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价格波动对外包与失业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制造业国际价格变动对外包与失业问题的影响。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致使高工资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生产过程缩短,将制造业中相对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转移委托到低工资国家进行。外包促使高工资国家失业率提高和低技术工人工资的降低。  关键词:国际价格波动 外包 失业 劳动市场冲击  引言  外包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快速成长,例如2010 年荷兰、丹麦与瑞典输入的外包商品值占国内需求总值的比率接近50%,而在比利时与奥地利的这一比率甚至逼近60%(Keuschnigg and Ribi,2010)。外包现象是指厂商将其部分生产活动分割并委托其它厂商甚至是国外厂商代为进行。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外包这种经营形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间要素价格存在差异。相比于丹麦、德国与挪威工人的时薪为27欧元(/时),中国工人的时薪仅为1.10欧元(/时),大幅度工资差异导致厂商外包现象(Koskela and Konig,2008)。  工业国家的外包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令劳工团体担忧,他们担心工业国家产业外移后低技术劳工工资因而下降或是失业水平上升。有关外包的相关文献相当丰富。本文无意对涉及外包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性回顾,仅针对部分文献选择性讨论。Venables (1999)建立两国两要素模型,分析产业分工导致垂直与水平跨国公司的形成;文中同时探讨产业分工对于要素价格的影响。产业分工与跨国公司的问题在 Markusen and Venables(2007)的文章中亦有所讨论,在此无意赘述。此外,Jones and Kierzkowski(2001)对于低技术劳工在工资方面的影响亦有分析。但是,至今,既有文献中对于外包是否会造成低技术劳工工资恶化问题并无明确结论。Burda and Dluhosch(2002)建立一个垄断竞争架构研究因全球化而导致的市场扩大如何影响长短期产业分工现象;Dluhosch(2006)进而分析了产业分工产生的福利效果。  工业国家劳工团体除了担忧外包行为会降低低技术劳工工资外,同时也关注对低技术劳工失业的影响。但是既有文献中对于外包与失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鲜见的文献如Brecher and Chen(2008)考虑效率工资、技术劳工与非技术劳工失业架构,分析贸易、移民与外包对失业产生的冲击。Keuschnigg and Ribi(2007)探讨全球化与外包对于低技术劳工工资与失业问题,文中着重不同福利政策对外包、工资与失业方面的效果。此外,Koskela and Konig(2008)文中亦涉及外包与失业问题,但偏向产业组织层面。有鉴于此类问题研究的相对欠缺,探讨外包与失业问题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动机。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外包与失业问题,为分析制造业制程分割与在国际间移动的现象,本文建立两部门失业架构,其中制造业为多阶段生产,各阶段制程存在上下游投入产出关联,文章由工业国家角度探讨外包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模型构建  依据Dixit and Grossman(1982),一小国有两产业:农业与制造业,该国拥有三种生产要素:土地、资本与劳动。农业生产需要土地与劳动,制造业则需要资本与劳动。劳动可在两产业间自由移动;而资本与土地则为特定要素,无法在产业间移动。农业生产技术为固定规模报酬,本文选定农产品为计价单位(numeraire),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为p。  沿用Kohler(2004)与 Dixit and Grossman(1982)的研究成果,制造业最终制造品需要经过多阶段生产过程;将生产阶段透过一个连续变量i予以指数化,i∈[0,1],最上游生产阶段表示为i=0,最下游阶段则为i=1,i  由于国际间生产要素价格存在差异性,外包现象普遍由工业国家将部分制程转移至开发中国家,本文分析重点置于工业国家。假设经济体系存在本国(工业国家)与外国,两国生产技术相同。本国劳动与资本价格分别为w,r;外国则为w,r。假设w / r>w / r。假设本国生产制造品第i阶段其单位成本为f(w,r,i),f具有一般成本函数特性。再者,假设生产过程中,愈下游愈劳力密集,亦即:  (fw / fr)/i>0  fw与fr分别为该阶段单位产出的劳动与资本需求量。若阶段i*两国成本相同时,则有:  f(w,r,i*)=f(w,r,i*) (1)  其中,f为外国生产阶段i*时的单位成本。一旦生产阶段i>i*,则有:  f(w,r,i)>f(w,r,i)  因此,劳动较低廉的外国对位于阶段i*下游的所有生产阶段(i≥i*)具有比较优势;反之,本国相对工资高,其比较优势在于i≤i*。本国生产与出口i≤i*,外国将进口的中间财加工成为最终制造品。假设中间财的进出口无运输成本。一单位制造品在本国生产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为,而外国则为。在本国为小国条件下,f(w,r,i*)与F(w,r,i*)可简化,分别写为f(i*)与F(i*)。在完全竞争与无运输成本条件下,一单位最终制造品的价格(成本)则为:  F(i*)+F(w,r,i*)=p (2)  其中,制造品价格(p)由世界市场决定。至于农业部门,生产技术为固定规模报酬,以g(w,z)表示其单位成本,在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且选择农产品为计价单位,则单位成本g需满足:  g(w,z)=1 (3)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制造业国际价格变动对外包与失业问题的影响。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致使高工资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生产过程缩短,将制造业中相对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转移委托到低工资国家进行。外包促使高工资国家失业率提高和低技术工人工资的降低。  关键词:国际价格波动 外包 失业 劳动市场冲击  引言  外包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快速成长,例如2010 年荷兰、丹麦与瑞典输入的外包商品值占国内需求总值的比率接近50%,而在比利时与奥地利的这一比率甚至逼近60%(Keuschnigg and Ribi,2010)。外包现象是指厂商将其部分生产活动分割并委托其它厂商甚至是国外厂商代为进行。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外包这种经营形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间要素价格存在差异。相比于丹麦、德国与挪威工人的时薪为27欧元(/时),中国工人的时薪仅为1.10欧元(/时),大幅度工资差异导致厂商外包现象(Koskela and Konig,2008)。  工业国家的外包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令劳工团体担忧,他们担心工业国家产业外移后低技术劳工工资因而下降或是失业水平上升。有关外包的相关文献相当丰富。本文无意对涉及外包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性回顾,仅针对部分文献选择性讨论。Venables (1999)建立两国两要素模型,分析产业分工导致垂直与水平跨国公司的形成;文中同时探讨产业分工对于要素价格的影响。产业分工与跨国公司的问题在 Markusen and Venables(2007)的文章中亦有所讨论,在此无意赘述。此外,Jones and Kierzkowski(2001)对于低技术劳工在工资方面的影响亦有分析。但是,至今,既有文献中对于外包是否会造成低技术劳工工资恶化问题并无明确结论。Burda and Dluhosch(2002)建立一个垄断竞争架构研究因全球化而导致的市场扩大如何影响长短期产业分工现象;Dluhosch(2006)进而分析了产业分工产生的福利效果。  工业国家劳工团体除了担忧外包行为会降低低技术劳工工资外,同时也关注对低技术劳工失业的影响。但是既有文献中对于外包与失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鲜见的文献如Brecher and Chen(2008)考虑效率工资、技术劳工与非技术劳工失业架构,分析贸易、移民与外包对失业产生的冲击。Keuschnigg and Ribi(2007)探讨全球化与外包对于低技术劳工工资与失业问题,文中着重不同福利政策对外包、工资与失业方面的效果。此外,Koskela and Konig(2008)文中亦涉及外包与失业问题,但偏向产业组织层面。有鉴于此类问题研究的相对欠缺,探讨外包与失业问题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动机。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外包与失业问题,为分析制造业制程分割与在国际间移动的现象,本文建立两部门失业架构,其中制造业为多阶段生产,各阶段制程存在上下游投入产出关联,文章由工业国家角度探讨外包对劳动市场的影响。  模型构建  依据Dixit and Grossman(1982),一小国有两产业:农业与制造业,该国拥有三种生产要素:土地、资本与劳动。农业生产需要土地与劳动,制造业则需要资本与劳动。劳动可在两产业间自由移动;而资本与土地则为特定要素,无法在产业间移动。农业生产技术为固定规模报酬,本文选定农产品为计价单位(numeraire),制造品的相对价格为p。  沿用Kohler(2004)与 Dixit and Grossman(1982)的研究成果,制造业最终制造品需要经过多阶段生产过程;将生产阶段透过一个连续变量i予以指数化,i∈[0,1],最上游生产阶段表示为i=0,最下游阶段则为i=1,i  由于国际间生产要素价格存在差异性,外包现象普遍由工业国家将部分制程转移至开发中国家,本文分析重点置于工业国家。假设经济体系存在本国(工业国家)与外国,两国生产技术相同。本国劳动与资本价格分别为w,r;外国则为w,r。假设w / r>w / r。假设本国生产制造品第i阶段其单位成本为f(w,r,i),f具有一般成本函数特性。再者,假设生产过程中,愈下游愈劳力密集,亦即:  (fw / fr)/i>0  fw与fr分别为该阶段单位产出的劳动与资本需求量。若阶段i*两国成本相同时,则有:  f(w,r,i*)=f(w,r,i*) (1)  其中,f为外国生产阶段i*时的单位成本。一旦生产阶段i>i*,则有:  f(w,r,i)>f(w,r,i)  因此,劳动较低廉的外国对位于阶段i*下游的所有生产阶段(i≥i*)具有比较优势;反之,本国相对工资高,其比较优势在于i≤i*。本国生产与出口i≤i*,外国将进口的中间财加工成为最终制造品。假设中间财的进出口无运输成本。一单位制造品在本国生产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为,而外国则为。在本国为小国条件下,f(w,r,i*)与F(w,r,i*)可简化,分别写为f(i*)与F(i*)。在完全竞争与无运输成本条件下,一单位最终制造品的价格(成本)则为:  F(i*)+F(w,r,i*)=p (2)  其中,制造品价格(p)由世界市场决定。至于农业部门,生产技术为固定规模报酬,以g(w,z)表示其单位成本,在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且选择农产品为计价单位,则单位成本g需满足:  g(w,z)=1 (3)


相关文章

  •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_简答_论述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的具体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Dx+Di)>1 外汇: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债权债务结算的支付手段. 间接标价法:用1个单 ...查看


  • 西方经济学多选题
  • 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正式分开,2凯恩斯主义占据主导地位,3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4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A.完全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 ...查看


  • 毕业论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而且连年保持着贸易顺差,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也使我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发生以来,美国大量发行了国债及 ...查看


  •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 第十二章 简 答 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001研) (答案) 2.为什么说GN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1998研) (答案) 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大学 ...查看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毕业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指导教师 职 称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2012年5月26日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中文摘要: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处在不断升值 ...查看


  • 新老凯恩斯主义的比较
  • 新老凯恩斯主义的比较 自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崭露头角,颇有重振凯恩斯主义昔日雄风之势.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既不同于沉缅于非真实世界抽象思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不同于"空中楼阁"式的传统凯恩斯主义经 ...查看


  • 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 摘要 充分就业是基础,财富是由人在工作中制造的,只有保证就业才能保证一定数量的人充足的物质生活也就保证了物价的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也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 ...查看


  •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一.宏观经济分析 1.宏观经济调控四大目标(短期需求管理)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经济目标. 物价和国际收支为稳定指标.经济和就业 为增长指标 实际经济增长围绕 ...查看


  •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因素分析
  • 目 录 摘要-----------------------------------3 关键词----------------------------------3 引言------------------------------3 一.影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