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龚 唯 平

  作者按照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剖析。在此,略去了其第一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而刊出另两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编者注

  一、经济落后国家的困境与危机的内在根源

,。这个根源就是经济落后国家在经济成长和市场经济转轨中所面临的困境。其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大难于解决的矛盾:

1.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资产严重短缺的矛盾。

,而出口能,;另一,使靠自身积累来偿债更为困难。经过一段时期后,大量利用外资必然与偿债能力发生矛盾。为了缓解这个矛盾,不得不全面开放资本市场,依靠资本帐户的顺差来平衡国际收支和扩充外汇储备。

3.金融自由化与市场体系发育成熟的矛盾。开

放资本市场不仅意味着步入金融自由化阶段,而且意味着国内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以及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因而决非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贸易逆差和偿本付息的巨大压力下开放资本市场,是很难做到从容不迫、设计周全的。开放资本市场是急迫的,而国内市场的发育成熟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健全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二者之间必然发生矛盾,不可能等国内资本市场发育成熟后再开放。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走到金融自由化这一步,不管是被迫走的还是主动走的,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市场开放后,国际资本可以自由流进流出,如果国内经济出现问题和金融监管调控失误,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在开放的时机、开放的步骤和开放度的把握上,必须慎之又慎。

4.经济发展条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相适

作为经济落后的国家都存在着强烈的发展冲动,迫切希望通过经济高速增长尽快缩小与发达工业国之间的差距。要实现高增长,首先必需足够的投资,表现出强烈的投资饥渴症。而经济落后国家家底薄、生产效率低、积累少,最缺的就是资金,并且不可能通过自身资本原始积累来尽快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这个矛盾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众所周知,当代最通行的好办法是通过引进外资来缓解或解决这个矛盾。

2.大量利用外资与偿还债务能力的矛盾。要引

进外资,先决的前提是必须使外资有利可图,有高利润回报,外资才会大量涌入。利用外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首先是外资所赚取的大量利润长期流出。虽然为了弥补国内投资不足和实现经济高增长,可以接受外资获益大于本国,但大量的利润流出会严重损耗本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代价之二是为了吸引外资不得不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以及高获利产业。通过引进外资来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一般必须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办法。但引进的技术是相对的,而让出的市场是绝对的。虽然通过引进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但经济发展容易受制于人。代价之三是为了吸引外资往往需要维持高利率,而高利率使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不利于刺激国内投资和出口创汇。由此看来,虽然通过引进外资可以启动经济快速增长,但并不可能使本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得到同步增长。因此,

应的矛盾。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看,经济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在初期一般都能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甚至取得经济增长的奇迹。但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取得的,而非提高生产效率所取得的,因而属于粗放型的量的扩张。经过一段时期后,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投入驱动式经济增长便难以为继。再从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看,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的,当发展起来后,地价和劳工成本上升,低成本的优势不再拥有,竞争加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迫切需要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然而,

71

产业转型又受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如果不能及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必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和偿债困难,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从上述四个方面可见,落后国家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中所隐含的深层次的矛盾,是产生危机的内在根源。当然,揭示这些难于解决的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是完全不能解决的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只是想指出危机的生成有它内在的逻辑,如果处理这些矛盾不当,危机的产生就成为必然的了。

扩张。不发达国家则资金紧缺,迫切需要引进外资。在国际金融市场,少数发达国家更是占垄断地位。庞大的国际游资日夜在全球流动,随时可能形成对某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第二,经济制度上的区别。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系不仅已发育成熟,而且体制较为完善,并积累了丰富的监管经验。对于不发达国家,不仅面临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同时需要完成经济改革和体制转轨的任务。实际上就是与发达,发达国家显然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力量同。

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都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历史发展趋势,但在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不发达国家不能不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必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走向国际化和一体化;另一方面,又必须接受不平等的现实,保护本国经济不被国际风浪所冲垮。逆历史潮流闭关锁国,既无出路也不可能;盲目乐观轻率冒进,则必步墨西哥和泰国的后尘。因此,必须对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有清醒的认识,警觉和防范国际游资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所

二在根源

,是产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外在根源。国际大炒家能够发动起对泰铢及其它东南亚货币的狙击并获得成功,除了东南亚国家自身的缺陷外,重要的原因是凭借发达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在分析危机的原因时,不可只看到国际投机商的兴风作浪,而忽视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本来就是不平等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这种不平等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地位上的不平等。无论从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看,发达国家都占居优势地位,而不发达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资金充盈,大量资本需要输出,进行全球性资产经营和经济

在地:广州 邮编:510632) (责任编辑:刘向耘)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蓝发钦

  一、对东南亚国家自身的影响

东南亚国家是此次金融动荡的“震中心”,当然影响也就首当其冲,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但也兼有正面的。从负面影响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诱发了政治危机。蓄积已久的对政

年的2813亿美元,减少至2614亿美元,而其中流向亚洲的资金净额将由前年的1420亿美元减少为

1071亿美元。

3.金融动荡将使亚洲各国放慢发展步伐。一方

面,伴随着金融动荡而来的利率上升、币值下跌,令亚洲国家实际收入增长放缓,抑制市场有效需求,这些国家的大小企业亦需在此情况下转而巩固而非扩大资产。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由于缺乏资金而放缓基建。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大不如前,据分析家预测,未来五年东南亚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相当于过去十年的一半水平。

此次金融动荡对东南亚国家的正面影响主要表

府不满情绪终于在金融体制面临危机的时候爆发出来。

2.使国际投资者对亚洲国家持续高速增长的

前景产生怀疑。过去全球民间资金大量流入新兴市场,且金额逐年增加的局面,将有所改变。据国际金融协会预测,去年流入新兴市场的全球资金将由前

72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龚 唯 平

  作者按照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剖析。在此,略去了其第一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而刊出另两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编者注

  一、经济落后国家的困境与危机的内在根源

,。这个根源就是经济落后国家在经济成长和市场经济转轨中所面临的困境。其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大难于解决的矛盾:

1.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资产严重短缺的矛盾。

,而出口能,;另一,使靠自身积累来偿债更为困难。经过一段时期后,大量利用外资必然与偿债能力发生矛盾。为了缓解这个矛盾,不得不全面开放资本市场,依靠资本帐户的顺差来平衡国际收支和扩充外汇储备。

3.金融自由化与市场体系发育成熟的矛盾。开

放资本市场不仅意味着步入金融自由化阶段,而且意味着国内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以及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因而决非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贸易逆差和偿本付息的巨大压力下开放资本市场,是很难做到从容不迫、设计周全的。开放资本市场是急迫的,而国内市场的发育成熟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健全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二者之间必然发生矛盾,不可能等国内资本市场发育成熟后再开放。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走到金融自由化这一步,不管是被迫走的还是主动走的,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市场开放后,国际资本可以自由流进流出,如果国内经济出现问题和金融监管调控失误,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在开放的时机、开放的步骤和开放度的把握上,必须慎之又慎。

4.经济发展条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相适

作为经济落后的国家都存在着强烈的发展冲动,迫切希望通过经济高速增长尽快缩小与发达工业国之间的差距。要实现高增长,首先必需足够的投资,表现出强烈的投资饥渴症。而经济落后国家家底薄、生产效率低、积累少,最缺的就是资金,并且不可能通过自身资本原始积累来尽快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这个矛盾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众所周知,当代最通行的好办法是通过引进外资来缓解或解决这个矛盾。

2.大量利用外资与偿还债务能力的矛盾。要引

进外资,先决的前提是必须使外资有利可图,有高利润回报,外资才会大量涌入。利用外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首先是外资所赚取的大量利润长期流出。虽然为了弥补国内投资不足和实现经济高增长,可以接受外资获益大于本国,但大量的利润流出会严重损耗本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代价之二是为了吸引外资不得不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以及高获利产业。通过引进外资来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一般必须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办法。但引进的技术是相对的,而让出的市场是绝对的。虽然通过引进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但经济发展容易受制于人。代价之三是为了吸引外资往往需要维持高利率,而高利率使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不利于刺激国内投资和出口创汇。由此看来,虽然通过引进外资可以启动经济快速增长,但并不可能使本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得到同步增长。因此,

应的矛盾。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看,经济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在初期一般都能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甚至取得经济增长的奇迹。但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取得的,而非提高生产效率所取得的,因而属于粗放型的量的扩张。经过一段时期后,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投入驱动式经济增长便难以为继。再从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看,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的,当发展起来后,地价和劳工成本上升,低成本的优势不再拥有,竞争加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迫切需要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然而,

71

产业转型又受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如果不能及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必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和偿债困难,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从上述四个方面可见,落后国家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中所隐含的深层次的矛盾,是产生危机的内在根源。当然,揭示这些难于解决的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是完全不能解决的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只是想指出危机的生成有它内在的逻辑,如果处理这些矛盾不当,危机的产生就成为必然的了。

扩张。不发达国家则资金紧缺,迫切需要引进外资。在国际金融市场,少数发达国家更是占垄断地位。庞大的国际游资日夜在全球流动,随时可能形成对某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第二,经济制度上的区别。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系不仅已发育成熟,而且体制较为完善,并积累了丰富的监管经验。对于不发达国家,不仅面临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同时需要完成经济改革和体制转轨的任务。实际上就是与发达,发达国家显然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力量同。

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都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历史发展趋势,但在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不发达国家不能不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必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走向国际化和一体化;另一方面,又必须接受不平等的现实,保护本国经济不被国际风浪所冲垮。逆历史潮流闭关锁国,既无出路也不可能;盲目乐观轻率冒进,则必步墨西哥和泰国的后尘。因此,必须对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格局有清醒的认识,警觉和防范国际游资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所

二在根源

,是产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外在根源。国际大炒家能够发动起对泰铢及其它东南亚货币的狙击并获得成功,除了东南亚国家自身的缺陷外,重要的原因是凭借发达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在分析危机的原因时,不可只看到国际投机商的兴风作浪,而忽视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本来就是不平等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这种不平等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地位上的不平等。无论从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看,发达国家都占居优势地位,而不发达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资金充盈,大量资本需要输出,进行全球性资产经营和经济

在地:广州 邮编:510632) (责任编辑:刘向耘)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蓝发钦

  一、对东南亚国家自身的影响

东南亚国家是此次金融动荡的“震中心”,当然影响也就首当其冲,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但也兼有正面的。从负面影响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诱发了政治危机。蓄积已久的对政

年的2813亿美元,减少至2614亿美元,而其中流向亚洲的资金净额将由前年的1420亿美元减少为

1071亿美元。

3.金融动荡将使亚洲各国放慢发展步伐。一方

面,伴随着金融动荡而来的利率上升、币值下跌,令亚洲国家实际收入增长放缓,抑制市场有效需求,这些国家的大小企业亦需在此情况下转而巩固而非扩大资产。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由于缺乏资金而放缓基建。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大不如前,据分析家预测,未来五年东南亚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相当于过去十年的一半水平。

此次金融动荡对东南亚国家的正面影响主要表

府不满情绪终于在金融体制面临危机的时候爆发出来。

2.使国际投资者对亚洲国家持续高速增长的

前景产生怀疑。过去全球民间资金大量流入新兴市场,且金额逐年增加的局面,将有所改变。据国际金融协会预测,去年流入新兴市场的全球资金将由前

72


相关文章

  • [系统全面]现代金融理论
  •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在一段时期内也的确出现了经济增长较快.失业人数较少,而又没有严重通货膨胀的所谓战后"繁荣"景象.但是,好景不长,从二十世纪六十 ...查看


  •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
  •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房地产业的长期过度发展.外汇储备不足.筹措使用外债外资不当.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对外开放金融市场但监管不力.汇率制度僵化等内因,外因则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性游资的 ...查看


  •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
  • 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 摘要: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金融资产的高速扩张是当今金融发展的趋势,其过快发展必然给经济增长带 ...查看


  • 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 HUNAN UNIVERSITY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胡润 S1118W104 金融专硕 金融与统计学院 第一章 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简介 1 ...查看


  • 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及防范机制
  • 2011年第2期下旬刊(总第436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2,2011 (CumulativetyNO.436) 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及防范机制 张 瑛 (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银行铁路支行,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 ...查看


  • 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 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叶琪 黄茂兴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 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就相伴而生, 而且每隔若干年就要爆 发一次的经济危机给整个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 沉重打击了原有的生产力体系, 甚至造 成整个世界经济 ...查看


  • 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与促进民主
  • 正方: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比促进民主更主要 反方:东南亚国家,促进民主比发展经济更主要 -------------------------------------- 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似乎已经无可非议了,然而什么样的制度会促进经济 ...查看


  •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研究的理论评述
  • 薛昊: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研究的理论评述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 研究的理论评述 薛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2) 摘 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演化升级, 向实体经济扩散, 急剧冲击着世界经济格局, 对 ...查看


  •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泰.马.印尼.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台湾)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太发展中地区各国(或地区)经济的影响由于各国(或地区) 的经济结构层次不同.金融体制与市场的完备程度不同.金融管理能力强弱不同." 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