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
本次九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共20个班,共有956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8分,最低分8分,年级平均分为53.4,及格率43.2% ,20个考查班级中达到年级平均分的有8个班,平均分最高班级是61.4,最低为47.9;达到年级及格率的有7个班,及格率最高的班级是57.8%,最低的是25.5 %,其中40分-70分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 40 %。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整体分析,英语教学成绩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从答卷来看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能领会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要点,但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差距较大,不会把话题、结构与交际功能结合运用。
二.试卷分析
本次九年级英语期中试卷紧扣前四个单元的知识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试卷设计的知识点涵盖面广,难易度适中,注重实际情景和在具体语境中对新旧知识的巩固、串连、加强和提高,使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突现语言的交际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考题形式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力求多样性、探究性、灵活性,像第一大题词汇考察,它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词性转变形式,而是在句子中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的选材短而精,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注重教育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标中关于对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书面表达的题材是关于饮食与健康,很富于时代性。
失分原因:
1.部分学生平时厌学英语情绪严重。
2.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或者说不会用知识点。这在第一大题词汇题中有所凸显:相当部分学生不能对原词根据句意进行词性的正确转化。
3.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解题能力差,总是顾此失彼,这
是选择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4.基本语法概念模糊。这一问题是在第五题动词考察和第八题改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5.从整个卷面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句子的基本结构把握不好,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6.学生的阅读能力差,阅读题失分较多。表现在:很多学生只是对照题目单纯找答案,而不是认真反复地看文章,缺乏耐心;部分学生只能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不能透过现象理解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7.书面表达:在整个卷子当中失分较多还有书面表达,对于学生来说这次作文并不难,题目及内容与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关,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用正确的固定短语、正确的句型构建流畅、主题清晰的语篇,汉语式英语依然严重。得全分的同学很少,还有部分学生一个字也不写。
四.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1.要提高成绩,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在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一定要确保课后的“自我消化”环节。
2.结合目前的情况,对优生及中上等学生进行一些拔高题的训练,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从夯实词汇、训练基础知识运用入手提高他们基础题的解题水平。
3.就当前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分析试题,应抓好语法的分类复习,教会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和运用知识。
4.加强阅读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要有阶段性地选用一些难易适中的文章,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才会灵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才能培养解题能力和技巧。
5.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方法掌握得越好,效率越高。
6.多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不会用英
文写作文或者见到作文思绪混乱,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就像我们写中文作文一样,只有多记多读、多写多练才能形成能力。另外老师要重视对作文的评讲和优秀范文的分析训练。
7.抓好课外补差,减少两极分化现象。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40分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老师不要放弃每一个差生,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分析不周之处敬请指正。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
本次九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共20个班,共有956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8分,最低分8分,年级平均分为53.4,及格率43.2% ,20个考查班级中达到年级平均分的有8个班,平均分最高班级是61.4,最低为47.9;达到年级及格率的有7个班,及格率最高的班级是57.8%,最低的是25.5 %,其中40分-70分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 40 %。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整体分析,英语教学成绩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从答卷来看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能领会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要点,但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差距较大,不会把话题、结构与交际功能结合运用。
二.试卷分析
本次九年级英语期中试卷紧扣前四个单元的知识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试卷设计的知识点涵盖面广,难易度适中,注重实际情景和在具体语境中对新旧知识的巩固、串连、加强和提高,使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突现语言的交际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考题形式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力求多样性、探究性、灵活性,像第一大题词汇考察,它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词性转变形式,而是在句子中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的选材短而精,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注重教育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标中关于对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书面表达的题材是关于饮食与健康,很富于时代性。
失分原因:
1.部分学生平时厌学英语情绪严重。
2.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或者说不会用知识点。这在第一大题词汇题中有所凸显:相当部分学生不能对原词根据句意进行词性的正确转化。
3.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解题能力差,总是顾此失彼,这
是选择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4.基本语法概念模糊。这一问题是在第五题动词考察和第八题改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5.从整个卷面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句子的基本结构把握不好,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6.学生的阅读能力差,阅读题失分较多。表现在:很多学生只是对照题目单纯找答案,而不是认真反复地看文章,缺乏耐心;部分学生只能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不能透过现象理解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7.书面表达:在整个卷子当中失分较多还有书面表达,对于学生来说这次作文并不难,题目及内容与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关,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用正确的固定短语、正确的句型构建流畅、主题清晰的语篇,汉语式英语依然严重。得全分的同学很少,还有部分学生一个字也不写。
四.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1.要提高成绩,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在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一定要确保课后的“自我消化”环节。
2.结合目前的情况,对优生及中上等学生进行一些拔高题的训练,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从夯实词汇、训练基础知识运用入手提高他们基础题的解题水平。
3.就当前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分析试题,应抓好语法的分类复习,教会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和运用知识。
4.加强阅读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要有阶段性地选用一些难易适中的文章,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才会灵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才能培养解题能力和技巧。
5.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方法掌握得越好,效率越高。
6.多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不会用英
文写作文或者见到作文思绪混乱,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就像我们写中文作文一样,只有多记多读、多写多练才能形成能力。另外老师要重视对作文的评讲和优秀范文的分析训练。
7.抓好课外补差,减少两极分化现象。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40分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老师不要放弃每一个差生,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分析不周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