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课从某种程度上讲几乎沦为摆设,因为德智体美劳里面一定要有“美”,这个“美”,就是美术课。要有美术课,而美术课到底带给学生什么,没有人真正去考量。遇到文化课大考小考的时候,就连一周一节的美术课都被占去了。学生因为没有在美术课上获得什么不可多得的技能和好处,占走就占走,也就无所谓,美术课有和没有几乎是一样的。
打开中学美术课本,从艺术欣赏到简单的素描色彩甚至中国画的画法应有尽有,还有手工、折纸。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并掌握绘画技巧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美术课究竟该怎么上,美术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呢?
我认为,在完成课本教学的前提下,美术教师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他们认为有用的必需的知识。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水平。审美是指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广义是指对一切事物正确的美的判断,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狭义是指对具体生活中包括家居、衣着、相貌等等造型和色彩的正确的美的认知和判断。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和思想包括审美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我们要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思想闪耀出美丽的光芒。同时教给他们生活中对美的东西的使用和评价方法,教给他们怎样用美术中的色彩搭配和造型方法来装点教室、房间、舞台,指导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穿衣打扮,正确评判和欣赏他人的所有审美活动。定期参观博物馆、有特点的建筑、雕塑,去美术馆看画展,参加社会或学校组织的美术活动,听音乐会,教室里的多媒体也可以,有条件的时候可以组织旅游,从大自然的美中吸取营养,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所有的活动中得到高贵和美的情感体验和实际的生活技能。当然,这对美术教师也提出较高的要求,除了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专业素质教师本身要有正确、高尚、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尤其是培养有美术天赋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发掘美术人才,为学生今后的艺术人生和国家的艺术事业铺下第一块砖。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发现人才。对在美术上有天赋并热爱绘画,主动性强的学生发现出来组成课外美术小组,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培训,讲授练习专业的绘画技法,打下扎实的素描、色彩、速写基本功,为他们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举办学生的书画展览,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学习成效,接受艺术熏陶。也可以组织他们定期和当地画家、艺术家见面、交流,除了得到艺术家的指点指导,还可以让他们获得学习美术、学习艺术的信心,激励自我朝成功迈进。
三、增加艺术欣赏的时间,多给学生讲解欣赏经典的美术和其他艺术作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名画、画家生平经历、绘画题材的电影作品、音乐作品,让学生懂美,了解美,激起他们爱美和追求美的欲望,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展示美和个性,从而使他们了解懂得较多的艺术知识,使自己的言行变得优雅,逐步提高民族素质。
四、通过美术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提高自信心培养创新和开拓精神。可以在不考虑绘画技法的情况下让学生对特定的题目或完全无命题进行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通过口头描绘,先创作故事,然后把故事变成画面。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任意创作,以此也能激发学生对美、对艺术、对美术的兴趣。美术课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可以出去写生画画,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一些社会活动、创意活动,活动结束回校后,进行绘画或其他形式的创作,完成后举办作品展览或创意展示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五、建议美术课设置成2节课连排的大课,这样无论是绘画时间还是创意活动都可以有基本的时间保证,使一个内容能基本完整的完成。(一般中学的美术课插缝排课,所谓主课排剩下,音体美插缝补缺,而且是单独一节。)
同时,对中学美术课的最终考核也不能仅仅凭学生画的一张画来决定。既要看学生的基础绘画作品,又要看学生从外到内的整体表现,包括他们的衣着、气质、精神状态、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多方面去评判、考量。美术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榜样,带领指导学生向往美的艺术的天堂。
在美术教学上,我们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法,比如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美术教学大纲,各州、各学区,甚至各校都可以制定美术教学大纲,目前全国有1000多种教学大纲。各地的大纲虽然不一,但相同点还是大于不同点。一般美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很丰富、具体,并有许多插图,一个教师只要参照其中的建议上课就可以。
日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从学生的生理条件、兴趣出发,建立了以“造型游戏”“绘画、立体造型活动”“手工制作”、“鉴赏”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当地文化机构、美术馆、博物馆联合,与生活课、综合课合作,开展了生动、有效的美术教学。
学生在造型游戏中通过认识各种不同材料与色彩的特征,捕捉不同环境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在自发的浓厚兴趣中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审美能力。在“造型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配角地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绝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在用眼观察、用手创造、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形象地认识色彩、认识形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意识。
国外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应该不保守,不拘泥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因为,中学美术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定要吸取先进的有用的、可行的经验和方法,让中学美术课不再是鸡肋,不再是学生可有可无的随便可以放弃的课程,而是指导他们思想和生活学习的必修课和他们真正需要的传家宝。中学美术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创新,利用假期或者其他有效时间,出外学习,开阔眼界,尽量涉猎多项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除了备课、研究教法,最重要的是提升整体素质,包括审美水平。使自己的形象气质、言谈举止、专业技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带领学生在艺术和美的世界遨游,为他们的美丽人生打好基础。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美术课能成为学生特别喜欢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课程,未来学生素质以及国民素质能通过艺术教育的提高而达到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学美术课从某种程度上讲几乎沦为摆设,因为德智体美劳里面一定要有“美”,这个“美”,就是美术课。要有美术课,而美术课到底带给学生什么,没有人真正去考量。遇到文化课大考小考的时候,就连一周一节的美术课都被占去了。学生因为没有在美术课上获得什么不可多得的技能和好处,占走就占走,也就无所谓,美术课有和没有几乎是一样的。
打开中学美术课本,从艺术欣赏到简单的素描色彩甚至中国画的画法应有尽有,还有手工、折纸。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并掌握绘画技巧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美术课究竟该怎么上,美术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呢?
我认为,在完成课本教学的前提下,美术教师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他们认为有用的必需的知识。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水平。审美是指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广义是指对一切事物正确的美的判断,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狭义是指对具体生活中包括家居、衣着、相貌等等造型和色彩的正确的美的认知和判断。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和思想包括审美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我们要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思想闪耀出美丽的光芒。同时教给他们生活中对美的东西的使用和评价方法,教给他们怎样用美术中的色彩搭配和造型方法来装点教室、房间、舞台,指导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穿衣打扮,正确评判和欣赏他人的所有审美活动。定期参观博物馆、有特点的建筑、雕塑,去美术馆看画展,参加社会或学校组织的美术活动,听音乐会,教室里的多媒体也可以,有条件的时候可以组织旅游,从大自然的美中吸取营养,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所有的活动中得到高贵和美的情感体验和实际的生活技能。当然,这对美术教师也提出较高的要求,除了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专业素质教师本身要有正确、高尚、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尤其是培养有美术天赋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发掘美术人才,为学生今后的艺术人生和国家的艺术事业铺下第一块砖。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发现人才。对在美术上有天赋并热爱绘画,主动性强的学生发现出来组成课外美术小组,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培训,讲授练习专业的绘画技法,打下扎实的素描、色彩、速写基本功,为他们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举办学生的书画展览,让更多的学生看到学习成效,接受艺术熏陶。也可以组织他们定期和当地画家、艺术家见面、交流,除了得到艺术家的指点指导,还可以让他们获得学习美术、学习艺术的信心,激励自我朝成功迈进。
三、增加艺术欣赏的时间,多给学生讲解欣赏经典的美术和其他艺术作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名画、画家生平经历、绘画题材的电影作品、音乐作品,让学生懂美,了解美,激起他们爱美和追求美的欲望,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展示美和个性,从而使他们了解懂得较多的艺术知识,使自己的言行变得优雅,逐步提高民族素质。
四、通过美术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提高自信心培养创新和开拓精神。可以在不考虑绘画技法的情况下让学生对特定的题目或完全无命题进行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通过口头描绘,先创作故事,然后把故事变成画面。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任意创作,以此也能激发学生对美、对艺术、对美术的兴趣。美术课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可以出去写生画画,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一些社会活动、创意活动,活动结束回校后,进行绘画或其他形式的创作,完成后举办作品展览或创意展示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五、建议美术课设置成2节课连排的大课,这样无论是绘画时间还是创意活动都可以有基本的时间保证,使一个内容能基本完整的完成。(一般中学的美术课插缝排课,所谓主课排剩下,音体美插缝补缺,而且是单独一节。)
同时,对中学美术课的最终考核也不能仅仅凭学生画的一张画来决定。既要看学生的基础绘画作品,又要看学生从外到内的整体表现,包括他们的衣着、气质、精神状态、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多方面去评判、考量。美术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榜样,带领指导学生向往美的艺术的天堂。
在美术教学上,我们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法,比如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美术教学大纲,各州、各学区,甚至各校都可以制定美术教学大纲,目前全国有1000多种教学大纲。各地的大纲虽然不一,但相同点还是大于不同点。一般美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很丰富、具体,并有许多插图,一个教师只要参照其中的建议上课就可以。
日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从学生的生理条件、兴趣出发,建立了以“造型游戏”“绘画、立体造型活动”“手工制作”、“鉴赏”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当地文化机构、美术馆、博物馆联合,与生活课、综合课合作,开展了生动、有效的美术教学。
学生在造型游戏中通过认识各种不同材料与色彩的特征,捕捉不同环境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在自发的浓厚兴趣中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审美能力。在“造型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配角地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绝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在用眼观察、用手创造、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形象地认识色彩、认识形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意识。
国外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应该不保守,不拘泥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因为,中学美术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定要吸取先进的有用的、可行的经验和方法,让中学美术课不再是鸡肋,不再是学生可有可无的随便可以放弃的课程,而是指导他们思想和生活学习的必修课和他们真正需要的传家宝。中学美术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创新,利用假期或者其他有效时间,出外学习,开阔眼界,尽量涉猎多项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除了备课、研究教法,最重要的是提升整体素质,包括审美水平。使自己的形象气质、言谈举止、专业技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带领学生在艺术和美的世界遨游,为他们的美丽人生打好基础。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美术课能成为学生特别喜欢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课程,未来学生素质以及国民素质能通过艺术教育的提高而达到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