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一、课型:新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阅读。
2、抓住关键问题,研读重点,体会瑞恩梦想的伟大和它所产生的力量。
3、拓展资源,深化梦想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并且体会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五、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身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身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发明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了解非洲缺水情况。(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爱的奉献》轻音乐)
过渡语:“在地球的那一端,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也有一个梦想,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我们一起走进非洲,看看那儿的孩子,那里的生活。”
二、自主学文,感知课文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来自梦想的力量。”(课件出示
学习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交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2.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三、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了解了怎样的梦想。学生快速默读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感悟“梦想的力量”,明晰梦想之路
“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
出示句子:“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每个小组完成一张表格)
4.课件出示表格,小组交流、汇报。
(1)梦想让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指名读句子: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挖掘梦想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梦想感动许多人,让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
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③指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5.总结,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瑞恩的这个梦想,不但是他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懈努力,还得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像瑞恩一样的具有善良、热情的人的帮助,他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以生存的希望!正是因为这种善良,这份爱心,这种坚持不懈,才会使所有的人感动和流泪!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畅谈感受,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5000多名孩子中一员,你想对瑞恩说什么?
2.升华感情,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轻音乐。齐读(14--17自然段)
3、师结束语:“老师知道同学们心中都揣着美好的梦想。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同学们,让我们紧紧握住像非洲贫困地区哪些人的手,积极行动起来,献出我们的一份情,献出我们的一份爱,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
五、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激励自己
梦想的力量 感动他人
带去健康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一、课型:新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阅读。
2、抓住关键问题,研读重点,体会瑞恩梦想的伟大和它所产生的力量。
3、拓展资源,深化梦想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并且体会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五、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身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身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发明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了解非洲缺水情况。(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资料 《爱的奉献》轻音乐)
过渡语:“在地球的那一端,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也有一个梦想,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我们一起走进非洲,看看那儿的孩子,那里的生活。”
二、自主学文,感知课文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来自梦想的力量。”(课件出示
学习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交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2.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三、研读感悟,升华情感
1.了解了怎样的梦想。学生快速默读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感悟“梦想的力量”,明晰梦想之路
“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
出示句子:“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每个小组完成一张表格)
4.课件出示表格,小组交流、汇报。
(1)梦想让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指名读句子: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挖掘梦想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梦想感动许多人,让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
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③指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5.总结,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瑞恩的这个梦想,不但是他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懈努力,还得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像瑞恩一样的具有善良、热情的人的帮助,他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以生存的希望!正是因为这种善良,这份爱心,这种坚持不懈,才会使所有的人感动和流泪!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畅谈感受,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5000多名孩子中一员,你想对瑞恩说什么?
2.升华感情,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轻音乐。齐读(14--17自然段)
3、师结束语:“老师知道同学们心中都揣着美好的梦想。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同学们,让我们紧紧握住像非洲贫困地区哪些人的手,积极行动起来,献出我们的一份情,献出我们的一份爱,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
五、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激励自己
梦想的力量 感动他人
带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