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人教课标版六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 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个孩子。先前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床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床腿的声音变成了美妙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解决心中的疑问。

  二、齐读课题,释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正因,“唯一”是什么意思?

  听众是很多人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唯一来修饰?课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教师板书易混易错字词,学生认读。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门框)授(传授)

  四、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她是怎样的一个人,谁来形容一下?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2.简要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成为能演奏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

  五、作业设计

  1.课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阅读课文,研读感悟

  1.唯一的“听众”是什么时候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一会,之后是为了帮助我。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听众”言语的句子,结合当时的谈话环境。

  (1)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是我打搅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人的耳朵真的聋了吗?为什么要这么说?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并打消“我”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扰,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我”勇气和信心。

  再读老妇人的话,体会老妇人呵护年轻人。

  (2)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大家齐读句子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 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个孩子。先前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床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床腿的声音变成了美妙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解决心中的疑问。

  二、齐读课题,释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正因,“唯一”是什么意思?

  听众是很多人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唯一来修饰?课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教师板书易混易错字词,学生认读。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门框)授(传授)

  四、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她是怎样的一个人,谁来形容一下?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2.简要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成为能演奏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

  五、作业设计

  1.课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阅读课文,研读感悟

  1.唯一的“听众”是什么时候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一会,之后是为了帮助我。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听众”言语的句子,结合当时的谈话环境。

  (1)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是我打搅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人的耳朵真的聋了吗?为什么要这么说?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并打消“我”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扰,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我”勇气和信心。

  再读老妇人的话,体会老妇人呵护年轻人。

  (2)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大家齐读句子


相关文章

  •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老舍的[猫]教案
  • <猫>教案设计 太平镇老庄小学 徐亚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 ...查看


  •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麦哨5.22
  • 课 时 教 学 笔 记 总课时:66 课题 24 麦哨 授课时间: 2008 年 内容 112~114 5 月 22 日 课型 略读 1.认识 8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 ...查看


  •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3.古诗词三首5.21(2)
  • 课 时 教 学 笔 记 总课时:65 课题 23.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 内容 授课时间: 109 08 年 课型 5 月 21 日 古诗词三首 教 学 目标 1.学习渔歌子,理解词意,想象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词 ...查看


  •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表格式教案
  • 课题 六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1 (第 课时) 上课: 年 月 日 课题 六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1(第 课时) 上课: 年 月 日 亚洲的自然环境1(第 课时) 上课: 年 月 日 课题 亚洲的自然环境2 (第 课时) 上课: 年 月 日 课题 ...查看


  • 人教课标版音乐三上2.2[老爷爷赶鹅]教学设计3
  • <老爷爷赶鹅>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二声部轮唱歌曲<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 1.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增强自信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以听.唱.奏相结合,在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中学习歌曲. 3.能用自然的 ...查看


  •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时间大战的爆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掌握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讨论二战 ...查看


  • 人教课标版[果园机器人]说课稿
  •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 ...查看


  • 人教课标版音乐四上2.1[草原放牧]教案3
  • 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 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独唱<天边> 教学目标: 1.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查看


  • 人教课标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之小池教学设计
  • 13 古诗两首--小池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 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