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最早将调整本国人同外国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万民法”的是( )
A .罗马人 B .中国人
C .波斯人 D .希腊人
2.第一个正式提出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法律文件是( )
A .《联合国宪章》 B .《国际法原则宣言》
C .《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 D .《巴黎非战公约》
3.以下情况中不发生国家承认的是( ) ...
A .国家合并 B.国家分离
C .殖民地独立 D .一国的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
4.在以下国家联合体中,本身是国际法主体,其组成部分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
格的是( )
A .身合国 B .联邦
C .邦联 D .英联邦
5.以下条约中,国家应继承的是( )
A .和平友好条约 B .边界条约
C .军事同盟条约 D .引渡条约
6.传统国际法承认的五种领土取得方式是( )
A .先占、征服、添附、交换领土、时效 B .先占、时效、割让、征服、赠与
C .先占、征服、时效、添附、割让 D .先占、时效、公民投票、割让、添附
7.自然边界线是指( )
A .以经纬度为界 B .以定点划出的直线为界
C .以扇形线为界 D .以山脉或河流为界
8.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和内水或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是( ) ...
A .公海 B .大陆架
C .国际海底区域 D .内海
9.荷兰法学家宾刻舒克主张的确定领海宽度的学说是( )
A .视力说 B .两天航程说
C .大炮射程说 D .3海里说
1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 )
A .属于国家领海的一部分 B .属于公海的一部分
C .既不属于领海也不属于公海 D .既是领海也是公海
11.同时是前约、后约的缔约国,应( )
A .适用前约 B .适用后约
C .任意选择适用 D .协商决定适用
12.外空物体发射国应对该物体在地面造成的损害负( )
A .一般责任 B .绝对责任
C .相对责任 D .公平责任
13.1972年12月,联大通过决议成立一个作为协调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的国际机构是( )
A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B .联合国难民署
C .联合国粮农组织 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缔约国对气候变化的保护承担( )
A .绝对责任 B .连带责任
C .共同责任 D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5.国际法形成不同的学派是由于( )
A .对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的观点不同 B .对国际法主体的观点不同
C .对国际法是否是法的观点不同 D .对国际法渊源的观点不同
16.外交团的活动主要是( )
A .礼仪性活动
B .政治交涉性活动
C .对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
D .对接受国中的各国使馆进行领导和监督
17.国家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和互设使馆的法律根据是( )
A .联合国同意 B .相互承认
C .双方议会批准 D .双方协议
18.当使馆馆长职位空缺时,代行使馆馆长职务的是( )
A .代办 B .临时代办
C .武官 D .大使指定的人
19.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
A .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和平解决边界争端 D .平等互利
20.条约无效的情况有( )
A .情势变迁 B .条约内容违反国际强行法
C .履行不可能 D .被新条约取代
21.条约草签是表示( )
A .全权代表对条约的认证 B .承受条约的拘束
C .即将批准条约 D .谈判结束
22.按照国际惯例, 双边条约签署采用( )
A .按某种文字的各国国名的字母顺序排列签字
B .轮换制签字
C .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先签字
D .按抽签的先后顺序签字
23.不构成排除国家行为不当性(不法性) 的原因是( ) ...
A .同意 B .应某一团体的请求
C .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 D .危难与紧急状态
24.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成员国共有( )
A .5个 B .10个
C .15个 D .17个
25.联合国大会的职权中不包括( ) ...
A .提倡国际法的逐渐发展与编纂 B .审议和批准联合国的预算
C .推荐联合国秘书长 D .审查各专门机构的行政预算
26.在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争端中, 联合国秘书长采取的行动
是( )
A .和解 B .调停
C .斡旋 D .调查
27.我国国籍赋予原始国籍的原则是( )
A .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 B .出生地主义
C .单系血统主义 D .血统主义
28.根据《国际法院规约》, 国际法院解决国际争端适用法律所依据的条款是( )
A .第34条 B .第35条
C .第36条 D .第38条
29.二战后, 惩办战犯的国际法原则被称作( )
A .宪章原则 B .纽伦堡原则
C .东京原则 D .国际刑事原则
30.交战国停止敌对行动的方式之一是( )
A .撤军 B .遣返战俘
C .投降 D .一方声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主要有( )
A .报告及审查制度 B .调查程序
C .处理缔约国来文及和解制度 D .个人申诉制度
E .1503程序
32. 军舰在公海上发现具有下列哪些嫌疑的船舶, 有行使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 )
A .从事奴隶贩卖 B .从事海盗行为
C .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 D .没有国籍
E .虽悬挂一国旗帜或拒不展示旗帜而事实上与军舰属同一国籍
33.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通过的环境发展文件有( )
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B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生物多样性公约》 D .《21世纪议程》
E .《世界自然宪章》
34.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下列哪些人员的派遣须征求接受国的同意? ( )
A .馆长 B .一等秘书
C .商务参赞 D .海、陆、空军武官
E .随员
35. 下列各项原则,哪些属于《联合国宪章》第二条规定的原则?( )
A .会员国主权平等 B .民族自决
C .和平解决争端 D .促进国际合作
E .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报复
37.战时中立
38.区域性国际组织
39.邦联
40.双重犯罪原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1、42小题各8分,第43、44小题各7分,共30分)
41.简述条约解释的规则。
42.简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权。
43.简述国际损害责任行为的特点。
44.简述战争法规定的限制作战方法和手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5.试论国际合作原则。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法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2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5 A A D B B 6—10 C D A C C 11—15 B B D D A
16—20 A D B C B 21—25 A B B C D 26—30 C A D B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CDE 32.ABCDE 33.ABCD 34.AD 35.AC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报复:是指一国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相应强制措施,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惩罚性的强制措施。
37.战时中立:是指第三国对各交战国所采取的并为交战国所承认的公正不偏的态度,这种态度产生了公正不偏的国家与交战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38.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某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不属于该地域但以维持区域性利益为目的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39.邦联:是由若干个主权国家根据条约组成的国家联合体。
40.双重犯罪原则:又称相同原则,是指可引渡的犯罪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家和被请求引渡国家双方都认为是犯罪的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1、42小题各8分,第43、44小题各7分,共30分)
41.简述条约解释的规则。
答:关于条约解释的通则,总的来说,条约的解释应参照条约的目的与宗旨、依条约的用语所具有的通常意义并考虑其上下文,善意地加以解释。此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1款之规定。解释条约的一般规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善意解释条约。这指的是应从诚实信用的立场对条约进行解释。
(2)根据约文的通常意义解释条约。这指的是按照法律文件的条文用语之字面意思和通常意思,来阐释法条的含义内容。
(3)联系上下文解释条约。这指的是将条约作为一个整体而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
(4)条约的解释应符合其目的与宗旨。这要求特别注重条约所载明的目的和宗旨,在有两种以上解释时,应采用最符合条约目的和宗旨的意义。
42.简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权。
答: 安理会的职权安理会是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而且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它在联合国六个主要机关中占有首要的政治地位。
(一)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职权:(1)促请各争端当事国用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争端。(2)调查任何争端或情势,以断定其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3)在某争端或情势的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时,安理会可在任何阶段建议适当程序或调整方法。
(二) 制止威胁和平、破坏和平和侵略行为方面的职权:
(1)根据《宪章》第39条,安理会应断定任何对和平的威胁、和平的破坏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并应做成建议或抉择,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2)促请争端当事国遵行安理会认为必要或适当的临时措施,以防止情势恶化(《宪章》第40条) 。
(3)决定采取武力以外的办法并促请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 (4)根据《宪章》第42条,如果认为上述非武力办法不足以解决问题,可采取必要的武力行动(包括会员国的空军、海军、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 ,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三) 其他方面的职权:(1)负责拟定军备管制方案;(2)在特定战略性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3)建议或决定为执行国际法院判决所应采取的措施;(4)同大会平行选举国际法院法官;(5)向大会推荐新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长; (6)向大会建议中止会员国的权利或开除会员国。
43.简述国际损害责任行为的特点。
答:国际损害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造成损害时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损害责任行为的特点是:
(一)其活动都是由国家或实体在其本国领土或控制范围内从事的,但其危害具有跨国性;
(二)其活动通常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三)活动本身都是现行国际法未加禁止的;
(四)受害国有权要求加害国给予合理赔偿。
在国际实践中,损害责任承担的形式主要是:
(一)国家专属责任。其主体是国家。主要涉及国家本身或其他国家实体的活动,以及其他非政府团体的活动。
(二)由国家和经营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该责任主要适用于民用核活动领域。
(三)经营人承担赔偿责任。
44.简述战争法规定的限制作战方法和手段。
答:(1)野蛮或残酷的手段,即违反人道原则。
(2)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指违反区分原则。
(3)背信弃义的手段,如:假装、休战、谈判或投降。
(4)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如使用某种方法改变天气近引起地震、海啸等。
(5)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核武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5.试论国际合作原则。
答:国际合作原则:指各国不问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上有何差异,均有义务在国际关系之各方面彼此合 作。根据这一原则,:
(一)各国应与其他国家合作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二)各国应合作促进对于一切人民人权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与遵行;
(三)各国应依照主权平等及不干涉原则处理其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贸易方面之国际关系;
(四)联合国会员国均有义务依照宪章有关规定采取共同及个别行动与联合国合作。
(五)各国在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以及在科学技术方面并为促进国际文化及教育进步,彼此合作。各国应在促进全世界尤其发展中国家之经济增长方面彼此合作。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法试题
课程代码:002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最早将调整本国人同外国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万民法”的是( )
A .罗马人 B .中国人
C .波斯人 D .希腊人
2.第一个正式提出民族自决原则的国际法律文件是( )
A .《联合国宪章》 B .《国际法原则宣言》
C .《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 D .《巴黎非战公约》
3.以下情况中不发生国家承认的是( ) ...
A .国家合并 B.国家分离
C .殖民地独立 D .一国的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
4.在以下国家联合体中,本身是国际法主体,其组成部分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
格的是( )
A .身合国 B .联邦
C .邦联 D .英联邦
5.以下条约中,国家应继承的是( )
A .和平友好条约 B .边界条约
C .军事同盟条约 D .引渡条约
6.传统国际法承认的五种领土取得方式是( )
A .先占、征服、添附、交换领土、时效 B .先占、时效、割让、征服、赠与
C .先占、征服、时效、添附、割让 D .先占、时效、公民投票、割让、添附
7.自然边界线是指( )
A .以经纬度为界 B .以定点划出的直线为界
C .以扇形线为界 D .以山脉或河流为界
8.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和内水或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是( ) ...
A .公海 B .大陆架
C .国际海底区域 D .内海
9.荷兰法学家宾刻舒克主张的确定领海宽度的学说是( )
A .视力说 B .两天航程说
C .大炮射程说 D .3海里说
1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 )
A .属于国家领海的一部分 B .属于公海的一部分
C .既不属于领海也不属于公海 D .既是领海也是公海
11.同时是前约、后约的缔约国,应( )
A .适用前约 B .适用后约
C .任意选择适用 D .协商决定适用
12.外空物体发射国应对该物体在地面造成的损害负( )
A .一般责任 B .绝对责任
C .相对责任 D .公平责任
13.1972年12月,联大通过决议成立一个作为协调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的国际机构是( )
A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B .联合国难民署
C .联合国粮农组织 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缔约国对气候变化的保护承担( )
A .绝对责任 B .连带责任
C .共同责任 D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5.国际法形成不同的学派是由于( )
A .对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的观点不同 B .对国际法主体的观点不同
C .对国际法是否是法的观点不同 D .对国际法渊源的观点不同
16.外交团的活动主要是( )
A .礼仪性活动
B .政治交涉性活动
C .对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
D .对接受国中的各国使馆进行领导和监督
17.国家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和互设使馆的法律根据是( )
A .联合国同意 B .相互承认
C .双方议会批准 D .双方协议
18.当使馆馆长职位空缺时,代行使馆馆长职务的是( )
A .代办 B .临时代办
C .武官 D .大使指定的人
19.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
A .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和平解决边界争端 D .平等互利
20.条约无效的情况有( )
A .情势变迁 B .条约内容违反国际强行法
C .履行不可能 D .被新条约取代
21.条约草签是表示( )
A .全权代表对条约的认证 B .承受条约的拘束
C .即将批准条约 D .谈判结束
22.按照国际惯例, 双边条约签署采用( )
A .按某种文字的各国国名的字母顺序排列签字
B .轮换制签字
C .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先签字
D .按抽签的先后顺序签字
23.不构成排除国家行为不当性(不法性) 的原因是( ) ...
A .同意 B .应某一团体的请求
C .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 D .危难与紧急状态
24.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成员国共有( )
A .5个 B .10个
C .15个 D .17个
25.联合国大会的职权中不包括( ) ...
A .提倡国际法的逐渐发展与编纂 B .审议和批准联合国的预算
C .推荐联合国秘书长 D .审查各专门机构的行政预算
26.在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争端中, 联合国秘书长采取的行动
是( )
A .和解 B .调停
C .斡旋 D .调查
27.我国国籍赋予原始国籍的原则是( )
A .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 B .出生地主义
C .单系血统主义 D .血统主义
28.根据《国际法院规约》, 国际法院解决国际争端适用法律所依据的条款是( )
A .第34条 B .第35条
C .第36条 D .第38条
29.二战后, 惩办战犯的国际法原则被称作( )
A .宪章原则 B .纽伦堡原则
C .东京原则 D .国际刑事原则
30.交战国停止敌对行动的方式之一是( )
A .撤军 B .遣返战俘
C .投降 D .一方声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主要有( )
A .报告及审查制度 B .调查程序
C .处理缔约国来文及和解制度 D .个人申诉制度
E .1503程序
32. 军舰在公海上发现具有下列哪些嫌疑的船舶, 有行使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 )
A .从事奴隶贩卖 B .从事海盗行为
C .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 D .没有国籍
E .虽悬挂一国旗帜或拒不展示旗帜而事实上与军舰属同一国籍
33.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通过的环境发展文件有( )
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B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生物多样性公约》 D .《21世纪议程》
E .《世界自然宪章》
34.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下列哪些人员的派遣须征求接受国的同意? ( )
A .馆长 B .一等秘书
C .商务参赞 D .海、陆、空军武官
E .随员
35. 下列各项原则,哪些属于《联合国宪章》第二条规定的原则?( )
A .会员国主权平等 B .民族自决
C .和平解决争端 D .促进国际合作
E .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报复
37.战时中立
38.区域性国际组织
39.邦联
40.双重犯罪原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1、42小题各8分,第43、44小题各7分,共30分)
41.简述条约解释的规则。
42.简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权。
43.简述国际损害责任行为的特点。
44.简述战争法规定的限制作战方法和手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5.试论国际合作原则。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法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2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5 A A D B B 6—10 C D A C C 11—15 B B D D A
16—20 A D B C B 21—25 A B B C D 26—30 C A D B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CDE 32.ABCDE 33.ABCD 34.AD 35.AC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报复:是指一国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采取的相应强制措施,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惩罚性的强制措施。
37.战时中立:是指第三国对各交战国所采取的并为交战国所承认的公正不偏的态度,这种态度产生了公正不偏的国家与交战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38.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某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不属于该地域但以维持区域性利益为目的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39.邦联:是由若干个主权国家根据条约组成的国家联合体。
40.双重犯罪原则:又称相同原则,是指可引渡的犯罪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家和被请求引渡国家双方都认为是犯罪的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1、42小题各8分,第43、44小题各7分,共30分)
41.简述条约解释的规则。
答:关于条约解释的通则,总的来说,条约的解释应参照条约的目的与宗旨、依条约的用语所具有的通常意义并考虑其上下文,善意地加以解释。此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1款之规定。解释条约的一般规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善意解释条约。这指的是应从诚实信用的立场对条约进行解释。
(2)根据约文的通常意义解释条约。这指的是按照法律文件的条文用语之字面意思和通常意思,来阐释法条的含义内容。
(3)联系上下文解释条约。这指的是将条约作为一个整体而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
(4)条约的解释应符合其目的与宗旨。这要求特别注重条约所载明的目的和宗旨,在有两种以上解释时,应采用最符合条约目的和宗旨的意义。
42.简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职权。
答: 安理会的职权安理会是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而且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它在联合国六个主要机关中占有首要的政治地位。
(一)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职权:(1)促请各争端当事国用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争端。(2)调查任何争端或情势,以断定其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3)在某争端或情势的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时,安理会可在任何阶段建议适当程序或调整方法。
(二) 制止威胁和平、破坏和平和侵略行为方面的职权:
(1)根据《宪章》第39条,安理会应断定任何对和平的威胁、和平的破坏或侵略行为是否存在,并应做成建议或抉择,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2)促请争端当事国遵行安理会认为必要或适当的临时措施,以防止情势恶化(《宪章》第40条) 。
(3)决定采取武力以外的办法并促请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 (4)根据《宪章》第42条,如果认为上述非武力办法不足以解决问题,可采取必要的武力行动(包括会员国的空军、海军、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 ,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三) 其他方面的职权:(1)负责拟定军备管制方案;(2)在特定战略性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3)建议或决定为执行国际法院判决所应采取的措施;(4)同大会平行选举国际法院法官;(5)向大会推荐新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长; (6)向大会建议中止会员国的权利或开除会员国。
43.简述国际损害责任行为的特点。
答:国际损害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造成损害时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损害责任行为的特点是:
(一)其活动都是由国家或实体在其本国领土或控制范围内从事的,但其危害具有跨国性;
(二)其活动通常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三)活动本身都是现行国际法未加禁止的;
(四)受害国有权要求加害国给予合理赔偿。
在国际实践中,损害责任承担的形式主要是:
(一)国家专属责任。其主体是国家。主要涉及国家本身或其他国家实体的活动,以及其他非政府团体的活动。
(二)由国家和经营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该责任主要适用于民用核活动领域。
(三)经营人承担赔偿责任。
44.简述战争法规定的限制作战方法和手段。
答:(1)野蛮或残酷的手段,即违反人道原则。
(2)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指违反区分原则。
(3)背信弃义的手段,如:假装、休战、谈判或投降。
(4)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如使用某种方法改变天气近引起地震、海啸等。
(5)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核武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5.试论国际合作原则。
答:国际合作原则:指各国不问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上有何差异,均有义务在国际关系之各方面彼此合 作。根据这一原则,:
(一)各国应与其他国家合作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二)各国应合作促进对于一切人民人权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与遵行;
(三)各国应依照主权平等及不干涉原则处理其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贸易方面之国际关系;
(四)联合国会员国均有义务依照宪章有关规定采取共同及个别行动与联合国合作。
(五)各国在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以及在科学技术方面并为促进国际文化及教育进步,彼此合作。各国应在促进全世界尤其发展中国家之经济增长方面彼此合作。