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033-02   摘 要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国家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现状、文化贸易、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和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认识来探究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 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产业 对外开放 政策      一、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我国在加入WTO时做出了6个与文化产业有关的主要承诺,使得我国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根据最2007年底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于鼓励和限制外商投资的文化产业作了相关规定,并逐步放松对外资在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的限制和管制。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趋势是逐步对外开放,以中国传媒业为例。在中国加入WTO后,对传媒业开放有所松动。2001年8月,中宣部、广电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就联合出台过中国传媒融资的17号文件,其中规定:发行、印刷、电影集团经批准,可以吸收外资。2003年12月,国务院下达文件再度明确,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   二、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文化贸易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335353亿元,仅次于美日位居世界第三。然而,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5000年文明古国,中国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却并非是一个文化强国。2006―2008年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03.2,129.2和 158.4亿美元;虽然增幅较大,但根基薄,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不到1%;其逆差逐年扩大,分别为1.73亿美元,2.15亿美元,2.50亿美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渠道还比较狭窄,我国输出的文化产品单价还远远低于引进的同类产品。   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不得不使我们担心我国的文化安全。文化贸易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   一是从文化内容本身影响我国文化安全。外国向我国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在不断地向我们输送外来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当我们的孩子们在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哼着英文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以美国文化为首的西方文化的迅速占领神州各地。这些外来的快餐式文化正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次的文化本质。甚至借用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中国元素的形式宣传其文化思想。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开发的《三国》游戏等。   二是从文化载体即文化产业来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中国已成为世界文化消费大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然而国内文化产品的制作、供给能力低下,无法提供高水平、自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使得更多实力强大的外国文化产业进入我国,利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一流的制作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从而迅速占领我国市场,使得本国文化产品市场份额日益缩减,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的主要发展形式是文化事业,由政府控制并以政府拨款的方式进行扶持,由于缺乏竞争,发展缓慢;而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小规模的民营资本进行运作,受到资金缺乏限制难以发展,因此有必要引进外资。资金的引进不仅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丰富的资本,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科学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我国目前落后的现状,缩小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整个行业的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上海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其成功的因素之就在于引进和利用外资,最具说服力的是上海贝塔斯曼公司的成立。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文化产业在利用外资方面也不例外。我国是一个文化消费大国,高利润的文化产业吸引大量外资的注入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大量的外资涌入同样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外资的流入其目的在于寻找高效的利润回报,投资者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而使得文化产品过分的商业化,甚至歪曲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及思想,不利于我国文化的纯洁发展。其次,拥有雄厚资本、先进科学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外商企业将对我国文化企业造成严重的威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载体,一旦载体被外国控制,这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将是一个致命的危害。   (三)文化产业走出去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经济、政治相融的文化也面临着全球化,关起门来搞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政策。文化产业通过对外文化贸易及海外设立机构的形式走出去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宣传中国、树立良好形象,还有利于文化的对外交流,让世界人民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我国的文化,这种以攻为守的方式更能使中国的优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的流传和进一步发展。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这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改善我国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中国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措施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企业的信心,在对外文化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如2009年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约8604.2万美元,同比增长44.2%。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同时培育出杂技芭蕾《天鹅湖》、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舞蹈《杨贵妃》等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种影响力反过来又促进中国文化更深层次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文化安全得以保证。   三、在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   我国文化产业尚不成熟,其竞争力相对弱小,面对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必须谨慎。有必要启动相应的国家机制,对那些可能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进行鉴别,及时准确地作出预先性和警示性的反应,提高安全意识。   (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保护措施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慢,正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汉密尔顿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政府应大力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和保护文化产业。   (三)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长期困扰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的不足问题。因此,要真正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必须借助于民营的力量,加大文化创新力度。   (四)科学合理的利用外资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却并非文化强国的原因之一在于资金不足。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发展空间受到海外投资的青睐,这恰好满足了我国文化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考虑到外资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国家政策对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应进行适当的监控。   (五)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在规范和健全外贸体制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大型跨国文化企业,要重点发展有较强竞争优势、他国不易效仿的文化产品,并培育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还要重视中国海外文化交流机构的建设并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沈洪波.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5.   [2]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赵立萍.WTO与中国文化产业.中国经贸.2004(01).   [4]聚焦我国传媒业对外开放15年.中国文化投资.2008.8.   [5]吴晓东.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10.3.   [6]马春茂.中外合资触动文化与产业双重博弈.中国文化报.   [7]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殷都学刊.2007(2).   [8]黄海.试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6).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033-02   摘 要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国家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现状、文化贸易、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和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认识来探究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 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产业 对外开放 政策      一、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我国在加入WTO时做出了6个与文化产业有关的主要承诺,使得我国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根据最2007年底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于鼓励和限制外商投资的文化产业作了相关规定,并逐步放松对外资在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的限制和管制。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趋势是逐步对外开放,以中国传媒业为例。在中国加入WTO后,对传媒业开放有所松动。2001年8月,中宣部、广电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就联合出台过中国传媒融资的17号文件,其中规定:发行、印刷、电影集团经批准,可以吸收外资。2003年12月,国务院下达文件再度明确,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   二、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文化贸易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335353亿元,仅次于美日位居世界第三。然而,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5000年文明古国,中国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却并非是一个文化强国。2006―2008年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03.2,129.2和 158.4亿美元;虽然增幅较大,但根基薄,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不到1%;其逆差逐年扩大,分别为1.73亿美元,2.15亿美元,2.50亿美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渠道还比较狭窄,我国输出的文化产品单价还远远低于引进的同类产品。   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不得不使我们担心我国的文化安全。文化贸易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   一是从文化内容本身影响我国文化安全。外国向我国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在不断地向我们输送外来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当我们的孩子们在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哼着英文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以美国文化为首的西方文化的迅速占领神州各地。这些外来的快餐式文化正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次的文化本质。甚至借用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中国元素的形式宣传其文化思想。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开发的《三国》游戏等。   二是从文化载体即文化产业来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中国已成为世界文化消费大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然而国内文化产品的制作、供给能力低下,无法提供高水平、自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使得更多实力强大的外国文化产业进入我国,利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一流的制作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从而迅速占领我国市场,使得本国文化产品市场份额日益缩减,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的主要发展形式是文化事业,由政府控制并以政府拨款的方式进行扶持,由于缺乏竞争,发展缓慢;而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小规模的民营资本进行运作,受到资金缺乏限制难以发展,因此有必要引进外资。资金的引进不仅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丰富的资本,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科学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我国目前落后的现状,缩小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整个行业的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上海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其成功的因素之就在于引进和利用外资,最具说服力的是上海贝塔斯曼公司的成立。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文化产业在利用外资方面也不例外。我国是一个文化消费大国,高利润的文化产业吸引大量外资的注入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大量的外资涌入同样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外资的流入其目的在于寻找高效的利润回报,投资者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而使得文化产品过分的商业化,甚至歪曲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及思想,不利于我国文化的纯洁发展。其次,拥有雄厚资本、先进科学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外商企业将对我国文化企业造成严重的威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载体,一旦载体被外国控制,这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将是一个致命的危害。   (三)文化产业走出去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经济、政治相融的文化也面临着全球化,关起门来搞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政策。文化产业通过对外文化贸易及海外设立机构的形式走出去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宣传中国、树立良好形象,还有利于文化的对外交流,让世界人民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我国的文化,这种以攻为守的方式更能使中国的优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的流传和进一步发展。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这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改善我国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中国政府的一系列鼓励措施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企业的信心,在对外文化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如2009年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约8604.2万美元,同比增长44.2%。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同时培育出杂技芭蕾《天鹅湖》、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舞蹈《杨贵妃》等一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种影响力反过来又促进中国文化更深层次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文化安全得以保证。   三、在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   我国文化产业尚不成熟,其竞争力相对弱小,面对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必须谨慎。有必要启动相应的国家机制,对那些可能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进行鉴别,及时准确地作出预先性和警示性的反应,提高安全意识。   (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保护措施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慢,正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汉密尔顿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政府应大力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和保护文化产业。   (三)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无法解决长期困扰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的不足问题。因此,要真正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必须借助于民营的力量,加大文化创新力度。   (四)科学合理的利用外资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却并非文化强国的原因之一在于资金不足。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发展空间受到海外投资的青睐,这恰好满足了我国文化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考虑到外资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国家政策对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应进行适当的监控。   (五)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在规范和健全外贸体制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大型跨国文化企业,要重点发展有较强竞争优势、他国不易效仿的文化产品,并培育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还要重视中国海外文化交流机构的建设并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沈洪波.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5.   [2]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赵立萍.WTO与中国文化产业.中国经贸.2004(01).   [4]聚焦我国传媒业对外开放15年.中国文化投资.2008.8.   [5]吴晓东.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10.3.   [6]马春茂.中外合资触动文化与产业双重博弈.中国文化报.   [7]骆玉安.关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殷都学刊.2007(2).   [8]黄海.试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6).


相关文章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成因及利弊_田菁慧
  • 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 2010年3月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成因及利弊 田菁慧 李 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大连,116025)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以逆差为主,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以及一系 ...查看


  • 浅析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 2009年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人类首次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负增长.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大体上得到控制,受其波及和拖累的世界经济也已经显露出各种复苏的迹象.与此同时,有关世界经济形势及走势的各种主要指标给出的信号方向不一, ...查看


  •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发展
  •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发展 摘 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中国也在不断的努力融入这一潮流中.然而,面对这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国需要审时度势规避风险.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地位更加重 ...查看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仅供参考,可以加以修改,也可以自拟) 1.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5.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6. ...查看


  • 浅析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的发展
  • 浅析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的 发展 指导教师:金建君 作者:朱南华诺娃 学院:资源学院 学号:[1**********]2 时间:2012年11月 浅析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的发展 摘要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冰雪经济将成为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 ...查看


  • 网络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写作说明 专业从事毕业论文写作与发表相关服务,本团队擅长案例数据分析.编程仿真.图表制作.毕业设 ...查看


  • 浅析新加坡的公共外交
  • 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3期SOUTHEASTASIANSTUDIES 浅析新加坡的公共外交 杨 毅 杨玉灵 北京100089)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新加坡:公共外交:软实力:国家形象[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公共外 ...查看


  • 浅析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题目 作者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周三第6-8节 作业完成时间 浅析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相互关系 3150101461 社会科学试验班 杨健星 摘 要:本文从浙江精神的内容和实质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精神的产生与浙江发展之间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