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特征及如何治疗?

2、主动脉瓣狭窄的并发症有哪些?

第十章 心肌疾病

第一节 心肌病(原发性)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心肌病的定义、分类;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超特点。

(二)熟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常见的特异性心肌病。

(四)自学: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

(二)重点讲解:心肌病的定义、分类;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超特点。

(三)一般介绍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常见继发性心肌病如酒精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1、扩张性心肌病 2、肥厚型心肌病

问答题:

1、试述原发性心肌病的分型。

2、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章 胃 炎

第二节 慢性胃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慢性胃炎的分类、治疗原则。

(二)熟悉: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三)了解:胃炎的定义,慢性胃炎的病理及预后。

二、教学内容:

慢性胃炎:

(一)重点讲解:慢性胃炎的分类;发病机制中HP的感染机制

(二)一般讲解: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

征;胃镜及胃镜下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异型增生的治疗。

(三)一般介绍:定义,流行病学,预后。

三、思考题

HP在慢性胃炎的感染机制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实验室和其它检查;并发症;

治疗。

(三)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定义,临床表现,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特点,

结合胃镜或/和X线钡餐检查确诊。与胃癌鉴别。病因和发病机制(重点讲解:

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

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发症。根除HP的治疗方案

(二)一般介绍:X线钡餐检查,与胃泌素鉴别,流行病学。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溃

疡复发的预防。预后。

三、思考题:名词解释:消化性溃疡 复合性溃疡 球后溃疡 卓艾综合症

问答题:

1. HP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和根治方案

2. 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鉴别诊断

3.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第六章 胃 癌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胃癌的癌前状态、内镜检查和诊断、并发症。

(二)熟悉:胃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侵袭扩散的方式、临床表现、X线检查、治疗及预防。

(三)了解: 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组织病理学,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癌前状态的定义和内容。主要诊断依据:内镜检查加活检以及X线钡餐,

早期诊断的注意对象。三大并发症。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表现。讲

解内镜检查及内镜下的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分型。

(二)一般介绍:病因和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胃癌的分期、分类;预后。治疗、一级

预防和二级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

问答题

1.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分型

2.进展期胃癌的Bormman分型

3.早期诊断的注意对象

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发病机理、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并发症及处理

二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临床表现;全身表现,结核毒血症及营养不良;腹部表现,常见腹部症状与体征。诊断,腹水检查有重要临床意义,诊断依据。治疗原则。病理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鉴别诊断,从长期发热、腹水和腹部包块等方面考虑相应的鉴别诊断。

(二)一般介绍:

发病机理、实验室和其它检查。流行病学。手术治疗指征。

三、思考题: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

第八章 炎症性肠病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分型和治疗

(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特别是与克罗恩病鉴别)的和并发症。

(三)了解:病因和发病原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结肠镜和X线钡剂灌肠检查的表现。临床分型;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和主要的药物

(二)一般介绍:

病因、发病原理和手术治疗指征;病理,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流行病学;预后。

三、思考题:名词解释:中毒性巨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

问答题: 1.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鉴别

第十四章 肝硬化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门高压的形成机制及后果、腹水形成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并发症。

(二)、熟悉: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child分级标准、治疗原则。

(三)、了解:分类、病因及病理特征。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定义和基本概念。病理生理: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及后果、腹水形成的机制,临床表: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肝功能减退的表现。诊断依据,主要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如肝癌及诊断标准,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症等七大并发症)的讲解。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水检查的重要意义,内镜检查具有诊断和治疗价值,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若发现假小叶形成有确诊价值;child分级标准、抗纤维化治疗、腹水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

(二)一般介绍:

流行病学。病因分类和病理分类,病理。鉴别诊断、一般治疗的方法。肝移植手术的意义。预后。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自发性腹膜炎、 肝肾综合症、肝肺综合症、

问答题:

1. 腹水的形成机制

2. 门高压的形成机制及临床表现

3.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

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二)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三)了解:病理,辅助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诱因.定义和基本概念;临床分期和各期的基本表现,包括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改变;诊断依据;治疗。病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代谢障碍及氨基酸不平衡可能起主要作用;介绍各种学说,重点介绍神经毒素学说。鉴别诊断,包括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脑部感染和镇静剂过量等。

(二)一般介绍:

病理;辅助检查,介绍各种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预后和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肝性脑病

问答题:

1.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

2. 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

3. 肝性脑病的诱因

第十七章 胰腺炎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熟悉: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类型,鉴别诊断。

(三)、了解:本病的并发症及处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基本概念及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中酶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尤其是CT和增强CT对胰腺炎诊断和分级意义;诊断依据;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原则。病因和发病机理;各种不同病因,胰腺自身消化理论及结果,炎性介质的作用。并发症类型;重症胰腺炎的概念,主要表现和判别标准;

(二)一般介绍:

病理;鉴别诊断;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和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重症胰腺炎

问答题: 如何鉴别轻重症胰腺炎

第十九章 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二)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出血的评估。

(三)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最常见的四大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可能的病因;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与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原则,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二)一般介绍:

预后估计,治疗方法。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上消化道出血

问答题:1.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仍未停止

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肾脏的主要功能,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功能检查方法

及肾脏病的防治原则。

(二)熟悉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

(三)了解肾脏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的国内外进展动态。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肾脏的生理功能:肾小球与肾小管功能、肾脏内分泌功能。

2.尿液检查:血尿、蛋白尿的分类。

3.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方法和意义。

4.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急性肾衰竭和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综合征、尿路感染综合征。5.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

(二)一般介绍:

1.内科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及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系。

2.管型尿及肾小管功能介绍。

3.国内外肾脏病学新进展和展望。

三、思考题

1、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2、如何根据尿检查判断存在肾损伤?

3、评价肾功能的各种检查方法的价值?

4、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策略。

第二章 肾小球疾病概述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肾小球病的定义、肾小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二)熟悉肾小球病的临床分型。

(三)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分型。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肾小球病的定义。

2.肾小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及临床分型。

3.蛋白尿的定义

4.血尿的定义和如何区分血尿的来源。

5. 肾小球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二)一般介绍:

1. 肾小球病的发病机理(免疫、炎症反应)。

2.原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分型。.

三、思考题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

2.蛋白尿的定义。

3.血尿的定义和如何区分血尿的来源。

4.肾小球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第三章 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三)了解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类型。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的相应措施及综合治疗。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慢性肾盂肾炎、Alport综合征及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损害鉴别。

(二)一般介绍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免疫及非免疫机制。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三、思考题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 肾病综合征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理生理、并发症、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常见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三)了解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了解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常见病因。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的特征与临床表现。

3.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病理生理。

4.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及代谢紊乱等。

5.肾病综合征主要治疗: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与方案,常见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的使用。

(二)一般介绍:

1.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并发症防治。

2.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三、思考题

1.肾病综合征可发生哪些常见并发症?为什么?

2.肾病综合征的的诊断。

3.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尿路感染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尿路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尿细菌定量培养的临床意义及疗效的评定标准。

(三)了解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尿沉渣镜检细菌检查、化学性检查以及其他实

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尿路感染的病因。

2.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包括感染途径、机体抗病能力、易感因素与细菌的致病力等各种因素。

3. 尿细菌定量培养,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4. 详细讲解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无症状细菌尿的临床表现(重点为急性肾盂肾炎)、诊断和治疗原则及疗效评定标准。

(二)一般介绍:

1.上、下泌尿道感染定义。

2.流行病学特点。

3.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的病理解剖特点。

4.尿常规改变特点、尿白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检查。

5.尿路感染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尿道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

6.尿路感染的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

7.慢性肾盂肾炎诊断。

三、思考题

1、引起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2、如何诊断尿路感染?

3、如何区别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第十一章 慢性肾衰竭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有关措施。

(二)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并发症防治。

(三)了解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的原理、疗效和适应症。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慢性肾衰竭临床分期(国内与CKD分期标准)。

2.促进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危险因素

3.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肾小球内“三高”现象及引起肾小球内“三高”原因;血管紧张素Ⅱ在肾衰竭进行性恶化中的作用机制。

4.慢性肾衰竭的胃肠道表现、血液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呼吸系统表现、皮肤症状、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及内分泌失调等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5.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6.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治疗,及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防治,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

(二)一般介绍:

1.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各种病因。

2. 慢性肾衰竭的鉴别诊断。

3.慢性肾衰竭并发症的治疗。

4.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肾移植。

三、思考题

1、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2、尿毒症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

4、高钾血症的处理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章贫血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贫血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熟悉:贫血的分类、贫血的诊断步骤

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贫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贫血细胞学和病因分类。

(二)一般讲解,贫血的全身各类器官系统症状,诊断步骤,确定导致贫血的原因,贫血的

治疗方法。

思考题

1.试述贫血的定义。

2.贫血的形态学、病因学分类。

3.贫血的诊断思路。

第三章 缺铁性贫血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熟悉: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及鉴别诊断。

了解:人体的铁代谢。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强调病因诊断及治

疗的重要性,补铁治疗的原则、方法及疗程。

(二)重点讲解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及其鉴别诊断。

(三)一般讲解铁代谢:铁分布、来源、吸收、运输、贮存及排泄。

三、思考题

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以及常见病因。

2.补铁治疗的原则。

第九章 白血病

第一节 概 述

一、目的要求

掌握:急慢性白血病的定义。

熟悉:白血病的发病情况。

了解: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急、慢性白血病细胞的分类。

(二)一般介绍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介绍病毒、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和药物、遗传因

素、免疫缺陷等因素与白血病发病关系的现代概念。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一、目的要求

掌握: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熟悉: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WHO分型、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

了解: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及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 MIC分型和2001 WHO分型;临床表现如感染、出

血、贫血及组织浸润的表现及其机制;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白血病免疫分型、作出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二)一般讲解急性白血病的与临床症状或血象相似的疾病鉴别诊断,如MDS。临床治疗、

预后及治疗进展如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和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选择。

第三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一、目的要求

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诊断。

熟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程演变、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和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诊断,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二)一般讲解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及骨髓纤维化症的鉴别;慢粒慢性期的治疗措施,治

疗进展及预后。

思考题:

名词解释: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问答题:

1.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和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3.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MICM分型特点以及诊疗特点。

4.慢粒的诊断标准和分期。

5.急、慢性白血病的鉴别点。

6.慢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

第十章 淋巴瘤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表现、分期。

(二)熟悉淋巴瘤的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国际预后指标。

(三)了解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WHO(2001)分型中常见的淋巴瘤亚型,治疗进展和

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HD与NHL的临床表现特点及Ann Arbor分期、淋巴瘤的诊断、HD的Rye分

型、NHL的IWF分型。

(二)一般讲解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001年WHO淋巴肿瘤的分型;淋巴瘤与其他临

床表现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化疗为主的淋巴瘤综合治疗原则。

思考题

1.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分期。

2.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及预后指标。

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九章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Grave’s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甲状腺毒症的概念、分类和常见原因;

(二)熟悉:甲亢危象的诊治原则。熟悉甲亢性心脏病、妊娠期甲亢、Grave’s眼病的特点。

(三)了解: Grave’s病的发病机制。Grave’s病的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Grave’s病的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的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眼征。

Grave’s病的诊断:甲亢诊断成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眼征、胫前粘液性水肿、TRAb,TSAb,TPOAb,TgAb阳性。

Grave’s病的治疗: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包括药物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剂量与疗法、毒副作用。放射性131I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甲状腺毒症的概念、分类和常见病因。

甲亢危象的治疗原则,强调为内科急症,需立即抢救,注意用药顺序。

特殊类型甲亢:甲亢危象、甲亢性心脏病、妊娠期甲亢、Grave’s眼病的特点。

(二)一般讲解:

Grave’s病的发病机理。

Grave’s病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T3、总T4、游离T3、游离T4、血清TSH、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TRAb及TSAb测定、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

三、思考题

1.甲亢危象的治疗原则。

2.甲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各自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

3.Grave’s病是如何诊断的?

第十三章 库欣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症临床表现。

(二)熟悉:皮质醇分泌过多时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本症的病因分类。

(三)了解:各种不同病因类型的临床特点及不同病因的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分系统叙述本症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掌握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如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葡萄糖调节损害和骨质疏松等。

皮质醇、ACTH及其昼夜分泌节律的测定,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步骤以及在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按对ACTH依赖的病因分类,明确指出垂体前叶ACTH微腺瘤(库欣病)为本症主要病因。

(二)一般讲解:

各种类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Cushing病、异位ACTH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点。

本症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经蝶垂体微腺瘤摘除术为库欣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及肾上腺切除手术前后的处理原则。

三、思考题

1.Cushing病和Cushing综合征有何不同?

2.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分类。

第八篇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第二章 糖尿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诊断标准。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本病的治疗原则。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当前对糖尿病分类的意见及最新分型。高血糖高渗状态的诊断依据。

(三)了解:本病的基本概念、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自然史,病理生理和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治疗原则。本病长期良好控制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诊断应根据家族史、现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强调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治疗的目的要求和病情控制指标。运动、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药原则和副作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制剂的类型、使用原则和副作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

当前对糖尿病分类的意见及最新分型。

临床表现:阐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急、慢性并发症。

高血糖高渗状态的诊断依据

(二)一般讲解:

本病的基本概念,糖尿病、糖调节异常为一临床综合征,而不是单一疾病,介绍当前国内外糖尿病患病率的概述及影响患病率的相关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是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情况下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紊乱,作为理解本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基础。

本病长期良好控制的重要意义。当前糖尿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实验室检查:简述尿糖、血糖测定、口服糖耐量试验及血浆胰岛C肽释放试验的正常标准,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指出血糖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上的重要意义及HbAlc测定及微量白蛋白测定及GADA、ICA、IAA、IA2测定的意义。

三、思考题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该如何处理?

4.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5.胰岛素应用的适应症。

第十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二章 中毒

第一节 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1.中毒概念;

2.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与方法;

3.常见解毒药的临床应用。

(二)熟悉:中毒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了解: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中毒概念;

2.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各系统的特殊表现;

3.急性中毒的诊断依据;

4.急性中毒治疗原则: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进入人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包括洗胃等方法;常见解毒药使用;对症治疗。

(二)一般讲解:急性中毒的发病机制;中毒原因;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血液净化治疗

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三、思考题

(一)试述急性中毒概念、分类、病因

(二)试述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三)试述急性中毒的诊断

(四)试述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第二节 农药中毒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解毒药的应用;

2.迟发性多发神经病、中间综合征与反跳的临床特点;

3. M胆碱受体阻断剂应用原则,阿托品用量不足、阿托品化、阿托品中毒的特点

(二)熟悉:氨基甲酸酯类、杀鼠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氨基甲酸酯类、杀鼠药中毒病因、代谢、中毒机制及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主要作用机制与临床表现: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间型综合征、迟发性多发神经病;中毒分级;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胆碱酯酶测定及意义。

2.与其他化学物中毒、中暑、急性胃肠炎、脑炎等鉴别。

3.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治疗措施:彻底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胆碱酯酶复活剂的应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应用原则,阿托品化的指标,阿托品过量、不足及中毒反跳的判断,中间型综合征的治疗。

(二)一般讲解:

有机磷杀虫药的种类、毒性、中毒原因及毒物吸收、代谢途径。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的治疗原则。杀鼠药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及解毒药的应用。

三、思考题

(一)试述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机制与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二)试述中间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三)试述阿托品化的指标,阿托品过量、不足与中毒反跳临床特点

《内科学》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Diagnostic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R17110041 课程总学时100(理论总学时64/实践总学时3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3学时 学分 5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课 适用专业 口腔、法医、中医等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内科学理论授课教学时数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章 肺结核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熟悉: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

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了解: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

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一般讲解: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定义));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与相关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三. 思考题:

1. 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要点。 2. 结核病的分类。

2.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和主要作用。 3. MDR-TB定义。

第六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

治疗。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

变;预防;鉴别诊断。

二.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一般讲解: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预防;鉴别诊断。 三. 思考题: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及严重程度分级。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检查的特点及意义。

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

物种类及其作用)。

熟悉: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了解: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哮喘的教育;管理和

预后。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及其作用)。 一般讲解:

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哮喘的教育;管理和预后。 三. 思考题: 1.哮喘的定义。 2.哮喘的诊断标准。

3.哮喘治疗常用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二)熟悉: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和心电图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缓解期的治疗。

(三 )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 一般讲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心超、血气、血液);鉴别诊断;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预后;预防。 三. 思考题: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章 胸膜疾病

学时分配:胸腔积液1.5学时;气胸0.5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熟悉: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

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

了解: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检查和特殊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

胸腔镜或开胸活检);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 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一般讲解:

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并发症。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检查和特殊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活检);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三.思考题:

1.胸腔积液渗漏性的鉴别诊断。 2.胸腔积液的病因。 3.胸膜反应的表现及处理。

4.结核性胸膜炎的抽液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5.气胸排气疗法如何操作。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氧疗原则。

熟悉: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实

验室检查及治疗。

了解: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二. 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 一般讲解:

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治疗;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原则。 三.思考题:

1. 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及氧疗方法。 2. 肺性脑病(名词解释)。 3. 呼吸衰竭的定义。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章 心力衰竭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

疗。

(二)熟悉:心超、胸片、BNP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慢性心力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洋

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心衰的分期与分级。

(三)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类型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慢性收缩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和方法;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诊断,特别是心超、胸片、BNP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如左心衰竭与肺部疾病的鉴别,右心衰竭与心包积液、肝硬化等的鉴别诊断;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心衰的分期与分级。

(二)一般介绍:

心力衰竭的病因、类型和预防。 三、 思考题

名词解释:心力衰竭 问答题:

1、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 2、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如何鉴别诊断? 3、心力衰竭的NYHA分级? 4、常见的心力衰竭的诱因有哪些? 5、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应如何抢救?

第三章 心律失常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

房结综合征、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原则;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适应症。

(二)熟悉: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心房扑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心

电图及处理原则;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三)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心律失常分类、病因及发生机制;窦性心律及窦性

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预激综合征的病因、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心脏电复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起搏方式的选择;动态心电图、食道调搏、运动试验、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原则;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胺碘酮和倍他乐克)的适应症;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 (二)一般介绍: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心律失常分类、病因及发生机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预激综合征的病因、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心脏电复律、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起搏方式的选择;动态心电图、食道调搏、运动试验、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问答题:

1.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应如何救治? 2. 房颤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3. 什么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第六章 原发性高血压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危险分层;降压药的分类;降压治疗的目的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柯兴氏综合征、嗜

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及处理。

(三)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高血压的定义、分级、危险分层;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降压治疗的目的、治疗原则;降压药物的分类,各类降压药的代表性药物;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柯兴氏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大动脉等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及处理。

(二)一般介绍:

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情况。 三、思考题:

1、如何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2、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临床特点? 3、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常用降压药物有哪几类?各有什么作用特点和副作用? 5、 高血压急症如何处理?

第七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电图表现、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梗死诊断依据、主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

(二)熟悉: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概念及病理机制;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原

则;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分型、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冠脉造

影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凝剂的应用。

(四)自学: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变异性心绞痛)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梗死诊断依据、主要并

发症、及治疗原则;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包括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概念及病理机制;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二)一般介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分型、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冠脉造影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凝剂等药物的应用;冠心病的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 问答题:

1、心绞痛与心肌梗塞应如何鉴别诊断?

2、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 3、急性心脏梗死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4、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指征、禁忌证和疗效判断?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体征、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体征、诊断及治

疗原则。各种瓣膜病的鉴别诊断;心超对瓣膜病的诊断意义;各瓣膜病的用药特点、介入及手术指征。

(三)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趋势及预后;联合心瓣膜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心超对瓣膜病的诊断意义;各瓣膜病的用药特点、介入及手术指征。

(二)一般介绍:

风湿性心脏病的趋势及预后,联合心瓣膜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三、、思考题:

1、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特征,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特征及如何治疗?

2、主动脉瓣狭窄的并发症有哪些?

第十章 心肌疾病

第一节 心肌病(原发性)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心肌病的定义、分类;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超特点。

(二)熟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常见的特异性心肌病。

(四)自学: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

(二)重点讲解:心肌病的定义、分类;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超特点。

(三)一般介绍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常见继发性心肌病如酒精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1、扩张性心肌病 2、肥厚型心肌病

问答题:

1、试述原发性心肌病的分型。

2、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3、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章 胃 炎

第二节 慢性胃炎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慢性胃炎的分类、治疗原则。

(二)熟悉: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三)了解:胃炎的定义,慢性胃炎的病理及预后。

二、教学内容:

慢性胃炎:

(一)重点讲解:慢性胃炎的分类;发病机制中HP的感染机制

(二)一般讲解: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

征;胃镜及胃镜下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异型增生的治疗。

(三)一般介绍:定义,流行病学,预后。

三、思考题

HP在慢性胃炎的感染机制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实验室和其它检查;并发症;

治疗。

(三)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定义,临床表现,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特点,

结合胃镜或/和X线钡餐检查确诊。与胃癌鉴别。病因和发病机制(重点讲解:

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

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发症。根除HP的治疗方案

(二)一般介绍:X线钡餐检查,与胃泌素鉴别,流行病学。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溃

疡复发的预防。预后。

三、思考题:名词解释:消化性溃疡 复合性溃疡 球后溃疡 卓艾综合症

问答题:

1. HP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和根治方案

2. 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鉴别诊断

3.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第六章 胃 癌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胃癌的癌前状态、内镜检查和诊断、并发症。

(二)熟悉:胃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侵袭扩散的方式、临床表现、X线检查、治疗及预防。

(三)了解: 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组织病理学,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癌前状态的定义和内容。主要诊断依据:内镜检查加活检以及X线钡餐,

早期诊断的注意对象。三大并发症。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表现。讲

解内镜检查及内镜下的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分型。

(二)一般介绍:病因和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胃癌的分期、分类;预后。治疗、一级

预防和二级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

问答题

1.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分型

2.进展期胃癌的Bormman分型

3.早期诊断的注意对象

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发病机理、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并发症及处理

二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临床表现;全身表现,结核毒血症及营养不良;腹部表现,常见腹部症状与体征。诊断,腹水检查有重要临床意义,诊断依据。治疗原则。病理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鉴别诊断,从长期发热、腹水和腹部包块等方面考虑相应的鉴别诊断。

(二)一般介绍:

发病机理、实验室和其它检查。流行病学。手术治疗指征。

三、思考题: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

第八章 炎症性肠病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分型和治疗

(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特别是与克罗恩病鉴别)的和并发症。

(三)了解:病因和发病原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结肠镜和X线钡剂灌肠检查的表现。临床分型;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和主要的药物

(二)一般介绍:

病因、发病原理和手术治疗指征;病理,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流行病学;预后。

三、思考题:名词解释:中毒性巨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

问答题: 1.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鉴别

第十四章 肝硬化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门高压的形成机制及后果、腹水形成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并发症。

(二)、熟悉: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child分级标准、治疗原则。

(三)、了解:分类、病因及病理特征。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定义和基本概念。病理生理: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及后果、腹水形成的机制,临床表: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肝功能减退的表现。诊断依据,主要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如肝癌及诊断标准,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症等七大并发症)的讲解。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水检查的重要意义,内镜检查具有诊断和治疗价值,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若发现假小叶形成有确诊价值;child分级标准、抗纤维化治疗、腹水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

(二)一般介绍:

流行病学。病因分类和病理分类,病理。鉴别诊断、一般治疗的方法。肝移植手术的意义。预后。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自发性腹膜炎、 肝肾综合症、肝肺综合症、

问答题:

1. 腹水的形成机制

2. 门高压的形成机制及临床表现

3.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

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二)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三)了解:病理,辅助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诱因.定义和基本概念;临床分期和各期的基本表现,包括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改变;诊断依据;治疗。病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代谢障碍及氨基酸不平衡可能起主要作用;介绍各种学说,重点介绍神经毒素学说。鉴别诊断,包括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脑部感染和镇静剂过量等。

(二)一般介绍:

病理;辅助检查,介绍各种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预后和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肝性脑病

问答题:

1. 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

2. 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

3. 肝性脑病的诱因

第十七章 胰腺炎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熟悉: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类型,鉴别诊断。

(三)、了解:本病的并发症及处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基本概念及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中酶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尤其是CT和增强CT对胰腺炎诊断和分级意义;诊断依据;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原则。病因和发病机理;各种不同病因,胰腺自身消化理论及结果,炎性介质的作用。并发症类型;重症胰腺炎的概念,主要表现和判别标准;

(二)一般介绍:

病理;鉴别诊断;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和预防。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重症胰腺炎

问答题: 如何鉴别轻重症胰腺炎

第十九章 消化道出血

第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二)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出血的评估。

(三)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最常见的四大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可能的病因;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与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原则,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二)一般介绍:

预后估计,治疗方法。

三、思考题:

名词解释:上消化道出血

问答题:1.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仍未停止

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肾脏的主要功能,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功能检查方法

及肾脏病的防治原则。

(二)熟悉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

(三)了解肾脏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的国内外进展动态。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肾脏的生理功能:肾小球与肾小管功能、肾脏内分泌功能。

2.尿液检查:血尿、蛋白尿的分类。

3.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方法和意义。

4.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急性肾衰竭和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综合征、尿路感染综合征。5.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

(二)一般介绍:

1.内科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及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系。

2.管型尿及肾小管功能介绍。

3.国内外肾脏病学新进展和展望。

三、思考题

1、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

2、如何根据尿检查判断存在肾损伤?

3、评价肾功能的各种检查方法的价值?

4、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策略。

第二章 肾小球疾病概述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肾小球病的定义、肾小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二)熟悉肾小球病的临床分型。

(三)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分型。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肾小球病的定义。

2.肾小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及临床分型。

3.蛋白尿的定义

4.血尿的定义和如何区分血尿的来源。

5. 肾小球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二)一般介绍:

1. 肾小球病的发病机理(免疫、炎症反应)。

2.原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分型。.

三、思考题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

2.蛋白尿的定义。

3.血尿的定义和如何区分血尿的来源。

4.肾小球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第三章 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三)了解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类型。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的相应措施及综合治疗。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慢性肾盂肾炎、Alport综合征及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损害鉴别。

(二)一般介绍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免疫及非免疫机制。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三、思考题

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 肾病综合征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理生理、并发症、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常见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三)了解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了解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常见病因。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的特征与临床表现。

3.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病理生理。

4.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及代谢紊乱等。

5.肾病综合征主要治疗: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与方案,常见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的使用。

(二)一般介绍:

1.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并发症防治。

2.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三、思考题

1.肾病综合征可发生哪些常见并发症?为什么?

2.肾病综合征的的诊断。

3.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尿路感染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尿路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尿细菌定量培养的临床意义及疗效的评定标准。

(三)了解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尿沉渣镜检细菌检查、化学性检查以及其他实

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尿路感染的病因。

2.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包括感染途径、机体抗病能力、易感因素与细菌的致病力等各种因素。

3. 尿细菌定量培养,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4. 详细讲解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无症状细菌尿的临床表现(重点为急性肾盂肾炎)、诊断和治疗原则及疗效评定标准。

(二)一般介绍:

1.上、下泌尿道感染定义。

2.流行病学特点。

3.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的病理解剖特点。

4.尿常规改变特点、尿白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检查。

5.尿路感染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尿道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

6.尿路感染的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

7.慢性肾盂肾炎诊断。

三、思考题

1、引起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2、如何诊断尿路感染?

3、如何区别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第十一章 慢性肾衰竭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有关措施。

(二)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并发症防治。

(三)了解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的原理、疗效和适应症。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慢性肾衰竭临床分期(国内与CKD分期标准)。

2.促进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危险因素

3.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肾小球内“三高”现象及引起肾小球内“三高”原因;血管紧张素Ⅱ在肾衰竭进行性恶化中的作用机制。

4.慢性肾衰竭的胃肠道表现、血液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呼吸系统表现、皮肤症状、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及内分泌失调等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5.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6.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治疗,及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防治,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

(二)一般介绍:

1.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各种病因。

2. 慢性肾衰竭的鉴别诊断。

3.慢性肾衰竭并发症的治疗。

4.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肾移植。

三、思考题

1、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2、尿毒症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原则?

4、高钾血症的处理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章贫血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贫血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熟悉:贫血的分类、贫血的诊断步骤

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贫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贫血细胞学和病因分类。

(二)一般讲解,贫血的全身各类器官系统症状,诊断步骤,确定导致贫血的原因,贫血的

治疗方法。

思考题

1.试述贫血的定义。

2.贫血的形态学、病因学分类。

3.贫血的诊断思路。

第三章 缺铁性贫血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熟悉: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及鉴别诊断。

了解:人体的铁代谢。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强调病因诊断及治

疗的重要性,补铁治疗的原则、方法及疗程。

(二)重点讲解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及其鉴别诊断。

(三)一般讲解铁代谢:铁分布、来源、吸收、运输、贮存及排泄。

三、思考题

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以及常见病因。

2.补铁治疗的原则。

第九章 白血病

第一节 概 述

一、目的要求

掌握:急慢性白血病的定义。

熟悉:白血病的发病情况。

了解: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急、慢性白血病细胞的分类。

(二)一般介绍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介绍病毒、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和药物、遗传因

素、免疫缺陷等因素与白血病发病关系的现代概念。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一、目的要求

掌握: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熟悉: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WHO分型、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

了解: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及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 MIC分型和2001 WHO分型;临床表现如感染、出

血、贫血及组织浸润的表现及其机制;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白血病免疫分型、作出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二)一般讲解急性白血病的与临床症状或血象相似的疾病鉴别诊断,如MDS。临床治疗、

预后及治疗进展如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和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选择。

第三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一、目的要求

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诊断。

熟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程演变、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和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诊断,慢性粒细胞

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二)一般讲解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及骨髓纤维化症的鉴别;慢粒慢性期的治疗措施,治

疗进展及预后。

思考题:

名词解释: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问答题:

1.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和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3.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MICM分型特点以及诊疗特点。

4.慢粒的诊断标准和分期。

5.急、慢性白血病的鉴别点。

6.慢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

第十章 淋巴瘤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表现、分期。

(二)熟悉淋巴瘤的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国际预后指标。

(三)了解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WHO(2001)分型中常见的淋巴瘤亚型,治疗进展和

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HD与NHL的临床表现特点及Ann Arbor分期、淋巴瘤的诊断、HD的Rye分

型、NHL的IWF分型。

(二)一般讲解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001年WHO淋巴肿瘤的分型;淋巴瘤与其他临

床表现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化疗为主的淋巴瘤综合治疗原则。

思考题

1.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分期。

2.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及预后指标。

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九章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Grave’s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甲状腺毒症的概念、分类和常见原因;

(二)熟悉:甲亢危象的诊治原则。熟悉甲亢性心脏病、妊娠期甲亢、Grave’s眼病的特点。

(三)了解: Grave’s病的发病机制。Grave’s病的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Grave’s病的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的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眼征。

Grave’s病的诊断:甲亢诊断成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眼征、胫前粘液性水肿、TRAb,TSAb,TPOAb,TgAb阳性。

Grave’s病的治疗: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包括药物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剂量与疗法、毒副作用。放射性131I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甲状腺毒症的概念、分类和常见病因。

甲亢危象的治疗原则,强调为内科急症,需立即抢救,注意用药顺序。

特殊类型甲亢:甲亢危象、甲亢性心脏病、妊娠期甲亢、Grave’s眼病的特点。

(二)一般讲解:

Grave’s病的发病机理。

Grave’s病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T3、总T4、游离T3、游离T4、血清TSH、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TRAb及TSAb测定、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

三、思考题

1.甲亢危象的治疗原则。

2.甲亢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各自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

3.Grave’s病是如何诊断的?

第十三章 库欣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症临床表现。

(二)熟悉:皮质醇分泌过多时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本症的病因分类。

(三)了解:各种不同病因类型的临床特点及不同病因的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分系统叙述本症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掌握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如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葡萄糖调节损害和骨质疏松等。

皮质醇、ACTH及其昼夜分泌节律的测定,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方法、步骤以及在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按对ACTH依赖的病因分类,明确指出垂体前叶ACTH微腺瘤(库欣病)为本症主要病因。

(二)一般讲解:

各种类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Cushing病、异位ACTH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点。

本症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经蝶垂体微腺瘤摘除术为库欣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及肾上腺切除手术前后的处理原则。

三、思考题

1.Cushing病和Cushing综合征有何不同?

2.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分类。

第八篇 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第二章 糖尿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诊断标准。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本病的治疗原则。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当前对糖尿病分类的意见及最新分型。高血糖高渗状态的诊断依据。

(三)了解:本病的基本概念、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自然史,病理生理和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治疗原则。本病长期良好控制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诊断应根据家族史、现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强调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治疗的目的要求和病情控制指标。运动、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药原则和副作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制剂的类型、使用原则和副作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

当前对糖尿病分类的意见及最新分型。

临床表现:阐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急、慢性并发症。

高血糖高渗状态的诊断依据

(二)一般讲解:

本病的基本概念,糖尿病、糖调节异常为一临床综合征,而不是单一疾病,介绍当前国内外糖尿病患病率的概述及影响患病率的相关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是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的情况下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紊乱,作为理解本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基础。

本病长期良好控制的重要意义。当前糖尿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实验室检查:简述尿糖、血糖测定、口服糖耐量试验及血浆胰岛C肽释放试验的正常标准,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指出血糖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上的重要意义及HbAlc测定及微量白蛋白测定及GADA、ICA、IAA、IA2测定的意义。

三、思考题

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该如何处理?

4.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5.胰岛素应用的适应症。

第十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二章 中毒

第一节 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1.中毒概念;

2.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与方法;

3.常见解毒药的临床应用。

(二)熟悉:中毒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了解: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中毒概念;

2.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各系统的特殊表现;

3.急性中毒的诊断依据;

4.急性中毒治疗原则: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进入人体内已被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包括洗胃等方法;常见解毒药使用;对症治疗。

(二)一般讲解:急性中毒的发病机制;中毒原因;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血液净化治疗

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三、思考题

(一)试述急性中毒概念、分类、病因

(二)试述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三)试述急性中毒的诊断

(四)试述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第二节 农药中毒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解毒药的应用;

2.迟发性多发神经病、中间综合征与反跳的临床特点;

3. M胆碱受体阻断剂应用原则,阿托品用量不足、阿托品化、阿托品中毒的特点

(二)熟悉:氨基甲酸酯类、杀鼠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氨基甲酸酯类、杀鼠药中毒病因、代谢、中毒机制及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1.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主要作用机制与临床表现: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间型综合征、迟发性多发神经病;中毒分级;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胆碱酯酶测定及意义。

2.与其他化学物中毒、中暑、急性胃肠炎、脑炎等鉴别。

3.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治疗措施:彻底清除毒物,紧急复苏,胆碱酯酶复活剂的应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应用原则,阿托品化的指标,阿托品过量、不足及中毒反跳的判断,中间型综合征的治疗。

(二)一般讲解:

有机磷杀虫药的种类、毒性、中毒原因及毒物吸收、代谢途径。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的治疗原则。杀鼠药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及解毒药的应用。

三、思考题

(一)试述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机制与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二)试述中间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三)试述阿托品化的指标,阿托品过量、不足与中毒反跳临床特点


相关文章

  • 工业矿物与岩石
  • <工业矿物与岩石> 电子教案 <工业矿物与岩石>课程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4.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工业矿物与岩石 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 主讲教师:白志民 课程 ...查看


  • 财务管理专业
  • **学院 财务管理 专业标准 (一)主干学科介绍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科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目的在于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 ...查看


  • 临床医学专业专科规范
  • 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能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 为基层和社区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 论知识,受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医学基础 ...查看


  • 2012版 科学教育方案 2
  • 贵 阳 学 院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方向)本科专业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专业大类:(科学教育) 专业代码:(040108)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制 定: 审 核: 批 准: 2012年8月 科学教育(科学技 ...查看


  •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_征求意见稿_
  •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年12月,4(4):3-7ISSN2095-1574 CN11-9307/R bioteach.hep.com.cn DOI10.3868/j.issn2095-1574.2014.04.008 专题 生 ...查看


  • 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
  • ·88·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年1月第7卷第1期 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7No.1January , 2009 [文章编号]1672-3244(2009 ...查看


  • 食品科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食品科学毕业论文选题(1263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
  •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室"十二·五"建设规划 系.部.室名称:编制日期: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年3月 一."十一·五"期间学院实验室建设概况 1.实验室设臵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 ...查看


  • 河南职称评定方案
  • 具备下列条件,经专家综合评价,达到讲师水平.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和较完备的教育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担任1门课程部分或全部内 ...查看


  • 宁夏医科大学教务处
  • 宁医教发[2009]53号 宁夏医科大学教务处 关于下达2009-2010学年 第二学期教学任务安排的通知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检验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外国语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