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5期2008年9月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Vol121 No15
Sep.2008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李答民
(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Ξ
摘 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准确、客观地了解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评价体系明显存在缺陷,理想的评价体系应当在重视经济增长指标的同时,增加经济结构、经济关系、制度创新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该对已有的指标进行优化。本文在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际评价。关键词: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的评价,中的。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也以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制度的创新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往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经济内部的优化、关系改善、制度创新,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全面发展,并引发一系列矛盾,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水平。
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已经从简单的以经济增长的评价转变为注重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制度创新的改变,使经济增长的内涵更加科学,更加全面。这种理解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总量上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行业布局、资源配置、劳动力结构、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合理性评价也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外生性变量的制度创新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范畴,制度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这里所说的制度创新是基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经济
Ξ
,它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政策水平以及政策的执行等方面的创新水平。但是经济发展也应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仅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评价,也需要对经济发展的未来持续协调性作以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评级中,不仅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增加、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予以评价,还需要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及构建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它所选择的指标要能够体现经济发展的科学内容,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经济制度的创新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并且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这些内容,这样的指标体系才能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我们所建立的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这些方面的内涵,所以我们在建立指标时应尽可能地选择或者构造那些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发展内涵的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经济发展指标的特殊性体现为许多经
收稿日期:2008-07-09
作者简介:李答民(1965-),男,陕西蓝田人,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和教育管理。
28
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济发展与结构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些指标从经济发展的内涵上又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内容,因此既要剔除指标相关信息又要全面反映经济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提出一些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将运用指数对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我们构造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评价方面
经济增长
评价指数
GDP增长指数、人均投资额、旅游
外汇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营业盈余占GDP比重。
上。通过以上正向化处理,使得我们所有的指标都体现出该指标的数值越大,反映该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规律。
2.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正向化处理,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各个指标之间量纲的不同,也就是各个指标之间的数值大小缺乏可变性。为了使各个指标数值有可比性,我们需要对所有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指标无量纲处理,我们通常有标准化处理和归一化处理两种方法。鉴于我们评价的区域数量不大,运用标准化处理其相关参数估计缺乏可靠性,因此,我们选用归一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x=
3
3
3
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
三产比重、农村居民消费比重、消费倾向。
价格指数、贸易额的增长率。基尼系数(城乡人均收入比)、政府消费占GDP比重。人均耕地面积、技术成交额增长率、更新改造资金投资增长率()xMaxxMin
3
3
这里x为的指数;xMax和
xMin。
当然,看,更加全面和科学,可获取性来看,选择这样的指标体系应当能够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我们建立的指标中,有些指标是正向指标,有些指标是逆向指标,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量纲不同,我们直接运用这些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就不合理。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前应当对这些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同时,为了剔除量纲的影响,我们对所有的指标都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指标的正向化处理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
建立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并利用我们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从总体上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对区域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将在保证科学性、可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与一般的综合评价模型有所不同,它不仅要体现对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指标的综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体现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因此,基于上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的要求,我们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应该既有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特点也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特点。
根据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把所有的指标分为五个方面,对于区域经
根据我们选择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这些指标不可能取值为零,因此我们对逆向指标的正向化处理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进行:
x
3
=
x′
3
这里,x′为逆指标的原始数值;x面公式进行正向化处理:
x
3
为该指标的
济发展的五个部分的评价我们应当注重考察各个指标反映的经济特征的综合性特点,而不要局限于对各个指标协调性的考察。这是因为对于经济发展某一方面评价中个别指标的偏小实际上对该方面的评价影响不大,同时也避免由于对区域经济发展某一
29
正向化指标。对于适度指标的处理,我们可以运用下
(x′-x0)2
=
这里,x0为该指标的适度值,其他指标意义同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方面评价偏低,从而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评价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模型为:
q
济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和湖北经济增长水平较高,这些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与其本身的经济实力相适应,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反映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经济形势相当严峻,振兴老工业基地刻不容缓。
从区域经济结构水平来看,表2中数据反映出浙江、福建经济结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广西、河北经济结构水平较好于其他地区,这些地区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消费结构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经济结构水平处于全国各个地区之后,这些地区中,除新疆因为自然条件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外,东北三省则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严重的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他地区青海、山西等地区经济,这些地区中北京、上海济关系(贸易增长率)水平明显好于其他地区,而青海、山西经济关系水平高则是由于其对内经济关系(物价水平)水平好于其他地区。东北三省及云南、安徽等地区经济关系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东北三省经济关系水平较差的原因是其对内经济关系水平相对较低而引起的该地区经济关系水平较差。云南、安徽则是由于其对外经济关系水平不高所造成的影响。结合以上原因我们制定符合各地区经济关系发展战略是提高各个地区经济水平的关键。从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制度建设水平可看出:天津、北京、江苏等地区在经济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分配制度水平(城乡人均收入比或基尼系数)高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其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比较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制度的水平高低。陕西、甘肃、云南等地区经济制度水平发展较慢,其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地区分配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些地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至少政府运作的活跃程度要体现出来。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结果看出,黑龙江、新疆、吉林等地区
Ii=(
j=1
∑
xij)/q
这里,Ii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i个评价方面指数;xij表示区域经济发展第i个评级方面第j个指标。
根据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的要求,我们建立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的评价模型为:
p
F=(
i=1
∏
Ii)
p
这里,F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值;Ii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i个评价方面指数;p是区域经济发展总的评价方面个数。
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几何平均模型,显然,它具有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综合的特点,也考虑了各个指标的协调发展的特征。即时,各个指标相差不大时,,理和无量纲化处理,,0~1之间。某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值越接近于1,则
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某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值越接近于0,则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为我们对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提供了标准,有利于我们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和分析。
三、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在这里,我们对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增长方面、经济结构方面、经济关系方面、经济制度创新方面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利用全国各个地区2004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以上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
根据表2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内蒙古、上海、北京、天津、湖北等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较高。其中内蒙古经济增长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是因为内蒙古GDP水平较低,相同的GDP增量必然引起其GDP增长率比较大,同时,内蒙古人口较少也使其
经济指标人均水平较大,这些因素反映为内蒙古经
30
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表2 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地 区北 京天 津河 北山 西内蒙古辽 宁吉 林黑龙江上 海江 苏浙 江安 徽福 建江 西山 东河 南湖 北湖 南广 东广 西海 南重 庆四 川贵 州云 南西 藏陕 西甘 肃青 海宁 夏新 疆
经济增长指数
0.56350.54070.3470.52750.71330.34650.27020.27050.54630.37330.39540.34370.2540.38460.3240.37540.26730.4690.18490.29590.26010.39290.27830.35910.27050.43720.38940.32850.36660.4260.3756
排序
[***********][***********][**************]
经济结构指数
0.5520.54060.61370.37650.37250.46180.25590.27380.51060.50110.69020.4880.66780.42410.36580.53980.35570.46740.58840.43740.44070.43710.47360.41190.56070.41210.38860.31290.4067
排序
[***********][***********][**************]
经济关系指数
0.71960.62670.48690.68150.4670.4010.18830.34510.63090.50370.43160.23310.0.0.43110.2970.27950.37050.420.34450.46310.52760.20050.53760.2360.44170.45020.53810.74360.45080.3846
排序
[***********][***********][1**********]21
经济制度指数
0.68460.72120.54740.36890.35950.55730.45190.55290.51280.67580.0.3640.540.36630.34140.41640.42420.32080.43080.27330.30270.23170.1830.50.09690.23230.4680.50060.5231
排序
[***********][***********][1**********]119
协调发展指数
0.25850.21220.42680.46050.630.35870.57960.68940.18170.237730160.21540.3070.36680.34870.30490.30840.16360.50070.2940.4890.30970.33160.25440.35640.33750.56520.50330.57040.6835
排序
[***********][***********][**************]
经济发展总指数
0.52430.48930.47520.47020.48950.41840.3210.3960.43950.43250.43550.31370.36980.40310.43480.35990.30960.41320.28610.37740.38960.41370.29690.36510.2690.42690.31730.39460.4780.44350.4618
排序
[***********][***********][**************]8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31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要好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好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某些地区对于经济内部结构优化和更新改造水平明显偏高,也有一些是人均资源量的丰富所产生的影响。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偏低,这主要是由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构所引起,即农业经济在经济中所占比例过小而引起的,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发展地区来说这是不合理的,但是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不同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也是可以的。
通过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的研究,我们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方面、经济结构方面、经济关系方面、经济制度创新方面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为我们制定符合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对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益华.西部地区“有效核心优势”培育与“区域优势产
业”成长[J].经济学动态,2000(9).
[2] 李闽榕.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
世界,2006(5).
[3] 方先明,孙兆斌,张亮.中国省区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
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2).
[4] 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
[5] 徐承红.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
[6] 国家统计局.年[M].北京:中国统
EstimatingMethods
EconomicDevelopment
LIDa2min
(SchoolofInformation,Xi’an710061,China)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Xi’
Abstract:Estimationresultofth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providedanimportantevidenceforgovernmenttomakeregionalmacroeconomicdevelopmentplanning.Scientific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evaluationsystemandmethodsareofgreatsignificancetounderstandthelocaleconomicsituation.However,theexistede2valuationsystemhasobviousdefects.Theidealsystemshouldbeincreasedtheproportionofeconomicstructure,relationshipsandtheinstitutionaswhileaseconomicgrowthindicator,anditalsoshouldoptimizetheexistedin2dicators.Thisarticlemadeanempiricalstudyoneconomicdevelopmentvariousregionsbasedonthereconstruc2tionevaluationsystemandestimatingmethods.
Keywords:regionaleconomy;indexsystem;estimatingmodel
(责任编辑:李勤)
32
第21卷第5期2008年9月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Vol121 No15
Sep.2008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李答民
(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Ξ
摘 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准确、客观地了解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评价体系明显存在缺陷,理想的评价体系应当在重视经济增长指标的同时,增加经济结构、经济关系、制度创新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该对已有的指标进行优化。本文在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际评价。关键词: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的评价,中的。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也以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制度的创新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往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经济内部的优化、关系改善、制度创新,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全面发展,并引发一系列矛盾,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水平。
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已经从简单的以经济增长的评价转变为注重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制度创新的改变,使经济增长的内涵更加科学,更加全面。这种理解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总量上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行业布局、资源配置、劳动力结构、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合理性评价也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外生性变量的制度创新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范畴,制度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这里所说的制度创新是基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经济
Ξ
,它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政策水平以及政策的执行等方面的创新水平。但是经济发展也应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仅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评价,也需要对经济发展的未来持续协调性作以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评级中,不仅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增加、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予以评价,还需要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及构建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它所选择的指标要能够体现经济发展的科学内容,即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关系的改善、经济制度的创新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并且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这些内容,这样的指标体系才能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我们所建立的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这些方面的内涵,所以我们在建立指标时应尽可能地选择或者构造那些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发展内涵的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经济发展指标的特殊性体现为许多经
收稿日期:2008-07-09
作者简介:李答民(1965-),男,陕西蓝田人,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和教育管理。
28
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济发展与结构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些指标从经济发展的内涵上又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内容,因此既要剔除指标相关信息又要全面反映经济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提出一些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将运用指数对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我们构造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评价方面
经济增长
评价指数
GDP增长指数、人均投资额、旅游
外汇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营业盈余占GDP比重。
上。通过以上正向化处理,使得我们所有的指标都体现出该指标的数值越大,反映该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规律。
2.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正向化处理,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各个指标之间量纲的不同,也就是各个指标之间的数值大小缺乏可变性。为了使各个指标数值有可比性,我们需要对所有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指标无量纲处理,我们通常有标准化处理和归一化处理两种方法。鉴于我们评价的区域数量不大,运用标准化处理其相关参数估计缺乏可靠性,因此,我们选用归一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x=
3
3
3
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
三产比重、农村居民消费比重、消费倾向。
价格指数、贸易额的增长率。基尼系数(城乡人均收入比)、政府消费占GDP比重。人均耕地面积、技术成交额增长率、更新改造资金投资增长率()xMaxxMin
3
3
这里x为的指数;xMax和
xMin。
当然,看,更加全面和科学,可获取性来看,选择这样的指标体系应当能够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我们建立的指标中,有些指标是正向指标,有些指标是逆向指标,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量纲不同,我们直接运用这些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就不合理。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前应当对这些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同时,为了剔除量纲的影响,我们对所有的指标都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指标的正向化处理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
建立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并利用我们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从总体上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对区域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将在保证科学性、可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与一般的综合评价模型有所不同,它不仅要体现对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指标的综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体现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因此,基于上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的要求,我们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应该既有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特点也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特点。
根据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把所有的指标分为五个方面,对于区域经
根据我们选择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这些指标不可能取值为零,因此我们对逆向指标的正向化处理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进行:
x
3
=
x′
3
这里,x′为逆指标的原始数值;x面公式进行正向化处理:
x
3
为该指标的
济发展的五个部分的评价我们应当注重考察各个指标反映的经济特征的综合性特点,而不要局限于对各个指标协调性的考察。这是因为对于经济发展某一方面评价中个别指标的偏小实际上对该方面的评价影响不大,同时也避免由于对区域经济发展某一
29
正向化指标。对于适度指标的处理,我们可以运用下
(x′-x0)2
=
这里,x0为该指标的适度值,其他指标意义同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方面评价偏低,从而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评价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模型为:
q
济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和湖北经济增长水平较高,这些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与其本身的经济实力相适应,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反映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经济形势相当严峻,振兴老工业基地刻不容缓。
从区域经济结构水平来看,表2中数据反映出浙江、福建经济结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广西、河北经济结构水平较好于其他地区,这些地区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消费结构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经济结构水平处于全国各个地区之后,这些地区中,除新疆因为自然条件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外,东北三省则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严重的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他地区青海、山西等地区经济,这些地区中北京、上海济关系(贸易增长率)水平明显好于其他地区,而青海、山西经济关系水平高则是由于其对内经济关系(物价水平)水平好于其他地区。东北三省及云南、安徽等地区经济关系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东北三省经济关系水平较差的原因是其对内经济关系水平相对较低而引起的该地区经济关系水平较差。云南、安徽则是由于其对外经济关系水平不高所造成的影响。结合以上原因我们制定符合各地区经济关系发展战略是提高各个地区经济水平的关键。从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制度建设水平可看出:天津、北京、江苏等地区在经济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分配制度水平(城乡人均收入比或基尼系数)高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其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比较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制度的水平高低。陕西、甘肃、云南等地区经济制度水平发展较慢,其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地区分配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些地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至少政府运作的活跃程度要体现出来。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现在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结果看出,黑龙江、新疆、吉林等地区
Ii=(
j=1
∑
xij)/q
这里,Ii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i个评价方面指数;xij表示区域经济发展第i个评级方面第j个指标。
根据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的要求,我们建立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的评价模型为:
p
F=(
i=1
∏
Ii)
p
这里,F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值;Ii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i个评价方面指数;p是区域经济发展总的评价方面个数。
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几何平均模型,显然,它具有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综合的特点,也考虑了各个指标的协调发展的特征。即时,各个指标相差不大时,,理和无量纲化处理,,0~1之间。某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值越接近于1,则
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某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值越接近于0,则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为我们对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提供了标准,有利于我们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和分析。
三、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在这里,我们对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增长方面、经济结构方面、经济关系方面、经济制度创新方面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利用全国各个地区2004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以上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
根据表2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内蒙古、上海、北京、天津、湖北等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较高。其中内蒙古经济增长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是因为内蒙古GDP水平较低,相同的GDP增量必然引起其GDP增长率比较大,同时,内蒙古人口较少也使其
经济指标人均水平较大,这些因素反映为内蒙古经
30
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表2 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地 区北 京天 津河 北山 西内蒙古辽 宁吉 林黑龙江上 海江 苏浙 江安 徽福 建江 西山 东河 南湖 北湖 南广 东广 西海 南重 庆四 川贵 州云 南西 藏陕 西甘 肃青 海宁 夏新 疆
经济增长指数
0.56350.54070.3470.52750.71330.34650.27020.27050.54630.37330.39540.34370.2540.38460.3240.37540.26730.4690.18490.29590.26010.39290.27830.35910.27050.43720.38940.32850.36660.4260.3756
排序
[***********][***********][**************]
经济结构指数
0.5520.54060.61370.37650.37250.46180.25590.27380.51060.50110.69020.4880.66780.42410.36580.53980.35570.46740.58840.43740.44070.43710.47360.41190.56070.41210.38860.31290.4067
排序
[***********][***********][**************]
经济关系指数
0.71960.62670.48690.68150.4670.4010.18830.34510.63090.50370.43160.23310.0.0.43110.2970.27950.37050.420.34450.46310.52760.20050.53760.2360.44170.45020.53810.74360.45080.3846
排序
[***********][***********][1**********]21
经济制度指数
0.68460.72120.54740.36890.35950.55730.45190.55290.51280.67580.0.3640.540.36630.34140.41640.42420.32080.43080.27330.30270.23170.1830.50.09690.23230.4680.50060.5231
排序
[***********][***********][1**********]119
协调发展指数
0.25850.21220.42680.46050.630.35870.57960.68940.18170.237730160.21540.3070.36680.34870.30490.30840.16360.50070.2940.4890.30970.33160.25440.35640.33750.56520.50330.57040.6835
排序
[***********][***********][**************]
经济发展总指数
0.52430.48930.47520.47020.48950.41840.3210.3960.43950.43250.43550.31370.36980.40310.43480.35990.30960.41320.28610.37740.38960.41370.29690.36510.2690.42690.31730.39460.4780.44350.4618
排序
[***********][***********][**************]8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31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要好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好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某些地区对于经济内部结构优化和更新改造水平明显偏高,也有一些是人均资源量的丰富所产生的影响。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偏低,这主要是由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构所引起,即农业经济在经济中所占比例过小而引起的,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发展地区来说这是不合理的,但是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不同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也是可以的。
通过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的研究,我们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方面、经济结构方面、经济关系方面、经济制度创新方面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为我们制定符合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对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益华.西部地区“有效核心优势”培育与“区域优势产
业”成长[J].经济学动态,2000(9).
[2] 李闽榕.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
世界,2006(5).
[3] 方先明,孙兆斌,张亮.中国省区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
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2).
[4] 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
[5] 徐承红.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
[6] 国家统计局.年[M].北京:中国统
EstimatingMethods
EconomicDevelopment
LIDa2min
(SchoolofInformation,Xi’an710061,China)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Xi’
Abstract:Estimationresultofth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providedanimportantevidenceforgovernmenttomakeregionalmacroeconomicdevelopmentplanning.Scientific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evaluationsystemandmethodsareofgreatsignificancetounderstandthelocaleconomicsituation.However,theexistede2valuationsystemhasobviousdefects.Theidealsystemshouldbeincreasedtheproportionofeconomicstructure,relationshipsandtheinstitutionaswhileaseconomicgrowthindicator,anditalsoshouldoptimizetheexistedin2dicators.Thisarticlemadeanempiricalstudyoneconomicdevelopmentvariousregionsbasedonthereconstruc2tionevaluationsystemandestimatingmethods.
Keywords:regionaleconomy;indexsystem;estimatingmodel
(责任编辑:李勤)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