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基础句式训练(含答案)

初中文言文基础句式训练

文言文有四种基本句式: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一、倒装句

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倒装句:宾语前置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2、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迎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

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7、唯才是举。(是,宾语提前标志)

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

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

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

14、王曰:“何为者?”

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又有什么罪呢?

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莫敢我抗。(抗我)

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在安)

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

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乎东西叫嚣)

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

7、屠惧,投以骨。

屠户很害怕,就把担中的骨头扔给狼。

8、贫者语于富者曰。

穷和尚向富和尚告诉了自己去南海的想法。

9、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0、易之以百金。

用百金来交换。

11、有时朝发(于)白帝。

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因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急不可待。

13、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不把我引荐给楚王?

14、受地于先王。

从先王那儿接受继承了土地。

15、醒能述(之)以文者。

酒醒以后能够写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

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岳阳楼的上面镌刻上唐代和当今名人的诗词歌赋。

倒装句:定语后置。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马料。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高高的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餅。

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捡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

5、尝贻余核舟一(枚)。

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桃核雕刻的小船。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啊。

7、有地隐然而高。

有一块隐隐约约比较高的地。

8、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有一方洼陷下去的长方形的水池。

9、听其言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听他宏辩的言论,看他秀伟的容貌。

二、被动句。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粗暴强悍,争强好胜,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只见它一吐舌头,两只小虫就被它吞吃掉了。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被人雇佣耕地,有什么富贵可言呢?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用。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一向都很关爱士卒,士卒也都愿意被他命令。

8、陈涉乃立为王。

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

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队伍中。

10、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油从铜钱的方孔中流进去,可是铜钱的边缘一点也没被油沾湿。

1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山峦被晴空下融化的积雪洗净,美好得像擦过一样。

12、池水尽黑。

池水尽被洗笔的余墨染黑。

13、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

小小的诚意不能被人信服,神灵不会保佑您的。

三、文言文判断句。

1、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们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

2、力学不倦,自力者也。

努力学习永不倦怠,才是靠自己的努力进取获得成功的人。

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高望重的人。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花。

5、此为何若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中轩敞着为舱。

中间高起的部分是船舱。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

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继承王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9、我是李府君亲。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初中文言文基础句式训练

文言文有四种基本句式: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一、倒装句

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倒装句:宾语前置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2、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迎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

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7、唯才是举。(是,宾语提前标志)

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

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

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

14、王曰:“何为者?”

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又有什么罪呢?

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莫敢我抗。(抗我)

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在安)

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

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乎东西叫嚣)

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

7、屠惧,投以骨。

屠户很害怕,就把担中的骨头扔给狼。

8、贫者语于富者曰。

穷和尚向富和尚告诉了自己去南海的想法。

9、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0、易之以百金。

用百金来交换。

11、有时朝发(于)白帝。

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因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急不可待。

13、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不把我引荐给楚王?

14、受地于先王。

从先王那儿接受继承了土地。

15、醒能述(之)以文者。

酒醒以后能够写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

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岳阳楼的上面镌刻上唐代和当今名人的诗词歌赋。

倒装句:定语后置。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马料。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高高的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餅。

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捡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

5、尝贻余核舟一(枚)。

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桃核雕刻的小船。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啊。

7、有地隐然而高。

有一块隐隐约约比较高的地。

8、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有一方洼陷下去的长方形的水池。

9、听其言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听他宏辩的言论,看他秀伟的容貌。

二、被动句。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粗暴强悍,争强好胜,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只见它一吐舌头,两只小虫就被它吞吃掉了。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被人雇佣耕地,有什么富贵可言呢?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用。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一向都很关爱士卒,士卒也都愿意被他命令。

8、陈涉乃立为王。

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

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队伍中。

10、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油从铜钱的方孔中流进去,可是铜钱的边缘一点也没被油沾湿。

1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山峦被晴空下融化的积雪洗净,美好得像擦过一样。

12、池水尽黑。

池水尽被洗笔的余墨染黑。

13、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

小小的诚意不能被人信服,神灵不会保佑您的。

三、文言文判断句。

1、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们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

2、力学不倦,自力者也。

努力学习永不倦怠,才是靠自己的努力进取获得成功的人。

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高望重的人。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花。

5、此为何若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中轩敞着为舱。

中间高起的部分是船舱。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

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继承王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9、我是李府君亲。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相关文章

  • 初中升高中语文衔接班第1讲
  • 初中升高中语文衔接班第1讲 类型:初三教案 加入时间:2007年7月24日12:42 课堂学生管理利器(中小学学生学习跟踪软件)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免费下载新华字 ...查看


  • 文言文教学论文
  • 初中文言文新教法初探 中学教学新课改的实验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现正大力倡导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 ...查看


  • 上海语文学科知识分析
  • 第一部分:小学语文 专题一: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点: 一年级 :拼音 汉字 词组 简单句 古诗的背诵 看图说话 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 ...查看


  • 高中语文第一课应该怎么上
  • 目标: 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 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 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 讲授要点: 开场白和自我介绍 首先,要祝贺同学们历经三年的初 ...查看


  • 我的论文集
  •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技巧 作者: 卢 静 摘要 初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笔者认为学生可以从自此积累做起,根据理解的程度多读课文,有选择的背诵课文,加大课外阅读量,并能采取合理的学习方式,及时复习,学习文言文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关键词 积 ...查看


  • 高考考前语文最后15天复习方法谈
  • 如何充分利用考前15天这段有限的时间获得复习效率的"极大值",是我们需认真把握的. 概括地说,把握作文内容的选择和思想立意,把握现代文阅读的"两条线",认准古诗词鉴赏的"三个点", ...查看


  •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分析
  •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分析 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共设置了十道选择题,分别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病句和课内文言文实虚词知识及句式.就答题情况而言,字音.字词.词语辨析.成语等基础知识试题,答得不算理想,错误率较高,尤其是第三题,近 ...查看


  • 中考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题型梳理 从近年出题形势看,多以选择.翻译.简答等形势呈现. 1.选择题:基本还是围绕字词基础知识展开,文言实词.虚词均有所涉及,特别对一些具有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的字词 2.翻译题: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