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的激励方法研究
有人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学习需要老师给予自主,一旦完成,需要老师给予鼓励。特别是教师适度的帮助和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虽然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他们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然而,一旦他们付出努力得到外界的肯定时,那种成就感往往会激发出他们更高的热情与更持久的行为。 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积极上进,发展自己;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教师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将发挥80℅-90℅。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师如何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经过一定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我觉得以下激励的方法值得一试。
一、目标激励
“伟大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动力”。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目标是实现梦想的基础,是阶梯。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的目标,形成其健康向上的动机,以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
目标有远近之分,远期的目标如“自己的理想”,近期的目标如争当“校园之星”、“班级之星”,或者是参加比赛能够获奖,上课回答问题得到表扬等。目标的确立还要因人而异,切实可行,切忌好高骛远。怎样制定目标呢?第一,可以量化的才是目标,否则就是空话。第二,伸出手臂应跳一跳可以够得着——可实现性。目标事先要定好,要有吸引力,越明确越好;目标要化大为小,越具体越好;要能描绘出目标实现后的远景,越清晰越好。 二、赏识激励
“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士为知己者死”, 如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扬是赏识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大量的事实也说明:好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坏学生是被批评出来的。欣赏表扬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欣赏表扬后进生。后进生的缺点比较明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多角度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肯定、鼓励、信任他们。其次表扬不要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要去挖掘学生身上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老师独到的眼光。再有,要考虑赏识激励效果的最大化。比如借用他人之口夸奖学生,也有很好的效果。教师不妨以“怪不得英语老师说你出类拔萃,是棵好苗子”、“你们数学老师说你最近进步很大”、“同学们说你很能干”等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夸赞,这样做,一句话表达了两个人的赞美,会倍增夸赞的效果。和家长及时、有效地沟通,将学生的优点反馈给家长,通过家长来表扬,这也是不错的选择。班上有一位重听
儿童,人非常聪明、机灵。虽然口齿不是很清晰,但他并不自卑,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对于这一点老师对他是大加赞赏。其他方面的优点和进步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有一次去家访,他的妈妈提起这样一件事,说儿子回来告诉他们自己写的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当时高兴极了。作文是这个孩子的弱项,我能想象这个孩子说这话时的兴奋劲儿。老师一句赞赏的话对他是多大的鼓舞啊!因为老师的赏识,他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兴趣,每次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班级之星”。
三、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先进的榜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可低估。榜样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用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来激励学生,也可以用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来鼓励学生,更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来教育和勉励学生。同时,教师本人就是一面旗帜,也是最主要的教育因素,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犹为重要,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应是学生的表率,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在学生中发现、树立各种先进典型,这样既是对先进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以此激励全体学生,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对于后进生,教师与其埋怨、批评他们,不如给他们寻找想邻的“参照系”,让他们“跳一跳,能够着”,引导他们逐步摆正位置,该掉自身的坏毛病。
四、信任激励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信任可以分为工作信任、人格信任、成就信任和友谊信任。工作信任就是教师把某项工作委托给学生去负责或管理,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凡事都亲历亲为的老师不是聪明的老师,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是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某件事情或某项任务的。人格信任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成就信任是指相信学生会勇于进取,不断上进,取得成就。尤其是对后进生,我们要从欣赏后进生身上的“亮点”开始,哪怕是细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重新拥有心理上的满足,拥有进取的信心,更多地付出和投入,从而有更多的进步。友谊信任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是朋友关系,彼此间相互信任,相处融洽,这样学生就会在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加倍努力学习,激励才会见成效。
五、成功激励
它是指教师利用或创造条件,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参与教育的机会,并尽量使其能有成功的喜悦体验,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能进步也是一种成功。老师要多制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地追求新的成就。比如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即使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意识。成功激励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学生一旦有成功的体验,就容易产生兴趣,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取之不绝
的原动力。从他人的激励过渡到自我激励,这正是我们老师想要看到的理想的激励效果,也是激励的最终目的和出发点。
六、爱心激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激发爱,但师长的爱和期待是否就一定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令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答案是否定的。付出爱和收获爱很多时候并不对等。因此,爱应出于真诚,发自内心,才可以感动别人,成为别人进步的动力;爱需要尊重及宽容 ,特别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尊重和宽容可让他们感念于心;爱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学生失意的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足以让他铭记于心。教师要细心去体察,捕捉学生的需要;爱需要提醒。长期的接受,令学生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不再感动。提醒他们关注周围的爱,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爱,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会使学生产生不懈进取的动力,充分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发展自我,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信心百倍地昂首阔步。
小学生教育的激励方法研究
有人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学习需要老师给予自主,一旦完成,需要老师给予鼓励。特别是教师适度的帮助和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虽然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他们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然而,一旦他们付出努力得到外界的肯定时,那种成就感往往会激发出他们更高的热情与更持久的行为。 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积极上进,发展自己;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教师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将发挥80℅-90℅。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师如何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经过一定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我觉得以下激励的方法值得一试。
一、目标激励
“伟大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动力”。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目标是实现梦想的基础,是阶梯。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的目标,形成其健康向上的动机,以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
目标有远近之分,远期的目标如“自己的理想”,近期的目标如争当“校园之星”、“班级之星”,或者是参加比赛能够获奖,上课回答问题得到表扬等。目标的确立还要因人而异,切实可行,切忌好高骛远。怎样制定目标呢?第一,可以量化的才是目标,否则就是空话。第二,伸出手臂应跳一跳可以够得着——可实现性。目标事先要定好,要有吸引力,越明确越好;目标要化大为小,越具体越好;要能描绘出目标实现后的远景,越清晰越好。 二、赏识激励
“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士为知己者死”, 如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扬是赏识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大量的事实也说明:好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坏学生是被批评出来的。欣赏表扬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欣赏表扬后进生。后进生的缺点比较明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多角度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肯定、鼓励、信任他们。其次表扬不要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要去挖掘学生身上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老师独到的眼光。再有,要考虑赏识激励效果的最大化。比如借用他人之口夸奖学生,也有很好的效果。教师不妨以“怪不得英语老师说你出类拔萃,是棵好苗子”、“你们数学老师说你最近进步很大”、“同学们说你很能干”等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夸赞,这样做,一句话表达了两个人的赞美,会倍增夸赞的效果。和家长及时、有效地沟通,将学生的优点反馈给家长,通过家长来表扬,这也是不错的选择。班上有一位重听
儿童,人非常聪明、机灵。虽然口齿不是很清晰,但他并不自卑,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对于这一点老师对他是大加赞赏。其他方面的优点和进步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有一次去家访,他的妈妈提起这样一件事,说儿子回来告诉他们自己写的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当时高兴极了。作文是这个孩子的弱项,我能想象这个孩子说这话时的兴奋劲儿。老师一句赞赏的话对他是多大的鼓舞啊!因为老师的赏识,他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兴趣,每次考试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班级之星”。
三、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先进的榜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可低估。榜样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用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来激励学生,也可以用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来鼓励学生,更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来教育和勉励学生。同时,教师本人就是一面旗帜,也是最主要的教育因素,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犹为重要,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应是学生的表率,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在学生中发现、树立各种先进典型,这样既是对先进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以此激励全体学生,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对于后进生,教师与其埋怨、批评他们,不如给他们寻找想邻的“参照系”,让他们“跳一跳,能够着”,引导他们逐步摆正位置,该掉自身的坏毛病。
四、信任激励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信任可以分为工作信任、人格信任、成就信任和友谊信任。工作信任就是教师把某项工作委托给学生去负责或管理,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凡事都亲历亲为的老师不是聪明的老师,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是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某件事情或某项任务的。人格信任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成就信任是指相信学生会勇于进取,不断上进,取得成就。尤其是对后进生,我们要从欣赏后进生身上的“亮点”开始,哪怕是细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重新拥有心理上的满足,拥有进取的信心,更多地付出和投入,从而有更多的进步。友谊信任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是朋友关系,彼此间相互信任,相处融洽,这样学生就会在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加倍努力学习,激励才会见成效。
五、成功激励
它是指教师利用或创造条件,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参与教育的机会,并尽量使其能有成功的喜悦体验,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能进步也是一种成功。老师要多制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地追求新的成就。比如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即使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意识。成功激励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学生一旦有成功的体验,就容易产生兴趣,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取之不绝
的原动力。从他人的激励过渡到自我激励,这正是我们老师想要看到的理想的激励效果,也是激励的最终目的和出发点。
六、爱心激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激发爱,但师长的爱和期待是否就一定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令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答案是否定的。付出爱和收获爱很多时候并不对等。因此,爱应出于真诚,发自内心,才可以感动别人,成为别人进步的动力;爱需要尊重及宽容 ,特别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尊重和宽容可让他们感念于心;爱应该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学生失意的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足以让他铭记于心。教师要细心去体察,捕捉学生的需要;爱需要提醒。长期的接受,令学生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不再感动。提醒他们关注周围的爱,特别是来自父母的爱,可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会使学生产生不懈进取的动力,充分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发展自我,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信心百倍地昂首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